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也會有情緒焦慮?這3個方法安撫孩子急躁的內心

2020-08-26 兒科醫生噹噹

女兒的作業本丟在了商場,老公前去&34;,我陪著孩子吃晚飯。面對眼前最愛吃的&34;,她卻眉頭緊皺,左手託腮,右手將勺子在碗中緩慢轉動,絲毫沒有食慾。我柔聲問道:&34;

&34;孩子表現得異常煩躁,無論我如何安慰,她始終不願意相信作業本可以&34;,想的都是各種消極悲觀的結果。

近幾年&34;一詞進入大眾視野,無數人都主動給自己披上&34;的外衣。我原本以為只有忙於工作和家庭的成年人才會有焦慮情緒,卻沒想到小孩子也會產生焦慮,而且情緒態度更加悲觀消極,無法看到消極背後的&34;。

焦慮的定義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對某種事情過度擔憂,以各種消極的態度猜測事情的結果。比如&34;,一般人的態度則是&34;;而情緒焦慮的朋友,會想到失眠對身體的嚴重危害,以及第二天需要面對的各種繁重工作。

在焦慮的&34;中,他們也無法安心入睡,內心好似沸騰的開水一般焦躁緊張。

為什麼小孩子也會有情緒焦慮呢?主要是因為安全感的匱乏,他們對各種突發事件沒有快速適應的能力,總會以各種負面角度看待問題。

這種安全感的匱乏並非是單一的缺少父母過多陪伴,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訴苦、家庭的爭吵、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過差,都會造成安全感的缺失。

當他們遇到影響自己的事情時,安全感會&34;,孩子的內心好似處於一片充滿未知危險的冰冷荒原。消極態度&34;了理性思考,&34;了孩子緊張焦慮的情緒。

孩子經常焦慮,家長要如何安撫他們焦躁的心呢?可以用這3個方法。

首先,引導孩子思考&34;。

英國牧師查爾斯司布真曾說:焦慮不會在明天消除它的悲傷,但今天只會消耗它的力量。

心態樂觀的人,遇到各種事情都能夠看到積極的一面,對待後果的態度也是雲淡風輕。如果孩子總是考慮各種消極後果,他們的想像會不斷&34;,最終被焦慮所包圍。

家長要引導孩子思考事情美好的一面,可以問:&34;孩子想像出各種積極的連鎖反應之後,對某件事情也就會有更大的期望,不會因為&34;而杞人憂天。

其次,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美國著名作家朱迪·皮考特所說:焦慮就像搖椅。它給你一些事情要做,但它不會讓你走得很遠。

小孩子的注意力時而專一,時而&34;,可以因為一件事情不斷焦慮;也可以因為喜歡的事情忘掉焦慮。家長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減輕孩子的焦慮,可以給出一些提示,或是直接邀請。

像是&34;、&34;等等,孩子找到了喜歡做的事情,心中的焦慮逐漸被&34;,再次看待原事件的態度也不會太過消極。

最後,孩子做積極樂觀的榜樣。

很多時候孩子焦慮情緒來源於父母長期的負面影響,家長要適當做出改變,給孩子樹立積極樂觀的榜樣。夫妻之間發生矛盾,可以坐下來冷靜溝通解決;遇到生活或是工作中的壓力,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各種抱怨,製造消極的氛圍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給孩子做各種示範,遇到困難或是壓力時,都可以在孩子面前作出樂觀的態度,告訴他們要微笑面對,任何事情可以看到希望。

每天生活在樂觀積極的環境之中,孩子的安全感&34;,焦慮自然就不會&34;。

寄語:孩子的焦慮好似好似夏日取暖,燥熱不安;冬日穿短袖,瑟瑟發抖。我們要及時引導他們的焦慮情緒,給孩子的安全感創造溫馨的小窩,送去溫暖的太陽。你的孩子會表現出焦慮情緒嗎?你會如何引導呢?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焦慮、急躁?你需要這幾個管理情緒的方法
    疫情期間,戰友們有時難免會焦慮、急躁;還有時會感到壓抑、失落。這些情緒交織就可能引發人際衝突,造成情緒失控。對自身情緒有正確認識,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疏導,具備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可以減少因負面情緒造成的矛盾衝突,降低身心疾患的發生率。下面介紹幾個管理情緒的方法。照鏡子法。照鏡子法是自我情緒管理中較為有用的一個方法。
  • 緩解孩子性格急躁,你需要把這「3個問題」常掛嘴邊
    我發現越是這麼說他會越著急,後來我改變了策略,每次他著急的時候,我先安撫他的情緒,等情緒平復之後,接著問他三個問題。重要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想做的是什麼?為什麼?第二個問題:你會怎麼做?第三個問題: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結果?
  • 孩子悲觀易怒、性格急躁,何不試試這2本繪本,輕鬆解決爸媽難題
    帶娃期間,家長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變得非常「糟糕」,悲觀、易怒、性格急躁,具有破壞性。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哭個不停、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怎麼安撫都沒用。為什麼會這樣?是父母的教育有問題?多半是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泣?了解客觀原因,3招安撫孩子負面情緒
    孩子傷心痛哭,家長要如何安撫孩子情緒呢?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泣,都會下意識地前去安慰,但立刻安慰孩子,會讓他們的心理防線瞬間&34;,負面情緒會&34;,可能會作出一些偏激的行為。相反,家長訓斥孩子,讓其停止哭聲,也會使其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孩子會將哭聲再次&34;,轉為&34;的痛哭。孩子之所以喜歡不停地哭泣,也是因為哭聲可以安撫內心的負面情緒。
  • 關於情緒:有85%的人從未克服過焦慮,這3個原因有很大的影響
    焦慮是一種所有人都會經歷過的情緒,有些人很快就調整好情緒,克服了焦慮。但是更多的人,卻會陷入焦慮不能自拔,並且在每次遇到類似場景時,就會產生強烈的焦慮。面對問題時,他們也會把問題只當問題,不會喚醒各種情緒。而那些總是沉浸在焦慮中的人,在處理情緒時,往往會陷入3個明顯的誤區中。
  • 如何安撫孩子作業過程中的情緒?
    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一般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在30分鐘左右。三:作業沒有新穎性。當作業枯燥乏味、總是重複時,孩子們也會出現煩躁、甚至厭學情緒。其次,我們了解一下安撫的真正含義。安撫不是命令,不能使用命令式語氣;也不是吼叫,否則會更加適得其反;更不是向困難讓步,不是向情緒低頭。而是安息、撫慰發怒或焦慮的情緒。作為陪伴作業的家長,該如何安慰孩子的這種不良情緒呢?有哪些具體措施呢?一、做好安撫準備。安撫孩子,家長自己要有一個好的情緒,不能急躁。
  • 自我調節急躁情緒的六個心裡學方法
    人是有情感情緒的,有時會很急躁,如何消除急躁情緒呢?這裡談談一些消除情緒的心理學方法,作為經驗分享。這是有心理學依據的,情緒急躁時,大腦皮層的情緒控制區域受刺激特別厲害,而數數後,大腦皮層分司抽象思維和數字的興奮了,於是,對原先情緒區域起抑制和調節作用,急躁情緒別消除。
  • 不靠3C安撫孩子情緒的方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當孩童情緒一來時,又哭又鬧的脾氣常常令人招架不住。有些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快速靜下心來,習習用3C螢幕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而,這是安撫孩子情緒最好的方法嗎? 這裡有一些不同的育兒專家所提供的有效策略,不需要用到3C螢幕就可以搞定了。
  •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
    高考衝刺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父母們可能忽略了一點,你的情緒也在深深影響著孩子,幫孩子紓解壓力、調節心理,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備考保駕護航!今天,我們就為考生家長支招,試一試下面這8個做法,和孩子一起給焦慮的心靈按按摩。
  •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
    高考衝刺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父母們可能忽略了一點,你的情緒也在深深影響著孩子,幫孩子紓解壓力、調節心理,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備考保駕護航!今天,我們就為考生家長支招,試一試下面這8個做法,和孩子一起給焦慮的心靈按按摩。
  • 開學後孩子更急躁了,多動症孩子的情緒管理該怎麼進行?
    暑假已過,孩子們也都陸陸續續開學了,家長們反饋孩子返回課堂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多動孩子的情緒問題,在孩子們重返課堂後表現出急躁、焦慮的情緒。在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講,總是交頭接耳,東張西望,小動作多不能安靜。課後回到家裡,寫作業拖沓,磨磨蹭蹭,遇到寫不好,寫不會的題目就會急的大哭大鬧。
  • 真正的高情商,是善於安撫自己的負面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會很羨慕小孩子,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難過會大哭,開心會大笑。而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的表情漸漸變得收斂。越來越多人在越來越多的時間中,臉上只掛著千篇一律的微笑或者乾脆麵無表情一臉麻木。我們的表情已再也無法代表心情,每個人似乎都早已熟練運用各種表情面具。
  • 焦慮情緒和焦慮症如何區分?戰勝焦慮情緒的5種方法
    2、長時間焦慮也會導致失眠,因為人們總是處於一種擔心,憂慮的情緒當中,無法解脫出來,會讓人很難入睡、失眠,如果短期有這種現象,那麼調整過來就可以恢復,如果是長時間焦慮,那就很難恢復。  3、增加心臟負擔、死亡率,長期焦慮的人當中有將近1/4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臟病,並且他們的死亡率會比正常人高很多,焦慮症患者死亡率也比正常的人高很多。
  • 越是家庭優渥的孩子,越是會有「蛋殼情緒」,家長需要提前預防
    其實蛋殼型情緒反應的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我國兒童中存在這種情況的孩子比較多,佔比約為46%,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蛋殼型情緒是怎麼形成的?3、 父母情緒化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孩子也最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若父母情緒管理能力較差,做事急躁,經常在孩子面前發脾氣,那麼孩子也會學習父母的言談舉止,在與人交往溝通的時候容易情緒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宣洩,產生蛋殼型情緒性格。
  • 愛玩遊戲孩子情緒易暴躁不耐煩?父母緩解自我焦慮情緒是關鍵
    不想還好,越想越焦慮,而隨著父母焦慮情緒的泛濫,對孩子的管教自然變得更加的急躁,而父母的急躁又不斷的激發出孩子的叛逆情緒,由此陷入惡性循環……其實,我們只要稍微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孩子之所以脾氣暴躁,雖然說跟沉迷遊戲脫不開干係(畢竟遊戲裡頭確實有很多快意恩仇的「暴力」畫面),但是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火和暴怒,往往都是在與父母不愉快的溝通或相處中,才被「引爆」的。
  • 如何從根源上改變孩子急躁情緒
    這次帶讀的最大亮點是親子共讀,家長孩子一起讀,爸爸的參與,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可以給孩子勇氣和力量!!從共讀中,大家明白: 根源上改變孩子急躁情緒還得從根源入手——父母兩人的關係,情緒,以及對待孩子的方式!
  • 孩子有分離焦慮不敢進幼兒園,家長要如何"欺騙"他們入園?
    在奶茶店&34;下午時光,遇到了一位老同學,她領著孩子坐在我身後。上前寒暄幾句,我問她:&34;她表示八月底為其報名入園。我笑著對她孩子說:&34;原本是句玩笑話,孩子卻跑進媽媽懷中哭喊:&34;老同學用各種&34;安撫她的情緒。我不禁想起當初女兒上幼兒園,也是在校園門口大聲哭喊,說幼兒園裡面有怪獸。
  • 跳出猴子思維:安撫內心的小猴子,打破焦慮、恐懼擔憂的無限循環
    據悉,全球目前有超過3億人口受到廣泛性焦慮的困擾,這其中是否有一個成員是你?動不動就做噩夢、莫名其妙的心悸、沒完沒了的擔心、無緣無故的胃痛……當我們被焦慮痛苦折磨的時候,是否有想過要怎樣才能改變現狀?數千年來,先哲們一直把人類焦慮的內心比作一隻猴子,不停地從思維的一端跳到另一端,從不滿足、永不停歇。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有低度的消極情緒在點滴注入,這種情緒就是焦慮。雖然我們存活下來,但焦慮憂思始終在我們的腦海中迴響,就像猴子嘰嘰喳喳鬧個不停。很多時候我們像猴子一樣,試圖逃避任何自己害怕的事情,但逃避往往會導致更多的焦慮。
  • 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她說:「這孩子現在沒法管了,稍不順心就給我摔碗摔玩具,我剛打了他一頓,他哭得哄不住,我就讓婆婆把他接走了。」閨蜜家這兒子,我知道,性格急躁易怒,跟我閨蜜一個樣兒。我閨蜜也是個急性子,總是催促她兒子做事快一點。而且,她脾氣急躁,動不動就發火,兒子在她的影響下也是如此。但孩子既然已經這樣了,想改就得花些心思。
  • 孩子遇到困難就緊張,如何緩解「畏難情緒」?不妨試試這2個方法
    遇到困難就緊張,這樣的現象不僅孩子身上會出現,大人也一樣會出現,譬如說在面試或者接到較為棘手的工作時,都會有這樣緊張的情緒。不過比較心態更加成熟的大人,孩子在調整心態這方面顯得較為稚嫩。方法一:及時安撫孩子一旦有緊張的情緒,會從表情上表露出來,或者通過一些肢體的語言透露出內心的不適,這個時候家長應當上前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他們正在父母的保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