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立什麼?最重要的三條是:立身、立業、立家

2020-12-22 據事說理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該幹的事情,該注意的問題。對於人生各個階段要義的最好注釋,早在2500年前,中國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就給出了答案,其中「三十而立」是最重要的一條。

國學經典著作《論語》

在《論語為政》篇中,有這樣的論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的「三十而立」,孔子解釋說,三十歲的時候懂得了禮義,言行都很得當,有獨立的見解和意見,不會人云亦云,能獨立、周全做事。

一般來說,三十歲之前,是人生學習知識、豐富閱歷、接攢能量的階段,而六十歲以後,卻是人生逐漸落幕、安享晚年的階段。可以說三十歲到六十歲是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人生最重要的節點。這個節點把握好了,一輩子幸福;這個節點出了問題,整個人生就不那麼完美了。「三十而立」是個關鍵點,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三十歲感到人生有壓力了

「三十而立」是我們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那麼「三十而立」,究竟是要立什麼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三條是:立身、立業、立家。

一是立身。立身並不是簡單的安身立命,而是指自我道德的修養。古代聖人的「三不朽」標準是:立言、立功、立德,這也是今天的我們仍然要努力的方向。但是作為普通人,最起碼的基本初級階段,就是要做到立身了。三十歲立身的人,不僅在自我修養方面要有比較穩定、比較端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且在社會上也有了自己的人脈和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有一定的口碑。這種立身相當於是我們的無形資產,也是我們日後事業騰飛的基礎,所以立身這個基礎一定要打牢。

生活有目標,奮鬥是必須的

二是立業。三十歲的人經過了寒窗苦讀的階段,都步入了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立業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我們可以心懷「詩和遠方」的夢想,但是現實的「麵包」一定要有,正所謂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父母好不容易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但一個人到三十歲了,還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源,不能填補家用,甚至還要啃老,那就是「大不孝」了。三十歲立業,就是要把事業的基礎和方向固定下來,而且還要小有所成,這就為以後成就一番大事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家是幸福的港灣

三是立家。古代社會講先成家後立業,但現代社會大多數都是先立業再成家,這是人們思想的轉變和進步,也是現實生活壓力所迫。家庭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三十歲成家不早、也不晚,正合適。更何況父母此時都已近年老,渴望抱孫子,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該為父母著想了。

人到三十,是人生最好的年齡階段,這個時候的你最有魅力,最有激情,不老也不嫩,時候正當。當所有的一切到來的時候,懂得了什麼叫做責任,什麼叫做感恩,什麼是奮鬥的目標,不再是那麼幼稚,那麼迷茫,那麼輕狂,而是開始變得穩重、成熟 ,能夠三思而後行,想事情、做事情會更加仔細、周全,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成熟的人了。

三思而後行,篤定前行

人到三十,只有做好了立身、立業、立家這三條,人生就有了穩固的基礎,事業就會風生水起,家庭就會幸福和睦,美麗人生就走上了康莊大道!

相關焦點

  • 孔子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到底是該「立」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男人三十而立,立好這三樣東西,人生風生水起!人生各個時間段都有該幹的事情和該注意的事情,比如曾國藩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他的意思就是說:年少時要多奮鬥,中年時要戒驕奢淫逸,晚年但求平穩度過。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立家成家立業.立家主要是立下正確積極向上的家風,組成和睦友愛溫暖的家庭.立好小家,人生之路才有保障.家風正,後代正,後代正,源頭正,源頭正,國家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男人: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四十不惑的又是什麼?
    男人: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四十不惑的又是什麼?中國古代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不同的稱呼「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還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有人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又說四十不惑。
  • 男人三十而立,《到底應該立什麼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人三十而立,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男人三十而立,到底應該立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三十而立,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的是什麼?不惑的又是什麼?
    立身三十而立,第一個立得那肯定是自己,也就是立身。歸根到底,這就是一個思想道德不斷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斷的定位自己,不斷地保持清醒,不斷的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慢慢的,我們在立身的過程中,自己就得到了提升,這個提升,一方面是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是自身思想境界的不斷提高。所以說這第一點,是為立身。立家立身之後,還要立家。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十而立什麼?立什麼三十而立,立什麼?立身立業立家。立身要立品格與修養,立身要立獨立與堅強,立身要立道德與涵養;立業顧名思義就是要確立事業,是有一技之長,是有謀生之能;立家則是指有自己的家庭,家是心靈的港灣,家是靈魂的歸宿,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家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四十而不惑,不惑於什麼?不惑:不疑惑,不懷疑。
  • 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
    我們常說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有人只知道這句話,但對這句話中的含義卻不是太知道。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我想應該和大家探討一下。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我想按人生階段的順序應該是立身,立業和立家。1、立身。男人三十,這時個秉性已經成型,也就是世界觀的形成,才能有人生奮鬥的方向。所以還應該好好培養一下自己的道德、品質、修養,這點很重要,對自己為人處世大有益處。2、立業。
  • 30歲立三樣,40歲兩不惑,50歲知三點,人生才算活明白!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很多人沒有看透真正的含義!古人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縱心所欲不逾矩。」但很少人知道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四十不惑,不惑的是什麼?五十知天命,到底知什麼?30歲立三樣,40歲兩不惑,50歲知三點,人生才算活明白!
  • 男人三十歲想要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經常聽說30歲又稱而立之年,自古就有男人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麼呢?三十而立需要立人、立身、立業、立家。隨著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追求卓越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跟目標。那都先我說說我曾經30歲的目標是什麼?
  • 你該知道的三十而立:孔子所說的「立」到底是立什麼
    這篇文章將探討「三十而立」是不是人們口頭上常說的「立」,真正「立」的又是什麼。1、成家立業?按照傳統社會觀念講,30歲的人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事業也穩定下來。若未此,一些父母長輩們往往會拿出「三十而立」的道理來,施壓或勉勵他們的後輩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成熟起來並且儘早減輕家庭的負擔。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底是什麼意思?迄今最好的解讀!
    三十立什麼?
  • 論語中的「三十而立」是什麼意思?
    孩子們在《論語》中讀到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人生成長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歷程均不相同,當年孔子也講了自己的理念,儒家講禮,《論語·為政》原文是這樣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們常常聽到,男人到了三十,應該有所成就了,那麼這個三十而立,到底指的是什麼?常見的理解是,一個人在三十歲了還一無所有,沒房沒車,沒事業,覺得這就是失敗的人生,但真正意義上的三十而立,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 真正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麼?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歲的人, 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簡單說,三十歲的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業、立家三個方面概括。立身,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我認為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自強是立身之本,別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資助上,寄托在別人的幫助上,那都是軟弱的表現。立身是對每個人立足於社會最起碼的要求。
  • 孔子說「三十而立」,真正「立」的是什麼
    事後我又在反思,孔老夫子說的那句「三十而立」到底是什麼意思?三十歲的我們都擁有了什麼?孔子說「三十而立」,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三十歲擁有了什麼」。我不知道電視劇的三十而立具體說了什麼,但是可以想像,它的主題應該也是和這個年紀的成長和擔當相關。三十歲啊,在中國傳統意識形態中,尤其是父母這一代人的觀念裡,這個年紀的男女已經完成成家的任務,有個一男二女,貼上為人父母的標籤;至於立業,如果你三十歲前小有成就,就算比較成功了,過了三十歲的坎若是仍平淡無奇,不出意外的話那大多已經被打上了「一輩子也就如此」的標籤。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生應該怎麼樣
    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狀態,越年長越淡然,看透自然就明白人生的意義。感慨間,三十而立,意味著成家立業,該擔負起人生另一階段的責任。三十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歲月,立身、立業、立家,三立基本能確定下來。職業發展方向,思想格局,人生目標輪廓分明,沒有二十歲時的毛躁,多了一份冷靜與執著。
  • 什麼是真正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作者:起得早讀書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歲的人, 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簡單說,三十歲的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業、立家三個方面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我認為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自強是立身之本,別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資助上,寄托在別人的幫助上,那都是軟弱的表現。立身是對每個人立足於社會最起碼的要求。
  • 每日論語——三十而立的起源
    同時還延誤了一個90後小姑娘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雖然她少有怨言,但是總感覺沒有支撐其做自己的能力。所以壓迫自己成長,卻突然想起來,何為三十而立,而又如何三十而立呢?三十而立原文是孔子對於自己一生中所處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自覺的或者是有相對覺解的意識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最新解讀
    中國人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些古話出自《論語十二章》,那麼到底該怎樣解讀它們呢?三十歲的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簡單說,三十歲的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業、立家三個方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