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縱容孩子這4個毛病,越長大越難糾正

2020-09-04 李玫瑾育兒有道


在兒童成長教育這個問題上,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比如,你從小要求孩子遵守「飯桌禮儀」、吃有吃相,時間長了,吃飯時禮貌、優雅就成了孩子的習慣;而這樣的飲食習慣,能幫孩子建立起樂觀、大度、包容的性格特徵;這種性格,很受歡迎,能幫孩子在學業、事業、愛情上取得很多優勢,一輩子的路,或許能比其他孩子更順暢一點。


童年時期的孩子,正處於一生的起步階段,習慣和性格都還不成熟、未定型。想要教給孩子好的行為與習慣,一開始培養的過程肯定充滿煩躁,但是孩子越長大你就越輕鬆。


如果我們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從而忽略了對行為習慣的培養,那等你發現不對勁想糾正的時候,很可惜,孩子已經長大了,習慣、性格幾乎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變了。


下面這4個壞毛病,就是越長大越難改的,一定要從孩子小的時候注意糾正:


-- 01 --

未經允許,亂翻別人東西


被親戚家小孩子亂翻抽屜、床頭櫃,這種既尷尬又氣憤的事情,估計很多人都經歷過。雖然很想上去抽兩巴掌,但是礙於情面,還要違心地笑笑:「沒事嘛,小孩子都這樣!」

其實,小孩子的很多行為表現就跟小貓小狗一樣,特別好奇,特別喜歡探索那些隱秘的犄角旮旯,比如翻翻柜子、鑽鑽床底。

但是,孩子畢竟是人,而不是貓狗畜生。3歲前在別人家亂翻、亂動尚可理解,可是3歲後還這樣,那只能說明家庭教育中嚴重缺乏「界限感」,不知道區分「我的」、「你的」。


一個沒有界限感的孩子,在幼兒園、小學很容易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最好、所有東西都應該是自己的。

這樣的孩子即便上了大學,跟舍友的關係也會很糟糕,因為他可能亂動別人東西、半夜聽歌不帶耳機、自己髒襪子隨地扔……


所以,一定要從小讓孩子知道一條做人的基本素養:別人想動你的東西時,你如果不同意,可以說「不」;但是,你動別人東西時,一定要詢問一下別人同不同意。


-- 02 --

宅在家裡


大多數孩子在放學後、周末裡,都不太願意待在家裡,更喜歡跟同伴跑出去「瘋」。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性格、脾氣等原因,不太愛出門,總是悶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看小說。

對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總是「宅」在家裡,首先帶來的問題就是活動量不足,肌肉、骨骼得不到良好鍛鍊的話,免疫力肯定也跟不上,愛生病。


其次,總「宅」在家裡的孩子,也容易養成吃零食的習慣,再加上活動量就不足,就特別容易發胖。

同時,太「宅」、太封閉的孩子,跟外界交流不足,精神狀態也會不好,整天一副懶懶散散、萎靡不振的樣子。


所以,父母們不要再認為孩子不愛出門就是「老實」「省心」了,放學後、周末裡多帶孩子出去逛逛,多鼓勵孩子跟其他孩子玩耍,不論對身體還是精神狀態都是很有好處的。


-- 03 --

生活邋遢,做事拖延


孩子養成壞習慣,非常容易,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要求自己,自然就會變得懶懶散散;但是好習慣的保持,卻很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的自我克制、自我約束。


而且,一旦孩子養成了邋遢、拖延這樣的生活習慣,不及時糾正的話真的太難改變了,甚至會伴隨終身。

有機會的話,你可以到大學宿舍去逛逛,總能看到有些大學生的被子髒得烏黑髮亮,陽臺上扔滿了臭襪子,飲料瓶子亂七八糟堆滿整個陽臺……


這樣的學生將來能把事業、家庭都打理好?不太信。


所以,趁著孩子還小,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他的勤快、自理能力,比如自己收拾整理玩具,自己收拾書桌,適當分擔點家務。


-- 04 --

對老人粗魯


前幾天還在小區碰見一個小男孩,也就四、五歲的樣子,正讓奶奶替他舉著手機看動畫片。

奶奶本來就不會鼓搗這些電子產品,結果一不小心碰到了屏幕,把動畫片關掉了。小男孩立馬就不幹了,轉身就對著奶奶又哭又撓,小巴掌不斷地拍在奶奶脖子上、臉上。

其實,小男孩的媽媽也在旁邊,但她並沒有對孩子這種無禮、任性的行為做出什麼教育,只是用討好的語氣說:「別哭了別哭了,媽媽再給你打開。」


或許在這位年輕媽媽眼裡,孩子的行為正好幫自己「教訓」了婆婆,反正早就看不順眼。但是她可能沒意識到,一個對奶奶動手的孩子,既沒有長幼禮節,更缺少一顆感恩的心。

今天孩子跟老人動手、耍脾氣的時候,你不教育,那等你自己垂垂老矣的時候,你確定這種德性的孩子能善待你嗎?

孩子年齡小、不懂事,不代表可以被無限縱容。相反,越是年齡小、不懂事的孩子,越需要家長的引導和教育,越需要讓他明白分寸和禮儀。

一個有規有矩、言行得體的孩子,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將來的工作、生活都能左右逢源;而一個邋裡邋遢、自私任性的孩子,即便成績再好,將來的路也會屢屢碰壁,走不遠。

相關焦點

  • 不要縱容孩子這3個毛病,越長大越難糾正
    如果總報著「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想法,從而忽略了對行為習慣的培養,那等你發現不對勁,再想糾正的時候,就很難了。下面這3個壞毛病,就是越長大越難改的,一定要從孩子小的時候注意糾正:01撒謊有一次,黃磊這不僅僅是一種道德,更是一種勇敢的品質。如果你發現孩子撒謊,在搞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後,一定要引導孩子改掉撒謊的毛病,因為一個撒謊的人,不僅會被認為人品有問題,很難取得別人的信任。
  • 不要縱容孩子這4個毛病,越長大越難糾正...
    童年時期的孩子,正處於一生的起步階段,習慣和性格都還不成熟、未定型。想要教給孩子好的行為與習慣,一開始培養的過程肯定充滿煩躁,但是孩子越長大你就越輕鬆。如果我們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從而忽略了對行為習慣的培養,那等你發現不對勁想糾正的時候,很可惜,孩子已經長大了,習慣、性格幾乎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變了。
  • 「健康寶貝」不要縱容孩子這4個毛病,越長大越難糾正
    想要教給孩子好的行為與習慣,一開始培養的過程肯定充滿煩躁,但是孩子越長大你就越輕鬆。如果我們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從而忽略了對行為習慣的培養,那等你發現不對勁想糾正的時候,很可惜,孩子已經長大了,習慣、性格幾乎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變了。
  • 不要縱容孩子這4個毛病,越長大越難糾正…
  • 孩子上了幼兒園,有這4個行為時,家長別不管不顧,越長大越難改
    孩子長大後,家長們都會及時將孩子送進幼兒園,認為孩子還是要受到老師的約束,才能成長的更好,慢慢地懂得講文明、講禮貌等好習慣,但也有的家長並不這麼認為,總以孩子小為藉口,疏於管教,不管不顧,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其實一個人的品質,是一天天積累出來的,所以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該第一時間引導或教育,這樣做孩子才能越變越好,否則越長大越難改。
  • 戒掉這七個壞毛病,寶寶自然越長越好看
    很多家長們都覺得孩子的顏值天註定,寶寶好不好看,跟家長顏值關係很大。後天很難去影響,其實不然。在寶寶的成長階段中,作為家長,很容易給寶寶養成一些壞毛病,這幾個壞毛病直接會影響到寶寶的顏值。不想自己家的寶寶越長越難看?那麼,麻麻們都來看看,你們有沒有這些帶娃的壞毛病?
  • 媽媽有以下行為,容易讓孩子越長大越自卑,三招及時糾正
    就像有以下行為的媽媽,就容易讓孩子越長大越自卑。有以下行為的媽媽,讓孩子越長大越自卑帶孩子確實蠻累的,人在很累的情況下,也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所以一些媽媽因為長時間帶孩子,變得脾氣暴躁。孩子一犯錯,不問原因,不問過程,直接就開始指責孩子。疲倦是可以理解的,耐心被逐漸消耗完,也可以理解。但再生氣,也不能把脾氣發洩給孩子呀。因為媽媽脾氣暴躁,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和膽小。媽媽們好好想一想,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究竟是孩子錯了,還是自己情緒不好導致的?
  • 這4種孩子會越長越醜,長大也難逃「變醜」結局,希望你家娃沒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女大十八變」這句話並不是隨口說說而已,有些孩子小時候雖然長得不起眼,但長大後就像換了個人一樣,成為高顏值的帥哥美女。寶媽的疑惑:兒子怎麼越長越醜了?東東有個兒子叫小布,小布剛出生時長得特別可愛,大眼睛雙眼皮,皮膚也非常白皙,逢人就笑,看上去特別討喜。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每一個孩子的降臨,身上都帶著父母對他們的期許,盼望著他們平安健康,盼望著他們成為棟梁之才,可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幼兒時期最難帶,尤其是三歲以後的孩子,動不動就會變成把家拆了的「熊孩子」。但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可這究竟是真是假呢?
  • 父母不要遷就孩子養成4個壞習慣,否則追悔莫及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父母,孩子犯了錯,不當一回事兒,輕描淡寫地說:「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更有甚者,直接開始教育大人:「你跟小孩子置什麼氣?」殊不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老人們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孩子們年齡小,缺乏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和認知能力,家長的幫扶引導,尤為重要!
  • 孩子3歲前,這5個「毛病」別管,越管越麻煩
    ,毛病一大堆,整天啃手指,動不動就愛哭,一言不合就打人…… 閨蜜跟在孩子身後,不是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就是聲嘶力竭地怒吼。其實啊,3歲前的寶寶好多「壞毛病」都不用管,你越管可能越麻煩。,和孩子小肌肉、以及精細動作的發展,是個非常好的遊戲。
  • 越長越醜的3種孩子 這樣子糾正 讓孩子長大後顏值加分
    俗話說得好「女大18變」,小時候不好看的孩子,等長大,長開了,顏值就會飆升的,這個是真的嗎?那麼那些小時候長得好看的孩子,會不會長大了就變醜了?對於這兩個問題,其實沒有準確的答案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時候,以下說到的3種孩子,不管小時候長得多好看,長大了都會變得不好看了,而是會使越長越長呢,快點看看自家的孩子有沒有中招,如果中了,抓緊糾正過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 這3種孩子越長大越"醜",不管小時候多好看,大了也不會好轉
    今日問題:什麼樣的孩子越大越&34;?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生命的延續,每個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完美的,但是隨著後天的家庭引導和自我規範,孩子們從外表到內在都會各有不同,有的孩子氣質修養讓人羨慕,有的則恰恰相反。
  • 接納孩子的「壞毛病」就是縱容他的「壞行為」?
    「毛病」不僅改不掉,還越演越烈?媽媽不經意的指責和批評,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抵制情緒,為了不讓媽媽得逞而故意不改,不做,甚至做錯。很多小時候粗心、邋遢的孩子,長大後由於遠離了媽媽的嘮叨,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非常謹慎、小心,自己的家也收拾得格外整潔。據他們大多數人回憶過去都認為:小時候的粗心和邋遢可能只是對抗媽媽的嘮叨和指責。
  • 孩子六歲前,這2種性格要趕緊糾正了,不然年齡越大越難管
    這個時候孩子的思想性格更容易受外界影響,如果先前時候家長沒有教育得當,孩子容易隨波逐流,受別的同學影響,放大一些自身的性格缺點,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和前途,到時候想再糾正就難了。所以孩子六歲前,這2種性格要趕緊糾正了,不然年齡越大越難管。做事總是半途而廢有些孩子就是特別沒有耐心和毅力,不管做什麼都不長久,輕易的就放棄。
  • 長大後越有出息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三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李教授曾經表示:「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到底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她認為,每個家長對於孩子都很高的期望值,比如說考個一本大學、在社會上有個正經的單位,可在此之前,所有的孩子必須有點智商。之前我的同事,在公司裡討論孩子他們說自己的家的孩子真的很頑皮,性格太過於活躍了,我們都很好奇他們的孩子到底有多調皮。可能是由於新的環境,不太敢表現自己的行為,所以來到公司,他的孩子並沒有表現出來很頑皮。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有理有據,這種孩子在長輩眼裡真的是個謎。難怪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呢!
  • 幼兒園孩子有這些行為,家長不能慣著,越長大越難改
    教育孩子是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家長的一場修行。孩子不懂禮貌、做事不專心等等,家長總覺得是孩子年齡小,不急於管教。但孩子不會一夜長大,他所有品質都是在成長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錯誤的習慣需要家長的及時引導和糾正,才能避免越大越難改。
  •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越是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孩子如果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而這些壞毛病正代表著孩子的大腦智商在迅速發育,父母不要急著幫孩子改正,更不要盲目的去訓斥孩子,要順其自然讓孩子能夠順利的發育。
  • 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有這3個缺點,越長大越難改正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嗎,無論是身高長相,還是性格脾氣,所以我們都有各自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也是一個人的魅力所在。但是有些人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反而會讓人覺得這個人不好,這與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有關,在什麼樣的氛圍下長大,都會對一個人的性格產生影響。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太一樣,所以寶寶們在父母要的養育下,也會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徵。
  • 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有這3個缺點,越長大越難改正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嗎,無論是身高長相,還是性格脾氣,所以我們都有各自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也是一個人的魅力所在。但是有些人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反而會讓人覺得這個人不好,這與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有關,在什麼樣的氛圍下長大,都會對一個人的性格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