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高齡補貼是指高齡津貼,是一種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保障措施,讓高齡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從2007年起,我市開始發放高齡補貼,這些年來,我市進一步健全完善高齡津貼制度,逐步擴大發放範圍,提高發放標準,讓全市老年人切切實實享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近日,記者在市民政局老齡辦了解到,2020年,我市按照標準發放高齡津貼資金共8999萬元,全市73810名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高齡補貼讓老年人過得安心、過得舒心
「不得不說,現在的政策是真的好,為咱老百姓著想,我們很知足!現在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吃,老了還有補貼,政府直接把錢打到卡裡,人老了,腿腳也不方便,一般都是孩子們給取回來,我想買點啥,就把錢給孩子們,孩子們給去買。」說起老人高齡補貼,住在集寧區雞鴨廠的高大爺感慨不已。
在集寧區鴻福街工商銀行家屬樓,83歲的蔚大爺正在家裡拾掇花草。蔚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和老伴都已經退休,每個月的退休工資足夠老兩口花銷,政府又給了高齡補貼,對蔚大爺一家來說,是錦上添花。「這是步入老年的一份禮物,我今年80多歲了,現在的我已經老了,不能為社會作貢獻了,但是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還給我們發放補貼。」蔚大爺說。
在新體大街安大國際嘉園小區居住的李大媽因為腿腳不方便,子女長期陪伴左右。李大媽的女兒告訴記者,人老了,各種病都來了,李大媽每個月的藥錢就得花不少錢,領的高齡補貼一部分給老人買藥,一部分給老人買點水果和營養品,多多少少緩解了家裡的拮据生活。
各社區多措並舉做好高齡補貼申報發放工作
據了解,為了高齡補貼能按時、足額、便捷地發放到高齡老人手中,讓高齡老人及時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各社區多舉措並舉,做好高齡補貼申報發放工作。
各個社區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微信群裡通知等方式進行宣傳,確保高齡老人人人都能享受到高齡津貼。對轄區80周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全面摸底統計,對上報的80周歲以上老人信息進行逐一審查,確保高齡老人不重不漏。對高齡津貼發放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核查老年人有關情況,對新增人員及時更新,死亡人員及時清除。在高齡津貼發放過程中,嚴格資金審批程序,確保高齡津貼資金到位,保證各環節的暢通。
記者從集寧區新華街辦事處通州社區了解到,凡是在轄區內居住符合申請條件的居民,持本人戶口本、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以及照片到社區統一填表登記即可。對轄區內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採取上門辦理的方式幫助其登記,不遺漏每一位符合條件的老人,確保老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
集寧區橋東街道辦事處東民建社區通過轉發居民微信群、張貼通知公告,將80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申請宣傳到每家每戶。社區通過智慧網格系統排查出高齡老年人,網格長對老年人及其子女進行電話告知具體辦理準備材料和流程。對於子女親人上班,不便辦理手續的老人,社區工作人員走入老人家中,用貼心暖心服務幫助老人辦理申請,讓老人及時享受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贏得了居民的稱讚和信任。
高齡補貼3次提標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目前,高齡津貼發放標準為,年齡在80周歲(含80周歲)到99周歲的領取離退休和社保工資老年人標準每人每年1200元;享受低保的老年人每人每年1200元;低收入的老年人每人每年1500元;100周歲(含10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的高齡津貼每人每月600元。
記者從市民政局老齡辦還了解到,2013年以來,我市對高齡津貼共進行了3次提標。其中,2014年提標後執行標準為:凡符合低收入的80—99周歲老人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500元;享受低保待遇的80—99周歲老人由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1200元;領取離退休金及社保工資的80—99周歲老人由每人每年300元提高到600元;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由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6000元,並給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門診醫療救助金。
2016年10月起,全市百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標準又由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7200元,其餘仍按照原標準執行。2017年1月1日起,領取離退休金及社保工資的80—99周歲老人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即在原基礎上每人每年增加600元,其餘仍按照原標準執行。(作者/趙靜)
來源: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網
原標題:《【關注】全市73810名老年人享受高齡補貼全年共計發放高齡津貼資金8999萬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