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第6練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

2020-12-18 人民網教育

[訓練目的]

能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寫出人物的特點,顯示人物的個性。

[複習指導]

什麼是個性,什麼樣的人物才算有鮮明的個性,怎樣才能寫出鮮明的個性,是寫作中必須思考的問題。

無論是小說中的林黛玉,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車夫老王和哲學家金嶽霖,都是因為是獨有的「這一個」才讓人們牢記的,這就是個性。所謂人物的個性,是指一個人在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異於他人的特徵。

那麼,如何在文章中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呢?

要學會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了解人物的生活與情感,是寫好人物的基礎。高爾斯華綏《品質》中的堅守制靴和做人品質而最後被餓死的靴匠,楊絳《老王》中身處困境卻同情關心遭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的三輪車夫,作品之所以能把這些底層人物描寫得真實感人,是因為作者對生活中這類小人物的命運充滿了同情、尊重和愛。缺少這樣的眼光和胸懷,就無法認識人物,更無法寫好人物。

要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就必須寫出人物生存的環境。換句話說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楊絳不熟悉生活是寫不出老王來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轉悠;高爾斯華綏不熟悉生活是寫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注意觀察和思考生活是寫出鮮明人物個性的必備條件。

個性體現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個性化的,是他人無可替代的,寫出鮮明的人物個性,就必須寫出能體現人物鮮明個性的言行。它體現一個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齡、職業、性格、文化教養等諸多方面的東西。

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細節,這些細節最能傳神地表達出人物的個性,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形象、描繪人物個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楊絳寫老王送錢鍾書去醫院後,面對楊絳堅決給錢的舉動,啞著嗓子悄悄地問:「你還有錢嗎?」這一細節就非常傳神地把一個善良人的複雜心態呈現在讀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車資,他是靠這個來維持生活的,為僱主幹活當然得拿報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錢,因為老王知道對面的好人正在落難之中。「你還有錢嗎」一句,就把一個好人對另一個好人的同情準確地表達出來,寫出了人物的性格。這就是細節的力量。

人物的生活細節可能很多,但並非所有細節都有價值,在記敘文的寫作過程中要注意選材,只保留能體現人物鮮明個性的材料。《品質》、《老王》、《金嶽霖先生》等文章都是這方面的樣板,要仔細體味作者在細節選材上處理的妙處。

還有,要注意描寫手法的綜合運用。孤立地描寫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寫與語言、動作描寫結合起來,這樣給人的感覺更立體更逼真;靜態地描寫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可能更能豐富而生動地表現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畫人物的個性。

當然,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還有其他一些藝術手法,通過閱讀與寫作實踐,你自然會慢慢體會到。

[典題探究](2008?高考湖北卷)

你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你是隨手把樹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長了癬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你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一個盲人和你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你會攙那盲人一把嗎?你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你怎麼從小販手中接過找來的零錢?你如何低頭系上鬆了的鞋帶?你,獨處時如何與自己相處?

請根據這段文字的理解,展開聯想,思考如何對待自然,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自選角度,以《舉手投足之間》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字。

[試題解讀]

這道題在審題上,不會有太大的障礙,因為材料本身就暗合了命題的內涵和走向,故考生比較容易把握,不大可能產生跑題的現象。考生可以根據材料中所規定的具體情境,本著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身等和諧共處的目的,著重論述個人修養與其言行舉止之間的內質與外在關係。比如「透過舉手投足思考」、「體味舉手投足之間的感情」等。這就要求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觀察到生活的舉手投足之間細微之處;不僅是觀察,更要思考,思考舉手投足之間蘊涵的精神內涵。身份地位不同的人所說的話,言行舉止都不同。如果寫記敘文,就要通過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特別是細節描寫,寫出人物的特點,顯示人物的個性。

[範文引路]

舉手投足之間

外公彌留之際,外婆整夜地陪他低聲聊天,或者看著他,仿佛時間也靜止了。

小時候,我愛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廚藝精湛。每每聽外公眉飛色舞地講完一段,爺孫倆都餓了。於是外公躡手躡腳鑽進廚房,趁外婆沒在,夾幾片剛炸好的雞排,趕忙回來和我分享,像一個小孩子。有幾次外公被外婆「人贓並獲」,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後我們乖乖地擺好桌子準備開飯,那個時候,真開心。

有時外婆買菜,用了很長時間。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邊不住張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當得知外婆是為了買我們愛吃的正宗牛肉,走遠路時,外公又喜笑顏開起來。

可是,後來外公,還是去了另一個再也觸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沒有外公的年飯,是在酒店吃的。外婆來了,卻不大高興,原來為大家準備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當服務員送來一張椅子時,外婆卻拒絕了,並謝了她。

外婆說:「昨晚老頭子託夢說了,他也想吃點。他想吃的,你們都孝順,都記得點了,他該是高興的。不過,老頭子說要和我擠一張椅子坐,就夠了……」外婆是個樸實的人,但她的那番話,卻讓我比什麼名著都記得牢。

外公外婆總是散發著某種東西,舉手投足之間的,我說不出的,卻總想親近的東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個清明節,我仍然堅持去爬高高的山,去為外公掃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細心的,小心地擺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飯,在外公墓前。這個時候,外婆總是哭。我知道,外婆聽別人說過,另一個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們的喉,只有針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樣子,就會很難過吧。而外婆疊的紙錢,已經厚得燒不完了。如果那些飄飛的灰燼能帶上外婆的思念,那麼我覺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書。

外公與外婆之間的小動作、小對話,讓我見證了他們的不離不棄。我的眼角常常溼潤,或許因為,久在喧囂,終於觸動了心中長久未撥的一根弦。

而我總是努力地去傳遞些什麼,在舉手投足之間。是對愛的敬仰,還是為愛而生的感激?

[例文評析]

作者對生活觀察細緻,選取了外公和外婆之間的小動作、小對話,看起來瑣碎、尋常,但是非常生活化。文章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描寫,表現了外公的「天真」,外婆的「細心」,極為傳神地描摹了恩愛老年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

[作文訓練]

以「凡人小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提示:文題給人以親切樸實之感,所寫的內容也較廣泛。但應注意,本題的題眼在字眼的反面:平凡之中寫出不平凡。寫作時要突出重點,以記敘為主,通過生活細節體現人物鮮明的個性和內在的精神,可以適當議論與抒情。

[佳作賞析]

凡人小事

法公,全名林宏法,因他是我父親的至交,又是我祖輩,因而自小我就稱他為法公。

法公,他身材矮小,很是瘦弱,全身被太陽曬得黑黑的,平時不愛穿上衣,每次出現,都因「排骨」條條,顯得有點驚目。但他面上常帶笑容,行動也甚是斯文,我們小孩也就都喜歡跟他玩,他又無啥排場,啥人都合得來,人緣一直很好。但他還是最喜歡來我家跟我爸媽聊天。法公家很窮,但仍生養了五個孩子。

法公每次來的時候,臉上都是笑眯眯的,全沒外頭人的憂愁樣,他一來到我家,我就會高興的纏著他,有時硬要他講古;有時又要他陪我玩紙牌。法公他最愛講古,並且愛講些鬼怪的古,我們都愛聽,因為從他口裡講出的這些鬼怪,儘是些好鬼怪,從不害人的,還時時想辦法幫助那些沒飯吃、沒肉吃的窮人。那時我總弄不明白,為何法公會認識這麼多好的鬼怪?等我長大了,讀初中了,在看課外書時,看到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的鬼故事後,才突然覺得《聊齋志異》裡的鬼,都很像是法公講的古裡的那些好心腸的鬼怪,是不是法公看過了《聊齋志異》,再把書裡的故事講給我們聽呢?可法公是不識字的啊!

再到後來,我才想到,是不是法公他一直在想著,在生活中,最好能有這樣好心腸的鬼怪,或是在希望自己就是這些好心腸的鬼怪,以便能幫助其他人吧!我們也很喜歡跟法公玩紙牌,雖然我們是小孩,不太懂玩,可是只要我們拿到好的牌,我們都會贏的,法公輸了,他仍是笑眯眯的。法公說:「玩這東西嗎,有贏的時候,自然也有輸的時候。」他如此說法,我自然不相信,因為我們跟其他大人玩牌時,就算我們拿到好的牌,也都是輸的,後來爸爸告訴我,說是我們跟其他大人玩牌時,那些大人都是在玩花招的,所以不管我們拿到多好的牌,都會輸的。我這才知道,法公他就算和我們這些小孩玩,他也決不耍花招的,所以我們便更喜歡跟他一塊玩了。

在我眼裡,法公他很不幸,因為法公的老婆是個啞巴,我們都叫她「啞婆」,我很不明白,象法公這樣好心腸、面上儘是笑容的,為何要一個啞巴來做老婆呢?我也問過法公很多次,可他不肯說,很快的他又講起我們愛聽的鬼怪古來,我們便忘記追問這個問題了。後來才聽人說法公家一直都很窮,到了他該迎娘的時候,家裡仍無財物,長的又不出眾,於是就沒被哪個女子看的上,沒辦法,他父母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個啞婆。

「啞婆」成了法公的人後,隨著孩子一個個出世,生活也就越來越艱難了。但難得的是,生活再艱難,法公他也不會幹些偷雞摸狗的事。記得有一次,下了一場傾盆大雨,生產隊魚塘裡的水都漲得流了出來,有很多魚也隨著水流到外面的水溝裡,很多人便冒著雨在水溝裡抓魚,都抓到了很多,法公知道了,他沒有跟著別人去抓魚,只是淡淡地說:「魚是公家的,怎麼能去抓呢?」那些去抓魚的人便都嘲笑他了,有的說他就是懶,跑出來的魚竟然都不去抓;還有的說他懶就懶了,幹嘛還找藉口。

七八年前,我們搬到縣城去了,就很少跟法公見面了,他後來的情況了解的不是很多。前陣子我又因事回了村裡一趟,抽空去看他一下。他就搬了兩張小凳子,放在過道裡和我坐著聊天,這一次他仍沒穿上衣,我發現法公他更黑了,黑的略帶金色;也更瘦了,瘦得幾乎沒了肚子。我便問他如何會這樣,他還是跟我印象裡一樣笑嘻嘻的說:「這段時間不太知道肚子餓,很少吃飯,所以就瘦多了些。」但我發現他笑容裡隱約帶了些無奈。我們又談了些家庭雜事,談到他兒子,他說:「兒子今年已有二十幾歲了,老大的一個人了,還沒有成家,雖說曾談過幾個對象,可談到最後,都不合他意,也都散了,就這麼瞎折騰幾場,婚沒結成,竟也花了好幾千元了,沒法,隨他了,唉……!」我只能勸說:「他還年輕,自會有美好姻緣的。」有關兒子的事,他也沒說啥了,又聊了一會,看看時間不早,我就告辭了。

今年裡有一天,我回老家一趟,有朋友告訴我說法公已故,我只能長嘆一聲,還能做什麼?他不在了,他的啞婆,還有他的那個未曾成家的孩子怎麼辦?

[簡評]

文章寫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農民——法公,通過一些平凡的小事,如講好心腸愛幫助別人的鬼怪的故事,玩紙牌時從不耍花招,不去抓公家的魚等,表現了人物善良、誠實的品格。通過肖像、語言、細節等描寫,突出人物的個性,給人深刻的印象。

來源: 冠華作文網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文不會肖像描寫不用怕,用好這2張圖,包你寫出鮮明人物
    「感像作文365天訓練」專欄是我線下教授孩子作文十多年的精華總結,我從作文方法入手,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為主,讓孩子的思路更開闊,靈感更豐富,堅持每天一練,實現語文高分。總共365期,內容特別豐富!限時優惠中,後續會逐步恢復原價,立即點擊底部專欄名片購買!
  • 2014年高考作文高效18練系列之第3練
    第3練夾敘夾議,枝繁葉茂[訓練目的]學會寫夾敘夾議的文章,以記敘為主,在記敘中運用恰當的議論。
  • 高考語文,創新傳統熔於一爐,作文寫出「文化範」!
    把創新與傳統熔於一爐,高考作文寫出「文化範」,分數自然不會低!考場作文就事論事適當發揮的寫法,可以保證我們拿到一個非常可以的分數,但是對於擅長語文的學霸們,則可能顯得招數過於普通,而失掉衝刺高分的機會。
  • 江蘇2014年「高考說明」強烈暗示:語文仍考材料作文
    昨天,由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編寫的《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及《2014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說明》新鮮出爐,對語數外和政史地物化生等9門課程的高考考查內容做了詳細說明。其中明確,江蘇高考仍是語數外三科計分,總分480分。而政史地物化生6科選修科目,以等級計。
  • 2014年日語高考作文
    2014年日語高考作文說明2014年日語高考作文。
  • 2014高考滿分作文範文及教師點評:擔當
    2014高考滿分作文範文及教師點評:擔當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高二年級 楊慧雯)   點評:   這篇作文以爺爺、爸爸兩代人累彎了的脊背為線索,選取自己熟悉的生活事件進行敘述和描寫,在表現他們「擔當」精神的同時,表達出自己對「擔當」的認識和態度。主題鮮明,感情真摯。文章從開始到結束多次寫到爺爺、爸爸已累彎的脊背,這是基於作者對他們的細緻觀察。
  • 西安名師點評2019陝西高考作文:學生要學會身份轉換
    華商網訊今天(6月7日)上午11:30分,2019陝西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正式結束,自帶話題體質的高考作文再次引發關注和熱議。今年的高考作文給出了一段材料,最終讓學生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作為任務驅動型作文,學生最重要的是審清題意,能夠準確找出最符合自己的切入點,從而寫出符合個人特色的作文。  學生想要寫出高分作文,需要寫出個性、寫出風採、寫出接地氣的作文、寫得生動深入,其實也非常不容易。  首先是關注自己的身份轉換,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今年的作文題給出了好幾個任務、情境,學生必須合理選擇自己最熟悉和擅長的角度。
  • 40年高考作文題漸崇真自我,明日作文最好寫出「真性情」
    例如1978年作文題為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1981年全國卷作文要求考生讀《毀樹容易種樹難》,寫讀後感;1982年高考作文題目為《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1983年高考作文題目則要求就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寫「毅力與恆心」為主題的議論文;1985年高考作文題為《給〈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呼籲儘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
  • 2014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立著與靠著
    2014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立著與靠著 2014-05-16 10:4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 英語高考作文萬能套用模板 如何寫出高分作文
    英語高考作文萬能套用模板 如何寫出高分作文 2019-04-20 10:55:26 來源:網絡資源
  • 如何寫出高考滿分作文
    如過不出意外的話,2021年的高考都集中在6月7號和8號,高考分數公布之後都會給我們很大的驚喜,每個省份都會揭曉高考理科狀元和文科狀元。同時,各個省份還將公布高考滿分作文。我們都知道,語文是所有科目當中分值最高的學科之一,而高考作文的分值同樣也非常高,因此值得高考學生們重視。
  • 2014年高考作文:第3練夾敘夾議,枝繁葉茂
    縱觀近年來的高考作文,許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於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 如何處理記敘和議論的關係? (一)記敘和議論的結合是有機的,二者不能相互脫鉤。記敘為主,議論為適當的提煉、概括和升華。 (二)合理安排議論的位置。議論用在全文或一個大層次的開頭,起提示、概括文章內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場而展開下文的作用。
  • 2013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寫記敘文,情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場景描寫突出;寫議論文,論據豐富而典型。這是針對近年來高考作文內容陳舊單一、論據蒼白無力的現狀而提出的。考生要善於思考,從生活中汲取新鮮的營養,不斷豐富自己的材料庫。二是「形象豐滿」。指敘事類作文中能夠塑造出具體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做到既能繪形,又能傳神,使人物形象有獨特的性格、豐富的精神世界,真實自然立體地站立起來。三是「意境深遠」。
  • 高考滿分作文,「晦澀」一下又如何
    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截圖自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據澎湃新聞報導,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為防止閱卷偏差,對於語文作文,通常會有兩人評閱,如果評閱分數差不多,取平均分,如果兩次評閱分數相差較大(如超過5、6分),則會再請第三人評閱,最終由作文審查組判分。這篇「滿分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一位老師給了55分,因此再請第三人評分,第三人給的也是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由此可見,給這篇作文滿分是十分謹慎的。
  • 2014年江西高考大綱語文 作文每個錯別字扣1分
    從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獲悉,《2014年高考江西卷(語文、數學、英語)考試說明》已經公布,這是2014年高考江西卷的命題依據。據了解,2014年江西高考除語文、數學、英語(聽力除外)由江西自行命題外,文綜、理綜兩科目考試,將繼續沿用全國卷。
  • 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題出爐 跟山谷有關
    東南快報(微博)記者從考生處獲悉,2014年福建高考語文作文題:表演藝術家白淑賢在談人生時曾講到:「有人看到大峽谷就想到深淵,而我看到峽谷就想到架一座橋跨過去。」根據這句話,寫一篇話題作文,不少於800字。作文真題以省教育考試院為準。大閩網邀您一起寫高考作文,要求:140字以內,體裁不限。
  • 2014高考北京英語作文解析:用詞準確 聯繫實際(新東方版)
    以下是新東方學校高考英語老師黃薇薇對北京卷試題的解析和點評。   寫作歷來是同學們在高考倒計時最關心的話題,作為在新東方職教十年,並且與主講高考英語寫作出身的我來說,每每對於寫作話題我都有特別多的話跟同學們說,今年是第十年,連續壓中北京高考英語前六年的作文題,今年在高考之前我對所有學生說的一句話說,今年的作文題很難壓,基本上沒有老師會壓到今年的作文題,為什麼這樣?
  • 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特點,揭示高考作文備考4大方向
    ,總的來看,今年的高考作文並沒有引起往年那種廣泛的社會關注。這與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是密切相關的,應該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並不難寫,但想要寫好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意味著2021年的高考作文備考形式更為嚴峻了。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據新華社電 (記者俞菀、顧小立)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的報導。「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
  • 2014年高考英語作文預測3篇
    2014年高考英語作文預測3篇 http://gaokao.eol.cn/  來源:  作者:中國教育在線  2014-06-07  字體:大 中 小   2014年高考英語作文的主題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