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與螞蟻集團旗下浙江網商銀行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我市將與浙江網商銀行重點在普惠金融、產業金融、平臺金融等方面開展合作。浙江網商銀行將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數字普惠金融優勢,發展巴彥淖爾農村普惠金融服務,推動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在我市所有旗縣區落地上線。
早在2019年1月,五原縣就已與浙江網商銀行籤訂合作協議,在全縣開展了「普惠金融+智慧縣域」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0年11月底,浙江網商銀行已向五原縣授信6.62億元。
發揮數字普惠金融優勢
為充分發揮現代金融助力現代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作用,五原縣與浙江網商銀行於2019年1月籤訂合作協議,在全縣開展「普惠金融+智慧縣域」項目,針對有短期金融需求的農戶個人,開展授信貸款服務。
據了解,浙江網商銀行是中國第一家核心系統基於雲計算架構的商業銀行,經過幾年發展,建立了面向農戶的專屬授信風控模型, 近5年來已累計服務了2900多萬小微經營者。「普惠金融+智慧縣域」項目是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普惠金融產品,可為涉農群體提供1000元~30萬元免擔保、無抵押、無人工幹預的純信用貸款,支持農戶生產經營,幫助其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農村金融服務匱乏等問題,切實補充其融資渠道。項目可實現3分鐘申請、1秒審批到帳、整個過程0人工幹預,隨借隨還,按日計息,不收取提前還款手續費。該項目不需要政府出資或信用背書,在不佔用當地存款資源的同時,為當地農村市場提供信貸支持和經濟支持,有助於當地信用環境建設。
截至2020年11月30日,浙江網商銀行累計向五原縣授信4.87萬人、6.62億元,實際放貸11710人次、5.66億元。其中,歷史放貸8071人、5.03 億元;當前貸款 3639人、0.63億元。在涉農人口方面,實際放貸10475人次、4.35億元 。其中,歷史放貸7178人、3.79億元;當前貸款3297人、0.56億元。
解決農戶籌資難題
據五原縣人民政府分管負責人介紹,「普惠金融+智慧縣域」項目解決了農戶籌資四大問題。
解決了「貸款慢」的問題。傳統信用貸款手續複雜,審批時間長。浙江網商銀行與傳統銀行信用貸款相比,直接通過網上操作,隨時申請、立即到帳,貸款方式快捷方便,極大地提高了貸款效率。
解決了「成本高」的問題。傳統銀行信用貸款周期長,期限固定。浙江網商銀行貸款按日計息,隨用隨貸隨還,貸款不滯留,利息不超付,切實降低了融資成本。
解決了短期資金需求的問題。浙江網商銀行通過數據比對,個人可獲3萬元~20萬元貸款授信,日利率0.25‰,切實解決了經營主體短期資金周轉壓力。
探索了金融大數據在現代農業領域應用的有效路徑。浙江網商銀行「普惠金融+智慧縣域」項目破解了金融大數據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創新應用,為農戶解決生產生活性資金困難、小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發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供了有效路徑。
確保「三個到位」
五原縣在與浙江網商銀行合作過程中積累了良好的經驗和做法,為我市下一步推動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在所有旗縣區落地上線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組織領導到位。「普惠金融+智慧縣域」項目啟動以來,五原縣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財政、農科、醫保、社保、保險公司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定期研究、隨時調度、及時解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數據提供到位。按照《螞蟻金服「智慧縣域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要求,領導小組協調相關部門積極與浙江網商銀行對接,及時提供土地確權、農業保險、農業補貼、土地流轉、城鄉醫保等相關數據,為授信貸款提供依據。截至目前,累計提供各類數據20餘萬條,做到了能提盡提,實現了數據共享,為信貸主體爭取到更大範圍信用授權。同時,與浙江網商銀行籤訂數據保密約定,確保數據安全。
宣傳發動到位。組織縣、鎮、村、組逐級分別召開動員會、培訓會,通過廣播電視、農牧業信息服務平臺、村務公開欄、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讓群眾認識到這是一項普惠性金融服務,所有人都能夠以平等的機會、合理的額度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務。
下一步,五原縣將始終堅持效果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儘快與浙江網商銀行對接,圍繞現代農業主導產業、園區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拓展信貸領域,拓寬授信範圍,為發展農業、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更加便捷、實用的金融保障。(記者 黃景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