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安排豈能「討價還價」?

2020-12-11 環球網

工作中,經常遇到這樣一些黨員幹部,他們在輪崗交流中不滿意組織的安排,討價還價、挑肥揀瘦。有的拈輕怕重,工作太辛苦的不願去;有的認為某些崗位吃力不討好,對日後升遷不利的不願去;有的純粹就是不喜歡這個職位,工作沒興趣的不願去……這種「對組織安排討價還價、對工作崗位「挑三揀四」的做派,必須堅決反對。(12月15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是我們黨的非常著名的組織紀律原則。如果一個黨員幹部不服從黨組織安排,不執行上級黨委決定,就不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倘若黨員幹部事事都從自身利益出發而不服從組織安排,這就是典型的不講政治,不講規矩。

黨員幹部講不講黨性,不是看其嘴上說得有多天花亂墜,而是要在行動實踐中體現出來。服從組織就是黨員幹部講黨性的最基本要求,試想一個連組織決定都不服從的黨員幹部,還如何去堅守黨的信仰,履行為民服務的宗旨,更談不上在實際工作中能做到堅持原則、遵紀守法、公道正派、甘於奉獻。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講服從必須講規矩。而在現實中,有的黨員幹部往往考慮個人利益多,考慮黨的需要少,面對崗位挑三揀四、拈輕怕重,完全失去了黨員幹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個人服從組織的黨員身份標準。與組織"討價還價",抗拒組織決定,其行為無不暴露了自己組織觀念的缺失,心無敬畏。明顯與自身黨員幹部的身份不符,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

"組織像鐵,紀律如磁",這是服從與紀律兩者關係最好的表達。如果每個黨員幹部對於工作崗位都「挑三揀四」,有組織無紀律,黨組織的凝聚力如何體現,黨的先進性還從何談起?從黨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帶領人民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有鐵的紀律作保證。維護黨的組織紀律是全黨的義務,是黨的各級組織和每名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黨章》賦予紀律檢查機關的神聖職責。

因此,筆者認為,黨員幹部一定要樹立強烈的規矩意識,不僅要服從組織安排,還要有能上能下的胸懷。作為組織部門,對那些不服從安排,不講規矩,不守紀律的黨員幹部,就應拿起黨紀黨規武器,將其清除幹部隊伍,從而保持黨員幹部隊伍的純潔性。(牛石靜)

相關焦點

  • 執行組織決定豈容「討價還價」
    不久前,國家能源局在「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中指出,能源局輪崗交流制度落實不力,有的幹部挑肥揀瘦、討價還價,有的不合心意提拔都不去。如被查處的新能源司原司長王駿、核電司原司長郝衛平等人在相關崗位上長期未交流。(人民日報11月29日) 相信「我的青春我做主」這句話,對於大家一點也不陌生。
  • 「交納黨費」豈能討價還價?
    (2016年12月2日《人民日報》)  黨費是黨組織各項活動的經費來源,這是從我們黨成立之初開始考量的,而且作為一個傳統和制度被永久性地規定下來,體現的是黨員入黨的意願和服從組織的態度。自覺、按時、足額交納黨費,是黨員對黨組織應盡的義務,是黨章明確規定的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必備條件之一,也是黨員關心黨的事業的具體表現,更是對黨堅定信念的一種表達,「交納黨費」豈能討價還價?
  • 組織決定不容討價還價
    組織決定不容討價還價—— 學習貫徹習主席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系列談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李克亮責任編輯:湯傳飛2017-03長徵開始時,組織決定他由軍長改任副軍長,有的同志不理解,他則說:「只要能為革命做出貢獻,叫我幹啥都行。」黨中央長徵到陝北後,他堅決服從中央的領導,維護紅軍的團結,並毫不猶豫地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支援中央紅軍。講服從是黨員的基本素養,也是衡量黨員幹部政治上是否成熟堅定的重要標誌。任何一名黨員,都不允許向組織討價還價、不服從組織安排。
  • 對組織決定可以討價還價嗎?
    原標題:對組織決定可以討價還價嗎? 老夏覺得新崗位權力小、牽制多,便找各種託辭拒不赴任,並利用各種關係表達個人意見,以期組織重新安排職務。上級紀委在了解具體情況後,對他給予警告處分。可是老夏覺得組織在安排工作時應充分聽取黨員個人意願,如果沒有商量的餘地,就是對組織成員的不尊重。他這樣想對嗎?
  • 李峰:「不得跟組織討價還價」的豐富內涵
    二是跟風攀比式討價還價。有的幹部不比貢獻比索取、不比工作比實惠、不比責任比待遇、不比擔當比利益,在索取、實惠、待遇、利益上向高標準看齊,而在貢獻、工作、責任、擔當上則向底標準攀比。以此作為標準向組織伸手要官、要利益、要待遇。三是交換條件式討價還價。
  • 人民日報紅船觀瀾:組織決定豈容「討價還價」
    不久前,國家能源局在「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中指出,能源局輪崗交流制度落實不力,有的幹部挑肥揀瘦、討價還價,有的不合心意提拔都不去。如被查處的新能源司原司長王駿、核電司原司長郝衛平等人在相關崗位上長期未交流。
  • 別做不服從組織安排的「自由人」
    (11月29日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反腐力度加大,從落馬官員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與組織討價還價的現象。發現其中不少人都曾「叫板」組織,不服從組織決定。如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副州長、凱裡市原市長洪金洲在是否執行市委作出的決定上,有著自己的一套「小九九」:凡與自己想法一致的,執行;不一致的,就一拖到底。
  • 人民日報評論部:服從組織不容討價還價
    原標題:服從組織不容討價還價(人民觀點)   區分黨員幹部與普通群眾,檢驗一名幹部合不合格,一個重要方面就看講不講黨性,懂不懂規矩,守不守紀律      鄧小平晚年時,女兒曾問他長徵是怎麼過來的,回答只有三個字:「跟著走!」
  • 「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是永不退色的革命情懷
    李先念的這一句「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不過是短短的幾個字,可這鏗鏘的聲音背後,卻包含著一名共產黨員堅定不移、責任擔當、無私奉獻的革命情懷。革命年代雖然已經遠去,不過共產黨員的這種紅色情懷,卻是永不退色,任何時候都澎湃人心。 反觀現實,一些黨員幹部在面對組織安排和調整時,或挑三揀四,或拈輕怕重,或直言反對,以各種理由敷衍塞責,將組織的安排變相著「打折扣」。
  • 人民網評:人命不是白菜,豈能「討價還價」?
    錄音中,楊副局長表示,給家屬的賠償,「就跟賣白菜一樣的,你討價還價,你覺得合理,我覺得合理,就行了,肯定要得到合理的賠償金」。錄音甫一曝出,就在網上引起罵聲一片。 執法的無義可怕,人心的無情更可怕。將人命等同於白菜,將解決命案等同於買賣白菜,這種言論顯露出的執法寒氣,讓人忍不住心中打顫,甚至心寒。正如一位網友所言,「如此對生命的輕描,真讓人感到害怕。」
  • 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口服心服更要行服
    換屆換的是崗位,考驗的是定力,彰顯的是黨性,對於如何服從組織的安排,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服從組織安排,必須做到無條件服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強化組織意識,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是組織的一員,時刻不忘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接受組織安排和紀律約束,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 過渡安排起爭論 談判規劃有分歧 英歐開始新一輪討價還價
    近期英歐之間關於脫歐過渡期安排的討價還價讓各方再次產生了悲觀情緒。無論是過渡期安排、未來談判規劃還是貿易安排,英歐雙方都有不同訴求,這讓看似簡單的談判進程遭遇超出預期的挑戰  與去年12月中旬英歐完成第一階段談判時各方的樂觀態度相比,近期英歐之間的討價還價讓各方再次產生了悲觀情緒。
  • 不貪不佔就不幹,黨員幹部豈能怙惡不悛
    6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不貪不佔,豈能也不幹》,文章指出:現在,一些人覺得要求嚴了,「當官沒勁了」,在崗找不到感覺,幹事提不起精神;一些人抱著「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心態,不收禮不吃請了,但該做的事也不做了;有的以差旅費報銷太嚴為由,該出差的不出了,該下鄉的不下了
  • 《騎馬與砍殺2》討價還價攻略 討價還價玩法機制詳解
    導 讀 騎馬與砍殺2怎麼討價還價,騎馬與砍殺2也是一款非常火爆的遊戲,那麼遊戲中應該怎麼討價還價呢,相信還有些小夥伴不知道
  • 服從組織分配是黨員的義務
    然而,老竺對這個安排頗為不滿,一是認為自己是「老資格」,這次崗位調整沒有聽自己的意見;二是覺得新單位離家較遠,上下班不方便,而且在那邊人生地不熟。為此,老竺甚至想過,乾脆不去新單位上任,反正組織也不會拿我怎麼樣?   【「紀律君」如是說】   具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大特點。
  • 「討價還價」英語怎麼說?
    haggle over,討價還價。You have to haggle over the price before you buying.買東西之前你得討價還價。We'll still haggle over the price.
  • 外貿討價還價要領
    外貿討價還價要領 2006-07-1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討價還價是我們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我們在外商的每一筆業務中,幾乎都在發生
  • 孩子總愛「討價還價」,這樣做比發脾氣有效
    帶孩子的日常瑣事已經足夠讓人煩惱了,再加上一個不聽話、不配合,總是「討價還價」和家長周旋的孩子,更是讓人焦頭爛額,很多時候就控制不住朝孩子發脾氣。更多的家長是不知道該怎麼管,擔心任由孩子這樣發展下去,會越來越不聽自己的話,沒有規矩,養成壞習慣。為什麼孩子愛「討價還價」?
  • 孩子總愛「討價還價」,這樣做比發脾氣有效
    一、為什麼孩子愛「討價還價」?其實,孩子愛「討價還價」,和家長講條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從一方面來說,這是孩子在成長的表現。如果一個家裡控制、規矩太多,太死板,孩子只能聽話、服從安排,反而會對孩子的發展不利。日常生活中,親子之間遇到事情商量著來,孩子有一定自主權,這很好,在商量的過程中,家長正確引導,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孩子更有主見。
  • 孩子和你「討價還價」怎麼辦
    □尚娟    易鵬媽媽最近被6歲兒子「討價還價」的行為弄得心煩意亂:晚上,你要求他彈一小時鋼琴,他會花半個小時跟你講條件:「周末帶我去動物園,要不彈完琴我可以吃三塊巧克力!」早上,希望他在喝過牛奶後刷次牙,他說:「行吧,但今晚光看動畫片不學拼音……」易鵬媽媽發現自從在家裡「發揚民主」、「與兒子平等對話」後,兒子哪怕在穿什麼襪子上都攪纏……    看透孩子「討價還價」的心理活動    孩子為何愛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