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的性別歧視(Sexism in English)是20世紀六十年代英語國家廣泛關注的問題。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從那時起,在語言方面體現男女平等成了一種趨勢。在變化過程中,一些英語名詞和稱呼有了擴展,如:
中文意思
原詞
演變出的詞
推銷員
salesman
salesperson
生意人
businessman
businessperson
郵遞員
postman
postal worker
家庭婦女
house wife
homemaker
手工製作
man-made
handmade
氣象預報員
weatherman
weather forecaster
消防員
fireman
firefighter
此外,現在的「監工(工頭)」supervisor 在很多場合已取代了foreman,「警察」policeman 在很多情況下被稱為police officer(不論職位高低,一律稱警官),過去的「垃圾搬運工」garbage man已基本被garbage collector所替代,過去的「空中小姐」stewardess(air hostess)恐怕都要改成flight attendant了。
關於英語中的性別歧視,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爭論。有人提議,「人類」一詞不可以是man,而應該用human,還有人說human裡面也有man,因此,「人類」應該用people。這些人還提議將manufacture(手工製作)改為produce。此外,還有比較極端的提議。例如,有人建議將history(歷史)改為herstory,理由是英文的「歷史」裡面只含有男的his而沒有女性成分;還有人責問,為什麼男人man還要佔據女人woman的位置?有人調侃說,人為女人所生,那是正常的。調侃者又不忘加一句:在美國英語中,「大學一年級學生」不論男女都是freshman,總不能改為freshperson吧? 但極端女權主義者似乎很認真,這些人希望「婦女」一詞用woperson。這下惹煩了很多人,其中有人反問,下水道的「入口」在英語裡是manhole,肥料(動物糞便)是manure,是不是要把manhole和manure都改成personhole和personure?Ms的出現已經把Mr,Mrs和Miss中的性別歧視問題解決了。難道還要鑽牛角尖,非要大家使用那個不論婚否不分男女的comrade(同志)嗎?現在看來,當年的爭論如今只是調侃的笑料。
誠然,性別歧視不像種族歧視(racism)那樣更加令人關注。但是,在正式場合,在正式文體中,我們確實應該注意代詞he/his,she/her的使用,以避免語言中的性別歧視。例如:A corporate lawyer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family. 這句話常受到女權主義者的批評,所以人們建議將其改為:A corporate lawyer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or her family,這樣男女性別都可以照顧到。值得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人都會習慣性地以Dear Sir或Gentlemen作為一封信開頭的稱呼語。當不知道收信人性別的時候,最好把書信的抬頭(漢語「抬頭」二字源於英語title)寫成Dear Sir/Madame,以免引起「她」人的反感。
引自中文圖書《英語發展史》(張勇先,外研社,2014年)
(掃描上方英語發展史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