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的性別歧視

2021-03-01 英語發展史

英語中的性別歧視(Sexism in English)是20世紀六十年代英語國家廣泛關注的問題。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從那時起,在語言方面體現男女平等成了一種趨勢。在變化過程中,一些英語名詞和稱呼有了擴展,如:

中文意思

原詞

演變出的詞

推銷員

salesman

salesperson

生意人

businessman

businessperson

郵遞員

postman

postal worker

家庭婦女

house wife

homemaker

手工製作

man-made

handmade

氣象預報員

weatherman

weather forecaster

消防員

fireman

firefighter

此外,現在的「監工(工頭)」supervisor 在很多場合已取代了foreman,「警察」policeman 在很多情況下被稱為police officer(不論職位高低,一律稱警官),過去的「垃圾搬運工」garbage man已基本被garbage collector所替代,過去的「空中小姐」stewardess(air hostess)恐怕都要改成flight attendant了。

關於英語中的性別歧視,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爭論。有人提議,「人類」一詞不可以是man,而應該用human,還有人說human裡面也有man,因此,「人類」應該用people。這些人還提議將manufacture(手工製作)改為produce。此外,還有比較極端的提議。例如,有人建議將history(歷史)改為herstory,理由是英文的「歷史」裡面只含有男的his而沒有女性成分;還有人責問,為什麼男人man還要佔據女人woman的位置?有人調侃說,人為女人所生,那是正常的。調侃者又不忘加一句:在美國英語中,「大學一年級學生」不論男女都是freshman,總不能改為freshperson吧? 但極端女權主義者似乎很認真,這些人希望「婦女」一詞用woperson。這下惹煩了很多人,其中有人反問,下水道的「入口」在英語裡是manhole,肥料(動物糞便)是manure,是不是要把manhole和manure都改成personhole和personure?Ms的出現已經把Mr,Mrs和Miss中的性別歧視問題解決了。難道還要鑽牛角尖,非要大家使用那個不論婚否不分男女的comrade(同志)嗎?現在看來,當年的爭論如今只是調侃的笑料。

誠然,性別歧視不像種族歧視(racism)那樣更加令人關注。但是,在正式場合,在正式文體中,我們確實應該注意代詞he/his,she/her的使用,以避免語言中的性別歧視。例如:A corporate lawyer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family. 這句話常受到女權主義者的批評,所以人們建議將其改為:A corporate lawyer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or her family,這樣男女性別都可以照顧到。值得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人都會習慣性地以Dear Sir或Gentlemen作為一封信開頭的稱呼語。當不知道收信人性別的時候,最好把書信的抬頭(漢語「抬頭」二字源於英語title)寫成Dear Sir/Madame,以免引起「她」人的反感。

引自中文圖書《英語發展史》(張勇先,外研社,2014年)

(掃描上方英語發展史微信二維碼,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英語寫作話題:職場中的性別歧視
    在上一篇我們總結了關於政府社會問題懲治犯罪類的討論我們可以有一些怎麼樣的思路,同樣是當今社會很嚴重的一個問題,也是英語作文中經常考察的一個話題。就是當今越來越嚴重的性別對立問題。計劃生育以來,由於獨生女的存在,女性地位有了一些提高,性別意識逐漸覺醒,女權主義也有了些許抬頭的趨勢。
  • 淺談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現象
    #性別歧視英語中的性別歧視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爭議不斷的話題,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西方社會對於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特別敏感,如果有人對女性講話時用了有歧視性含義的語言,就會被指責為「性別歧視者」(Sexist)。
  • 英語試題「性別歧視」刺痛誰的玻璃心
    近日,有天津城建大學學生在微博上爆料稱,該校的公共英語考試試卷中出現涉「性別歧視」的閱讀理解題。她們認為:文章直白地表達了女性應該如何改變自己以取悅成為男人的理想型,在兩性相處中保持一個讓男人感到簡單、舒適、不用做任何事的關係,從而讓男性求婚,好把自己嫁出去。
  • 高校英語試題性別歧視 刺痛誰的玻璃心
    近日,有天津城建大學學生在微博上爆料稱,該校的公共英語考試試卷中出現涉「性別歧視」的閱讀理解題。她們認為:文章直白地表達了女性應該如何改變 自己以取悅成為男人的理想型,在兩性相處中保持一個讓男人感到簡單、舒適、不用做任何事的關係,從而讓男性求婚,好把自己嫁出去。
  • 聚焦 英語試題涉「性別歧視」並非無關緊要
    近日,天津某高校學生在微博上爆料稱,該校面向2015級全體本科生的公共英語考試試卷中,出現了涉及「性別歧視」的閱讀理解題。
  • 如何避免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如何避免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 2004-12-09 11:07 來源:萬千英語族 作者:張宏
  • 雙語-英文中的「性別歧視詞」
    In and outside of work life, there are many other words that have sexist undertones. One of these words is 「feisty」.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裡,還有很多英文單詞隱含性別歧視的意味,「feisty(好爭辯)」就是其中之一。
  • 美國各州紛紛出臺新法案,消除語言中的性別歧視
    女性和性別中立者,同樣有權得到和男性一樣的權利。」這項法案,將應用於這個城市中的各行各業——交通、健康和安全法規、垃圾收集、環境法規和建築許可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學系主任基思·詹森表示,多年來,英語這門語言一直在擺脫它自身具有的性別歧視。
  • 算法中的性別歧視,應被看見被糾正
    算法中的偏見之所以能引起注意,源於幾次刷爆網際網路的新聞:2015年,谷歌圖片軟體的自動標記功能,誤將兩名黑人標記為「大猩猩」;2016年,微軟的首個聊天機器人Tay上線,由於事先沒有為它植入規則,希望它在與人互動中產生自己的願望與想法,結果Tay一上線聊天就被網民們「教壞」,成了一個集反猶太人、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於一身的「不良少女」,不到一天就被緊急下線;2018
  • 漢語裡的隱性性別歧視
    導語西方語言學家對於英語語言當中性別歧視現象各個方面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繼羅賓拉考夫(Robin Lakoff,1975),米勒凱西以及凱特斯威夫特(Miller Casey,Kate Swift,1977)等人發表了具有影響力的論文之後,更多的學者開始識別並且歸類諸如詞彙,語法,語篇,甚至是語調等語言特性中所體現的性別歧視現象。(關於英語語言中性別歧視的歷史概述可參見巴倫(Baron)1986年的論文。
  • 英語試題被指性別歧視 女性應該如何改變自己以取悅男人
    英語試題被指性別歧視 女性應該如何改變自己以取悅男人時間:2016-12-26 18:4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英語試題被指性別歧視 女性應該如何改變自己以取悅男人 近日,天津城建大學學生報料稱,該校面向2015級全體本科生的公共英語考試試卷中,出現了涉及性別歧視的閱讀理解題
  • 性別歧視真的無處不在?
    其中,很多讀者認為當前的社會中還是存在一些對女性的性別歧視,而在不少社會場所則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性別意識不夠。本報邀請女性問題專家、浙江大學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敏,就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意見做出了點評。    廣告中的性別歧視  總被塑造成傳統的賢妻良母形象  網友KoKo上大學時曾進行過性別歧視的社會調查,她說,在廣告裡面性別歧視體現得很明顯,比如電視廣告中,一對父子在看電視,兒子隨口對媽媽說「媽,飯怎麼還沒做好!」在電視廣告中,女性往往被塑造成傳統的賢妻良母形象。  徐敏點評:在廣告中性別歧視很突出,很嚴重。
  • 男女平等了,為何還存在性別歧視?怎麼看就業性別歧視?
    人民網昨天發布《人社部等9部門: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稱,人社部、教育部、司法部、衛生健康委、國資委、醫保局、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門發布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說,要堅決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行為。
  • 「性別男(無關性別歧視)」,這大概就是歧視的標配吧!
    去年,美團地域歧視、小米專業歧視等企業招聘中出現的問題引起爭議。最近,孟京輝戲劇工作室的一則招聘信息又被指性別歧視。21日,網友@大尾巴狼郭美含 曬出一張網頁截圖:這是我見過的最性別歧視和離譜的招聘啟示。她表示,作為一名女性舞臺監督,我相信我們和男性舞臺監督擁有平等的責任和發展可能性。
  • 牛津英語詞典對女性「性別歧視」?新一輪公開信呼籲改變現狀
    而『男人(man)』這個詞的釋義則會是『一個具有與男性相關的品質的人,比如勇敢、堅韌』或者『一個有榮譽感的人『、『一家之主』……」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英國一封公開信呼籲牛津大學出版社修改其詞典中對「婦女」一詞的「性別歧視」定義,該公開信的籤署者包括英國婦女援助組織和婦女平等黨的領導人等。
  • 關於就業性別歧視的淺談
    就業性別歧視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反就業性別歧視存在較多的難點。1.就業性別歧視,構成要件難以界定。至今為止,沒有哪部法律已經詳細地解釋了,哪種行為屬於就業性別歧視,它的基本構成要件是哪些?同時也沒有說明當企業涉嫌性別歧視的時候應該由哪個部門去對其進行監督實施處罰。應該怎麼去解決就業性別歧視,主要有以下方法。1.健全法律法規,制定專門的反就業性別歧視法。
  • 倫敦女性發起請願行動,要求改變牛津詞典中的性別歧視
    撰稿丨肖赫曦據《衛報》報導,今年夏天,倫敦一家公司的總裁Maria Giovanardi在網上發起了請願,要求牛津大學出版社更改牛津詞典中對「女性」(woman)的定義,她認為這些定義具有性別歧視的傾向。Maria Giovanardi在網上向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起了請願。
  • 學術界的第三種性別歧視
    文章說,學術界存在歧視女性的現象,這不僅對女性不公正,而且對科研質量也有不好影響。第一種歧視的表現是,學術機構中女性從業者佔比要比女性的人口佔比低得多,學術地位或職稱越高的群體(如院士、教授)中,女性佔比越低。第二種歧視的表現是,某些研究的結論只適用於男性,不適用於女性。
  • 天津一高校英語試題被指「性別歧視」 校方回應
    ­  12月21日,天津城建大學學生在微博上爆料稱,該校面向2015級全體本科生的公共英語考試試卷中,出現了涉及「性別歧視」的閱讀理解題,她們認為:文章直白地表達了女性應該如何改變自己以取悅成為男人的理想型,在兩性相處中保持一個讓男人感到簡單、舒適、不用做任何事的關係,從而讓男性求婚好把自己嫁出去。
  • 李佳琦談職業性別歧視:在職業面前,能力比性別更重要
    在最新一期的《她有情緒又怎樣》節目中,請到了「女拳王」張偉麗和「帶貨一哥」李佳琦,他們兩個人雖然在自己的行業裡已經非常成功,但卻遇到了同一個問題:職業中的性別歧視。不管他們多麼優秀,還是會遭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在很多人在印象中,都會對某個工作或者不同性別有一個定義,就是女生應該做什麼,男生應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