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意志力?抓住時機更好培養,其實是有規律可循

2020-10-03 等風來育兒聯盟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等風來育兒聯盟」。

每一個有孩子降生的家庭,家長都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用喜愛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即使是一些小毛病,也都被家長看作是可愛,更是不忍心讓孩子哭。

同事小趙就是如此,家裡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從來都是要什麼給什麼,一點點的小事情都能誇上天。比如孩子今天給媽媽遞了雙筷子,一家人高興的就好像是要過年一樣,媽媽還很自豪的和周圍人說了兩天。

這次孩子看上了同學限量版的玩具,家裡沒有渠道給孩子買回來,孩子竟然開始打罵家長,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產生拒絕上學的想法,就因為害怕去學校裡丟人,被嘲笑。

孩子被慣到如今的地步,家長要全部責任,這種一言不合就開始因為自己的腦補,而放棄掉某些事情的行為,是屬於意志力薄弱,沒有辦法承受失敗帶來的壓力和痛苦。

意志力關乎孩子以後的成就,但凡是成功人士,就沒有一帆風順的,他們總是經歷各種困難,不放棄自己的夢想,而對於意志力薄弱的孩子來說,光是堅持,就已經很難了,更不用提克服了,所以家長想要孩子距離成功更近,就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一、事關孩子的意志力,自身都有哪些發展規律

孩子的意志力培養是有發展規律的,一旦錯過了培養的最佳階段,再進行培養孩子就很難配合了。

最好的培養階段在0-3歲之間,很多家長都會忽視這個階段的教育,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即使是教育了什麼,也是記不住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身體的成長和發育上。

可往往是最早的教育,才會更容易融入到孩子的成長中,讓這種意志力成為一種思維習慣。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意志力的形成和發展的時候,比如孩子手勁小,拿到東西就容易掉,意志力比較強的孩子,會一直重複拿起、掉落的動作,如果這時候家長連忙幫著孩子拿起來玩,孩子就會偷懶,下次再拿不起來時,就會等待幫助,沒有幫助就會選擇放棄。

有的孩子磕磕碰碰的學會了走路,還會跌跌撞撞的大跑,讓家長在一旁心驚膽戰,有的孩子卻因為家長照顧的太好,離開家長的保護後,連站立都顫顫巍巍的。這一切都是形成意志力的表現。

3-4歲的時候,正是孩子開始形成自我意識的時候,是鞏固意志力的最好階段,這個階段讓孩子感受到困難,是家長最容易藉助外界的刺激,讓孩子感受到興趣,主動配合克服困難的階段。

等到開始上幼兒園的階段,孩子的意志力基本不會改變,開始在各種學習和活動中,與別人拉開差距。意志力薄弱的孩子,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烈,拒絕老師引導著嘗試,遇到困難還沒解決,自己就已經先被嚇退了。可這一生中父母可以保護的時間有限,生活中又遍布困難和挫折,逃避並不是解決的辦法,聰明的家長會刻意磨練孩子的意志力。

二、刻意練習的意志力,都如何了

家長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力,雖然在剛開始育兒的時候,會比一般孩子多費心很多,但是後期卻非常省心,擁有一個完全可以放養的孩子。

意志力強的孩子目標非常明確,他們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專注於目標時,就會提升專注力,或許他們不是最容易成功的,但他們一定是會成功的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讓孩子去學校,就意味著大部分的時間,家長都要通過觀察來了解孩子,離開父母的孩子會面對很多誘惑,但是意志力強的孩子,自己就會抵抗這些誘惑,不會放縱自己沉迷逃課、遊戲、娛樂上。

學習可以說是帶給孩子們,大部分挫敗感的方式,很多題目如果知識點掌握不完善,就容易錯,不理解、不了解,可偏偏身邊有同學就會,這讓孩子體會到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意志力強的孩子從不承認自己會一直失敗,即使是面對比自己好的人,也會咬牙努力讓自己更好。

這種孩子培養出來之後,會有很強的責任感,對自己負責,對周圍人負責,對事情負責,這種擔當和穩重,是不會讓孩子在成長路上誤入歧途。

讓孩子知道對錯、知道強弱,同時又能對周圍的一切,抱有一視同仁的態度,這種意志力的產生,與父母培養的方式有關。

三、爸媽該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意志力的培養

爸媽想要引導孩子進行意志力的培養,首先就要讓自己跳出「好媽媽、好父親」人設,不過分寵溺孩子,更要學會排洩自己壓抑的感情。很多時候孩子總是會做出一些,讓家長崩潰的事情,比如剛剛拖乾淨的地面,就開始玩泥巴等等,有時候家長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好家長,不能對孩子發脾氣,可這種情感的壓抑,一旦爆發出來,則會更加恐怖,更不容易控制。

然後在日常的生活中,鼓勵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有些媽媽害怕寵溺使孩子長歪,矯枉過正的開始對孩子進行打擊教育,讓孩子形成否定自己的慣性思維。當面對一些事情時,父母最主要是鼓勵孩子嘗試,讓孩子不害怕嘗試的方式。

平時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動用孩子玩具時都要告知孩子,讓孩子認識到什麼叫我、家人、朋友和陌生人。


做好這些之後,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意志訓練了,無法接受失敗的孩子,在遊戲中,家長就可以人為製造一些小麻煩,同時告訴孩子,失敗是很常見的,成功才是偶然的,要學會在失敗中尋找正確的路。

如果孩子情緒起伏較大,家長可以在一旁引導,當孩子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家長不要立刻過去哄他,而是在孩子平靜之後,再去將情緒激動的壞處,同時陪伴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寶媽要從做一個好媽媽,轉變成學著做一個媽媽,這會讓自己放下很多壓力,也給寶寶一個更加輕鬆的關愛。您對於意志力對孩子的影響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三招培養孩子意志力,抓住0-3歲的時機,讓家長事半功倍
    其實意志力這東西對人的一生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所有成功人士沒有一個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或者失敗的經歷,意志力薄弱的人遇到困難就放棄很難到達成功的彼岸。而意志力強的人他們會為失敗找原因,會因為有困難而越戰越勇,最終他們更加容易取得成功!所以家長想讓孩子躋身成功人士的行列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 專注的閱讀習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抓住培養孩子讀書的最佳時機!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怎樣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專注閱讀可以買一些結實的卡式書,玩具布書,比方說有種布藝書,書裡有扣子,拉鏈等,家長一邊教孩子識物,識字,同時還可以讓孩子練習扣扣子、拉拉鏈——這其實也是在為培養孩子以後自己穿衣服做鋪墊。
  • 蒙特梭利講座:意志力決定成功,孩子意志力應如何培養?
    孩子怕挫折、怕失敗,一旦遇到困難就退縮甚至哭鬧。怎麼破?孩子玻璃心,如果別人拒絕TA就會一直不開心甚至鬧情緒。該如何引導?以上兩個問題,是家長提出的很有代表性的問題,它們都指向「意志力的培養」。今天蒙特梭利老師就這些問題和一些實例入手,和家長們探討一下意志力的養成。孩子的意志力哪去了?
  • 培養孩子專注力、思維能力,其實也是有「套路」可循的
    看到這裡,所有人都驚呆了,這位「別人家的孩子」是天賦異稟,還是有強大的家庭背景?都不是!其實張榮景的媽媽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她在接受採訪時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會給他買很多玩具,拿到後他都會把它徹底拆開,一開始拆了就裝不上,慢慢地,大多數物品也能恢復如初。」
  • 智慧家情文化——不要溺愛縱容孩子,注重培養他們的意志力!
    正因為這種錯誤的家教誤區,導致相當一部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忽視了孩子的意志力培養。一味地怕孩子委屈,總是喜歡護犢子,這種不良的教育情感導致我們的家長,對孩子言聽計從,孩子要幹什麼就讓幹什麼,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 高效培養孩子意志力的關鍵期:3歲時培養自主感,7歲前獲取目標感
    ;意志力不好的孩子,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迴避困難。讀起來有點拗口,通俗理解起來,其實是和關鍵期、關鍵幫助的理念相通的,就是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發展重心,而不同階段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的。
  • 彩票中獎是否有規律可循?26年老彩民:只是時機沒到而已
    彩票中獎是否有規律可循?26年老彩民:只是時機沒到而已彩票的熱度越來越高,有很多的人都在紛紛的接觸彩票,當然在眾多彩民中有很多已經可以算是老彩民了,玩彩票玩了很多年。所以有很多的老彩民他們認為彩票是有規律的,尤其是一些老長輩,有很多的網友反映說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買彩票已經買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了,從來沒有中過獎,但是即使沒有中過獎,自己卻認為自己在失敗中不停地尋找規律,並且認為每次都是在進步,遲早有一天能夠贏到大獎。對於網友這樣的問題,讓他很是擔憂,相信這也是很大一部分網名的心聲。
  • 《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的思維導圖,幫助父母更好培養孩子
    《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專欄的主要內容基本已經更新完了,後期我還會添加一些細枝末節進行補充。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專欄內容,我本章將做一個總結,幫大家梳理一下脈絡。下圖就是本專欄已經更新完了的章節的思維導圖,如果有看不清楚的可以後臺私信我索取。
  • 我勸你不要輕易培養孩子的意志力,而是發現孩子的心流
    所以當一個孩子被父母強行的鍛鍊意志力的時候,他的能量消耗非常的大,一方面要參與能量的搶奪,一方面要壓抑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他還哪有機會發展自己啊?當我說一個孩子不要刻意的去培養意志力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會跳出來和我理論。怎麼可以沒有意志力呢?
  • 大學生要如何培養意志力,這6種方法助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只有先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可,才有資格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如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你吃完飯以後才能去看電視,沒吃晚飯就看電視不行,你先把飯吃了才有資格去看電視!第二、儘量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只有習慣於做好小事,才可能把大事做好,做完美!比如說:掃地就要把桌子底下、窗底下也打掃得乾乾淨淨!
  • 父母課堂: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父母可以從這4個方面去訓練
    《發展心理學》一書中寫道:「良好的意志力應該具有四個特徵:意志的自覺性、意志的果斷性、意志的堅持性、意志的自製性。」那麼,父母就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男孩的母親告訴這位老師,自己明白兒子行動的不便和勞動的艱難,但決不能去幫他,否則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因為,男孩寧願自己困難也不願別人因為他腳破而可憐自己。其實,他這也是用這種方式在磨鍊自己的意志,培養百折不撓、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的精神。
  • 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同理心
    同情我的故事我和我媽媽住的地方只有兩站公交,一個人帶孩子無聊,我就會往我媽那跑。可想而知,有多危險。我撞到了一位男士。我連忙道歉,但是對方還是很憤怒。「對不起,對不起!」「帶著孩子還坐公交車!煩死了!」我也沒有說什麼,畢竟我撞到了他。其實我還是蠻生氣的,我並不是故意的。而且我還帶著個孩子,為什麼不能有點同情心。
  • 意志力的培養
    今天早上讀的是《猶太人教子枕邊書》中的《堅持就是勝利》,裡面談到意志力的培養,挺讓我汗顏。原來很多地方,我們做家長的包辦太多,沒有從小注意培養孩子們的毅力。是自己育兒知識太少,造成了目前孩子身上的欠缺。鑽研一門技藝,從小學會長期堅持苦練。對孩子很有益。孩子怕苦任性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現。
  • 寶寶發育有規律可循,一歲前抓住三個「黃金時間」,對成長更有利
    ,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幾個「黃金時期」,就能促進寶寶發育得更好,只不過不少父母都忽略了。幸孕姐只好勸說她,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在還沒到可以穿鞋子的時候,是沒必要早早就給他們穿上小鞋子。寶媽在養育孩子的時候要遵循他們的生長發育規律,不是說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想什麼時候給孩子穿鞋子就穿,想給他們吃什麼就吃,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但根據規律,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會有很多神奇神秘的敏感期,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捕捉到呢?蒙特梭利說,要尊重孩子的敏感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四個孩子敏感期的一些秘密,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候的孩子,一般喜歡&34;、&34;,這是因為那裡有豐富的室外自然風光、鮮明的畫面。這時,除了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接觸豐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內的時候,還要給他多看圖畫書、動畫片,開闊孩子的視野。3、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3-5歲):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一定不要錯過3~5歲的音樂智能關鍵期,可以讓孩子多聽聽古今中外名曲,多參加音樂活動。
  • 3個訓練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抓住時機培養,讓孩子更聰明
    專注力高的孩子上課聽講的時間更集中自然學習成績也會更好。曾經有一組實驗,同年級同智力水平的學生同時背課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孩子平均下來9遍就可以把課文背下來,而在課文過程中不斷被幹擾,平均100遍才背下來課文。可見專注力對學習工作的效率有多麼大的影響。
  • 家長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但根據規律,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會有很多神奇神秘的敏感期,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捕捉到呢?蒙特梭利說,要尊重孩子的敏感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四個孩子敏感期的一些秘密,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
  • 如何培養有擔當的孩子?
    家長提問雲朵老師,我兒子今年8歲,他有時候自己做錯了事情喜歡怪別人,我覺得作為男孩子這一點挺不好的,我想知道如何培養有擔當的孩子呢如何培養有擔當的孩子呢?有兩個關鍵點:一、家長自己要有擔當身教勝於言傳,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他們的很多思維和習慣都會受家長的影響。家長自己沒有的能力也很難教會孩子。如果家長自己是個不喜歡負責任,遇事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不能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的人,又怎麼能教會孩子「有擔當」呢?
  • 家長如何培養出自律的孩子?
    有一些家長們會抱怨孩子很難帶,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去一步步教,一聲一聲的去喊他做,完全沒有一點主動性,那麼家長們如何培養出一個自律的孩子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做作業要大人守著,電腦一玩一整天,睡覺、吃飯、上學都得催,總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著,否則,別指望他能自己做好。」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現。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曾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