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水一級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2020-12-23 恩施新聞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等文件的要求,我單位委託四川省國環環境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承擔梅子水一級電站增效擴容項目境影響評價工作。現就該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進行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向公眾公開本次環境影響評價的初步結果,並徵求公眾對該項目在環境影響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向公眾公告如下內容:

一、 建設項目情況概述

(1)建設項目名稱:梅子水一級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

(2)建設性質:改擴建

(3)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

A、原有工程概況

梅子水一級電站為引水式電站,位於利川市柏楊鎮沿河村,於1984年開工建設,1986年建成發電,1998年新增一臺發電機組。工程由鋼板攔水翻板壩、引水隧洞、前池、壓力管線及廠房組成,電站現有總裝機容量3000 kW【2×500 kW(1986年建成)+2000 kW(1998年新增)】,平均發電水頭110m,設計年發電量1300萬kW·h,年利用小時4330h。

B、增效擴容工程主要內容

更換原2×500kW老化機組為1×500kW+1×1000kW混流式機組, 2000 kW機組進行自動化改造;取水壩處補充生態流量管;取水口由明渠開敞式改造為側堰進水,並在進水槽設攔柵,側堰上遊設攔汙剌網;擴大隧洞過水斷面,引水隧洞、前池進行清淤、堵漏防滲處理;更換一條內徑為0.7m的支管及長15m的岔管;維修中控室等。

工程完工後,電站共增容500KW,年淨增發電量157萬kWh,年利用小時數4162小時。

(4)項目總投資:工程總投資為858.5萬元。

(5)施工組織:總工期為12個月。

二、 建設項目主要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生態環境影響

一、施工期

本項目在現有用地範圍內進行簡單的翻修,依託現有壩址及引水隧洞,不新增佔地,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大的影響。

二、運營期

1、對陸生植被的影響:本工程不新增佔地,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大的影響。

2、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工程建成後,隨著水環境和水文情勢的改變,因裝機容量增加,壩下遊減水河段水量將減少,根據現場踏勘,減水河段僅800m,且減水河段共有二處補水,下遊不會出現脫水河段,且工程所涉及水域中的水生生物都是附近其它相似環境中分布比較普遍的種類,工程建成後環境的改變會造成局部水域某些水生生物種群的更替或消失,但物種資源不會遭到嚴重破壞,也不會影響到物種的保存。

水環境影響

施工期對地表水環境可能產生影響的主要是生產廢水、施工人員生活廢水以及施工過程中散落的泥沙。我單位將嚴格按照環評報告提出的治理措施進行治理,施工廢水不會對河流水質產生明顯影響。

運營期生活汙水採用化糞池收集後用於農田施肥,發電系統檢修時遺漏的極少量潤滑油隨地面衝洗而形成的含油廢水通過集水井隔油後用於綠化,對環境影響小。

聲環境影響

聲環境影響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機械及施工活動對工程所在區域的聲環境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居民距離施工地較遠,且施工時間短,施工噪聲通過山體阻隔後,對附近居民點影響小,因此施工噪聲僅對施工人員和野生動物有一定影響。運營期噪聲主要為電站廠房水電機組運行噪聲,電站廠房附近500m內無居民分布,噪聲對附近居民點影響小。

環境空氣影響

本工程對大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對空氣品質產生的影響源主要是施工區粉塵,主要來自工程土石方開挖爆破、混凝土攪拌以及車輛運輸等。本次工程施工粉塵主要對周圍環境和施工人員本身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交通運輸將導致沿公路兩側含塵量的增加,對公路兩側的空氣品質造成汙染。工程規模較小,揚塵產生量較少,經過降塵處理後,可使敏感點空氣品質達標,對周圍環境和人群健康影響小。本工程因用水力發電,運營期無生產廢氣產生。

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

工程施工期主要固體廢棄物為工程棄渣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施工棄渣若不妥當處置,一旦衝入河道或者山坡下遊,不僅增加施工難度、影響施工進度,而且會導致周圍植被、耕地破壞,引起水土流失,從而影響局部區域生態失衡,影響地表水質。生活垃圾如任意堆放,不僅汙染空氣,有礙美觀,而且在一定氣候條件下,造成蚊蠅孳生、鼠類大量繁殖,造成二次汙染。

其他環境影響

1、水文、泥沙情勢影響評價

本公工程由於裝機容量變大,引水量增加,從水電站廠房至壩址約800m河道來水量正常情況下會明顯減少,形成約800m減水河段,使該區間水的流量和水深較擴容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減水河段補水較多,不會出現脫水河段。廠房下遊尾水通過尾水渠道直接流入河道,水文情勢將不受電站運行影響。

流域內為高山、二高山分布的山區地形,山高坡陡,泥沙的主要由汛期暴雨對流域表面土壤的衝刷侵蝕而進入河道。由於流域植被覆蓋好,下墊面因素有利,地表徑流中含沙量不大,除洪水期含沙量有所增大外,其餘時間河水清澈。其泥沙產生量少,對河道影響小。

2、環境地質影響

區域穩定:工程所在地區地質環境穩定,工程建設不會影響區域穩定。

3、社會環境影響評價

本工程總投資858.5萬元,裝機容量3500kW,工程完工後,電站共增容500KW,年淨增發電量157萬kWh,年利用小時數4162小時。通過實施本工程,可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可靠性,提高農村水電站的現代化水平,提高安全生產的技術保障條件,改變農村水電帶病運行的狀況,增強農村水電為「三農」服務的能力,促進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於改善官店鎮的供電條件,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4、人群健康

施工期若未搞好衛生防護工作,可能引發(消化道、呼吸道、蟲媒)傳染性疾病,甚至造成交叉感染和流行蔓延,將對人群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應引起足夠重視。施工期還存在人群意外傷害風險,場地施工、通訊、輸電設施改建等作業中,應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預防、避免工傷事故的發生

三、 擬採取的預防和減輕不良擬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植物資源保護措施:在項目區周圍制定切實可行的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和幼林撫育規劃,合理調整植被結構。

2、對陸生動物保護措施:為削減施工人員對植被和野生動物的影響,擬在施工區標樁劃界,在施工區設置野生動植物保護警示牌,施工人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通過制定嚴格的制度,禁止進入林區狩獵、在施工河段進行捕魚活動或從事其它有礙生態環境保護的活動。

3、對水生生物保護措施:工程所涉及水域水生生物均為相似環境中分布比較普遍的種群,工程建成後隨著環境的改變,將造成局部水域某些水生生物種群的更替或消失,但物種資源不會遭到嚴重破壞,也不會影響到物種的保存。項目減水河段共約800m,應保證取水壩下最低流量不低於全年平均流量的10%,以滿足壩下河段水生生物、農田灌溉和其它生態用水需求。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期應防止河道沿岸泥沙和堆放的棄渣流入下遊河道,減少粘土、石料沿途撒落,以土地整治和綠化工程相結合,避免產生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後,在施工結束後應注意對該施工區進行清理。對受工程建設過程中開挖、填築、佔壓等活動影響而降低或喪失水土保持功能的土地,及時採取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恢復或改善其水保功能。通過擋渣牆攔護棄渣等水土保持措施,對棄渣形成的鬆散堆積體進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雙重防護,有效防治棄渣流失。採取植物措施,改善區內生態環境,有效防治區內原有和新增水土流失。

5、水汙染防治措施:施工廢水主要包括混凝土澆注養護廢水、砂石料加工系統衝洗水、施工機械車輛衝洗廢水等。通過分別採用沉澱池、隔油池、沉沙池等處理後達標排放或者回用於工程。運行期生活汙水採用旱廁處理後用於農林施肥。

6、噪聲防治措施:施工期通過改進工藝降低噪聲,如對施工機械產生震動的環節進行加固或改造。同時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和調整作業時間。在施工區及主要運輸道路兩旁進行綠化以減輕噪音的汙染。對長期處在高噪聲環境條件下的施工人員配備個人防噪用具,減輕噪聲對施工人員及動物的影響。

7、大氣環境保護措施:儘量選用低能耗、低汙染排放的施工機械、車輛,砂石加工系統粉塵防護,採取溼式作業。石料粗破應在破碎機上設置噴水設施,對受料口均勻噴灑水霧,降低粗破生產時產生的粉塵。施工區內幹道車輛實行限速控制,乾旱、多風季節每天灑水不少於兩次,減少揚塵對人員和附近農作物的危害。

8、固體廢棄物處理:對於生活垃圾,設置固定的分類垃圾箱,並就近選擇低洼空地作堆肥處理。根據本工程的施工出渣特點,該項目施工期將設棄渣場,根據棄渣場所在的位置,以及堆渣量的具體情況,需採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來防止水土流失。

9、人群健康保護措施:在施工期間加強生活飲用水保護、進行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加強食品衛生管理與監督和現場的衛生清理。重點防止施工人員傳染病的流行,阻止將項目區沒有的傳染病病原體攜入而致疾病流行。

四、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梅子水一級電站增效擴容項目所在區域目前環境質量良好,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通過實施可增強農村水電為「三農」服務的能力。該項目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支持,在嚴格遵守「三同時」等環保制度、認真落實本報告書所提出的環保措施和加強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可將其對環境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或允許限度,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論證,梅子水一級電站增效擴容項目是可行的。

五、 公眾進一步了解項目信息的形式

公眾可在本項目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可按照提供的聯繫方式、地址到環評單位查閱本項目的環評文件。

六、 徵求公眾意見的範圍和主要事項

本次徵求公眾意見方式採取網上公示、現場張貼和發放公眾調查表的形式,徵集項目涉及評價範圍內的單位人員、普通居民等各階層人土、以及附近有可能受影響的居民、主要機關及社會團體可對本工程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及環保治理措施發表意見和建議。

該建設項目會對您生活、工作環境造成的影響,及對您所在地區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建設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對您生活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您對該項目建設的態度。

七、 徵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詳細意見您可通過電話、信件、傳真或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與建設單位、評價單位聯繫。

八、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自即日起接收公眾意見,時間在10個工作日。

建設項目單位名稱及聯繫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利川市宏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利川市米蘭春天88號

聯繫人:黃先進

聯繫電話:13329826633

郵編:445400

承擔項目環評機構名稱及聯繫方式

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四川省國環環境工程諮詢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錦華路三段88號匯融國際1號樓E座17層

聯繫人:朱工

電話:028-83395555

郵編:610064

相關焦點

  • 梅子水二級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等文件的要求,利川市宏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委託四川省國環環境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承擔「梅子水二級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現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事項向公眾公告如下: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項目名稱:梅子水二級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
  • 江津區三官橋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部令第4號)的要求,為推進和規範江津區三官橋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活動中的公眾參與,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予以公示,以便廣泛了解公眾對該項目建設的態度以及環保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 鶴峯縣小瓢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公示
    2020年4月30日,我公司根據《鶴峯縣小瓢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並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環評[2017]4號),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範、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意見如下: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 漢中市石門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項目被評為優良水利工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王方向)在1月23日召開的漢中市2019年水利工作會議上,漢中市石門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項目被評為「2018年漢中市優良水利工程」。實施增效擴容改造後的石門水電站河床發電廠(攝影 梁歡)石門水電站位於漢臺區河東店鎮,屬於石門水利樞紐工程的配套工程,1975年7月建成發電。
  • 陝西省水利廳:突出安全保障 注重生態引領 努力實現增效擴容改造新...
    從兩批增效擴容改造電站運行情況看,所有電站均達到或超過了設計水平,改造效果顯著,實現了既定目標。電站機組運行穩定,監控系統準確、靈敏,電氣設備安全可靠,發電能力明顯提高,電站面貌煥然一新,一些兼有綜合效益的電站重新恢復了灌溉、供水能力,個別瀕臨報廢的電站煥發了新的活力。
  • 346省道泗陽段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予以公示如下(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示信息》)。相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如需要了解有關該項目及其環境影響評價的更多信息,或對該項目及周圍環境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以信函、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向我單位或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反映。
  • 金湖港口物流園碼頭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項目名稱:金湖港口物流園碼頭工程項目項目概要:金湖港口物流園碼頭工程項目位於金湖經濟開發區北面,總投資為35306.4萬元人民幣,環保投資370萬元人民幣,佔總投資的1.05%。本工程設計年吞吐量為320萬噸,其中進出港鋼鐵75萬噸,貨櫃7.5萬TEU,一般件雜貨物90萬噸,糧食80萬噸。
  • ...嘉濱路化龍橋段、嘉濱路大溪溝段)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信息
    現將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5個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予以公示。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 ...苯甲醚(副產品2500噸硫酸鈉)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本項目廢水經處理達標後排入地表水,不會對地表水造成影響,所採取的廢水治理措施可行。3、噪聲本項目噪聲汙染防治措施主要有:合理布局、選用低噪聲設備,同時採取隔聲、消聲、減震、加強廠區綠化等降噪措施。採取上述措施後經預測,噪聲可實現廠界達標,噪聲控制措施可行。
  • 大東區人民醫院(二期)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一、建設項目的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大東區人民醫院(二期)改造工程  建設地理位置:大東區津橋路19號  建設規模及內容:項目總建築面積7924m2。改造範圍包括綜合樓、技術樓、食堂及變電所的內、外裝飾、屋面改造,以及各樓的電氣、弱電、水暖、消防改造等。
  • 鑼鼓塔生態停車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法規和規劃,區域環境質量現狀良好;項目在建設中和建成運行以後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廢氣、廢水、噪聲及固體廢物,在落實清潔生產、嚴格採取本評價提出補充措施、實施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以後
  • 邢鋼搬遷威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
    邢鋼搬遷威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 2020-12-04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南高速公路廣元連接線新建工程(萬源~龍潭)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廣南高速公路廣元連接線新建工程(萬源~龍潭)環境影響報告書》(初稿) 現已由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編制完成。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主要內容進行公示,廣泛徵求公眾意見。請就你關心的環境問題,發表本人的看法,歡迎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 陝西省白水縣張家船水電站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告
    陝西省白水縣張家船水電站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面展開,為充分了解社會各界對該項目建設的意見,同時更好地做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有關要求,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向公眾公告如下:  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陝西省白水縣張家船水電站工程
  • 懷化市順天南路南延段道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懷化市順天南路南延段道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懷化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委託湖南綠鴻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編制《懷化市順天南路南延段道路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向社會各界公告如下內容:(一)項目名稱:懷化市順天南路南延段道路工程
  • 烏石23-5油田群開發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 ...有機溶劑、廢油及綜合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二次公示
    瀋陽盛龍環境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年無害化處置8萬噸廢乳化液、廢酸鹼、有機溶劑、廢油及綜合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二次公示 作者: 2017-11-23 14:54   來源:東北新聞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規定,現進行瀋陽盛龍環境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年無害化處置
  • 汶川縣七盤溝綠色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汶川縣七盤溝綠色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一、規劃概要1、規劃名稱:汶川縣七盤溝綠色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2020-2035)。2、規劃時限:本次總體規劃2019年作為評價基準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 湖南省七寶山硫鐵礦深部開採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簡本
    湖南省七寶山硫鐵礦深部開採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公示簡本 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 2017年7月工程在正常生產情況下外排廢水中的汙染物含量較少,對水環境的影響也不大。但在風險排汙時,即井下廢水如果未經處理全部直接外排,由於納汙水體為小溪,環境容量較小,對納汙水體石橋衝小溪和七寶山河的水質影響較大。因此,本評價要求工程建設方加強廢水處理站的管理,保證廢水處理站的正常運行,從而在正常生產情況下井下廢水的外排對有關河流的水質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