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悟空翼龍類:翼龍進化消失的一環

2020-12-22 中國科學院

翼龍是最早飛上藍天的脊椎動物,三疊紀晚期出現,白堊紀末滅絕,它們曾經是奇特而神秘的空中霸主,在地球上極為繁盛。

翼龍研究的最大謎團之一,是兩大翼龍類群——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之間的關係。

古生物學家一直猜測較為高級的翼手龍類是由原始的喙嘴龍類進化而來。但自第一件翼龍化石出現後的兩百多年間,古生物學家只發現了分屬於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這兩大類群的翼龍化石,在形態上處於過渡期的翼龍化石卻一直沒有找到。

這成了研究翼龍進化過程的「缺失一環」。

然而,一塊奇特的翼龍化石在中國遼寧西部葫蘆島市建昌縣境內的玲瓏塔地區出現了,它是否是古生物學家們尋找了兩百年的「缺失一環」?

  神秘莫測,翼龍進化的謎團

翼龍通常被分為兩大類群:一類是喙嘴龍類,它們出現於晚三疊世,在侏羅紀時期達到鼎盛,又在晚侏羅世或者早白堊世消失;另一類是翼手龍類,它們出現於晚侏羅世,並貫穿整個白堊紀,在白堊紀末期,和恐龍一起消失。

喙嘴龍類與翼手龍類分別代表了原始和進步的翼龍類群,它們在形態上有一些明顯甚至相反的特徵。

喙嘴龍類的上、下頜一般都具有牙齒,具頸肋,第五腳趾長,絕大部分都是長尾的。這一翼龍類群的化石在義大利晚三疊世和德國晚侏羅世海相沉積中有大量發現,尤以德國南部索倫霍芬灰巖中保存的化石最多。

翼手龍類的牙齒在數量上呈現多樣化趨勢,有的種類牙齒完全退化消失,有的種類牙齒卻多達成百上千枚,翼手龍類一般不具有頸肋,第五腳趾退化或消失,短尾。

儘管人們相信翼手龍類是從某種喙嘴龍類進化而來,然而,自1801年,居維葉研究第一件翼龍化石並確認其為飛行爬行動物以來,古生物學家只發現了分別屬於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的兩大類群的翼龍化石,並沒有發現過形態上處於過渡階段的翼龍化石。

對翼龍的研究因此缺失了中間環節,這讓翼龍愈發的神秘莫測,也讓古生物學家黯然神傷。

然而,在遼寧西部葫蘆島市建昌縣境內的玲瓏塔地區出土的一塊翼龍化石,卻重燃了古生物學家破解翼龍進化過程的希望。

   奇特化石浮現,揭開翼龍進化的神秘面紗

200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員帶領科考隊在遼寧西部地區進行熱河生物群地質考查時,出乎意料,一件「奇特」的翼龍化石出現了。

剛出土時,這是一件不完整的標本——斷裂成十多塊碎片,賦存化石的黑色頁巖從中間劈成兩面,破碎的骨骼賦存在巖石的兩側,除了幾節頸椎、一段尾椎和幾枚牙齒外,其他骨骼幾乎很難辨認。

但汪筱林還是根據加長的頸椎和長長的尾巴,以及牙齒的形態,判斷出這是一塊非同尋常的翼龍化石——它同時具有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兩大翼龍類群的骨骼特徵。

難道這塊奇特的化石就是古生物學家們苦苦尋覓的翼龍進化史上的缺失環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技術室高級工程師李玉同對這件破碎的化石進行了專業處理:精心對接、正負面粘結、精細修理,一件堪稱完整的小型翼龍化石骨架清晰的浮現了。

它同時具有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的部分骨骼特徵:長尾,第五趾第二趾節強烈彎曲,近端與遠端間的角度約75°,這些是喙嘴龍類的特徵;牙齒在吻端,上頜兩側各有至少16顆釘狀牙齒,頸椎和翼掌骨相對較長,這些是翼手龍類的特徵。

2009年,中巴兩國學者在《巴西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並將這個翼龍化石命名為李氏悟空翼龍——種名「李氏」取自化石修理者李玉同先生,屬名「悟空」取自《西遊記》裡的孫悟空。

據此標本,一個全新的翼龍分類單元得以建立——悟空翼龍科。

   悟空翼龍,填補翼龍進化「缺失一環」

玲瓏塔有接連不斷的驚喜等待著古生物學家。2010年初,玲瓏塔地區又出現了一件長尾翼龍化石,這塊化石保存了基本完整的頭骨,部分脊柱和胸骨等頭後骨骼。

中英兩國學者根據這件化石和其他相對完整的化石材料,命名了一個翼龍新屬種——模塊達爾文翼龍。

達爾文翼龍與悟空翼龍不但產自同一地點,在骨骼形態上也非常相似——具有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的部分特徵,代表了喙嘴龍類向翼手龍類的過渡類型。

而悟空翼龍與達爾文翼龍之間也在牙齒形態等部位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區別。

2010年末,汪筱林又與巴西古生物學家合作,依據在玲瓏塔地區同一地點發現的新化石,描述了兩件近於完整的悟空翼龍類的化石骨架。

它們都同時具有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的特徵,據此,一個翼龍新屬、兩個翼龍新種得以建立——玲瓏塔達爾文翼龍和中國鯤鵬翼龍。

結合這些發現的化石,汪筱林等對悟空翼龍科的成員進行了總結,對一些屬種的鑑定特徵進行了重新釐定,並將達爾文翼龍和另外一件缺失頭骨的長城翼龍歸入悟空翼龍科。

緊接著,2011年初,中英兩國學者在《科學》雜誌上又報導了一件產自玲瓏塔地區的悟空翼龍類的新標本。

這件標本保留了基本完整的翼龍個體,在標本身體後方,還有一枚圓形物體,這極可能是一枚翼龍蛋。

據此,研究者提出了關於翼龍雌雄之間的形態差異——雄性可能具有較明顯的頭飾,雌性的骨盆相對較大等。

至此,悟空翼龍科包括了李氏悟空翼龍、模塊達爾文翼龍、玲瓏塔達爾文翼龍、中國鯤鵬翼龍和潘氏長城翼龍等4屬5種。它們在形態上居於喙嘴龍類和有翼手龍類之間,既具有喙嘴龍類的特徵,也具有翼手龍類的特徵。

同時,在悟空翼龍科的5個成員之間,它們的頭骨、牙齒、腳趾等部位還具有一些不同的鑑定特徵,這使它們相互區別。

悟空翼龍科這一全新的翼龍類群,為研究翼龍從原始的喙嘴龍類向高級的翼手龍類進化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化石證據,填補了翼龍進化史上重要的「缺失一環」。

相關焦點

  • 《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鞍怎麼做 脊頜翼龍鞍功能介紹
    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鞍怎麼做?脊頜翼龍是dlc水晶島中的全新生物,很多小夥伴可能還不清楚它的鞍怎麼做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鞍功能介紹,快來看一下吧。 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鞍怎麼做?
  • 億年「翼龍伊甸園」胚胎化石首現,原來翼龍是卵生?
    其實,翼龍雖然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卻並不是會飛的恐龍,而是和恐龍一起同屬於被稱為主龍類的爬行動物。而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中,翼龍徹底地從地球上消失了,唯一給我們留下的就是那些或完整、或稀少的翼龍化石。如何識別翼龍?在翼龍存活的1.7億年歷史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翼龍類型。
  • 《方舟生存進化》水晶島新生物脊頜翼龍怎麼樣 脊頜翼龍介紹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水晶島新生物脊頜翼龍介紹   方舟生存進化打算在水晶島新增一種生物脊頜翼龍,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了解脊頜翼龍
  • 方舟生存進化無齒翼龍鞍怎麼做 無齒翼龍鞍圖鑑
    在方舟生存進化中,無齒翼龍鞍是前期必學的鞍具,無齒翼龍基本算是玩家的第一隻飛行坐騎,十分的拉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無齒翼龍鞍的製作方法!
  • 《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代碼是什麼 脊頜翼龍代碼介紹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代碼及馴服方法分享 方舟生存進化在今天更新了水晶島dlc,其中新增了一隻新生物脊頜翼龍
  • 方舟生存進化風神翼龍刷新點在哪
    方舟生存進化風神翼龍刷新點在哪?有很多小夥伴還不是非常清楚。接下來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方舟生存進化風神翼龍刷新點位置,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方舟生存進化:風神翼龍的近親,哈特茲哥翼龍「愛的魔力轉圈圈」
    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看了上面的圖片有沒有小夥伴覺得震驚啊,這個傳說中的「哈特茲哥翼龍」怎麼比方舟風神翼龍還大!哈特茲哥翼龍頭部特寫哈特茲哥翼龍也是需要鞍具才能騎乘的,作者還給它做了獨立的鞍具,在製作欄搜索哈特茲哥翼龍的英文名就能找到,鞍具圖標與風神翼龍鞍一樣。
  • 方舟生存進化風神翼龍怎麼抓
    《方舟:生存進化》中的風神翼龍是很實用的,想要抓風神翼龍需要準備很多東西,首先是麻醉槍,然後是一隻飛行坐騎,最好耐力高一點,耐力低的話飛不了多久,用飛行坐騎吊著一個人,一個控制方向一個用麻醉槍打風神翼龍,它不會反擊,等脫戰以後多打幾次就行了,快暈的時候保證不是在水上,暈了之後就正常馴服就行了
  • 《方舟生存進化》水晶島新翼龍怎麼抓 脊頜翼龍抓法分享
    很多小夥伴可能還不清楚水晶島的新翼龍怎麼抓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抓法分享,快來看一下吧。 方舟生存進化脊頜翼龍抓法分享 脊頜翼龍是水晶島地圖中最為獨特的生物。 該翼龍的馴服方法為獨特的和平馴服。
  • 方舟生存進化風神翼龍哪裡多
    在方舟生存進化遊戲中,風神翼龍十分的稀有,目前並沒有具體的分布位置,不過根據玩家的經驗,在地圖中部、紅色方舟附近和紅木林一帶風神刷新概率較高,風神因為體型的原因很容易發現。 在方舟生存進化遊戲中,風神翼龍十分的稀有,目前並沒有具體的分布位置,不過根據玩家的經驗,在地圖中部、紅色方舟附近和紅木林一帶風神刷新概率較高
  • 《方舟生存進化》無齒翼龍鞍幾級能學 無齒翼龍鞍學習指南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遊戲中,無齒翼龍鞍學習等級為38級,可以在印痕技能欄中學習,也可以在25級以後使用琥珀直接跨級學習
  • 翼龍起源謎團揭曉,誰是它的祖先?
    翼龍是侏羅紀統治天空的爬行動物翼龍是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飛行動物,它們是統治天空的爬行動物。據悉,首個翼龍化石是1784年發現的,此後陸續發現大量翼龍化石,科學家推斷它們大約出現在1.5億年前,最終在60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期間消失。
  •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小的翼龍化石
    翼龍化石的分布非常廣泛,在歐洲的德國、英格蘭,美洲的美國、巴西、阿根廷,亞洲的中國、蒙古、哈薩克斯坦,以及非洲坦尚尼亞等國家和地區都發現過重要的翼龍化石。翼龍是生物演化史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曾經控制中生代天空長達1.6億年之久,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自從200多年前發現第一件翼龍化石以來,科學家們已經命名了大約150多種翼龍。
  • 翼龍最近「近親」居然不會飛
    兔蜥骨骼部分化石翼龍是最早進化出飛行能力的爬行動物,它們主宰天空長達1.5億年,最終在大約6600萬年前滅絕。然而,翼龍進化起源的關鍵細節以及它們如何獲得飛行能力仍是未解之謎。為了深入了解其進化過程,填補化石記錄中的一些空白,找到翼龍的「近親」是當務之急。
  • 最小翼龍化石之一,似麻雀,翼展25釐米,森林翼龍以蚊子等為食
    在遠古生物,翼龍的種類非常多,已知的有近100多個品種的翼龍,而在翼龍中,不是所有翼龍種類都像風神翼龍或哈特茲哥翼龍那麼龐大,翼展超過12米,也有些種類的翼龍非常小,如鳥類般大小,所以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這次來認識一種小型翼龍——森林翼龍,森林翼龍化石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小的翼龍化石之一
  • 《精靈寶可夢》圖鑑142:唯一有超級進化的化石精靈——化石翼龍
    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就是目前為止唯一有Mega進化的化石寶可夢——化石翼龍,當然,也是唯一一隻沒有進化也沒有退化的化石寶可夢,Mega進化可能就是給了化石翼龍另一個意義上的進化吧,總之這隻寶可夢現在無疑是化石寶可夢裡最了不起的存在,借著Mega的東風,化石翼龍也多多少少增長了一定的人氣
  • 武直穿越時空打翼龍將是一場獵殺
    翼龍,原意為「有翼的蜥蜴」,據科普知識介紹,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約2億1000萬年前到6550萬年前,是第一群能主動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現的翼手龍化石,其兩翼展開約12米 ,寬度相當於F-16戰鬥機,小者形如麻雀一般大小。翼龍,作為恐龍的一種,具有與今天的鳥類相似的複雜行為,科學家有理由相信,翼龍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後代;因此,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當今的鳥類可能就是由翼龍進化而來的。
  • 與恐龍時代生存的翼龍,雖名為翼龍,卻非恐龍
    翼龍,是一種滅絕的物種,他的確是曾生存於恐龍時代,可能給人的感覺翼龍就是恐龍,但事實上,翼龍卻非恐龍。其是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他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生長出來的。翼龍是飛行的脊椎動物。
  • 神秘恐龍前體彌補翼龍起源空白
    神秘恐龍前體彌補翼龍起源空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1 17:02:14 英國伯明罕大學Martín D. Ezcurra研究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他們發現了神秘的恐龍前體,並彌補了翼龍起源的空白。
  • 翼龍翅膀骨骼和其呼吸系統相連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翼龍的化石中,翅膀上的骨骼和其呼吸系統相連。經過論證,翅膀在空中活動的時候,翅膀上的骨頭會與肺部的活動相聯繫,而且通過骨頭之間的氣孔,置換空氣到肺部,這樣在空中飛翔時,翼龍也可以呼吸自如。科學家同時也發現在現代的鳥類和鱷魚身上,也有這種被稱為空氣囊系統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