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正心正舉(ID:bjzxzjyjy)
作者:正心正舉
「文明以止,人文也。」
這是「人文」一詞第一次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在人類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組成的核心就是人文。
在這個為利所趨的時代,人文精神被人們無數次地喚醒,對人文價值的追求、人文與科學的相容需要更深刻的理解。
01
我們的教育缺少人文精神
現如今的教育很多都缺少了人文精神。
正如我們當代大學教育一樣,現有的教育體系就是不斷地把書本中的知識灌入學生腦中。
不可否認,這樣的方法得到的知識最快捷。從依葫蘆畫瓢到舉一反三,學習的成效最顯著。
但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忽視了一些比知識更為重要的東西,我們在照本宣科的同時,忘記了真正的學習是從智力上的引導與心理上的改變。
這並非完全否定了知識的教育,而是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需要認識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而現在,許多老師給予學生的,大多只是知識的傳授,很少會去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人文精神的傳達。
02
尋找教育的本質——人文精神
當代的教育不應該局限在知識層面,而應該培養學生的心智。就如同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著眼於人的本質的教育,而不應該只是專業的、書本的教育。這些理論教育被過於強化,就會忽視了「人」的教育。
教育的本質是在於它人文的一面,不斷地引導、從錯誤中改變、讓受教育者真正地成長起來。
知識的教育與人文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無法相互抽離,因為相互獨立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就如同天平一般,任何一邊過重都會導致失衡,從而失去教育本身存在的意義。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不斷地呼籲應該加強人文教育,因為只有當知識教育與心理教育都完成了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發展,使之成為優秀的人才,並且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03
讓人文精神正確地滲入教育
在課堂上,老師自己需要有人文的關懷,才會有人文的教育,才能營造一種人文氛圍的課堂環境,把不同的人文因素代入課堂中,教學生學會尊重別人、關心別人、愛護別人。
將其與課堂上的內容相結合,既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把煩悶沉重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又可以讓學生慢慢感受到人文精神,給學生們舒適感、愉悅感。
將人文精神滲入到課堂教育中,還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眼界,教育人文更注重的是一種心智的引導。
「你會怎麼做」、「你是怎麼想的」、「你會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這都在一步一步地引領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灌注。
在正確的道路上,老師的適當引導對學生的學習尤為重要。
很多時候,枯燥的教材只會讓學生們「一個頭兩個大」,對於數學、物理這一類的學科更是如看天書,有些老師為了應試,只是讓學生們死記硬背。
但其實這些理科類學習是在一個大文化背景下的學習,就好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牛頓力學的三大定律,拋開其他一切來講,它們就只是簡單的計算公式,背下來就可以了。
但事實上,這樣無法理解公式的原理,更沒辦法隨心所欲地運用它。
倒不如用數學物理背後的文化去感染學生,並將其融入到教材中,讓更多學生們認識定理公式背後的人文故事。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物理的魅力與其精妙之處,認識到它們在歷史的洪流中為何源遠流長,並散發出自己獨特的吸引力。
04
人文精神還體現在多個方面
人文的需求不僅存在於教育。
當代社會科技飛速發展,人工智慧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各種各樣的科技新發明不斷地滿足我們的需求,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物質要求,越來越不滿足於眼下的一切。
膨脹的欲望終會讓社會的天平傾斜,無節制地開發開採,以生產越來越多的新產品。
人們不斷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與享受,卻忽略了這一切所帶來的心理上的失落與差距感。
其實這就是忽視了人文因素所導致的後果。
科技是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那麼人文就是賦予生活靈魂的東西,人文素養的缺失會讓人們成為科技的俘虜,成為提線的木偶,一步步地走向科技的大黑洞。
科技的創新要和人文素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科技為人文素養提供物質的舞臺與技術的支撐;人文素養為科技注入靈魂,並不斷升華讓一切成為可能。
人文與科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05
領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教育少了人文精神就像鮮花沒了綠葉,美麗卻顯得突兀;人文精神少了教育就像綠葉沒了鮮花,無人問津、毫無生機。
名校大學生傳出自殺或者投毒舍友的新聞;985、211畢業最後卻到窮極潦倒的地步……這難道不是教育中缺少人文精神的最鮮明的例子嗎?
一味地埋頭苦讀不能真正地進步,思想的空洞、人文精神的缺少會讓他們走進難以逃脫的怪圈。
我們應該懂得「回頭看看」那些最原始最本真的想法,不被眼前的利益衝昏頭腦。
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不僅僅要依靠教育的創新與科技的進步,更需要思想的進步,以及人類對價值的真正認識。
當人文素養真正融入到教育發展中,社會的發展才會順風順水,人類文明才會得以延續。
人文與教育雖然具有不同的涵義,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必然的聯繫。
教育帶領人們不斷探索新的事物、發現新的領域,人文則是教育在探索中的指路人,幫助教育尋找正確的方向與正確的價值觀。
沒有純粹的教育,更沒有純粹的人文,教育與人文正在通過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二者的和諧發展才是我們幸福生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