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別人,才能釋放自己,誰能說自己不需要別人的寬容呢

2020-12-11 職場大講堂

寬恕別人,才能釋放自己

不會寬恕別人的人,是很難得到別人的寬恕的,但誰能說自己不需要別人的寬容呢?停止抱怨,忘掉舊惡,學會寬容。

佛家有一則故事:相傳佛陀在世時,有一位王子弒父篡位。但是當他當上國王后,他開始為自己的弒父罪行感到悔恨,害怕遭到報應。由於整天鬱鬱寡歡,他的身體也開始不舒服起來,全身發熱生瘡,臭不可聞。經過醫師診治,病情不但沒有減輕,還越發嚴重起來。有大臣勸他去佛陀處求懺悔、取解救之方,但他自慚形穢不願去。老國王生前就虔誠禮佛,深知身心的虛幻無常,所以,他對兒子沒有絲毫怨恨。在得知兒子的情況後,他反而顯靈勸告兒子。他告訴兒子自己是佛陀的弟子,願以佛陀的慈悲來原諒自己的兒子,並告訴兒子,佛陀就快入滅了,如果不趕快去,就再也見不到佛陀了,因為只有佛陀能救他。得到父王的寬宥和鼓勵後,他終於在佛陀入滅前,見到了佛陀,並獲救。

老國王的寬容,真是令人感動,他讓我們看到了寬容的真義。

寬恕別人是一種美德,即使別人得到釋放,也升華了自己!

當我們碰到令自己傷心、痛苦、憤怒的事情時,我們會心生怨恨,覺得委屈和心有不甘。如果得不到解決的話,我們還會陷入深深的怨恨中不能自拔,尤其是對來自親人、朋友、愛人和同事的傷害。生活中的不如意很容易讓人情緒低落,再加上工作中錯綜複雜的關係,很容易讓一個人悲觀起來。

我們會經常勸告別人:「別跟這種人計較了,氣壞了身子不值,算了吧,原諒他吧,都過去了……」;「何必那麼小氣,做人應該大方一點,寬容一點才是啊。」勸告別人容易,自己做起來就很難了。有人說,人的胸懷與朋友的數量成正比。你的心胸有多大,你的心眼有多大,那你的朋友就有多少。你不妨問一下自己:我的朋友多嗎?我的圈子大嗎?除了同學和親戚外,你還有多少可以稱之為朋友的人?

心胸是否寬廣直接影響到你與人相處。

在與他人相處時,不要只想別人曾經對自己有過的傷害,而應多想想別人對你曾經有過的幫助和善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能夠記住別人的善行,說明自己的心胸是寬廣的;常常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只能體現自身的狹隘和刻薄。

如果你背著怨恨上路,那麼你心中的怨恨就會如野草綿延不絕,且剪且生,且生且繁,使得你自擾、自毀,難以自拔,從而墜入茫茫苦海。而當你原諒別人的過失時,也就同時解開了心鎖,釋放了自己。原諒和寬容是一種慈悲,更是一種解脫!拋開心中的怨、恨、不滿、不甘等令人窒息的情緒,你就能重新感受到人間的歡樂,得到久違的友誼和溫暖。

寬容,是放別人一馬,也是放自己一馬。

相關焦點

  • 寬恕別人,寬恕自己
    我們一生會遇到許多傷害我們的人,我們也會有意或無意地給別人帶來傷害。原因是複雜的。對待同樣一件事,每個人經歷、知識、角度不同,看法往住不同。做領導的人更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規則的調整,對身邊的人產生一些傷害,自己在職業生涯中也被傷害過N次。對傷害過自己的人不要耿耿於懷,蓄意報復。人不能得志便猖狂,得理不饒人。對得罪過自己、傷害過自己的人懷恨在心,不依不饒,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是不健康的心理,選擇包容與寬恕卻是必要的。
  • 哄自己開心是一種能力 寬恕別人才能快樂自己
    小編認為,只要能快樂的活著就是把成功的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擁有更多的快樂、能夠快樂的度過這一生。但是生活就是酸甜苦辣,並不能時時刻刻都順心如意。中國有句老話:「自古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人生在世,命運不同,但無論貧富貴賤,都各自歡喜,各自憂愁。只有真正強大的人,才能保持內心的喜悅,不為外境所動。
  • 為什麼寬恕別人?
    為什麼要寬恕別人呢?從恕字來看,下面是心,心上是如,恕並非寬容或諒解犯錯的人,而是要「如他人之心」,即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為對方考慮。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就能實現寬恕。事實上,寬恕別人也是寬恕自己。學會寬恕,不但有利於他人,更有利於自己。生活中我有這樣的體會,雖然是他人的錯,但如果不肯寬容他人,自己的心也很累。
  • 寬恕別人,等於善待自己
    以想已之心想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已則寡過佛陀在「二十難」中,說「被辱不難」,就是指一個人在遭受侮辱時,一點都不會發脾氣,這個人才是真正的難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我能一點都不在意,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 心意更新——饒恕與原諒,是對於別人的寬恕,也是對於自己的釋放
    壹 回顧引導別人認識自己的錯誤和過犯,可能要比一味地責備更加有效知識與能力之間所差的是經驗不要放棄你心中的盼望,因為那是你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丟棄昨天的錯誤,說造就人的好話行為的明證——你是否願意離棄自己曾經的錯誤
  • 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是一種美德
    要勇敢接受別人的批評,誠心接受人家的意見。寬恕是一種高貴的品性,它不會因為別人受到傷害了,又伺機的報復,會選擇寬恕的人,會比報復的顯得高貴,而報復是小人的作為。小人才會去指責別人,去抱怨別人。這種行為是很愚蠢的,非常沒有修養,但如果你容易寬恕他人,善解人意,這種高修養的人,才能得到眾人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
  • 寬恕別人,可以升華自己,而記恨一個人,卻是在傷害你自己
    俗話說:寬恕別人,可以升華自己,而記恨一個人,卻是在傷害你自己。塵世間,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傷害你自己,而不是別人。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大漢怕自己理虧,就先開口埋怨說:「大清早的,誰讓你走路這麼匆忙,不知道看路,我這麼大塊的一個人,沒看到麼?」小沙彌沒說話,只是笑了笑,並沒有怪罪大漢。大漢見小沙尼沒有講話,仿佛有些慚愧,不好意思地問道:「我撞了你,你怎麼一點不生氣,也不和我理論呢?」小沙彌很平靜地說:「既然已經這樣了,生氣有什麼用呢?
  • 寬恕是一種美!它是在原諒了別人的同時也解救了自己的智慧
    誠摯地寬恕,再把它忘記。寬恕別人,其實就是寬恕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恕,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其實,寬恕永遠都是一片晴天。正所謂「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 每個人都是不容易的,寬恕別人,就是寬恕了自己
    我也沒生氣,只是覺得我之所以說了那麼多,也是想爭取一下,看來完全是做了無用功了。疫情期間,各地物流公司都停了,除了順豐。對於這些物流公司停運,我還是能理解的,畢竟防控這是個大事情,誰也阻擋不了,他們應該也是不願意停的。
  • 寬恕別人,是對自己的仁慈
    容忍別人對自己所犯的過錯,不記仇,別人必然以自己的一技之長來報答你。寬恕自己的仇人,仇人會良心發現,定會找機會報答你。因為你不記他的過錯,給他以希望,他對你心存感激,一定會盡心盡力地幫助你,而一個人的能量、技能一旦被發揮出來,就能幹出一番大事業,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都是一大貢獻。確實,天下最難的事,莫過於以德報怨,不記前仇,寬懷待人。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氣去忍受住他人對自己的傷害,對自己的背信棄義,沒有高尚修養的人是做不到的。
  • 寬容別人,成全自己
    甚至在與之相鬥的過程中,滿身傷痕、疲憊不堪,面目全非,最後,自己不僅在矛盾中沒有解脫出來,反而讓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生命只有一次,沉湎於傷害無法自拔,無異於拿別人的過錯一再懲罰自己。所以,學會寬容別人,善待自己,也是生命的另一種成全。
  • 為什麼說: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心理專家崔永福解釋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可能你感覺應該是對的,但你很難遇事時真正的去踐行這句話,因為你沒有能完全徹底的明白到底是為什麼?其實,在生活中,當你與別人發生衝突事件後,如果一直耿耿於懷,或者一直感覺自己是個受害者的身份時,或者記恨、仇恨他人時,你的內心會形成情緒的結或卡點,這個卡點會影響你以後的生活品質。
  • 張嘉貞,寬恕別人,成就自己!
    唐玄宗開元年間,軍使張嘉貞入朝參見皇帝後,有人告發他在軍中有奢侈僭越的行為,還有貪汙受賄的現象,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但經過調查之後發現這些純屬捏造。唐玄宗想要把這個誣告的人治罪。
  • 品思|寬容別人是對自己的解放
    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進而理解乃至諒解他人。人如果做不到寬容,就會生氣、憤怒,甚至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地報復,將別人加之於自己的不愉快返還給別人。這就難免給別人造成傷害,而且冤冤相報,難以化解。有時,自認為是別人的錯誤,但實際上卻是自己的錯誤。寬容別人是對自己的解放。
  • 寬恕是一種挑戰,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寬恕並不意味著我們證明或淡化造成的傷害。通常,代碼人會原諒並忘記,並繼續將自己置於危害之中。他們原諒然後合理化或最小化他們所愛的人的虐待或成癮。這是他們的否認。他們甚至可以通過啟用來為此做出貢獻。寬恕的意義「希望釋放囚犯,發現囚犯就是你,」希拉蕊柯林頓說。
  • 對自己嚴格一點,對他人寬容一些,這樣才能事事順心
    對於別人的過失應該採取寬容的態度,而如果錯誤在自己那麼就不能寬恕;自己遇到困境和屈辱應當儘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別人身上就不能置之不理。人只有時時自省,在不斷地完善自我的過程中獲得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提高自我,這才是一種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內在的品質一如清水,不在於對別人如何,而在於對自己能否如何。嚴於律己,才能以平心容人,這是一個人對自己基本的道德要求。嚴格對待自己,是使自己不要輕易犯錯誤;寬容對待別人,既是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空間。
  • 算了不是寬恕別人,而是對自己的溫柔
    在人間謀生,要學會讓自己的情緒收支平衡。終究得學會往前看,但也沒必要假裝聖賢,委屈自己去接納曾經所有的傷害。不報復糾纏,也不逼著自己去原諒,不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前路還長,不在意,就是一種最好的放下。算了的意思大概就是:我沒有原諒你,我只是放過了自己。
  • 禪心:原諒別人,便是放過自己
    佛家有言,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倘若我們不懂得寬容,不懂得原諒我們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原諒別人就是在放過我們自己!原諒和寬恕別人並非我們懦弱,也不會因此損失什麼,原諒是一种放過,寬恕是一種功德,用你的善意去原諒別人的錯誤和冒失是一種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斤斤計較自私只是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去無盡的痛苦,原諒他人就是原諒自己的狹隘,讚揚自己的寬廣,寬恕別人的過錯,忘記曾經的不快,可以不接受,但是一定要忘記,用愛去包容,用心去對待,正如彌勒菩薩笑臉迎天下,大肚能容天下事!
  • 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深度好文)
    在意,是我們賦予所有人事牽制自己心緒的唯一籌碼,所有的意義,皆因內心的在意而存在。所謂寬容,不是怯懦妥協,而是一种放下與淡然。不論好壞對錯,倘若我們都不在意,那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因為內心波瀾無痕,所以無愁無憂,對自己何嘗不是一種溫柔。
  • 學會寬恕自己丨愛自己的本來樣子
    你覺得,只有真正地寬恕他,你才能不再折磨自己。當你把這個決定告訴一位朋友時,她卻告訴你,你只是想做個交易罷了,根本不可能真的寬恕他,因為你連自己都沒有寬恕。這只是一個交易,你連自己都沒有寬恕,這是什麼意思?朋友卻不再說什麼了,只是讓你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領悟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