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齋,是承德避暑山莊旅遊景點之一,是清朝皇帝讀書的處所。寧靜齋位於山莊千尺雪後,依山構齋三間,為清帝讀書之所。此處環境極佳,清山遠映,水繞階前,幽靜悅人。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十景,主要在於言志。它緣於諸葛亮的「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與「曲水荷香」相鄰的東北側的遺基是「寧靜齋」的遺址。原建築為前齋後樓,迴廊環繞,院中有池的方正小院落。前齋匾額為「寧靜」,是乾隆所題;後樓匾額是「清敞」,為康熙所題。「寧靜」二字是取自諸葛亮《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名言。乾隆把此處命名為「寧靜齋」,表達了他要像祖父康熙那樣具有淡泊敬誠、寧靜致遠的情操和抱負。「清敞」的意思是指此處面對的景物和周圍的環境清雅、敞亮。
乾隆很欽佩諸葛亮,他在題此景的詩中寫道「妙契神詮參不盡,我侯豈獨幹時材?」詩意是「對神妙的道理的參悟是沒有盡頭的,(諸葛武侯作為曠代的智者,他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有永恆價值的),難道他的才略僅適合於當時麼?」
此景清靜幽雅,當年是清帝讀書靜養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