城西有石臼漾生態溼地公園,城東有凌公塘文化主題公園,城北有穆湖森林公園,這些公園大小不一,主要功能也不同,但都已經成為嘉興市民休閒的好去處。不過,你可能並不知道,在你家附近,有很多新的公園不知不覺已經建成開放,還有很多公園正在建設或即將開建。
跟市中心知名度較高的公園不同,最近幾年新建的社區公園、綜合公園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沒有圍牆」,這種「沒有圍牆」的公園真正體現了親民的特點。
已建公園
新禾公園
育龍灣公園
穆湖森林公園
昌盛公園(暫命名)
華雲港公園(樂無憂綠地)
石臼漾生態溼地公園
洪波公園
洪興公園
杭州塘公園
運河新區公園
文韻廣場
氣象科普公園
府南公園
海鹽塘公園
中央公園
穆河溪公園
景怡廣場
翠堤公園
新塍河公園(暫命名)
梁林公園(暫命名)
在建公園
長纖塘公園
章氏茶文化公園
城東公園
永政公園(暫命名)
香檳廣場
智慧湖公園(暫命名)
南秀公園
長新公園
姚家蕩公園
馬家浜遺址公園
玉泉公園
嘉興市植物園
貫涇港溼地公園
長中港公園
中南公園
籌建公園
嘉北公園(暫命名)
八字橋公園(暫命名)
姚家蕩高壓走廊
長水塘生態公園
雙溪公園
南郊河公園
站南公園
40多個公園打造花園型開發區
昨天下午,記者在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分局看到了一張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公園分布總圖,40多個公園密密麻麻地「鑲嵌」在如耳郭形狀的行政區域內(如圖)。
「嘉興經開區著力打造城市花園型開發區。」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分局園林市政處副處長倪俊傑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區內已經建成開放的公園面積有200多萬平方米,「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的公園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公園數量超過40個。
這40多個公園按其規模和功能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一種是社區公園,主要功能是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休憩、健身的去處,周邊居民在10分鐘步行時間內即可到達,這些公園面積不大,在2萬至5萬平方米之間;
一種是綜合公園,面積大多在10萬平方米以上,對於豐富周邊群眾的娛樂休閒生活、提升區域城市功能、完善公共設施配套、優化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環境、拉動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種是專類公園,這些公園具有特定的功能,如承擔著淨化水質功能的石臼漾生態溼地公園、以茶文化為特色的章氏茶文化公園等。
出門步行10分鐘
社區公園就在身邊
天氣好的時候,家住府南花園二期的常桂花就會推著坐輪椅的老伴出門,步行不到10分鐘,就能到府南公園。
府南公園是2009年開放的一個社區公園,位於花園路珠庵路口,已經成為府南片區居民茶餘飯後散步休閒的首選之地。
最近幾年,經開區內有很多社區公園相繼建成,城北,新禾家苑附近有新禾公園,昌盛小區、中楠·穆溪左岸等小區附近有穆河溪公園;城東,育龍灣小區、茶香坊小區附近有育龍灣公園;城西,常秀街附近有華雲港公園,洪波公園對面有個翠堤公園,還有去年年底剛建成開放的梁林公園等。
倪俊傑告訴記者,這些公園都建在小區附近,類似於街心綠地,但比街心綠地的功能更豐富,最大的特點是周邊居民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
「在建或即將開工建設的社區公園還有很多。」倪俊傑打開公園分布圖,對記者說,「城東,麥德龍超市附近有城東公園;城西,有香檳廣場;城南,有南秀公園、長新公園等,其中,位于越秀南路和神龍路交叉口的南秀公園,周邊集聚著百妙社區、南秀花園、蔣家村公寓等小區,上半年開建,年底可建成。
綜合公園
不僅美還帶動招商
昨天下午,騎行愛好者老王騎著自行車,來到運河新區,「幾個月沒來城西了,這裡居然有這麼大一個公園,枕著運河,對面就是生態綠道,景色宜人。」老王立刻向騎友們推薦這個好地方。
據了解,運河新區公園是去年11月份建成的,面積達17.7萬平方米,是城西一個新興的綜合型公園,南靠龍鳳路,北枕運河,雖然目前人氣還不那麼旺,卻可以隱約感受到今後這一帶的商業氣息。
倪俊傑告訴記者,今年,有多個和運河新區公園一樣,承擔著美化周邊環境、帶動區域招商功能的大型綜合公園已經開建或即將開建。
總投資達860多萬元的長中港公園去年11月份已經開始施工,沿著商務大道而建。「這個公園的造型有獨特之處,東高西低,公園東端沿著商務大道設計了圍牆,成為一道生態綠屏,西端沿河,沒有圍牆,臨河而建。」倪俊傑告訴記者,根據商務區總體規劃,商務大道將建設成為一條形象大道、景觀大道,對於完善商務區城市功能,凸顯城市文化特色和個性,加快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都具有積極意義。
專類公園
改善生態環境
「專類公園有著具體特定的功能,主要功能是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倪俊傑說。
穆湖森林公園是一個分階段建造的公園,正在逐年完善中,去年已經對3個入口廣場進行景觀提升,園內的路已經全部連通,今年將對北島區域進行地形的改造,同時增加苗木的種植量;石臼漾水廠西面,在取水口保護地,有一個新建的專類公園——新塍河公園,這是一個生態郊野型公園,起著保護取水口水質的作用,今年將對原有苗木進行完善。
嘉興市區唯一一個茶園章氏茶園,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章氏茶園為核心的茶文化公園已於近日開建,預計年內建成開放。
市民很期待
新建公園待「成長」
對於家門口的小公園,府南社區二期居民常桂花有一些看法:休閒、遊樂設施少了一點。
前幾天,家住秀洲新區的攝影愛好者鄭先生在微博上曬了自己拍攝的嘉興範圍內15個公園的風景照,去公園賞景採風已經成為他的習慣。談起新建的公園,鄭先生希望每個公園都有一定的主題,「比如,凌公塘文化主題公園以音樂為主題,中央公園以體育為主題,希望今後我市能新建更多大型綜合主題公園。」
「最近幾年新建的社區公園、綜合公園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沒有圍牆』,這種『沒有圍牆』的公園真正體現了親民的特點。」市規劃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鄭戚良表示。
「新建的公園跟剛出生的孩子一樣,有一個『成長』的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也需要有關部門慢慢去培育。」鄭戚良認為,新建的社區公園,目前大多有基本的健身功能和休憩功能,遊樂功能略微薄弱,需要不斷地完善,新建的綜合公園的面積一般比較大,園內的樹木、花卉的開枝散葉需要一定時間,隨著公園的成熟,新區的容貌也變得更有味道,從而帶動整體的商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