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超強匯總:病假、事假等8類工資計算公式及依據大全

2020-12-19 騰訊網

HR們還在為工資計算傷腦筋嗎?本文為大家匯總了八大類工資計算政策原文+公式。包括病假、事假等各類假期計算方法,還有各種類型加班工資計算注意事項。

工資基數計算方法

要了解加班工資,首先需要了解工資基數的計算方法,小時工資折算方法: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天)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

法定節假日小時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8×小時數×300%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三款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重要提示:

這裡存在著一個誤區,國慶假期為七天,但是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規定,國慶的法定假期為十月的前三天,據此,如果在國慶期間加班,只有在前三天享有三倍工資待遇,其餘四天加班均為雙倍工資。因此,對於實行標準工時制的勞動者,如果在十一等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於日工資基數的3倍支付加班工資,而在10月4日及以後的假期加班應當以公休日加班的標準給予雙倍支付工資。

所有,我們還需要熟知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時間,我也給大家找到政策原文了。

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令第644號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休息日加班工資

正常的標準工時制和計件工時情況下,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計算公式如下: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天數×200%

延伸問題: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單位就可隨意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無需支付加班工資嗎?

相關政策規定如下: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職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屬於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節假日時,要依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支付職工的工資報酬。」

《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中規定,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必須經勞動保障部門批准,即用人單位無權自行決定實施這一工時制度。

劃重點: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工作日趕上周休息日,算正常上班;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單位應支付其不低於勞動合同確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300%的加班工資。

公司無權自主決定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需要經過勞動保障部門批准。

延長工作時間加班

延時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8×小時數×150%

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一條

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病假的工資計算

病假工資≥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依據:《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注意,各地病假工資計算可能有當地的特殊規定,比如上海的病假工資算法

附:上海病假工資算法

(1)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

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2)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

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

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

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3)病假工資計算公式:(計算基數/21.75)×計算係數×病假天數。

事假的工資計算

事假工資按照當按月薪÷月計薪天數21.75扣除工資

依據:《關於試行企業單位工人職員在加班加點、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間工資待遇幾項規定的通知》(59中勞薪字67號)第二條第1款規定

員工事假期間,一律不發給工資。實行月薪制的,應當按月薪÷月計薪天數21.75扣除工資。

經濟補償計算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生育津貼計算

生育津貼=用人單位月人均繳費基數÷30天×產假天數

舉個例子:

一名女職工所在單位上一年月繳費平均工資是5100元,她生育前後共128天產假。那麼她享受的生育津貼的標準就是5100元除以30,再乘以128,她在產假期間共可得津貼21760元。

注意:

生育津貼即為產假工資,生育津貼高於本人產假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不得剋扣;生育津貼低於本人產假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補足。

依據《關於調整本市職工生育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京人社醫發〔2011〕334號第三條:

參加本市生育保險的職工,因生育或計劃生育享受產假的,產假期間可享受生育津貼。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月繳費平均工資除以30天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發。

相關焦點

  • 2019加班、病假、事假、補償金等工資計算方式及依據大全
    每次遇到問題的時候都四處搜索非常耽誤時間,為大家匯總了八大類工資計算政策原文+公式,不光有病假、事假等各類假期計算方法,還有各種類型加班工資計算注意事項。 直接把文章收藏到手機裡,可以延緩HR寶寶80%的工作焦慮,遇到問題直接找答案。
  • 超強攻略!病假、事假、年休假怎麼請才不會被辭退?
    宋阿姨2012年7月19日入職上海某公司工作,自2017年2月16日開始休病假,病假單上疾病診斷為腰疼、腰突症、骨痺症等骨科類病症。 休病假應出具相關證明——應當由就診醫院出具正式的診斷證明書或病假證明書。一般而言,病假證明中應當包括就診患者姓名、就診科室、病情診斷和病假天數,且應當由出具病假證明的醫師籤字或籤章並加蓋醫院公章。 事假不是帶薪假。
  • 單位只認「三甲」醫院證明 病假變事假無法律依據
    腰治療好他再去上班,拿著病假條去補辦請假手續,單位卻說這是「事假」,只有「三甲」醫院的證明才算病假。協商無果,可把老陶鬱悶壞了,花錢治病不說,還被扣了工資。  老陶這腰傷到底算不算「病」,單位有權扣他工資嗎?導報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 病假工資能用公式準確計算,你知道嗎?注意這幾點,防止被套路
    生活中不可避免會有小病和小災,需要向公司請病假,這是法律允許的。病假工資的計算不僅直接影響員工的權益,而且關係到企業的成本。如何支付勞動法中的病假工資,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可能大多數勞動者不清楚?小王於2008年7月加入A公司,擔任會計師,月薪8000元。 2019年6月1日,小王在家裡不小心導致小腿骨折。
  • 【法院微提醒】2020版: 婚假.產假.年休假.病假.事假.哺乳假等21類...
    本文匯總的21類假期如下:1、休息日 2、休假節日 3、事假 4、病假5、婚假 6、產假 7、產前假 8、護理假9、孕期產前檢查假 10、哺乳假 11、痛經假12、喪假 13、帶薪年休假
  • 事假、病假、工傷假、婚喪假、產假、年休假規定,齊了
    一、事假事假,國家並無統一規定,一般都是企業自己規定天數和請假流程,事假不能出勤,不支付工資(工資支付條例裡面有規定)。二、病假/醫療期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這個期限主要是和職工的工齡有關係。1、期限病假包含周末和法定節假日。
  • 計算事假工資用哪個天數?
    很多負責薪酬核算的財務朋友在計算工資時對於事假計算方法、公式應用存在很多問題,好比21.75天的月計薪天數和20.83的月平均工作時間就分不清楚
  • 2018勞動法事假工資計算標準是什麼?你不能不知道
    事假,就是指員工因為私事無法正常上班工作,因此向單位請假。與病假不同,員工如果病情如果需要長時間醫治,可以申請治療期,治療期是帶薪的。如果是兼職,工資日結或按小時計薪的話,病假工資很好計算,沒來的那天就沒有工資領。
  • 2020版: 婚假.產假.年休假.病假.事假.哺乳假等21類規定和待遇一覽表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本文匯總的21類假期如下:1、休息日 2、休假節日 3、事假 4、病假5、婚假 6、產假 7、產前假 8、護理假9、孕期產前檢查假 10、哺乳假 11、痛經假12、喪假 13、帶薪年休假 14、工傷假
  • 你了解婚假、病假、事假等14類假期的規定和待遇嗎?
    本文匯總14類假期 01、休息日 正常情況下,星期六和星期日為每周休息日,雙休日不計薪,全年104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 Excel中人力資源管理類表格—員工缺勤記錄表
    員工缺勤的原因可以分為曠工、病假、事假和年假四種情況,公司缺勤管理制度如下所示:◎請事假要按天扣工資。◎請病假一天只扣半天的工資.◎遲到20分鐘以內扣40元,超過20分鐘扣100元。◎每月按實際天數計薪,如四月份30天,每天的工資為底薪除以30.
  • 請假就一定扣工資嗎?《勞動法》關於請假後的工資計算,請收藏!勞動法
    比如:請一天事假,扣2天工資;比如:加班費=月工資/30*天數;事假費=月工資/21.75*天數三、關於病假的規定病假是區分與事假的,畢竟事假是個人因素導致的,病假則不然,屬於不可抗拒因素,勞動者本身是有意願工作,只是身體條件不允許而已。
  • 不是三甲醫院開的證明,病假就要變事假?
    【法問】不是三甲醫院開的證明,病假就要變事假?編輯您好!讀者來信我在福建廈門海滄區的一家包裝製造廠上班,做品檢工作,已經幹了七八年。我跟公司打了個招呼後,在社區醫院理療一周,讓醫生開了6天的病假條。公司行政部門的人員當時同意,等我回去公司上班再補請假手續。病好後我去上班,拿著病假條去補辦請假手續。沒想到,公司行政部門人員卻說,按照公司規定超過3天的病假要三甲醫院開的證明才行,不然算事假。
  • 張哥說法:勞動者加班、年假、病假、產假的工資如何計算
    2019年快要過完了,外出打工的也快回家了。越是到年底,勞動者越是關心自己一年來的收入情況。加班工資、年假、病假、產假的工資(津貼)如何計算,許多勞動者卻不知。因為這些都與每個勞動者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張哥今天就說說這些事。
  • 休病假一月工資變負數 請假期間工資該怎麼發
    醫院人事處諮詢了相關單位及北京市人社局,參照《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7月25日,醫院行政辦公會議決定,將職工病假期間的實發收入,調整為不低於北京最低工資標準的80%,這一調整於2016年8月執行。  追問1  發放負工資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 勞動法規定:請假就一定扣工資嗎?關於請假後的工資計算,請收藏!
    那麼勞動者請假期間內的薪資待遇又是應該如何計算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假都沒有工資?小編今天帶大家熟悉下勞動法中規定的各種假的工資計算方式。一、關於21.75在了解各種假對應工資關係之前,先了解一個數字:21.75。
  • 2020最新整理: 婚假.產假.年休假.病假.事假.哺乳假等假期規定和...
    21類假期如下:  1、休息日 2、休假節日 3、事假 4、病假  5、婚假 6、產假 7、產前假 8、護理假  9、孕期產前檢查假 10、哺乳假 11、痛經假  12、喪假 13、帶薪年休假 14、工傷假  15、探親假 16、路程假 17、社會活動假  18、中國農民豐收節 19、公司經營性放假
  • 醫生休病假一月工資為負數 醫院:工資不夠扣保險
    醫院人事處諮詢了相關單位及北京市人社局,參照《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7月25日,醫院行政辦公會議決定,將職工病假期間的實發收入,調整為不低於北京最低工資標準的80%,這一調整於2016年8月執行。  追問1  發放負工資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 2018關於病假、事假、婚假、產假、年假等規定天數和待遇
    當然,有的用人單位是不扣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的工資的。對於請事假累計20天的問題應做如下考慮1、應考慮該職工是在多長時間內累計請假20天按照國家規定,實行月工資制度的,每月平均工作天數不應超過21.75天。所以在這個工作期間內,平均每月工作天數超過21.75天的,累計事假天數對工資不產生影響。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1條,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
  • 員工請了整月事假,當月沒有工資的情況下單位怎麼交社保?
    一、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計算事假工資?導致不明白事假工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1. 公司負責薪酬計算的工作人員不懂政策。2. 公司薪酬計算的工作人員沒有給職工講清楚。3.實際上: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了負責薪酬計算的工作人員身上。其實:關於事假工資和社保繳納等問題,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和指導意見,但有些公司的人事工作人員由於不懂政策,僅憑個人喜好辦事,才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很多請事假的員工也經常摸不著頭腦,一是不知道人事是怎麼扣減的工資,二是擔心公司會不會給停繳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