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又被成為葷油或者大油,是從豬的肥肉裡面提煉出來的油,不僅可以吃,而且還不是一般地香!有很多「愛豬油如命」的老一輩,一生都不知道吃過多少碗豬油撈飯了,那種獨特的肉香味,就算沒菜下飯也能大吃好幾碗。

平常在我們吃的酥餅裡面,都是有放豬油的,因為加了豬油,就可以讓酥餅變得油亮亮的,看起來更加有食慾;也是因為加了豬油的原因,才能讓酥餅不容易返潮,吃下去的時候還能有那種入口化渣的香酥口感。還有著名的灌湯包,也是因為豬油,才能有「流湯」、「爆汁」的口感。

相信不少人也試過在家裡提煉豬油,但是提煉出來的豬油總是有股豬騷味,還很容易發黑變質,如果不儘快吃完,提煉出來的豬油就都浪費了。不少人為了在變質前趕緊吃完,做菜時下了很多豬油,結果一頓飯吃下來,真的齁得慌。

這世間究竟有沒有一個好方法,可以讓豬油不僅沒有異味,還能保存得更久一些呢?今天就由大廚來給你支招,讓你提煉出來的豬油如雪花白,久存不變質,趕緊學起來!

首先煉豬油必須要用豬肥肉,大熊覺得用黑豬的豬肥肉來煉,味道會更香。因為豬肥肉的含油量高,所以出油率更高,煉出的豬油也會更多。不過我猜,應該也沒有人會買豬瘦肉來煉豬油的吧?另外建議在煉油前,要將豬肥肉儘量切得小塊點,這樣出油才會更快。

很多人以為煉豬油無非就是加點水,然後放豬肥肉慢慢出油就可以了,其實這就是導致你的豬油容易變質的原因!在煉豬油時不僅要下水,還要下一點食鹽;在提煉好之後趁豬油還沒凝固,再放一點食鹽,這樣就可以讓煉好的豬油存放得更久。

提煉好之後,豬肥肉就會變成乾巴巴的豬油渣子,不要著急著扔掉,這豬油渣子雖然沒有了油分,但經過煎炸出油之後,味道還是很香的,可以當成調味料,在包包子、做麵條的時候放一點豬油渣,就可以增加香味。

豬油放涼之後就會變成奶白色,用勺子挖起來一塊,就可以聞到非常香濃的豬油味,聞到都讓人流口水!在平常做菜的時候舀一小勺放下去一起炒,別提多香了!在做饅頭的時候,也可以放一小塊豬油一起和面,這樣折出來的饅頭又鬆軟又白嫩,越吃越好吃!

另外再給大伙兒提個醒,我們在煉豬油的時候,放水只是為了給豬肥肉預熱,所以放一點就夠了,放太多水你就會得到一鍋「水煮肥豬肉」。等鍋裡的水幹了之後,一定要轉為小火慢慢熬,讓豬肉慢慢出油,不然豬油很容易會變黑,吃起來的味道也沒這麼好了。

這就是大廚告訴你的煉豬油小訣竅,你記住了嗎?大家還有什麼關於美食的小妙招呢?趕緊進入下方評論區一起討論吧~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你的家常美食小助理,關注我,尋覓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