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和地質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聲稱,他們觀測到了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出現了一場驚天大雨。這場雨不僅成分奇特——甲烷,而且規模超前。
其實早在數月之前,他們就通過計算模擬預測了這場災難性的大雨會發生在泰坦星上,果不其然,這場大雨真的發生了。只是沒有想到它發生的頻率會如此的低,通過計算,平均29.5個地球年(相當於泰坦年一年)才會出現一次,每一千場雨才會發生1-2次這樣的超級大雨。
這場災難性的大雨造就了驚天洪水,洪水淹沒了整個泰坦星,無數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在泰坦星的表面形成,泰坦星表面的地形地貌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徹底的改變了。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非特例。就拿我們的地球來說,強烈的降水可以產生大量的水,這些水匯聚成滾滾洪流,洪水所到之處必然對原有地形產生破壞,山被衝毀,道被衝垮。原本的低洼地帶被水填充,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原有的地形地貌必然發生巨大改變。
科學家收集了泰坦星表面地形地貌的觀測數據,然後通過與地球、火星等表面數據的對比,他們發現泰坦星上的地形與地球、火星上的情況十分相似,很多地形幾乎都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形成的。
這個發現證明了降水對泰坦星地形地貌形成起了關鍵作用,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擁有同樣地形的火星。科學家們深入地了解降水和行星表面之間的關係,並由此得到了關於氣候變化對行星影響的新觀點。
根據太空探測器發回的照片,泰坦星不僅擁有超大的衝積礦床,而且在泰坦星的低緯度上沙丘佔據著主導地位,湖泊和海洋則位於高緯度地區。
這種表面特徵的變化表明,泰坦在氣候上有明顯的區域性變化。極地大雨形成的沉積物和河流在湖面的形成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而沒有降水的低緯度區域則有助成了沙丘的形成。
由於大雨造成的高緯度潮溼和寒冷天氣與低緯度乾燥暖和的氣候之間的差異,導致了泰坦星上風暴的形成和發展。這讓泰坦星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土星衛星的氣候,這裡有風有雨,有山有水……這可能就是泰坦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像天體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