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裡的「糧食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2020-12-23 正北方網

古詩文裡的「糧食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中國消費者協會16日向廣大消費者發出倡議:崇尚節約為榮,向餐飲浪費說「不」,爭做綠色節約消費的實踐者、傳播者、監督者。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古至今,糧食都是國家的命根子,讓我們一起溫故一下詩詞裡的這些「糧食經」,一起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落實到行動上,轉化為一種自覺遵守的良好作風!(光明網 張璋/整理)

[責任編輯:孫麗榮]

版權聲明

一、凡註明來源為"正北方網"、"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內蒙古正北方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正北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轉載聲明:本網轉載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請相關版權單位或個人持有效證明速與本網聯繫,以便發放稿費。

正北方網聯繫方式:電話: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相關焦點

  • 世界糧食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世界糧食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糧食安全宣傳周,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 淄川區張莊中學: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為貫徹落實「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的重要指示,增強學生節約意識,培養學生節儉美德,近日,淄川區張莊中學開展了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主題教育活動。學生們熱情高漲,積極踴躍地參加此次活動。
  • 有聲作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朗讀者:向依依
    朗讀者:重慶巫山縣師範附屬小學三年級1班  向依依《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巴南區魚洞第五小學校二年級2班  劉思妍  指導老師:王容      民以食為天,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節約糧食,吃乾淨,不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各級團組織要發揮好團組織生活的思想引領作用,利用好團屬新媒體工作平臺的宣傳優勢,提升青年之家、青少年宮等陣地的教育功能,積極開展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升油、一張紙、一粒米優秀團支部創建行動,讓廣大團員對「杜絕浪費」可見、可感、可知,使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成為廣泛共識。    以青春為名,節約我先行。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南留中小學實行「光碟行動」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倡議書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在全校上下形成「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的濃厚氛圍,現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一、大力宣傳「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消費理念,積極傳承中華民族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崇高精神;積極倡導「文明就餐、杜絕浪費」的用餐方式,經常性開展愛糧節糧宣傳教育,引導教師發揮榜樣作用,積極營造「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二、倡導理性消費,養成節約習慣。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高新區春藤社區開展少兒勤儉節約主題教育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愛糧節糧的意識,倡導良好社會風尚。春藤社區特針對轄區兒童中開展了&34;的主題活動。 活動在這首耳熟能詳的《憫農》中拉開帷幕,通過這首詩歌讓孩子們領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愛糧、惜糧的意義。活動中老師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獨具感染力的語言為小朋友們分享了《怕浪費婆婆》繪本故事,通過故事讓小朋友們知道不管在任何時候,不能浪費糧食,從小培養勤儉節約好習慣。老師還通過生動的小動漫,講解了水資源、水的用途、淡水的稀缺和節約水的小妙招。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作者 | 古城村人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竹裡館珍藏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今日午飯:米飯、「白露為霜」白切肉片、「綠肥紅瘦」萵苣枸杞子(本來焯水後香油涼拌色香味最好,非常時期,還是徹底加熱為妙。色,略有損失,還好,我本不好色,何失之有?)。
  • 古詩詞裡話節儉: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物力維艱
    《朱子家訓》(節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是一部闡述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其中開篇伊始就提到了節儉的重要性。一頓粥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衣服的半根絲半條線,我們也要常想著獲得的過程多麼的艱難。《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大學生在德清稻田裡上了一堂豐收課
    浙江工業大學聯合德清縣人民政府康乾街道辦事處,組織莫幹山校區36名師生學生參加「稻田裡的豐收課」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活動。在村民的講解、示範下,大學生們體驗割水稻、拾稻穗等農耕勞動,來自大化類專業的同學們體會到了在學習農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大自然中有更多實踐知識。
  •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珍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優良品德,在10月16日第40個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世界糧食日主題教育活動。
  • 一粥一飯當思不易
    8月13日,太原煤氣化第二幼兒園,中班孩子吃完午餐,比比誰的飯碗更乾淨,個個爭當「愛惜糧食」的小標兵。8月13日,陽城縣町店鎮尹家村,一位奶奶給孫子講糧食來之不易的詩句,讓孩子每餐不浪費,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 節約糧食,從孩子抓起
    ¨汪登平本期開學,李溪鎮中心校集中開展了「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主題活動。該校數千名師生集體朗誦古詩《憫農》,並在「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牆上集體籤名,讓學生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從小樹立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餐飲浪費,如何遏制?
    01厲行節約 從你我做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尊重糧食,愛惜糧食要體現在個人對待糧食的種種消費行為上如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應擺闊氣,亂點一通不扔剩飯剩菜儘量做到每餐「光碟」點外賣時根據自己的食量點不貪多,不剩餘,不偏食,不挑食養成健康合理的就餐方式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 到「田間地頭」悟糧食來之不易!
    為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積極倡導愛護糧食節約用糧的文明社會風尚幫助少年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質近日,雨山街道山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轄區20對親子家庭前往濮塘桃裡農場開展暑期青少年「珍惜糧食 文明就餐」參觀實踐活動
  • 節約糧食手抄報文字素材(名言+古詩+短文)
    8、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9、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鬥。10、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11、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12、世界是我們的,糧食是世界的!14、一粥一飯汗珠換。15、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 靈璧縣實驗小學開學第一課節約糧食 反對浪費
    隨後,孩子們還表演了舞蹈《粒粒盤中餐》、歌曲《古詩新唱》、快板《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朗誦《光碟行動,從我做起》等節目,讓節約糧食理念深入孩子們心中。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點點滴滴做起,吃多少要多少,不剩飯不浪費,吃光碗裡米,吃光碟中菜。這是我做的手抄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 節約糧食從娃娃抓起 爭做「光碟小達人」
    聽,張家川縣第二幼兒園裡傳出了孩子們清脆、稚嫩的朗誦聲。老師通過《憫農》這首古詩讓幼兒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知道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它凝聚著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讓孩子們知道每一粒糧食從發芽到我們的餐桌需要歷經千辛萬苦,每一口糧食都來之不易,要尊重勞動人民的辛苦付出。
  • 世界勤儉日|一粒米,當思來之不易
    一粒米,當思來之不易;一張紙,當用之有度;一度電,當省之又省;勤儉節約,當持之以恆。今天是世界勤儉日,勤儉節約你做到了嗎?  》》》這些數字告訴你,勤儉節約永不過時  每年在農戶儲糧、倉儲運輸和加工這些環節導致的糧食損失浪費就在700億斤以上,接近全年糧食總產量的6%,另外還有消費環節的糧食浪費現象也很驚人。
  • 安吉教育網丨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隨著這朗朗上口的古詩,10月16日我們又將迎來「世界糧食日」。為了幫助幼兒了解糧食的重要性,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激發幼兒對勞動人民的尊敬之情,靈峰幼兒園劍山教學點開展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世界糧食日系列活動。
  • 沙畫工作室寓教於樂:節約糧食從娃娃開始
    老師和孩子們創作沙畫作品《憫農》紅網湘潭縣分站8月25日訊(記者 左璆 文銀鳳)節約糧食,從娃娃抓起。近日,湘潭縣某沙畫工作室的老師和孩子們創作沙畫作品《憫農》,倡導大家厲行節約,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在沙畫室裡,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抓起一把細沙,隨手拋撒在明亮的沙盤上,以沙為筆,沙盤上逐步呈現遠山、大樹、農田、農人、房屋等景致,隨著孩子們指尖的輕輕划動,沙粒在透光的毛玻璃上流動,仿佛有了生命,勾勒出各種圖案,手掌輕輕一推,畫面從農忙場景又瞬間轉換到我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