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把郵寄的包裹送來了,昨天才送到。
放在門口,說了一句「和尚」快遞,走了。
我把這件略顯鬱悶的事情給忘了。
忘記也是減輕煩惱的一種方式。
總比時刻的掛在心上要好一些。
還好,包裹路上走了快半個月了,總算是送到了。
看包裹有被摧殘過的痕跡,好在不是易碎品,也不影響使用。
早先網絡上有個段子,少林四大高僧,都是通字輩兒的,最後面方丈是聯通。
天津發貨用的這家快遞也是通字輩兒的。
因為這段時間的疫情,我也沒有報太大的希望能很快收到。
只是看著物流信息一直停在我們相鄰的城市,愣是到不了。
心下有那麼一絲的著急。
我把電話打到那個城市的物流中心。
接電話的女士很客氣,說您的快遞到站不是我們本地的,應該轉到分站了,我幫你問問分站。
我說,那太感謝了。
不一會兒回過來電話,您的快遞還有你們城市的昨天已經全部拉走了。
我說那您能把我們這邊物流的電話給我說一下嗎?
對方讓我拿筆記著。
我說你們服務真好。
對方笑著,說都是應該的。
的確,說的很細緻,說了幾個電話號碼,說最近疫情管控,可能有的不一定能打通,讓我多打幾次。
我覺得包裹都到家門口了,應該會很快能拿到。
那只是我想當然了。
電話終於打通了。
也是個女的接的電話,我很客氣。
從我內心講,咱是本著能儘快取到快遞,那咱總要有一些好的姿態吧。
語氣比給老婆打電話還輕柔。
我把情況陳述了一遍,問快遞還能送嗎?
對方說,我們還都沒正式上班,現在沒有快遞員。
我說我那我自己去取吧,也省的你們跑了,這個時候都挺不容易的,我理解這個時候你們也人手緊張。
不能。對方回復我。
我說,我真的急用。
那也不行。
我說那你告訴我你們物流的位置,你們卸完了貨,我等你們掃碼入了庫,我在那兒可以多等會兒。
對方電話裡聽到一個男的聲音,別給他說了,掛了吧。
電話傳來的語氣,頗不耐煩。
我明白,意思是和我說那麼多廢話,浪費口舌,沒意思。
對方把電話撂了。
我也沒生氣,只是覺得我之所以說了那麼多,也是想爭取一下,看來完全是做了無用功了。
疫情期間,各地物流公司都停了,除了順豐。
對於這些物流公司停運,我還是能理解的,畢竟防控這是個大事情,誰也阻擋不了,他們應該也是不願意停的。
只好耐心的,聽天由命的等了。
什麼時間能送到,由他去了……
朋友說就他們這服務,也忒差勁了,投訴他們。
那我能不能打電話投訴呢?
我覺得,還是順其自然吧,他們這個行業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不用咱這樣去操作,他們做的差,物競天擇,市場自然會淘汰他們。
反觀順豐,不光是物流時間快,重要的是安全,電話號碼只有顧客雙方知道,只在包裹的保護這一方面就比那些公司要強,當然,人家的物流費用也比他們高,這些,都是遵循高的經濟價值體現在優質的服務上。
為什麼他們要下決心收購DHL在華的供應鏈,那也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學習好的經驗,從而超越……
說到投訴,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生活裡,有兩類事最好少幹,一個是舉報,再一個就是投訴。
要有包容心,允許別人和我們不一樣,也要知道自己和別人也不一樣。
別人那樣做,那是他們的事。
因為在對方的邏輯裡,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你看那個司馬什麼忌的,熱火朝天的舉報韓紅基金會,收穫了什麼?
一片罵聲。
因為調查結果是運作規範,予以支持肯定。
這個社會需要正義。
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舉報,但,你不能因為別人做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樣,不認可了就採取那樣的方式。
這是會被罵的。
當然,在大是大非上的問題上,你可以勇敢的站出來,比方說小區躲進來了個殺人犯,那你積極打電話,這個是可以的,也是被鼓勵的。
曾經有一天下雨,我在站牌那兒等公交,遇到兩個快遞員也在避雨,看服裝應該是送餐的,兩個人在商量怎麼收拾給差評的那個買家,雖然我平時購物從不給差評,但也嚇了我一跳。
東西咱都買了,實在不行咱就當這次的購物是肉包子打了狗,怎麼連一個快遞小哥都容不了?
所以,格局要再大那麼一點兒,哪怕只是那麼一點兒,就能少給自己帶來煩惱,可能只是幾句簡單的詞語或者一個電話,你就砸了一個基層工作者的飯碗。
哪怕你再生氣,也不要輕易的去這樣做,
你能想像出他怎麼對你嗎?
他認為你毀了他……
就像我上面說到的,他做的不好,市場優勝劣汰法則自然會把他們淘汰,但你不能做那個淘汰終結者,因為逼急了,他真的會咔嚓了你。
每個人都是不容易的。
寬恕別人,就是寬恕了自己。
少舉報,也少投訴,這個世界速度太快,你還有很多比做這個還偉大的事要做呢。
當然,這些,也都與我們接受的教育有衝突,我們受的教育是什麼?
路見不平一聲吼。
那該吼的時候吼不吼?
吼。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