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真理還是謊言?

2020-08-28 奇思妙數學課堂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陳鶴琴先生說的。

對於這句話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教育家和校長們對這句話很是推崇,而老師們對這句話是比較反感的,甚至部分老師覺得這就是「老師脖子上的一把枷鎖」,讓很多老師覺得沒有教好學生,就是自己沒做好。

很多人理解錯了!


首先,教育的成敗不應該只由成績來判定。

有的人可以成為科學家,有的人可能只能做粉刷匠,而有的人可能成績並不好,但是他有可能在運動上特別有天賦,成為一名偉大的運動員。

愛因斯坦幼年3歲時還不會講話,9歲時講話仍不通暢,在小學和中學時,他的功課很糟糕。要說成績他肯定不是優秀的,可這也阻止不了他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

教育講究因材施教,每個學生身體、心理、性格、以及智力的不同,家庭環境的影響,都決定了每個學生有不同的發展方向。

我認為:只要是發揮很了學生的長處,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收穫,這就是成功的教育。

其次是大多數人對「教好學生」片面地理解。

有的學生比較安靜,善於思考問題,也樂於接受老師的意見,這樣的學生,通過老師的努力,學習成績可以變得很優秀,這就是大多數人眼中教得好的學生,那麼教這學生的老師,就是會教學生的老師,這點我們可以這麼認為。

而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講話,有的甚至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想讀書,想來學校就來,想走就走,這樣的學生,有老師能夠把他的學習成績教好嗎?如果你恰好教到這樣的學生,你就是大部分人眼中,不會教學生的老師。

這樣的理解對嗎?這點我是不認同的,學生成績不好,不等於學生沒出息,也不等於老師沒教好。

可能就是基於「教好學生」觀念錯誤的理解。當校長在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時,很多老師要麼很反感,要麼會對自己沒有教好學生,而感覺到自責。

但我相信有前者想法的老師居多。

最後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講講說這話的校長,大家都知道,校長很多都是從一線老師上來的,有的也許不在一線教學了,但教學工作肯定做過。

他們會不知道有的學生難教嗎?難道他們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從不及格提高到優秀嗎?

其實這些教育問題他們是清楚的,那麼校長們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並不是他們不懂教育的規律,只是站的位置不同,有不同的理解罷了。

作為領導他們不會說:有的學生成績差,可以放棄這部分學生。那麼他們說的這句話我們應該理解成對老師的勉勵,言外之意,學生成績差,我們可以發揮他們的特長,看看學生有沒有音樂、籃球、桌球等這些優勢。

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總比在教室搗亂要好。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有學生基礎差,自己根本不想學,有老師還要佔用大量的時間去輔導,也許學生本來對籃球很感興趣,很有特長,這樣一來,學生不跟你鬧就是好的了,成績自然談不上。

所以這從點來講「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很正確的。

結束語: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不錯的教育理論,很好的詮釋了作為老師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而現實中,老師職稱的晉級,福利的發放都要與學生的成績掛鈎,學生的好壞首先就看成績,這種唯成績論,給老師太多壓力,讓很多老師也不能「免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校長,請不要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掛在嘴上
    校長,請不要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掛在嘴上,你不知道教師們最反感的就是這句話嗎我不知道你當過老師沒有,如果當過老師,我想問你,你教的學生是否都教好了呢?如果,你當教師的時候,就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教得很好,那麼你為什麼要用這句話來苛求老師呢?再說,「教好」的標準是什麼?
  • 請不要對我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相信這位家長肯定沒有聽過陳教授這句話,否則憑藉她的性格與表達方式,一定會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來回應我。如果她真的這麼說,那我也只能對她說:「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學好,你家孩子就學不好?」當然,有些家長的表達水平確實不高,但有些教育圈的領導說出這句話就真的有點兒讓人大跌眼鏡了。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情緒發洩還是教育失功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原南京師範學院校長陳鶴琴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意思是說學生都是可以通過教育取得進步的,這是完全正確的。但這裡的"教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都會因智商、環境、家教等因素的不同,產生學習效果的差異。
  • 教育最大的騙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01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昨天,有一位當老師的朋友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 他坐地鐵的時候,旁邊有兩個媽媽各自帶著小孩。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最大的誤解
    如果就此批評教師沒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那是對教育的苛求,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對教育的誤解。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
  • 吳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的誤解!
    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真是這樣嗎?
    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 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上世紀二十年代陳鶴年老先生提出的。當年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有特定背景的,僅僅只是針對當時的幼兒教師,目的是強化幼兒教師的責任感而發出的感慨。也許是對她們的支持與鼓勵而說的。這是在特定時間、針對特定事情、在特定環境下,說出這句話,本身沒毛病。但是,後來卻被人誤讀了這句話,甚至把這句話用於整個教育界,並且多用來對教師的指責,顯然貽笑大方了。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授怒斥:胡說八道!
    可是班上就有那麼幾個學生,要不是貪玩根本不聽老師教,我苦口婆心也勸了很多次,各種方法都試過了就是沒效果,成績還是那麼差,還有兩個學生,本身還是挺聽話的,但是真的不是讀書這塊料,別的孩子十分鐘就能背好的單詞他能花一個小時!
  • 良知老師怒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現在還認可這句傳統教育觀點,遭到有良知老師的怒懟,認為才是正確的。因為這句話的觀點已經不再符合新時代的發展,反而是對老師極其嚴重的偏見。1、「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吳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的苛求與誤解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老師是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不怕勞苦的去培養祖國的花朵。老師是樹,為我們遮風擋雨。老師是領路人,帶領我們通往知識的海洋。老師把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神都放在了教育上。當人家晚上下班,在家看著搞笑電視笑的不亦樂乎的時候。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導演通過一群孩子和老師的相處方式,揭示了不同教育方式下形成的差別。最終揭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部電影上映於2004年,豆瓣評分高達9.3,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和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是導演巴哈提亞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也是法國電影中少有的老少皆宜的作品,吸引了法國本土850萬觀眾的青睞。
  • 你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
    結構化面試題目:你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  參考答案「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強調的是教育者對學生的一種責任與信念,是教育者基於這種責任與信念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本身沒錯,錯在被人誤讀。 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由我們近代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提出的。陳鶴琴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教育家,與陶行知、晏陽初、黃炎培並稱中國教育界有四位聖人,他被譽為「兒童教育的聖人」。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現在的老師不過是一種稱呼或許換另外一種稱呼更合適應該叫做看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現在的老師大多數不過是照本宣。這兩句話對人的差異性視而不見,過分誇大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果真如此嗎?
    今天我們來看一道結構化的真題,是這樣說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這句話你怎麼理解?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分三步來作答:點題、析題和總結。陳鶴琴先生的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只要老師找到恰當的方法,每個學生都是可教之才。因此,我們要懂得賞識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要抱有希望和期待,然後找到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朗朗是當代中國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他在幼年時代就顯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更為難得的是朗朗十分刻苦,在學鋼琴方面肯下苦功。
  • 老師痛恨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名言,至今只有一人做到了
    作為老師,最痛恨的一句教育名言,恐怕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了吧。筆者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理性分析「再好的老師,也教不好不想學習的學生」。我把學生分為「真不想學習」的學生和「假不想學習」的學生,並認為對於那些「假不想學習」,老師如果採取正確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把他們挽救回來的,並且舉了我工作中遇到的兩個逆襲的例子進行說明,儘管這樣,還是遭到了很多同行的怒懟,他們甚至懷疑我再說假話。有人說,孔子3000弟子,只有72賢人,難道你比聖人還厲害?
  • 教育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因何備受爭議?
    一直以來在教育領域都流行著一句爭議極大的名言,這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於這句名言,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讚頌這句話的專家(磚家)那是真的多,他們常常樂此不疲的在各種場合提起這句話,並且把自己的「成功」和這句話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一方面也能告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要隨便質疑自己的學生。
  •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馬雲這句話怎麼理解?
    大家都知道馬雲當過教師,據他本人說過,他不在乎錢,甚至有點後悔創立阿里巴巴,而他最開心快樂的時光,就是當80塊錢的月薪工資的教師,而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這句話:「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人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習很大的程度上還是要靠自己,如果自己不學習,那麼教師再怎麼傳授知識,也是徒勞,而這僅僅是在課後,課時的教師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影響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