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話節儉: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物力維艱

2020-12-15 核桃樹下讀歷史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勤儉節約、愛糧節糧的傳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感受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節儉美德。厲行節約,拒絕浪費。

《朱子家訓》(節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是一部闡述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其中開篇伊始就提到了節儉的重要性。一頓粥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衣服的半根絲半條線,我們也要常想著獲得的過程多麼的艱難。

《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烈日炎炎,農民伯伯在辛苦的耕耘勞作,汗水溼透衣背,滴落土裡。粒粒糧食,滴滴汗水,愛惜糧食,拒絕浪費。

《訓儉示康》(節選):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高尚的品質。這是北宋文學家司馬光寫給自己兒子的訓誡書,教育兒子及後代要繼承發揚節儉樸素的家風,永不奢侈。

《詠史》(節選):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對於國家來說,勤儉能使國家富裕強盛,奢侈能使國家衰敗。同樣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勤儉持家,厲行節約才能使家和萬事興。

《和陶歸園田居》(節選):莫言陳家紫,甘冷恐不如。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古人很早知道不要浪費,勤儉節約。我們今天更要量力而行,吃多少拿多少,多餘的可以打包。打包不丟面,浪費才丟人。

《謫居糧絕請學於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山荒聊可田,錢鎛還易辦。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遺穗及烏雀,貧寡發餘羨。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無論何時何地,民以食為天,吃飯永遠是第一要務。而在吃飯的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解決溫飽的人民,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碟族」。

《麥飯詩》: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飢。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吃飯時簡簡單單最好,健康又實惠。千萬不要拒絕嫌棄粗茶淡飯,說不定還有缺衣少食的人家連飯都吃不上。拒絕奢靡浪費,平淡度日,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各級團組織要發揮好團組織生活的思想引領作用,利用好團屬新媒體工作平臺的宣傳優勢,提升青年之家、青少年宮等陣地的教育功能,積極開展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升油、一張紙、一粒米優秀團支部創建行動,讓廣大團員對「杜絕浪費」可見、可感、可知,使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成為廣泛共識。    以青春為名,節約我先行。
  • 淄川區張莊中學: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為貫徹落實「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的重要指示,增強學生節約意識,培養學生節儉美德,近日,淄川區張莊中學開展了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主題教育活動。學生們熱情高漲,積極踴躍地參加此次活動。
  • 來之不易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來之不易,易:輕易、容易。形容獲得成功或得到財物非常不容易。出自:明 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近義詞有:來處不易,反義詞有:輕而易舉,來之不易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補語;形容成功來得不容易。
  • 滑縣:開學第一課:了解農耕文化 倡導節儉新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隨著新學期的到來,滑縣滑南希望學校開展了以「珍惜糧食」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通過了解農耕文化,在戶外體驗農事活動等,倡導學生形成自覺愛糧節糧,傳承勤儉美德的良好風尚。上午十時左右,同學們乘坐校車,首先來到了位於焦虎鎮屯集村的農耕文化館,以「了解農耕文化倡導節儉新風」為主題的班會就在這裡進行。
  • 雨花區牛角塘社區:娃娃賽詩詞「講糧心」 手繪「節儉餐盤」送居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孩子們上演詩詞PK,字字句句「講糧心」;在百個紙制餐盤上繪上節儉主題的手繪畫,送給居民倡導踐行「光碟」。今日,一場新穎的「文明餐桌 光碟行動」在雨花區左家塘街道牛角塘社區舉行,志願者們更把文明倡議送到韶山路、勞動中路等沿線300餘個門店,提倡節儉「新食尚」。「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米粒,一粒粒,堆成糧堆高萬米」,詩詞PK賽上,孩子們唱主角,節糧詞句讓大夥受益匪淺。如何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講一萬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淚教會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是你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一米也少不了。人生最好的五個詞:老病痊癒、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轉危為安、虛驚一場。
  • 世界糧食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世界糧食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一起承諾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來源:中國畲鄉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世界糧食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有聲作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朗讀者:向依依
    朗讀者:重慶巫山縣師範附屬小學三年級1班  向依依《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巴南區魚洞第五小學校二年級2班  劉思妍  指導老師:王容      民以食為天,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節約糧食,吃乾淨,不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大學生在德清稻田裡上了一堂豐收課
    一時間,埋頭幹活的人群熱鬧起來,紛紛揮手回應這份來自德清的熱情。之後,全體師生一同前往聯合村村委會大禮堂,展開接下來的活動。聯合村村書記王敏敏走上講臺,為大學生們生動詮釋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講解了水稻的生產知識。
  • 葉大鄉積極開展節儉主題教育活動
    開展節儉主題教育。各校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教育學生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節約一粒米、一滴水等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做文明用餐的踐行者。師生人人承諾,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班主任利用班級QQ群、微信群、釘釘群等發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倡導廣大學生家長參與到文明用餐行動中,樹立榜樣,讓節約糧食的傳統美德家家知曉、代代傳承。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作者 | 古城村人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竹裡館珍藏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今日午飯:米飯、「白露為霜」白切肉片、「綠肥紅瘦」萵苣枸杞子(本來焯水後香油涼拌色香味最好,非常時期,還是徹底加熱為妙。色,略有損失,還好,我本不好色,何失之有?)。
  • 古詩文裡的「糧食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古詩文裡的「糧食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中國消費者協會16日向廣大消費者發出倡議:崇尚節約為榮,向餐飲浪費說「不」,爭做綠色節約消費的實踐者、傳播者、監督者。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南留中小學實行「光碟行動」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倡議書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在全校上下形成「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的濃厚氛圍,現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光碟行動」,堅持做到吃光碟中餐、餐餐不剩飯。注重膳食均衡,合理搭配菜品,讓健康餐飲成為時代新時尚。三、履行社會責任,創新服務方式。積極推行「分餐制、公筷制」;提供「半份、半價」「小份、適價」服務方式,帶頭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提供環保打包服務。
  • 一粥一飯當思不易
    8月13日,陽城縣町店鎮尹家村,一位奶奶給孫子講糧食來之不易的詩句,讓孩子每餐不浪費,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8月12日,晉中市黃金海岸大酒店,服務員在餐桌上擺放「光碟行動」等告示牌,引導消費者文明節儉用餐。節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這一古老的生活態度,一直影響著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的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