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淨土,靜待花開,人文美術的時代精神

2020-12-23 白雲彥

人文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為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辭海》中對人文的解釋: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範。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範,包括習慣規範、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則是文化的主要內容。

由人文而談,文化人總是充當著人文發展的急先鋒,是人文的傳道者與護衛者。在以前,文化人是對知識分子的總稱。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把具有學識、懂藝術、懂影視、懂音樂、從事藝術創作和研究的人都稱為文化人。有一段時間裡文化人和知識分子的概念基本等同。今天,文化人主指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從業者以及受過高等教育,有知識的人;知識分子的概念更加寬廣,它包括所有有知識、有思想的各界人士,其中也包括我們所說的文化人。

人文精神就如暗夜明燈 白雲彥語錄

從現今時代來說,文化人對我們自己而言,就是將文化融入自己體內,變成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家國情懷。對他人而言,就是用自己擅長的文化來引導他人,教化社會;這其中當屬作家、書畫家、文藝工作者們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比較活躍。

本文暫從人文美術與時代精神的促進關係簡單交流探討,有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當代人文美術作品來了解文化人想要表達的精神實質,這也可以看到一個文化人在某一階段文化思考的社會性。

中國畫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歷史、智慧、性格、心理、氣質為一體;並以其鮮明的特色和風格,在世界美術體系居於重要地位。

傳統的中國畫有書畫同源之說,在發展過程中又與詩相融;魏晉以來詩書畫皆為文人所為,自然形成一體,構成了我們民族繪畫的基本品格;即以書法為體骨,以詩為靈魂;元代以後篆刻印章走進畫面,自此中國繪畫發展成為一門包括書法、詩文和篆刻四種藝術融合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當代人文美術繪畫作品是在中國畫與時俱進的基礎下發展的,有些文化人則能辯證吸收一些相關學科的人文要素,審視世界文化藝術發展的現狀,用文化人自己的想法,以及要表達的人文美術藝術形式,形成的當代繪畫作品。

當代繪畫在今天已經不在拘於用單純的筆墨和紙絹,其中表現形式已經多樣,色彩紛呈,百花齊放。當今社會隨著文化娛樂、創意產業、動漫影視等領域經濟的發展,人文美術當代繪畫已經在傳統文化的助力下,逐步發展成為新經濟、新時代、新文化領域的核心要素。

大觀心清淨 68cm*164cm 宣紙水墨 白雲彥於2012年創作

正午陽光毫不吝嗇的灑滿荷塘,經歷多日陰霾的天氣,漫捲的一切盡情舒張;題字「大觀心清淨,自在蓮花開」,絲絲清風傳來河岸以往的繁華,挺直而立的勁荷錦繡冠華;大氣凜然,率真淡雅,伴隨正午陽光,隨波蕩漾,人文精神崛起之,荷塘印象。該作品參加中國作家書畫院成立書畫展(北京, 中國現代文學館,2013.5.23),該作品發表在<<作品>>雜誌 2013年4月期 ,該作品在2016年參加美國洛杉磯世界藝術博覽會展覽

整個世界都是靜得,那是內心;恣意生長的希望,在悄悄的蔓延中,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著。忽然,不知從哪裡傳來的古琴聲,便打破了這寧靜,久久沉迷的信念便堅定起來,生命已經在蓬勃延伸了。

作品參加中國郵政與臺灣中華郵局《鴻雁傳書》活動展覽(北京,中國郵政商業信函局長安街展廳2014.5.10)

白雲彥 美國洛杉磯世界藝術博覽會

作者簡介:

白雲彥,男,漢族;70年代生人,祖籍內蒙古翁牛特白家大院,現居北京。

幼承家學,1991年入讀烏丹師範學校學習,四年在校專業學習,獨愛文學詩詞與美術繪畫,加入縱橫學社。1994年畢業後,任職赤峰市元寶山區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美術專業班專業課教師,後任美術教研組組長。

2002年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專業,2004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大學美術學專業,2011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獲得工程碩士學位。

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民族藝術館副秘書長、中國作家書畫院副秘書長、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博士後扶貧工程中心專家、國家生態環境部公益活動「詩e中國」傳頌人、北京麥火文化有限公司首席文化學者等相關職務。

本文由白雲彥原創,歡迎關注;一篇佳作,一杯茶,點一個贊,留一段話,有幸結緣!

2020年4月16日 人文日記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靜待花開,是最美的教育情懷
    唯有懷揣上善若水、靜待花開的情懷,審視自身之不足,明確發展之方向,以主動發展、勤奮上進為帆,划動終身學習之槳,在學習中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將自己站成一棵頂天立地的樹,塑成一朵無所不能的雲,修煉成一個盡善盡美的靈魂。只要還站在講臺上,就能時刻保證具有搖動其他的樹、推動其他的雲、喚醒其他的靈魂的無窮力量。
  • 努力耕耘,靜待花開
    努力耕耘,靜待花開   ——之不忘初心,愛我中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三閭大夫屈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是杜甫自始至終的追求,矢志不渝,所以他心憂天下,悲天憫人,哪怕身處簡陋不堪的茅屋,他擲地有聲的吶喊依舊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其精神永垂不朽。
  • 李書春:願畢業生們,心守一抹暖陽、靜待一樹花開
    還有就是全體畢業生的創作態度,對自己學業的尊重,對大學時代的珍惜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在這裡,我想對畢業生們說:這次畢業展將會是一個永不撤展的展覽!學院真心希望通過這一展覽,同你們一道,銘記住你們在青春歲月裡的「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這次展覽將是你們送給自己畢業季最好的禮物:「書生意氣,揮斥方裘。」
  • 【新時代文明實踐】鶴山鎮王卞小學:守得雲開見月明,靜待花開終有時
    守得雲開見月明,靜待花開終有時一群人,一條心,一件事,一起拼
  • 《靜待花開》第20期《知遇之恩》
    )(如果出現點讚數量相同,則按你的微信相冊轉發《大美安溪》或《靜待花開》文章數量最多的為獲獎者)。大美安溪》第119期《鄭煜琛的成長故事》《大美安溪》第120期《陳智嶸的成長故事》《大美安溪》第125期《引燃少年夢想》《大美安溪》第128期《昨夜無眠》《大美安溪》第130期 《帶著夢想進北京》《大美安溪》第132期《魏釗攀的母親》《大美安溪》第133期《懂為心聲》《靜待花開
  • 守一隅溫暖,靜待花開——記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教師李佳麗
    守一隅溫暖,靜待花開 ——記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教師李佳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賈芳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做教育心急不得,就像靜待花開的一個過程,身處校園的我們,聞一抹校園的花香,瞧一眼青春的學生,安守這一隅溫暖的「土壤」中,靜靜地等待著學生的成長、成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的李佳麗老師就是一個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她於2012年大學畢業後便來到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從事最基層的輔導員工作,一做就是六年,直至後來轉崗為商務外語學院教學幹事。
  • 上海特級教師、校長們又一集體力作《靜待花開
    2020年8月14日,《靜待花開——百位特級談育人智慧》新書首發式在上海書展友誼會堂拉開帷幕,近50位上海教育界大咖齊聚,與青年教師們面對面,開啟了一場教育的盛宴。《靜待花開——百位特級談育人智慧》在系列圖書中增加了「育人」這一維度。不管是處於職業初期的新手教師,還是處於發展期的成熟教師,都能尋找到教育問題的相同點、教育情境的相似點,獲得前行的動力。每一粒種子都會開花結果,我們的教師就像靜待花開的園丁,傾聽生命拔節成長,收穫滿園春色的幸福。
  • 除了「靜待花開」,還要「默默耕耘」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信息傳遞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往往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學習西方的「快樂教育」,放手散養,處處」尊重「孩子的需求,讓孩子釋放他們的天性,快樂、自由、獨立地成長,期待孩子的「靜待花開」。在快樂、自由、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我們是否想過,是否只看到了西方教育的片面,西方同樣有精英教育,很多孩子也有升學、應試的壓力,除了」靜待花開
  • 教育需要靜待花開
    人的一生就像一株植物,要經歷無數次花開花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植物,花期不同,有早有晚。家長都希望孩子優秀,並且最好是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的優秀,時時刻刻都在綻放,家長在這種綻放中虛榮心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可是花怎能常開?
  • 「慢中教育,靜待花開」,父母需要做好這一點
    看到我一臉的驚訝,KK解釋說:「等孩子大一點能自理了再接回家,現在教育孩子不都說『靜待花開』嗎?我也是在保姆家長大的,現在不也過得挺好嗎?」 靜靜地等待,什麼也不做就能等到花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 一位母親在暖冬裡的真情告白:用心陪伴,靜待花開
    孩子就讀的幼兒園特意邀請了一位學者為所有幼兒園的家長做了主題為」用心陪伴,靜待花開」的演講,讓這個冬日格外有溫度.這位學者還有另一個身份:母親.因此,她的講座聽起來格外有觸感,引發無限的遐思… 父母歷經歲月風霜的洗禮,有很多人生的經驗.年輕的一輩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長大,接受的是新知識,新觀念.如何在新舊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 家長,你可能誤會了「靜待花開」的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但是,也許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懂得這句話的含義。他們只看到了「靜待花開」,而忽略了「默默耕耘」。前幾天,有個五年級的家長帶孩子過來諮詢。
  • 閆金 ‖ 守得雲開見月明,靜待花開終有時
    守得雲開見月明,靜待花開終有時」。是的,要努力,但是不要著急,繁花錦簇、碩果纍纍都需要過程。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總有一段難熬的日子,讓你自我懷疑,讓你痛苦萬分。不過當你多經歷一點,就會發現,原來那只是生活的常態,而正是這些難熬的日子,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從大學畢業到律所實習再到進入銀行工作,幾年時間下來,工作經歷、個人見識有所增加,但是我卻一直在不停地問自己,什麼才是我最熱愛的職業?
  •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媽媽的心路》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媽媽的心路》 2020-05-07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靜待花開還是拔苗助長
    相信孩子,靜待花開。」對於孩子,作為家長,我們都是傾其所有,盡其所能。家長朋友們,只要我們正確引導,用心❤️澆灌,孩子總有綻放優秀的一天,請靜待花開。
  • 真正的靜待花開
    共勉:真正的靜待花開
  • 靜待花開---有感期末考試成績
    很喜歡「靜待花開」這句話,靜待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施肥澆水,但不要用力過猛,自主的開放,才是真正的花開。
  • 多點耐心,靜待花開
    我最深刻的一個感受,就是做父母的,不要因為比較而焦慮,應該對孩子多一點耐心,靜待花開。還記得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看到很多朋友同事的孩子,這麼大已經可以騎車了,我們也嘗試讓他們學騎自行車。可是,寶貝怎麼都學不會,磕磕絆絆上不了車,好不容易上去了,騎的歪歪扭扭,走不了幾步就倒了。經常失敗讓孩子失去了信心,後來根本不願意去嘗試了。
  • 回眸與展望|匠心堅守 靜待花開
    回顧2020,有太多的感想與感動,在這不同尋常的年份我們默默耕耘,靜待花開,為讀者獻上一本本好書,收穫友誼與成長。《靜待花開》書影早在2019年底,《靜待花開》一書的選題雛形就已經在醞釀之中。立德樹人是我們教育的中心環節,如何做好育人工作,是全體教育者永遠的課題。我們打算在特級教師系列圖書中,增加 「育人」這一維度。然而學校育人工作紛繁複雜,而且與社會、家庭息息相關。怎樣劃分「育人」的維度才能使圖書的邏輯清晰?
  • 致父母:別再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
    其實,我身邊推崇放養教育的父母還有很多,「管得越少,孩子越自覺」已成為家長們的共識。但是,我們真的理解「放養」的內涵了嗎? 「靜待花開」不是「撒手不管」很多家長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在很多家長的理解中,所謂的放養,正是「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