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珍稀動物黑犀牛「飛往」新家(圖)

2020-12-11 新東方網

  

  A black rhino has appeared to fly as it is air-lifted out of the South African bush to a new location in an extraordinary set of photographs. The surreal images show the 2,200-pound herbivore slung from a helicopter over stunning rivers and over rolling vegetation all whilst blindfolded.

  一組照片不同尋常地記錄了一架直升機「吊著」一頭黑犀牛「飛」出了南非的叢林,送往新的棲息地。在這些離奇的照片中,這頭重達2200磅的食草動物蒙著雙眼,吊在直升機上,穿越青山綠水。

  Another picture shows the rhino floating through the clouds. Other shots show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fitted with a tracking device and being lowered to the ground. The spectacular images were taken at the Great Fish River Reserve, South Africa.

  另一張照片中犀牛「飄浮」在雲層中,而另一些照片記錄了人們給這個瀕危物種戴上追蹤器,送到地面。這些照片拍攝於南非的大魚河保護區,令人印象深刻。

  Professional wildlife and conservation photographer Pete Oxford, 58, from Torquay, Devon, was behind the lens. "I was living and working in a National Park in South Africa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documenting many animal captures and relocations," Pete said.

  而這些照片都源自皮特·歐克斯福德的鏡頭。皮特來自英國德文郡的託爾坎鎮,今年58歲,是一名專業的野生動物攝影師,還是一名野生動物保護者。他說:「我當時居住在南非的一個國家公園,並在那工作,我的任務是記錄許多動物被捕獲以及運往新棲息地的過程。」

  "Based on this I was asked to document the capture and relocation of a new founder population of fifteen black rhino from a well-managed and protected reserve in South Africa to an undisclosed new location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The idea was to establish a new population with good anti-poaching protection to help to geographically diversify black rhinos in South Africa.

  「由於我的工作經歷,記錄這個只有15頭的珍稀動物的『新成員』的任務落到了我身上。我負責記錄它從一個管理良好,保護完善的保護區運到南非北部的一個秘密的棲息地。」這一做法是為了在沒有偷獵者的威脅下保護這一物種,使得黑犀牛在南非實現地理的多樣化。

  "Black rhino can be airlifted by a helicopter, they live in an impenetrable habitat. "With a Robinson 44 helicopter we darted the rhino from the air and then were lowered to the ground. "A Super Hewi helicopter then flew over us, lowered a chain and we slung the animal to be pulled vertically out of the thick bush and transported to the nearest road.

  「黑犀牛由一架直升機運往秘密的安全棲息地。」犀牛「乘」羅賓遜R-44號直升機抵達棲息地。「一架Super Hewi 直升機從我們上方飛過,降下一根鏈子,我們將犀牛掛在上面然後從茂密的灌木叢將它直直地拉出來,送到最近的路上。」

  Few rhino live outside of protected habitats with human poaching for horns to be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playing a large factor in their declining numbers. According to WWF, there are just over 5,000 black rhino left on the planet. "Conservation of this magnitude is expensive and needs support, conservation in general should be done by all of us and starts at home," said Pete.

  隨著人們獵殺犀牛,取它們的角入藥,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它們的數量銳減,現在生活在保護區外的犀牛數量很少。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消息,現存的黑犀牛數量只有5000多頭。「保護這一珍稀物種費用昂貴,並且需要幫助支持,一般的保護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完成,並且從我們國內開始,」皮特說道。

  "Rhino horn is worth its weight in gold and threats to all of the world’s rhino populations are grave everywhere. Protection is costly and often too much of a financial burden for National Parks or private areas where rhino are found." To take the photos, Pete used a Nikon D3S camera, a brand he has used for 18 years.

  「犀牛角堪比黃金,同時卻也嚴重威脅著全世界各地所有犀牛的數量。保護措施費用昂貴,對於存在犀牛的國家公園或者私人地區來說通常也是難以承重的財政負擔」。皮特使用了一臺尼康D3S相機拍攝了這些照片,他用尼康這個牌子用了18年。

(編輯:何瑩瑩)

相關焦點

  • 雙語:女孩與犀牛成好友(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女孩與犀牛成好友(圖) 2011-06-04 11:49 來源:環球網 作者:
  • 白犀牛與黑犀牛
    白犀牛為食草動物,又名白犀、方吻犀,是現存五種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形僅次於大象,共有兩個亞種。其中北方亞種主要分布於非洲東部和中部的烏幹達和尼羅河上遊,南方亞種主要分布於南非,約有20,170頭野生白犀,是數量最多的一種犀牛。
  • 懷胎18月黑犀牛誕一「公子」(圖)
    有獎評新聞 顏曉明 攝  香江野生動物世界內重達  據了解,黑犀牛屬於世界瀕危物種,目前在全世界的數量僅3000頭左右。它主要產於非洲東、南部。由於犀牛交配麻煩、懷孕期長達18個月,在動物園內很少有繁殖成功的記錄,此次「香江」成功繁殖黑犀牛,是目前國內有記載的黑犀牛首次成功繁殖。  產仔之後的黑犀牛住進了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別墅,裡面有保健房和遊泳池(泥漿浴場)。
  • 戀愛的犀牛們——黑犀牛西非亞種滅絕,發舊文紀念。
    像圖拉就是生活在非洲草原的那種。 明明:圖拉是誰? 馬路:一隻非洲黑犀牛。」馬路說的沒錯,犀牛這個詞的英文Rhinoceros來自於希臘語,rhino是鼻子的意思,而ceros則來自於kera,意為角。的確,犀牛就是以它的鼻子上的角聞名於世的。雖然叫做牛,犀牛與馬卻是近親,都屬於奇蹄目動物。
  • 海南島曾是大型動物的樂園,熊貓、大象、犀牛、華南虎等野獸雲集
    另外,在昌江縣的信衝洞和紅林採石場發現了劍齒象、熊貓(據推測是巴氏大熊貓)、巨猿、猩猩、犀牛、遠古鬣狗、碩豪豬等近20種哺乳動物化石。遺址的年代經中國地震局測定為距今40-60萬年前,因此早在40萬年前巨猿、熊貓、劍齒象、犀牛、猩猩等動物就通過瓊州海峽陸橋抵達了海南島。
  • 犀牛:它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
    犀牛:它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犀牛早在6千萬年前就已出現,它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現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和爪哇犀牛5種。它們體長2~4米,重1000~3600千克,是第二大陸生動物。犀牛腳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長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長可達158釐米,一般為60~100釐米。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犀牛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目前被列為國際保護動物。犀牛有異常粗笨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龐大的頭部,全身披著鎧甲似的厚皮,它們雖然軀體大,相貌醜陋,但它們膽小無害、不會傷人。
  • 廣東長隆誕下黑犀牛寶寶
    10月3日,廣東長隆集團再傳喜訊:黑犀牛「addy」誕下雌性黑犀牛寶寶,小寶寶體重達34公斤。 許維堅 攝中新網廣州10月3日電 (王華 許維堅)10月3日,廣東長隆集團再傳喜訊:黑犀牛「addy」誕下雌性黑犀牛寶寶,小寶寶體重達34公斤。
  • 犀牛——從北到南,我也曾生活在中國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從早期的象形文字,到巖畫和壁畫、再到陶瓷、青銅器、石器、玉器、書畫以及其他物器上,存著大量的動物形象和動物圖案。這些由人創造的動物文物,可能源自於真實的客觀反映,也可能寓寄了頗多情感,既反映了文化史,也反映了自然史、對動物的馴養史。
  • 「只要有足夠支持,10年內動物園裡會滿是克隆的珍稀和瀕危動物」
    遊客在保護區內看雪豹,食客品嘗穿山甲而不違法,獵人還在追蹤犀牛等獵物……對常人來說,這樣的場景簡直是反烏託邦一般的噩夢。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卻是令人激動的未來展望。據BBC消息,隨著科技的進步,研究者已經在探索:到2070年,動物克隆技術將如何改變旅遊業。
  • 中國摺紙大師劉通帶您見證——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最大摺紙犀牛
    圖一:完美的挑戰了最大摺紙犀牛的世界吉尼斯紀錄      在原中國農業出版社裝幀設計室主任,副主編趙之公和陝西涇陽京眾康集團副總裁周兵的見證下完美的挑戰了最大摺紙犀牛的世界吉尼斯紀錄創作者劉通表示希望用摺紙藝術來呼籲大家保護和關注頻臨滅絕的極度珍稀的物種白犀牛。
  • 它們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鹿種,更是國寶級動物
    李健今天,我將介紹 3 種中國所特有的珍稀鹿種,它們都屬於中國的國寶級動物。絕大多數人對其中兩種鹿的名稱能脫口而出,除了梅花鹿,另一種就是麋鹿。在黃山野生動物園,這裡有一種被當地人自豪地譽為「安徽大熊貓」的珍稀本土動物,也是我國所特有的珍貴鹿類。不過,這種鹿與前面所介紹的任何一種相比,都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鹿角也小得可憐,它們就是黑麂。
  • 復活滅絕動物:弱肉強食規則難保珍稀動物(圖)
    科學家們在會上還討論了選擇復活何種動物的一系列標準,如物種是否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是否受人類喜愛。他們還探討了復活動物的可行性,如是否有良好的DNA樣本或胚細胞樣本來復活這一物種,以及復活後的物種能否融入新世界和當時滅絕的原因。復活滅絕動物的成本因動物種類而異,一般需要幾十萬美元。
  • 素食護生:為防偷獵者 非洲空運10頭犀牛至安全地帶放生
    (圖片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攝影:BEVERLY JOUBERT) [原標題]非洲第一批空運犀牛在波札那放生 10頭犀牛在乘坐飛機、吊車,並在數十名士兵守護下,歷經了6個星期的檢疫期,才在波札那北部地區得以放生。 這十頭犀牛都是從南非一座動物過多的公園裡抓來的。近日,它們被運到了波札那北部地區一處動物稀少的保護區。
  • 眼瞅著就要滅絕:史上最怪異犀牛集合
    圖自網絡在自然界的演化史上,還真出現過一種長相跟角毒獸無比接近的動物,名叫板齒犀。「穿毛衣」的披毛犀如果問起犀牛生活的環境或地區,想必很多人會想到廣袤的非洲草原,亦或者印度和東南亞的叢林,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但在幾百到一萬多年前的更新世,卻有一類犀牛曾經把家安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人們根據它們身上厚厚的長毛,給它們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披毛犀。
  • 兩年瘋狂走私5.6億元,京城「辛氏家族」象牙黑帝國覆滅記
    圖為涉案的黑犀牛角。一個利慾薰心,一個收藏玩票,一個女操父業,一個鋌而走險。2019年5月6日,北京西城法院對辛小梅(化名)等四人非法收購和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一案作出一審宣判,四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到十三年六個月不等刑罰。
  • 推出珍稀動物主題限量禮盒,健達開啟在華十年新徵程
    隨著健達快樂河馬於第二屆進博會亮相,健達更將在華產品布局拓展至全新的餅乾領域,進一步挖掘中國兒童零食市場新藍海。  此次健達與「凱叔講故事App」聯名推出的天貓限量禮盒,以保護珍稀動物為主題,希望用趣味豐富的多重體驗,鼓勵孩子們一起加入珍稀動物的守護者聯「萌」。除了孩子們喜愛的健達奇趣蛋、健達快樂河馬等產品,禮盒中全新上市的珍稀動物系列限量版健達巧克力,帶來了5種珍稀動物的萌趣小知識,並採用健達全球首款摺紙包裝設計,令孩子們享用美味之餘也能鍛鍊動手能力,親手「創造」出生動可愛的動物摺紙。
  • 史書中頻繁出現的犀牛,如今為何一隻都找不到了?
    在史書當中,有兩種動物我們現在在國內是找不到的。一種是龍,另一種就是犀牛。無論在《詩經》,《左傳》還是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我們都能夠發現有關犀牛的記載,但是現在為什麼我們一隻犀牛都找不到了呢?從當時犀牛皮可以用來造鎧甲來看,中國在當時的犀牛數量無疑是相當多的。但是現如今,中國國內再也找不到一頭原生的犀牛了。因為犀牛滅絕的時間太早,犀牛還沒有來得及被列為保護動物,就已經徹底從國內野外消失了。滿打滿算,犀牛滅絕到現在已經有上百年的時間。
  • 南非尋犀牛 體驗非洲原野風情
    犀牛到底在哪裡啊?  6月,南非的冬天,下午,陽光普照,氣溫不太冷,偌大的萊薩星野生動物保護區(Letsatsing Game Park)一片寂靜,只有我、一名酒店公關及嚮導Darren Luppa。我們正在這一望無際的褐黃色灌木平原,追蹤五頭非洲白犀牛。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那只可愛的小犀牛開始徵名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 通訊員 宮玥雯12月15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為那隻網紅小白犀牛開始徵名。10月17日,天秤座「妹妹」小犀牛從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出生,性格活潑好動的小犀牛還是媽媽的小跟班,小小年紀就登上了央視。這隻小犀牛身份可有一些不一樣,這是雙角白犀牛,是現存五種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共有兩個亞種,本次繁育在中國江北地區尚屬首例。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那只可愛的小犀牛開始徵名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通訊員宮玥雯12月15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為那隻網紅小白犀牛開始徵名。10月17日,天秤座「妹妹」小犀牛從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出生,性格活潑好動的小犀牛還是媽媽的小跟班,小小年紀就登上了央視。這隻小犀牛身份可有一些不一樣,這是雙角白犀牛,是現存五種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共有兩個亞種,本次繁育在中國江北地區尚屬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