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教育是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

2021-01-15 荊楚網

近日,駱胤成的692篇扶貧日記感動網絡,這些文字不僅記錄了小涼山翻天覆地的變化,定格了老百姓擺脫困頓生活後的張張笑臉,更為外界了解大山新貌打開了一扇窗口。通讀日記,裡面關於他通過「微課堂」的小窗口,讓山裡的孩子們看到更大的世界,讓人看到夢想與力量。也正如駱胤成感悟的一樣,教育才是讓當地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但我們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在實現這個偉大目標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投入,讓更多的農村兒童獲得良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學成歸來後反哺家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扶貧,重在扶智,用智慧點亮孩子們的人生夢想,讓他們自信自立自強,從長遠來看就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譬如,時代楷模張桂梅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堅守在偏遠山區40年,先後資助了2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教育培養了1000餘名貧困山區孩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老師的默默堅守,才讓一個個山裡的孩子,越過崎嶇小路,走出蔥鬱大山,追逐夢想。這也正是我們所有人期盼看到的動人畫面。

任何時候,都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如今家喻戶曉的寒門女孩劉媛媛,正是用知識逆襲成北大學霸,成為福布斯女性、超級演說家。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開展教育扶智的新起點。各地可通過發動志願者團隊,善聚身邊力量,為剛剛脫貧地區的孩子們,不斷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送一本書、開展一次研學活動等,讓孩子們看看外面的世界,從小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奮鬥的目標。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教育不單是體力和腦力的付出,更需要用愛去長久呵護。

習近平總書記曾要求「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教育扶貧的背後,凝結著國家實打實的投入,也凝結著無數「駱胤成們」的奮鬥。全社會應該時刻準備著,成為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夢想點燈人,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照亮孩子所在家庭的幸福路。相信有了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這些沐浴在國家精準扶貧陽光下的孩子們,定能乘風破浪,成長為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藝珺

相關焦點

  • 東湖評論:教育是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
    也正如駱胤成感悟的一樣,教育才是讓當地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但我們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在實現這個偉大目標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投入,讓更多的農村兒童獲得良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學成歸來後反哺家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 「文言文」「白話文」之爭?根本是假議題!
    就算課綱不改,現在中學裡許多第一線教國文、歷史、公民的年輕老師,根本也已經是被製造出來的「人工獨」,你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洗腦嗎?媒體要我談「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其實這根本是假議題,現在他們在吵的,真的是文言文的比例問題嗎?說唐宋八大家是造神,國文課要多上「臺灣人」而非「唐朝人」、「宋朝人」的作品,這不明擺著就是要去 中國化 嗎?
  • 日光在地人氣美食推薦:一路吃到「東照宮」的美味散策看這篇就好
    以日光車站為起點的在地美食散策!日銷5,000份的超人氣小吃「日光SAKAEYA 炸湯波饅頭本舖」首先要介紹的超人氣美食,是位於東武日光車站前的「日光 SAKAEYA 炸湯波饅頭本舖」(日光さかえや 揚げゆばまんじゅう本舗)所販售的炸湯波饅頭,人氣度高到一天賣出5,000個。
  • 【地評線】渤海潮評論:八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據新華社報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37.5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1.8萬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2.6萬人。  黨的十九大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8.3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7.1萬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5.7萬人。  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過程中,群眾身邊也正悄然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公款吃喝少了,公車私用少了,鋪張浪費少了……黨風政風的煥然一新,社風民風的持續向好,如涓涓細流,改變著中國,改變著你我。
  • 「雲視網評」會澤:斬窮根,先扶智,貧困縣辦「大教育」
    每年高考結束,普通高等學校錄取之時,地處烏蒙山片區的會澤縣,都會以優異的高考成績「驚豔」四方。2020年也不例外,8月26日,隨著雲南省高考一本批次錄取結束,「雲南發布」的一篇題為《點讚!會澤縣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地處烏蒙山深處,處於三省八縣交界,曾以「山多人窮」著稱,總人口106.26萬人,是雲南省第三人口大縣,其中,農業人口91.83萬人,38萬人居住在高寒、冷涼的深山區,建檔立卡貧困對象34.03萬人。
  • 冪次方學院投資方舉辦「數字小鎮論壇暨東湖數字小鎮品牌發布會」
    今日,冪次方學院投資方東湖數字小鎮舉辦了「數字小鎮論壇暨東湖數字小鎮品牌發布會」。本次活動以「助力數字經濟新動能」為主題,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發布會開始後,首先由東湖數字小鎮鎮長陳國平先生帶來了以《創新與夢想——東湖數字小鎮的創鎮之旅》為主題的演講。陳鎮長滿懷激情,將他的英雄夢想和尋夢之路娓娓道來,並規劃和暢想了數字小鎮的未來。他的堅韌、睿智和高瞻遠矚令人動容。
  • 南方網特約評論:進超市訪社區,映民生情深固大黨根基
    南方網> 南方網評>學習評論【地評線】南方網評:進超市訪社區,映民生情深固大黨根基http
  • 「地評線」東湖評論:體悟屈原精神,重塑廉政官德
    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弘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他的修身勵志、廉潔清明的為官之德,十分必要。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廉潔」一詞最早就出現於屈原的作品中。《楚辭》有云:「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卜居》則云:「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
  • 寧夏西吉:「耕讀傳家」拔窮根
    新華社銀川10月9日電 題:寧夏西吉:「耕讀傳家」拔窮根  新華社記者任瑋  「說起來我們村也算是『秀才村』了,這幾年平均每年都能考出去10個左右大學生。何鳳英說,她白天幹完農活,晚上點著煤油燈納鞋底、縫衣服,三毛五毛地給孩子攢學費。孩子們畢業工作後,家裡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如今,王澍民和何鳳英搬出大山,住進靠近縣城的新家。  近年來,二府營村走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現在的『耕讀傳家』可比過去容易多了。」房煥新感慨地說,過去很多貧困家庭供不起「讀書郎」,有多少父母抹著眼淚讓孩子輟學回家。
  • 【經驗】河北邢臺市任澤區:結對幫扶用真情 教育扶貧拔窮根
    【經驗】河北邢臺市任澤區:結對幫扶用真情 教育扶貧拔窮根 2020-10-27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抓對教育之根本 衛護國家幼苗的成長
    【惠心千愛智慧】創辦於2013 年, 是王臻惠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之後, 確定「針對性的感覺統合訓練」為解決一般幼兒童及青少年一切學習問題的根本之道所成立的自創品牌。【惠心千愛智慧】取義於: 以惠人之行, 修智慧之心; 集千眾之力, 傳萬裡之愛。
  • 「武俠」《江湖妖道》「師弟,好久不見」楚策咬牙:妖道!(爽)
    費勁下山前,師父語重心長地教育他:「知道要練成一步一殺,最難之處在哪嗎?」「寶劍?秘籍?」「不,是要保證你每步之內都有敵手。」「那不是要當武林公敵?」費勁若有所思,師父但笑不語。「糖文純愛」《我老公是國家發的》看著老公——真是帥的尾巴疼!
  • 【地評線】香山評論:落日餘暉照亮疫情一線的新希望
    從各地醫護人員千裡馳援,到人民軍隊醫護兵馳援,再到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抗疫情;從醫護人員「獨自抗疫」,到醫患共跳廣場舞,到演小品、唱黃梅戲;從防護服上寫名字,到寫鼓勵話,再到生動形象的「醫用表情包」;從小病患喊出「無聊」時,到醫護人員對他「上綱上線」地布置作業……無一不在彰顯著戰「疫」中,醫患同心共抗疫情。
  • 「地評線」東湖評論:小善眾人為,和諧新風潤民心
    積小善如江流到海,老人用一次次的善舉,轉為助力教育後一代的具體行動,可謂是「潤物細無聲」。「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力所能及的為「小善」,匯集在一起定能迸發撼人力量。小善人人可為,其可貴恰恰在於廣參與性和可持續性。新華社曾報導浙江寧波寧海縣前童鎮童姓家族,為過往行人提供免費茶水,十代人接力為善,300多年沒有間斷,在當地傳為佳話。
  • 「地評線」東湖評論: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
    真正把強加在基層身上「枷鎖」打開,把不屬於基層的「責任包袱」和「任務攤派」還給上級部門,讓基層幹部「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地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到基層黨組織建設、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營造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等主責主業上來,打造「部門圍著基層轉、基層圍著群眾轉」的治理新格局。建好制,推動協同共治。黨建統領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政治優勢。
  • 從POCT 切入 IVD 市場,「微策生物」獲由東方翌睿和宏誠資本領投的...
    據悉,「微策生物」已完成由東方翌睿和宏誠資本領投的近億元融資。此次融資主要用於加強「微策生物」的研發投入,加快其在POCT領域的產品布局及全球市場,尤其是歐洲的推廣。鯨準數據顯示,成立至今,「微策生物」共計完成三輪融資。
  • 【地評線】渤海潮評論:把第一書記的故事繼續講下去
    【地評線】渤海潮評論:把第一書記的故事繼續講下去,.2020-12-08 16:02:00,.204306,.秦雅楠
  • 河北省教育扶貧精準發力拔窮根
    織密控輟保學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輟學人數實現動態清零  教育扶貧精準發力拔窮根  懷來縣官廳中心校教室裡,六年級的李蓉花聽課細緻認真,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李蓉花家姐弟三人,她是老大,父親過怕了窮日子,擔心上學花錢,不讓孩子們入學讀書。  為此,官廳中心校校長趙建兵一次次直奔小蓉花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把三姐弟接回校園。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知行合一」中守初心擔使命
    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
  • 詳解十八界之「意法識界」
    「發明汝意」,必須要有法塵才能成就你的意識。若無前法:「前法」就是法塵,就是我們的意根所緣之境。意根是能緣,法塵是所緣,能緣與所緣和合才能產生意識心。意識心叫所緣緣,也叫增上緣。「若無前法」,如果沒有所緣之境;「意無所生」,意識就不可能產生。也就是說,我這個意根、我這個想法,如果沒有麵粉和水在前面,我就不可能產生我要做饅頭這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