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神作《殺馬特我愛你》,貧瘠生活裡的精神高喊

2020-12-09 明範兒MF

在JK、漢服及各類COSPLAY風格服裝隨處可見的當下,個性化的打扮,在很多大城市中,早已不是新鮮事。可在10年前,大眾對於「奇裝異服」的容忍度可沒這麼高,最能喚醒記憶的,便是留著奇崛髮型的「殺馬特」「非主流」群體。

「殺馬特」是21世紀頭十年裡青年亞文化的一支,音譯自英文單詞「smart」,即「時髦」的意思。受視覺系搖滾的啟發,一群年輕人開始用誇張造型來凸顯自己,尤其是用染得五顏六色、支稜朝天的頭髮。他們在QQ空間上傳自己的殺馬特照片與火星文文字,通過嚴格的篩選加入殺馬特家族群,成為「殺家人」。

紀錄片導演李一凡第一次見到那些圖片是在2012年,圖片裡的年輕人梳著五顏六色高高隆起的爆炸頭,搭配著五顏六色的衣服,臉上畫著濃妝,李一凡很興奮,認為中國有「朋克」了。但那不是朋克,那是「殺馬特」。

當那群人面對鏡頭毫無保留地講出自己的真實經歷,李一凡才發現,這些人有著很強的共性。他們不是朋克或者審美的反叛者,而是一群十幾年前被困在「超級工廠」中打工,近乎赤貧,極度缺乏安全感的90後青少年農民工。被震撼的李一凡決定,把話語權還給殺馬特,讓他們在鏡頭前自己訴說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如今在網上備受關注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

從16年認識「殺馬特教父」羅福興算起,李一凡在與殺馬特長達4年的接觸與深入交往中發現,消費未必是理解殺馬特的最佳視角:與其說殺馬特行為是希望以消費打破區隔,完成身份轉變,不如說是弱勢者「身體打開的自動保護機制」。他特別關注殺馬特青年「農民工二代」的身份與留守兒童經歷。

因為從未見過大山外的樣子,他們單純、膽怯,很容易相信別人,也很容易被詐騙。有位殺馬特打工者說,他剛來工廠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找到已經租好的房子。別人說著急用錢,就把自己身上僅有的1000塊借了出去。還以為對方過幾天能還給自己,誰曾想是自己被騙。

李一凡認識的許多殺馬特都跟他講過自己剛到城市時被騙、被欺負、被搶劫的經歷,在《殺馬特我愛你》中,觀眾可以頻繁地聽見殺馬特們解釋說,這種誇張帶刺的造型看上去很「震懾」、「像壞孩子」、「一看就不好欺負」。在陌生的城市裡,無人關注、缺乏交流可能會喚起他們的童年留守記憶,讓他們特別渴望獲得存在感,一名殺馬特說,「就算別人罵自己兩句,也有人跟自己說話……別人怎麼看無所謂,哪怕是吵一架,也至少有個人願意跟我吵架。」

在女生眼中,殺馬特造型讓自己變得獨特,有存在感,開始受到其他人的關心體貼。而男生則認為,殺馬特的爆炸頭和冷酷風,讓自己顯得很獨特。不管是男生的封閉,還是女生的示弱,他們本質上都一樣,為了擺脫工廠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形象。他們不願困死在收入微薄、毫無尊嚴的工作中,所以選擇用最吸人眼球的造型,突出自己的存在。

殺馬特之間的交流大多在線上完成,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繁重的工廠勞動根本沒有給他們留出私人時間,每年只有在國慶的時候,他們才有時間舉行聚會。流水線上的機械作業不僅吞噬著工人的精力,也吸吮著他們生命的色彩,每日坐在車間裡反反覆覆做同一個動作,生活很難變得不貧瘠。

在李一凡看來,殺馬特遠不是自己早年間想像的反消費主義景觀、朋克嬉皮,而是貧乏中的一點顏色和刺激,「很多人都以為我能拍一個特別精彩的殺馬特的故事,可是沒有精彩的殺馬特,只有生命極其貧乏的殺馬特。」

2009年後,網民對「殺馬特家族」QQ群的惡意解散,黑粉假扮殺馬特成員在公眾場合製造黑料,以及暴徒在現實世界中對殺馬特成員暴力相加,一時將殺馬特群體推上風口浪尖,完全妖魔化。這也是為什麼,其後十年,我們再也不曾在大眾視野裡看到殺馬特,因為他們無一不懼怕這種暴力和歧視,紛紛剪短頭髮,穿回正常服裝,乖乖「從良」了。

紀錄片的最後一幕讓人印象深刻,鏡頭圍繞著一個封閉的樓盤旋轉,仿佛在暗喻誰也走不出去。但是毫無疑問,許多青年曾因做了「殺馬特」而被拯救,或許這個社會該對他們有多一點的理解和尊重。

相關焦點

  • 《殺馬特,我愛你》:導演買了915條視頻,探尋殺馬特的根源
    直到四、五年之後,一位深圳的朋友打電話給他:「你不是找殺馬特嗎?我現在能聯繫到一個叫羅福興的人,你過來見見吧。」李一凡沒想到,他第一個找到的殺馬特竟然是他們的「教主」,立馬趕往深圳。然而二人的第一次面聊,李一凡毫無收穫。
  • 看完《殺馬特,我愛你》,我才知道,誤解殺馬特是因為我無知
    今天我要推薦的,就是李一凡老師的《殺馬特,我愛你》。雖然現在網上還找不到完整版的紀錄片,但根據李一凡老師的最新演講,我還是想聊一聊,這個我們即將忘記的符號。在這一個符號裡面,有他們的犧牲,有他們的自尊,也有他們的故事。
  • 在·場 | 《殺馬特我愛你》《張素英的城堡》北京放映
    因此,本月中旬,X放映邀約到了兩部質量過硬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和《張素英的城堡》,並以「在·場」為主題進行特別放映。或許在一眾大片林立的視覺爭奪戰中,這兩部影片的出現可以為北京的觀眾帶來幾分關乎現實的暖意。
  • 殺馬特我愛你,一部應該在人民大會堂循環播放的電影
    殺馬特群體為何被絞殺,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屌絲群體和殺馬特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中國知識分子該如何建立平民立場的主體性?……本 期 嘉 賓李一凡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導演他從深圳開始,在深圳、廣州、中山、惠州、重慶、貴陽、黔東南州、黔西南州、畢節、安順、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紅河州,共計完成殺馬特採訪67個。在拍攝期間,李一凡又從殺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過直接購買手機視頻等方式,收集了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915段。五顏六色的頭髮之下,李一凡重新檢討了城鄉關係中關於社會底層工人的生存代價和權利困境的根源。
  • 《殺馬特我愛你》,被誤解的殺馬特文化,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2007年左右,非主流圈內迎來一次分裂,城市裡完非主流的不跟農村的玩了,鄉村非主流圈子裡的殺馬特家族,靠著誇張了髮型在圈內爆紅並很快出圈,後來人們遇到別的非主流家族成員,也稱其為殺馬特。也就是說,曾經的殺馬特是非主流的子集,現在這倆卻成了同義詞。
  • 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比996更殘酷的工廠青春物語
    如果說人們心中對殺馬特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通過拍攝《殺馬特,我愛你》,這一次,李一凡做了那個移山的人。文丨袁夢編輯|李不空排版 | Pessoa「以前是屌絲,後來非主流,現在想變殺馬特了。」電影《心花路放》中,徐崢指著黃渤,對周冬雨扮演的殺馬特少女如此解釋。現實中,殺馬特卻經歷了一場荒誕的消亡史。從2008年起,隨《勁舞團》遊戲誕生的非主流文化,其中最誇張的一部分,演變為殺馬特,再到2012年前後,線上線下以各種手段對殺馬特展開圍剿,後者的各大家族開始土崩瓦解。直至最近, 因《一席》的演講,李一凡帶著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成功破圈。
  • 思想界 | 殺馬特是模仿消費主義景觀,還是90後農民工的自我保護?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以及「凡爾賽文學」梗的流行。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殺馬特是對消費主義景觀的模仿,還是工人的自我保護?紀錄片導演李一凡的新作《殺馬特我愛你》再次將殺馬特帶回公眾討論。「殺馬特」是21世紀頭十年裡青年亞文化的一支,音譯自英文單詞「smart」,即「時髦」的意思。
  • 聲動梁塵,與眾不同|《殺馬特我愛你》《黃河尕謠》雙片放映
    【放映時間】2020年12月20日(周日)【放映影片】《殺馬特我愛你》《黃河尕謠》【場次安排】13:00開始第一場籤到13:30-15:35放映《殺馬特我愛你》15:45開始第二場籤到16:15-17:45
  • 被獵殺的「殺馬特」:只因貧窮是「原罪」
    直到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的出現,才從另一個視角提醒了我們。真正的殺馬特不會「自黑」在後來的採訪裡,《殺馬特我愛你》導演李一凡經常會提及,最初想拍攝殺馬特紀錄片時,他根本聯繫不上任何一個殺馬特。直到後來聯繫上了被許多媒體報導過的「殺馬特教父」羅福興,但後者也依然十分謹慎,在李一凡反覆聯絡之後才勉強打消疑心。
  • 不能錯過的高分神作同人文,《輪迴樂園》上榜,幫你告別書荒
    不看不知道,一看就不能錯過的高分神作同人文,幫你告別書荒1《輪迴樂園》那一隻蚊子精彩章節:左大臣的反常引起了他身後護衛的疑惑,蘇曉也在後方觀察著左大臣不看不知道,一看就不能錯過的高分神作同人文,幫你告別書荒。(點擊下方免費閱讀) 2《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明月地上霜精彩章節:安林覺得有點奇怪,這名漂亮的女子明明非常瞧不上自己,怎麼現在又對自己態度這麼好了呢。許小蘭毫不在意安林的詫異,繼續向他介紹著修仙聯合大學。
  • 殺馬特我愛你:被社會剿殺和拋下的「他們」也是「我們」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不知不覺地消散了,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世界的繁華...而後囿於生活的枷鎖中,也曾追過非主流,遇見過殺馬特,卻不知道何時,他們也漸漸消失了。直到上段時間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出現了,讓這個名詞再次發光,看完後我的心情複雜,除了感動和嘆息外,我也不禁想問下自己:那些曾經在我們身上的夢想、個性等,究竟在什麼時候開始消失了呢?我們對這個世界真的了解嗎?我們又真的了解我們自己嗎?...
  • 這部紀錄片,消解了我對「殺馬特」所有的偏見
    最近大熱的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導演李一凡在採訪了78位殺馬特後,用900多段視頻為大家呈現了那些曾經未被理解、甚至是被深深誤解的殺馬特。「誰會看到一個正常人過去安慰你?你不正常的樣子大部分人才會關心你,這個人是不是經歷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才會變成這樣。」2015年,隨著微博的興起網絡上掀起反殺馬特熱潮,一群帶著假髮的人自詡為殺馬特,在網絡上扮醜吸引流量。
  • 「殺馬特」重回大眾視野:亞文化應該得到尊重和包容
    李一凡從2017年開始拍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用鏡頭記錄下了殺馬特們的人生軌跡。自2019年末上映後紀錄片熱度不斷上漲,近期「殺馬特」終於登上新聞頭條,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原來大部分殺馬特們已經成家生子,穿著打扮也不再張揚。
  • 殺馬特滅絕了,被口水淹死的?
    我曾經也不清楚他們是誰,直到前幾天看完《殺馬特,我愛你》的紀錄片時,我才為自己曾經對殺馬特的嘲笑而感到萬分羞愧——直到那時我突然驚覺,原來我曾無意間霸凌過一群勞動人民。李一凡拍攝《殺馬特,我愛你》時已是17年,距離13年殺馬特大規模滅絕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
  • 90後「殺馬特們」不再狂少,誰還會記得他們?
    不少人,將殺馬特和「山寨」、「頹廢」、「腦殘」等詞劃上等號,將其妖魔化。在不少人印象中,殺馬特們的造型和動作是「好笑」的。他們的好笑來源於沒來由的自信,來源於模仿拙劣而毫不自知,來源於那种放飛自我的酒神精神。2 審美是有時差的「殺馬特」最明顯的符號,就是他們的奇裝異服。
  • 說什麼殺馬特,他們不過是你我身邊的打工少年
    「我這才知道,為什麼我和學生們一直進不去他們的群。因為他們是有一套程序的,你必須先進審核群,由管理員翻看你的qq空間,看你的頭像,看你發過的所有東西,還要讓群友來點讚認可,直到認定你是真正的殺馬特後,才會放你進入正式群。如果只是下載網絡圖片來冒充的話,是很容易識別的,根本混不過去。」
  • 還記得殺馬特嗎?它又「活」過來了
    非主流文化裡最有代表性的無疑是殺馬特,該詞源於英文Smart,意為聰明,但兩者並無實質關聯。流行於鄉鎮間的殺馬特文化效仿日式色彩系造型,再加上廉價的服飾裝扮襯託下,渾身上下帶著一股自帶的山寨味和傻氣。如今近10年過去了,這幫殺馬特們早已不見蹤影,而近期一檔關於殺馬特的紀錄片火爆網絡,漸漸勾起了人們關於它的回憶。
  • 殺馬特是誰?讓他們親自告訴你
    最近有部紀錄片因將目光聚焦在古早的「殺馬特群體」而獲得了現象級的關注,但是這一次,人們對他們產生興趣的原因卻不再是獵奇。其實殺馬特群體的真實處境一直是被掩蓋掉的,正如導演李一凡所說,他拍的不是殺馬特史,而是90後農民工歷史的一部分。《殺馬特我愛你》本文有劇透。
  • 殺馬特,中國打工少年的保護色
    年青一代終究還是沉湎在懷舊的秘境裡難以自拔了。2009年7月16日,百度「魔獸世界吧」,出現了一篇題為「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帖子,正文只有「RT」兩個字母,也就是「如題」的意思。就這樣極其簡單的一句話,霎時間就爆紅華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