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9 20:10:12
每經記者 駱一帆 每經實習編輯 張北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年初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進行了一輪集團總部管理幹部調整之後,人事改革之風開始吹向東風公司的二級子單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日前,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有限)召開總部機關改革動員大會,會上,東風有限組織改善部部長鍾丹華、人力資源總部總部長陳向陽分別介紹了《東風有限總部機關改革方案》及《東風有限總部機關改革人事方案》。一輪新的人事改革大幕正在東風有限內部緩緩拉開。
「這個事情是公司剛剛才公布,屬於公司內部調整的一項內容,也是才剛剛啟動。」東風有限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與東風公司總部人事調整類似,東風有限總部的機關人事調整未來也很有可能進一步拓展至東風日產、東風股份等下屬單位。「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動員會現場,東風有限執行副總裁周先鵬如此強調。
分流總部機關人員109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東風有限本輪總部機關改革動作相對較大,將增加1個新事業總部,同時淨減3個內設部、31個科,這意味著東風有限總部現有部級機構將減少約10.7%,現有科技機構將減少約34.8%。預計此次調整將分流總部機關人員109人,約佔現有總部機關總人數的26.0%。
根據規劃,本輪改革將對東風有限旗下事業部採取差異化管理,合理界定總部、事業部的職責和權限,加大對事業部授權,優化資源配置和業務流程,讓總部和事業部形成合力,充分發揮總部機關「戰略統籌」和「協同增效」的核心功能。
周先鵬指出,東風有限的改革不僅是順應5G、人工智慧、萬物互聯、自動駕駛、新能源帶來的汽車「新五化」變革的時代要求,也是貫徹東風公司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國資委深化改革的要求,更是確保東風有限可持續發展、惠及到東風有限最廣泛、最大多數員工利益的根本選擇。
儘管周先鵬強調了改革對於東風有限內部發展的重要意義,但從外部環境來看,這輪調整更像是東風公司整體人事改革自上而下的一次傳導。
早在去年,東風公司就在醞釀對總部管理幹部進行人事調整。今年1月1日,1000多名管理幹部三年任期的新合同籤署完畢,所有管理幹部分為A、B兩類。其中A類管理幹部由東風公司總部直接任免,B類管理幹部由總部授權任免。
此外,管理幹部薪酬也進行了重新調整,不再與此前的「政績」掛鈎,而是與崗位重要性、業績完成情況等因素進行關聯。有分析認為,此輪東風有限人事調整正是貫徹集團改革精神,以期打造更為高效的機關組織體系。
改革或將進一步向下傳導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事調整僅是涉及東風有限總部機關人員,而並未涉及其下屬二級事業部。此輪改革下一步是否會繼續擴大範圍,是東風有限今年發展的一大看點。
「各個事業部本身也在調整。」上述東風有限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而在動員會現場,周先鵬也表示:「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東風有限總部機關改革要成為東風有限整體改革的標杆和典範。」由此可見,東風有限總部機關的人事調整僅是一個開頭,下一步很可能是將改革傳導至下級各個事業部。
作為東風公司旗下較大的一個業務板塊,東風有限旗下包括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啟辰汽車公司、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大事業部,整體年銷量規模在150萬輛以上。
去年2月,東風有限發布中期事業規劃「TRIPLE ONE」,提出「2022年實現260萬輛年銷量,3000億年營業收入,躋身汽車廠商前三名,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領先品牌」的戰略目標。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018年,東風有限累計銷量達到約154.7萬輛,同比增長3.9%。雖然在國內車市整體下滑的情況下,東風有限依然成功實現銷量增長,但與其制定的中期事業規劃目標仍還有不小差距。如果按去年銷量成績計算,要實現2022年260萬輛年銷量目標,意味著接下來東風有限要保持連續4年年平均增長率在14%以上的發展速度,挑戰壓力可想而知。
在周先鵬看來,此輪東風有限的人事改革,正是實現東風有限「TRIPLE ONE」中期事業計劃目標的根本保障。「通過打造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創新型組織,建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生態系統,支撐起東風有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最終助力公司達成中期事業規劃目標。」周先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