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電影《信條》裡的基礎理論,讓您秒懂逆轉世界的奧秘

2020-12-11 科幻之家CN

《信條》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科幻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聯袂主演。該片於2020年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說《信條》這部影片是燒腦力作是實至名歸的,這部影片如果僅看第一遍通常情況下比較難懂,甚至會看的一頭霧水,筆者也是在連續看了幾遍之後,才將劇情脈絡和故事背景逐漸搞清楚,在這裡將自己對影片中幾個關鍵知識點的理解分享給愛好者們,交流探討,下一篇文章會將信條的劇情主線再梳理給大家。

信條組織的對接手勢

什麼是信條?

信條是在未來時空創建的一個組織名稱。也是組織成員的信念,正如尼爾在片尾說的那句話的含義,發生過的已經發生了,不要試圖去改變他,但這絕不是袖手旁觀的藉口,維護世界本來的秩序,這是對待這個世界運行的信條。

男主和尼爾都是信條的成員,他們都來自於未來時空,是行走在時間裡的守護者,影片結尾,男主問尼爾,「是否認識他很多年了?」,尼爾則告訴他,「你在過去有個未來,對我來說是多年前,對你來說是多年後」,並未明確的告訴他具體的時間。

其實他兩是來自兩個不同的時間節點,在時間鉗形攻擊任務中相遇而已。仿佛時間就是一條長河,男主和尼爾來自於上遊還是下遊,在哪一段相遇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曾經為了共同的信條一起戰鬥。

普利亞告誡男主,無知是人類最大的

為什麼說無知是人類最大的優勢?

因為逆向時空只是正向時空的一個反演,所以只有不先知道結果,才能不會被它左右,這種不可預知的人類情感變化,有可能創造與之前不一樣的結果。時間鉗形攻擊使得雙方在某個特定時間節點都擁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任務主導者的情緒變化是對手不可預知的,所以男主的記憶應該是被清除掉的。

世界是虛擬的,靈魂是真實的?

《信條》中的世界似乎是一個由無數個層次組成的的虛擬世界,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往前推進,人類在同一時間軸上行走,只是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上擁有了不同的記憶。

尼爾給男主講述平行世界理論

但是靈魂似乎是真實存在的,影片中提到的意識和多重現實的關係,其實就是平行宇宙的話題,不管是從尼爾口中,還是從普利亞口中,似乎都提到了平行宇宙這個概念,在《信條》這部影片中也表達了這一概念。

創造驗算機的科學家自殺,造就了演算機的唯一性,使得在以後的時間軸上,不再有更多的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相互搶奪。這也就是為什麼未來人將薩特的死跟人類的命運掛鈎,迫使人類不能將其殺死的原因。而最後問題的解決也恰恰是在拿到演算機之後將其殺死,把他從未來的時間軸上抹去。仔細想一想這也或許也只是信條在諸多次失敗中獲得的一次成功。

時間鉗形攻擊是什麼意思?

確定某件事發展過程中的切入點,然後一組人在時間正向流動的方向(過去)往這個點進發,另一組人從時間逆向流動的方向(未來)往這個點進發,期間信息進行互通,最終兩組人馬在這個點交匯,共同完成任務目標。就好像鉗子的兩個齒一樣逐漸靠攏,直至咬住目標。

男主懷疑尼爾洩密
隊長告訴他這是對手的時間鉗形攻擊

時間鉗形攻擊的優勢就是,逆向隊伍提供事件結果走向情報,正向隊伍提供事件起始情報,雙方情報匯總之後,事件全貌呈現於眼前,再找到薄弱環節給與攻擊,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什麼是熵?逆向熵能量是什麼意思?

熵,是一個熱力學的概念。用符號S表示,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通俗的講就是,最有秩序的時候熵最小,隨著秩序被打亂,熵逐漸增大,直到一片混亂的時候,熵變得最大。影片開始的臺詞:「這是一個混沌的世界」,意思就是指熵的概念。

男主去研究所了解逆熵物質

那麼逆轉熵能量什麼意思呢?其實可以反過來理解,就是熵最大變成最小,也就是說物質狀態從一片混亂變的有序。舉個影片中的例子:炮彈從爆炸後飛舞的彈片變回炮彈,濺起的水花變回一灘水。

什麼是演算機?

演算機是人類科學家創造的一個可以改變時間流向的設備,由9個組件構成,它應該具備9種不同功能,由9項科學理論創造的一臺機器,為了安全分別由9個國家保管。

演算機裝置
普利亞說出真相

包括在劇中尼爾提到了「時間反演論」,可以通俗理解為「時間倒流」。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任何宏觀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並且時間倒流違背了因果規律。但是可以假想將事件發生的過程用錄像機記錄下來,然後「倒放」,就可以「觀察」到所謂「時間倒流或時間反演」,而演算機就相當於這樣一臺錄像機。

為什麼要搶奪演算機?

想要得到它的是未來人,安德烈薩特只是未來人安排在這個時空的代理人,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集齊9個組件,拿到完整的演算機,然後交給未來人。

劇情關於未來人為何要搶奪演算機也做了詳細交待,未來人是要用它來改變時間的流向,但是因為改變了時間流向之後,在時間基本規律是正向流動,在巨大趨勢之下,正向時間和逆向時間會堆疊糾結在一起,最終導致逆轉爆炸,人類將全部毀滅。按照祖父悖論說法,如果殺死了過去的自己,那麼現在的自己也就會不復存在。

薩特說出未來人的目的

那既然如此,未來人為何還要一意孤行呢?

未來人認為,如果使用演算機來使時間逆向流動,也就是說以未來人所處的時代為起點,讓時間反向流動。那麼順序就調轉過來了,意味著未來人成為了人類的起始,而過去的人類就如同沒有存在一般,似乎就繞開了祖父悖論的問題,所以未來人並不在乎過去的人類安危。

未來人為什麼要逆轉時間呢?

根據影片劇情設計,地球環境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在不斷惡化,在遙遠的未來,地球將面臨海平面升高,而內陸河流枯竭等,變的越來越不適合未來的人類生存。從熵的概念來解釋,就是世界從本來有序的狀態,朝著混亂不堪的方向發展下去,這是必然的結果。而逆轉時間後會導致整個世界的熵能量逆轉,世界又會從混亂不堪朝著有序的方向發展,那麼就意味著地球環境又會逐漸恢復,變得適合人類生存。

男主在奧斯陸自由港密室裡打鬥的兩個人,為什麼說一個正向人,一個逆向人?

當我們看完全片再回過頭來,就會明白,這其實是同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男主本人。

逆轉後的男主,趁著機場撞牆事故混入倉庫,當打開倉庫門後遇到正向時空的自己,於是兩人開始打鬥(兩人不能見面,逆轉後的男主想快速脫身),並一路打到逆轉閘門房間,情急之下,逆轉的男主鑽入逆轉閘門,然後又從另一側的出口衝出來(此時已經又逆轉回正向空間),正好撞上尼爾,接著兩人糾纏在了一起,打鬥中尼爾將其面具扒下,當看到是另一個男主時,他把面具扔過去放他離開。

桑傑辛格跟逆向時空的自己打鬥

隨後,回到正向空間的男主跑出倉庫,呼喊在倉庫外等候的尼爾進入(此時尼爾還處在逆向空間),在尼爾的視角裡,男主仍然是倒退著進入倉庫的,包括進入以後看到彌散的滷素氣體煙霧在收縮回噴霧器內,直到將擔架車上的凱特一起推進逆轉閘門,然後從另一次推出,才完成本次逆轉。

實際上整個過程,是男主和尼爾的一次時間鉗形攻擊,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正向空間和逆向空間的自己完成的一次鉗形攻擊,正向空間的自己負責打開了倉庫通往逆轉閘門的通道,而逆向空間的自己由於事先掌握了這個情報,利用了這次機會完成救回凱特的任務。

《信條》劇情梳理:

諾蘭燒腦力作《信條》劇情梳理,看完後發現影片沒那麼難懂(上)

相關焦點

  • 時空逆轉、鉗形運動 《信條》裡的燒腦科學你懂了嗎
    》裡的燒腦科學你懂了嗎「你去電影院考試了嗎?」這是這些天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給上班族製造的社交話題。記者粗略算了一下,電影裡出現了「熵增熵減、時空逆轉、鉗形運動、多維宇宙、冰山理論」等科學術語,從而引發了理工科VS文科生各種「掐架」。不過電影中傳遞出的「時間倒流」的概念,讓不少觀眾覺得妙趣橫生:假如生活中的一切真的能像膠片「倒放」一般,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 《信條》沒看懂?來看全方位劇情解析!
    主角從上司嘴裡得知了叫「信條」的神秘組織,並被告知需要聯繫研究熵的科學家蘿拉,以進一步了解時間逆轉的事情。主角找到蘿拉,了解到未來有一種科技可以逆轉物質的熵,得到了可以逆行的子彈,同時他也接收到了尋找逆轉物質的任務,以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解析:熵(entropy),熱力學名詞,被用於測量系統中的混亂程度,熵越高,熱量越高,越混亂;熵越低,熱量越低,越穩定。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諾蘭的電影就是有一種魔力——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罵爛片。看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先達成一個共識:「用全新的視角看世界」,這也是在《信條》預告片裡以及小黑在結尾處說的話。對原理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一和二,直接看三劇情解析。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當然你看一次肯定看不懂,但又覺得這部電影跟看不懂沒有什麼關係啊,電影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和《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不一樣,前兩部雖然第一次看的時候也看不懂,但它會吸引你的興趣而會想再看幾次的好奇心,可《信條》裡埋再多的梗玩再多的結構概念看上去不明則厲,實則無趣,和他之前的任何一部電影感覺上的體驗就是不一樣,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視覺奇觀和故事脈絡,待多刷後再嘗試理清邏輯吧
  • 《信條》「逆轉時空」開啟全新視角 羅伯特·帕丁森帥出天際瘋狂圈粉
    影片獨特的「逆轉時空」設定引爆網友熱議,感嘆諾蘭為觀眾開啟了一個嶄新視角看待世界。與此同時,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特工尼爾瘋狂圈粉,不僅因為他與主人公之間的「信條式友情」感天動地,更因諾蘭鏡頭下帥到發光的形象,令粉絲大呼羅伯特帥出新高度,忍不住二刷三刷感受大銀幕上的迷人魅力!
  • 諾蘭《信條》完全攻略:讓你一次看懂電影裡的原理+劇情+歷史
    「我只有一個字送給你:天能」《信條》電影劇照根據電影劇情當中的解釋:在遙遠的未來,人類之中有個偉大的科學家,掌握了「時間」運轉的奧秘。再換句話說,這些「逆轉物質」,都是從「無序」成為「有序」的狀態。也因此,電影裡主角和女科學家對話時,手掌張開卻讓桌上的「逆轉子彈」回到手上;在攝影機的鏡頭下錄影回放,倒播放時看起來就和平常我們把手掌張開,手掌裡的子彈掉到桌子上一樣的過程。
  • 最新上映電影《信條》觀影「知識點」,掌握這六條,輕鬆觀影
    諾蘭獨特的敘事方法一直是他受粉絲狂熱追捧的原因之一,他的電影總是伴隨著「燒腦」這個詞。《信條》裡諾蘭則沒有給出提綱,需要觀眾們「裸考」,劇本敘事的複雜性更甚於《記憶碎片》。也因為這些原因很多觀眾覺得電影有些蒼白,不如直接開始時間設定來得刺激,當《信條》真的這麼玩起來了,觀眾們又是否看得懂呢?掌握以下幾條就能讓你輕鬆了解《信條》。信條的英文片名隱藏著的秘密。
  • 《信條》新預告視頻 解釋時間逆轉原理是怎麼回事
    《信條》新預告視頻 解釋時間逆轉原理是怎麼回事  諾蘭《信條》發布中國獨家預告,9月4日內地上映。主角和世界面臨一場特殊而危險的大戰,「我們被未來的人襲擊了」。也解釋了該片原理,時間逆轉是怎麼回事?
  • 電影信條:又一科幻大片
    哈嘍哈嘍大家好,鐵錘來了,鐵錘繼續給大家推薦分享影視劇集,今日推薦分享劇集之好萊塢劇情,動作,科幻電影信條。電影信條是由演員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等主演。主要講述了在人類世界馬上危險的時候,身為主角的男人手無寸鐵與世界做戰鬥,但他依然不恐懼,退縮用他所謂的信條肩負起拯救整個人類世界的使命,與國際諜戰做鬥爭。不幸運的是在這個階段,不常規的世界裡存在著一些超越時間的概念和未知的未來在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無人知曉。該片預計將於今年九月四號在全美上映,又是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 致諾蘭:倘若電影只剩下娛樂一個信條,一定拯救不了全世界
    經歷幾番延期的《信條》終於登陸院線,開畫一周取得了imdb評分8.0,爛番茄上高達88%的觀眾爆米花指數,帶來了半年來電影院最熱鬧的時刻。歐美的影評人已經開始大標題喊話了:「諾蘭能拯救電影院嗎?」「諾蘭能拯救夏天嗎?」在《信條》裡,諾蘭和他的主角要操縱時間,拯救全世界。
  • 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
    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
  • 「燒腦預熱」大膽預測諾蘭新片《信條》將連接時間反演逆世界!
    《信條》由約翰·大衛·華盛頓(代表作《黑色黨徒》),羅伯特·帕丁森(代表作《暮光之城》、《燈塔》),伊莉莎白·德比茨基(代表作《信箋故事》、《薇塔與維吉尼亞》)聯袂主演。今年已經87歲高齡,經常出現在諾蘭電影裡的老戲骨麥可·凱恩也將在本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 《信條》為什麼是今年最值得多刷的電影?
    不只是燒腦,更借「逆轉時空」設定重塑特工片「我從小就喜愛特工電影,但是如果拍不出一點新意來,我是不會執導的。」《信條》上映後,諾蘭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道。影片中諸如「子彈逆行」的情節在諾蘭的腦海裡已經構思了20年,最早甚至可追溯到諾蘭的大學時期。過去的特工片往往都是單線程發展,在華麗外觀之餘劇情難免顯得空洞乏味、缺乏挑戰性,而為了增強故事的趣味和設定上的新意,《信條》充分融合了科幻、間諜、懸疑等元素,並引入時空逆轉的概念,正時空和逆時空同框的畫面更營造出了別開生面的視覺奇觀。
  • 諾蘭《信條》沒看懂?看完這篇文章,解答你心中的所有疑問
    許多看完《信條》的觀眾走出電影院後,仍然是一臉懵的狀態,似乎看懂了,但是又有很多細節沒有搞清楚,本篇文章我就從幾個方面加以解析,認真看完,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穫。
  • 「《條信》懂看沒」4個密碼+3個彩蛋,讓你不再一臉懵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作品一貫以「科幻燒腦」著稱,這次,他在《信條》中提出了「時空逆轉」的概念,神秘特工以「時間」為武器,拯救危在旦夕的世界……「時空逆轉」給人最大的感覺是什麼呢?就是看完電影出影院的時候都想倒著走!
  • 《信條》音效過強 2D電影變4D?
    在「Ifeng電影」的調查中,有資深影院從業者表示,這很可能是音箱正負極短路引起的明火。《信條》中有大量重音音效,很考驗影院設備。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成都有不少影院在《信條》放映時調整了音響設備。
  • 如果說《盜夢空間》是喝喜酒,那《信條》就是密室逃脫
    在《盜夢空間》裡,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構建出了4層夢境,令到觀眾層層深入,嘆為觀止。新作《信條》,觀眾要搞清楚狀況並不容易。戲裡,是女科學家對於使用逆向物件的說明;戲外,是明確告訴觀眾,這是一部非常注重感官體驗的電影。
  •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背景解析:未來在現實的博弈,一切早有安排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背景解析:未來在現實的博弈,一切早有安排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 其實你看懂了《信條》,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不少「大神」網友製作了五花八門的《信條》時間線、故事節點概略圖。一眼望去,仿佛讓人回到了大學時期被高數支配的恐懼……從這些圖示也能看出來,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樣。但在我看來,電影實際上比這些牛X解析圖容易看懂多了。
  • ...信條》評分 網友:應該音譯成「天吶天」!諾蘭又來挑戰觀眾智商了!
    這是一個有關拯救世界的故事: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男主人公是一名特工,服務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他的任務是阻止俄羅斯大亨安德烈·薩特(肯尼思·布拉納飾)的瘋狂行徑,避免世界毀滅。無論是毀滅世界和拯救世界,用的都是同樣的武器——時間逆轉。《信條》海報《信條》的觀眾評論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