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2020-12-11 一筆乾坤

人只能來世上一遭,而人們常常忽略這一點。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要好好的體驗這場旅途,讓自己少一些煩惱。

一個人的煩惱總是源源不斷的,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新發意亂,可是你想一想,誰又不是如此呢?如果被人批評了,會難受很久,如果和別人關係鬧僵了,也會寢食難安,所以要懂得順勢而為,不去逃避的接受這一切。關鍵還得要看以後怎麼去活。

所以人生只有一次,要選擇快樂,要選擇平淡,現在的時代發展很快,社會壓力也很大。誰也不想落於人後。而有的人為了追求名利,身心疲憊甚至受傷,很來都是美好的年華,卻仿佛滄桑無比,羅蘭說過:「愛錢的人很難使自己不稱為金錢的奴隸。多數人在有了錢之後,會時時刻刻為保存既有的和爭取更多的錢而煩心。他的生意越大,得失越重,越難以找回海闊天空的心境。」

當然我不是說,年輕人不應該拼搏,每個人都有拼搏的權利,也都有選擇的權利。但如果你追求的東西是用快樂,或者用健康換來的,我看,不要也罷!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明朝有一個叫胡九韶的人,他的日子過得很窮,平時除了教書,還要辛苦地種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覺得這算是一種清福了,因此每次傍晚的時候,他都會在門口焚香磕頭,表示對老天的感恩。

他的媳婦看到後說他:「咱們頓頓都是吃菜粥也算得上是清福嗎?」

胡九韶回答:「首先,我們在和平年代生活,不受戰火,其次,雖然粗茶淡飯能吃飽,衣服樸素但能蔽體,最後,我很慶幸,家裡的人都很健康,沒有臥榻的病人,也沒有家人坐牢。這還不算是清福嗎?」

所以學會知足,隨遇而安就是幸福。

做事情要量力而行,也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取的相對應的輝煌。但是在最成功的時候,也要保持一顆初心,不要有一覽眾山小的心態,一個人一旦沉澱下來,就會變得更具有智慧。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其中求不得,說的是人生充滿了誘惑,有的人追求功名,卻落榜,有的人追求財富,卻難脫貧困,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懂得知足常樂,懂得減少得失心,懂得安貧樂道,可以離苦得樂。

雖然人生充滿了諸多遺憾,但是我們要懂得生活的意義,去享受它,和朋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縱然世間有很多痛苦和煩惱,但也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相關焦點

  • 望廬書法隸書新作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後諸葛亮在他的《誡子書》中也有引用。淡泊,指對名利的淡泊,也就是不追求名利;明,表明;志,志向。寧靜,指心態安靜平和,不被世事所困擾;致,導致,使其達到的意思;遠,深遠和高遠。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誡子書》教學設計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誡子書》教學設計      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  金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誦讀課文,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能準確翻譯課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淡泊與寧靜也是如此,諸葛先生所倡導的並非是要我們放下一切追名逐利的欲望,而是要教導我們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這樣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2寧靜以致遠東晉陶淵明可謂是「開千古恬淡之鼻祖」,平淡美被陶淵明演繹地淋漓盡致,那是「噯噯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寧靜,是「晨興理荒穢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統編本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公開課教學實錄
    ,寧靜致遠——統編本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誡子書》公開課教學實錄  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  金琳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誦讀課文,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能準確翻譯課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師:這次和上一次讀的有區別嗎?生1:有節奏有韻律了。生2:感覺在勸勉。
  • 淡泊明志成大器
    淡泊明志成大器偃師高中2117班  馬浩男                    曾國藩說窮能養志氣,認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而如今我國扶貧攻堅已經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小康已初步實現,持此觀點是否適用?是否能跟上時代的潮流?答案是「精神指向仍不過時!」
  • 寧靜齋: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寧靜齋,是承德避暑山莊旅遊景點之一,是清朝皇帝讀書的處所。寧靜齋位於山莊千尺雪後,依山構齋三間,為清帝讀書之所。此處環境極佳,清山遠映,水繞階前,幽靜悅人。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十景,主要在於言志。它緣於諸葛亮的「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為何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感悟隨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這困惑就是——為何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為要想幹大事業,必須有遠大的理想、明確的目標;要想在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就必須殫精竭慮,心無旁騖。
  • 跟著成語去打卡:淡泊明志
    特別是有「絕代奇書」之稱的《淮南子》誕生於此,「草木皆兵」「淡泊明志」的成語典故也在這裡產生。劉安在《淮南子·主術訓》中說道:「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諸葛亮在他的《誡子書》中加以引用,指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寧靜而致遠——素描裡昂
    寧靜而致遠——素描裡昂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22日  裡昂,一個被歷史沉澱下來的城市,底氣十足卻不張揚,生機勃勃卻不喧譁,所以要給這幅裡昂素描加個標題——寧靜而致遠。2004年3月於裡昂  季懿瑾,女,1977年11月生於上海。1998年畢業於上海大學國際商學院,後從事於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工作,於2002年自費留學法國,現就讀於裡昂二大政法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愛好:繪畫、文學、爵士樂、到處亂走。
  • 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寄語2019本科新生:堅守寧靜,方能致遠!
    所以,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上,也是在你們進入大學的第一堂課上,我送同學們八個字:堅守寧靜、方能致遠。希望你們堅守回歸本真的初心、潛心問道的定力、至善至美的情懷,在厚德博學之路上明志致遠、在追求卓越之路上行穩致遠、在至善至美之路上任重致遠,成為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理工大人。寧靜是回歸本真的初心,只有堅守寧靜,方能在厚德博學之路上明志致遠。
  • 2020年優秀高考作文範文:寧靜以致遠一
    是寧靜,我深信。此刻,我毅然決定去追尋那片屬於我的寧靜。  然而,喧囂仿佛成了一道無形的坎,阻撓著我的前行。任憑我如何為之粉身碎骨,結局依舊——被它一點兒,一點兒地侵蝕於汙穢之中。  在單薄的青春裡,我遍體鱗傷。驀地,憶起那早已看透紅塵的大作家於丹。她面隊媒體的追捧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令我震撼。「媒體,實質是一部放大鏡,裡頭充斥著無盡的喧囂。
  • 寧靜讀書以致遠
    現在,靜下心來,掌握讀書方法,認真領會閱讀先賢的著作,在這個攪擾的時代造一方精神的淨土,守穩初心,寧靜致遠。    當拿起書本的時候,我們腦海中其實已經在思考為什麼要讀書。
  • 「樂觀未來,寧靜致遠」—— 樂寧教育品牌全新升級
    9月20日,以「樂觀未來,寧靜致遠」為主題的樂寧教育品牌升級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樂寧教育創始人陳開元老師、樂寧教育CEO何向穎老師及品牌顧問林威共同煥新樂寧品牌理念。
  • 線上遊香山——致遠齋
    致遠齋致遠齋建於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位於勤政殿西北側,由致遠齋、韻琴齋、聽雪軒組成,是乾隆皇帝諮政理事的地方。原建築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2015年完成復建並對外開放。主體建築致遠齋面闊五間,為一殿兩卷式硬山建築。乾隆皇帝借用諸葛亮《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將此日常辦公的場所,取名為致遠齋。寓意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志向與內聖外王的追求。致遠齋內金柱懸掛楹聯:「靜宜園中諮政處 駐茲清曉所必臨;致遠詎為玩山景九州四海在一心。」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少了無為的紛擾,獨處以寧靜,寧靜而以致遠。為們有時在人群中也會感覺孤獨,甚至覺得不合群,可能恰恰是一種獨處的意識在佔據你的心間。獨處,是一個人回歸自然的表露,不必再戴著面具去面對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能靜靜的獨處,對於我們來說,真的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