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人》告訴我們,一個父親的本分,到底是該圈養還是放養?

2020-12-18 蔣昊商業觀

最近,一部青春都市劇《小情人》活躍在熒幕前,愛奇藝和深圳衛視臺網聯動播出,胡軍、金晨演繹的鬥智鬥勇的父女,上線就活得大批觀眾好評,獲封「最接地氣父女檔」。

《小情人》講述的是保安公司老闆單子飛(胡軍飾演)在妻子早亡後獨自帶大女兒單單單(金晨飾演)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對父女從第一集開始就進入了鬥智鬥勇模式,再加上呆萌小姨(胡靜飾演)、新潮奶奶(鄭佩佩飾演)的加入,在單家上演了一出出笑料,而這種跌宕起伏的父女鬥也還原了不少現實家庭裡的代際關係,剛剛開播就受到了不少關注。同時,就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引發觀眾的熱議!

46歲的單子飛退伍後,經營著市內最大的安保公司。唯一的女兒單單單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哲學系。本想給女兒一個驚喜的單子飛,到了香港卻意外發現女兒因長期曠課被學校開除,並開了家紅酒店。訓斥了女兒之後,他決定帶女兒回大陸生活。從此後,單家22條家規高懸在臥室裡。單單猶如囚籠之鳥。單單和奶奶結為統一戰線,三代人上演了一次次嬉笑連篇的家庭對抗。

相反,再看看單子飛的拜把兄弟祖南頭,教育女兒的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選擇放養的方式,女兒從小就很獨立,但是面對婚姻大事,吃盡了虧,宋軼飾演的祖貝萊,認識了戲裡面的渣男常樂(居來提飾演),從一個戲劇化的結婚開始,把婚姻生活拍成了一部鬧劇,著實可憐!

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到底是該圈養還是放養,也許現實中有個人給了我們答案!

還記得李亞鵬上《朗讀者》那一起節目嗎?網上提前曝光了他寫給女兒李嫣的一封信:「上帝給了你這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

信的內容,讓人動容,也讓我們開始重新審視李亞鵬,這個不再是王菲老公的男人,不再活躍在屏幕上的男演員,而僅僅是一個11歲小女孩的父親。李亞鵬親自接送女兒上下學,開家長會,節假日帶她去公園,媽媽不給買的寵物豬,他也偷偷買。據說為了讓竇靖童上北京四中,李亞鵬到處奔走找關係;後來竇靖童去美國留學,李亞鵬將當年父親送給自己的話轉贈給她:「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人生無常,寵辱不驚。」

人前人後,李亞鵬稱竇靖童「我的大女兒」。而竇靖童被問到李亞鵬就一臉甜笑稱:「我爸。」這個爸當得怎麼樣,不言而喻。所以,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自身的經歷,李亞鵬的爸爸從小都會陪兩個兒子讀書、講故事。節假日還會帶李亞鵬去爬山、散步。儘管父親在57歲就因病離世,但李亞鵬說他很慶幸,因為如何做父親,他的父親早就給他樹立了榜樣。

所以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小時候,孩子需要的陪伴,長達後,孩子需要的土壤,空氣,水,這些環境,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提供還是好的生長環境,讓孩子自由的成長,

「未來的人生道路中,她一定會遇到來自各個方面的詫異的驚奇的目光。孩子要如何面對?她要如何面對她的人生?」對此,李亞鵬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她不可以躲避,

就像我們,

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孩子,

我們不可以躲避這個事實,

我們必須要去面對她。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顆堅強的心,

可以面對向她投來的所有目光,

我希望她將來長大以後,

當遇見這樣的目光的時候,

她可以對別人詫異的目光回報一個最甜美的微笑。

李亞鵬說:「可以接受女兒的不完美,但是一定要有才情!李嫣5歲時,每年24個節氣,李亞鵬都會帶著她去十三陵水庫個固定的地方做水溫、空氣溼度的測試。如果是驚蜇,他會和女兒找一個甦醒的蟲子進行觀察。一年24次,連續6年,他和女兒背著厚厚的《本草綱目》,風雨無阻地去同一個地方,做同一件事。

李亞鵬瞬間釋然,培養一個獨立、自信,對世界報之以笑的孩子,不就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嗎?其實,根本沒有什麼能打敗她。

真正的父愛,就如李亞鵬先生所做的一樣,對待自己的「小情人」,可以接受她的不完美,但一定要有才情,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同時又對世界充滿愛意,這樣,困難來臨時,才不會畏懼,這便是成長!

相關焦點

  • 放養還是圈養?「協作培養」的孩子才能更適應現代文明
    你可以問問那些讀過《放養孩子》這本書的父母,他們有多少人能做到書中給出的建議。我有一個朋友曾跟我說,他們夫妻倆在周末的早上睡懶覺到十點,不到三歲的孩子起床後就自己在家裡玩。這就是他們家的放養。還在一些教育論壇裡聽父母說,初中以前孩子就該盡情玩,童年不玩以後就沒機會玩了。他們都太喜歡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放養」。「放養」究竟該如何養?
  • 女孩子應該圈養還是放養?
    這個話題如果是放到七八十年代,那就毋庸置疑了,那肯定不會是圈養了,不,那個年代壓根就沒有圈養放養這個說法,那個年代,父母把孩子生下來餵養個兩年基本上就讓他們「自由發揮」了,就是讓他們滿村子地去跟小朋友玩,等吃飯的時候才能聽到整個村子此起彼伏叫自己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根本就不用去找,只需在大馬路上一叫就可以了。所以,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沒有嬌氣的女孩子。
  • 「圈養」和「放養」的孩子
    【放養的孩子】一個12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從來不管他。還見他玩了平衡車,我也不知道他是在哪學的,也玩得非常不錯,他還會溜冰,除了感覺他的平衡感特別好之外,還覺得他很聰明,怎麼什麼都會呀,他家裡都沒管他,到底跟誰學的呢?我很好奇。放暑假的時候,他會跑到我們家來玩,抱著個手機,因為他爺爺給了他一個手機。這樣,他就可以玩網遊了。可是,他玩手機網遊不止一兩天了,時間一長,就上癮了。
  • 圈養or放養,你怎麼看?
    何謂「圈養」,何謂「放養」?圈養與放養有何利弊?家長們,你們怎麼看?今天和大家深入探討下這個話題,不要錯過喲!而在教育理念模式上的解讀,圈養是指父母以愛之名,來約束孩子走一條有秩序,有規矩,科學的教育道路。   放養,就是以孩子的意願為主,不過多的幹涉、限制、約束孩子所做的事情,讓孩子自由處理和發展,教育環境非常的寬鬆。 「圈養」和「放養」,家長們怎麼看?  父母A:圈養,過於嚴謹,往往給的多,易造成營養吸收不均衡。
  • 都說男孩放養比圈養好,那麼如何讓男孩不「野」也不「娘」呢?
    從古至今,有關於教育的話題就層出不窮,有的人覺得放養比較好,有的人則覺得圈養式教育比較好。究竟哪個更好呢?哪個更適合孩子呢?我想這仍然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家長應懂得把握好這個尺度,不管是放養還是圈養,應努力讓男孩不「野」也不「娘」。
  • 「圈養式教育」對比「放養式教育」,適當的空間才能讓孩子成長
    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斷進化,在適當的空間裡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王女士是「圈養式教育」的忠實執行者,由於自己童年時在鄉下放養長大,深深體會到了放養教育的不足,所以王女士精心為自己的女兒設定了「圈養計劃」。從性格培養到才藝學習,一件一件安排的明明白白。
  • 圈養孩子和放養孩子有什麼不同?這4方面的區別,對娃的影響很大
    孩子小的時候媽媽都在想如何能吃好穿暖,長大後想著該如何教育。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可謂是煞費苦心,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媽媽們逐漸分為了兩大派:放養式教育和圈養式教育。放養式教育常常被稱為西式教育,更多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圈養式教育就是我們都經歷過的應試教育,需要集中管理,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那兩種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呢?
  • 為什麼放養的孩子比圈養好?
    再長大一點的時候,你可能把孩子的周圍的環境處理起來,把危險品,帶一點尖的、角啊的東西隱藏起來,問題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走路的安全環境。為父母你的態度可能是和善的,有耐心的。但是一旦到了後來十幾歲甚至更大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為什麼就忘記了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呢?忘記了鼓勵,忘記了欣賞。忘記了承認、接納。
  • 隔代教育出的狀元林中文:先「圈養」後「放養」,還有這3個方法
    可能讓你想不到的是,這樣一位美女狀元,是隔代教育出來的,實行的是先"圈養"後"放養"的方法。林中文說,父母不太管她,但在上小學三年及以前爺爺對她的學習"盯"得很緊。因為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所以,後面就可以放心地"放養"了。一、自覺的學習習慣我們小時候到大學畢業也幾乎是"放養"而來的,怎麼就沒有那麼優秀呢?
  • 城市孩子圈養,農村孩子放養,你更看好哪個?彈性育兒要注意什麼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出現了城市孩子圈養和農村孩子放養的兩種現象。說到「放養」和「圈養」,你站哪邊呢?「放養」和「圈養」各自有什麼樣的優缺點?如何將兩種方式取長補短,做到彈性規劃?」放養「孩子的缺點① 整天哭窮,把變有錢看得很重要我們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相比於其他人,窮養長大的孩子生活比較節儉
  • 鄧超兒子「放養」和蔡國慶兒子「圈養」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我們生活中常常說到的「放養」和「圈養」其實正是教育方式的選擇,這兩種教育方式有什麼差異,我們又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或許這些明星育兒的經歷能夠告訴我們答案。蔡國慶選擇「圈養」兒子,小小年紀已經成為「完美孩子」蔡國慶的兒子叫慶慶,今年九歲的慶慶除了繼承了爸爸的高顏值外,氣質也是變得比較突出:優雅似乎成為了這個孩子的代名詞。
  • 90後被「放養」長大,卻不得不「圈養」自己的孩子,原因令人心酸
    80、90後父母小時候是不是「放養」長大:上學前,幾個小夥伴一起玩,沒有課外輔導、沒有智力啟蒙課,有的只是沙包、玻璃球、小辣條。上學以後,每天步行上下學,沒有家長接送,沿途都是美麗的風景,家長也不會輔導作業,成績好像不是那麼重要。
  • 才發現,高情商的女人,都很會「圈養」男人
    網絡上、生活中等很多案例都告訴我們,女人對男人控制欲太強,就會讓彼此的感情往一個相反的方向走去。 畢竟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空間,無孔不入的「圈養」方式,只會適得其反,因此,因噎廢食的女人開始不控制男人的生活。
  • 實錄:真的很想知道,做父親的小情人到底是什麼滋味?
    如果不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下,我何至於此?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情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應該被父親呵護寵愛的,可我從來都沒有體驗過小情人的感覺。所以,對他們我心裡有愛,卻又痛恨,想遠離他們又總想靠近得到些安慰,對於這樣的父母我也是無語,難道一大把年紀了我還要勸說他們離婚?煩透了。
  • 「放養式教育」不是毀滅孩子的根源,剝奪自由才是
    因而年輕一輩的家長大多數都活在這種「放養式教育」的壓力之下,自然而然地就把牢牢看緊孩子成長的每一步當成了生活的首要任務,也就是所謂的「圈養式教育」。但這種「圈養式教育」,對孩子來說真的是最好的教育嗎?如果你想看楊桐和鄭瑩佳在農村相處生活中,一言不合就battle的火爆場面,那你恐怕也要失望了。
  • 尹建莉怒批李玫瑾,「西式放養」還是「中式幹預」?到底該聽誰的
    前景:李玫瑾和尹建莉的育兒觀到底有何不同?李玫瑾: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年62歲,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致力於青山年犯罪心理學研究。美國教育專家呼籲爸爸媽媽「放養教育 」,但是放養不等於散養。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可以選擇自己出門,去自己喜歡的地方,接觸自己的小夥伴,離開父母的關注視線,也許上網,也許調皮幹壞事,也可能做兼職賺錢,父母放養的邊界是孩子不能離開家6個街區或者晚上9點前必須回家。
  • 男人是管不住的,聰明女人懂得「三不」原則,放養而不放任
    「放養」的那種男人,那人應給男人極大的自由與信任,一丈之內是「丈夫」,一丈之外,就放羊吃草了,但他就自控,別不去禍害莊稼。有草吃,就不會去偷腥了,往往女人的英明與偉大,就像光芒萬丈的太陽,將男人照耀得光明磊落,所以她好,男人自然對她好。放養的動物總圈養的有營養、有味道,不管是兩隻腳的禽,還是四隻腳的獸。
  • 圈養100隻母羊,羊羔育肥到30斤出售可行不?老養殖戶告訴你
    要說養羊,其實也得需要考慮好多的因素在裡面的,比如光剛開始的養羊,就有圈養,放養,半牧半飼等餵養方式,你得選對符合自己方式,這樣才能搞好養殖。比如你是打算在農村發展養羊,而且有草地的話,那麼用來放養就比較好,要是羊多的話,也可以採用半放牧半圈養的方式來養,這樣也不會擔心草場不夠的問題;如果養殖的更多,有一定的規模化,那麼還是採用圈養的方式比較好一點,雖然比放養的成本要高一點,但保證了羊群的繁殖質量,還是一樣的效果。
  • 女兒不是父親的小情人,這對孩子跟妻子都是傷害
    這些人身為父親對自己女兒的關係更加親近,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妻子,所以也就有了「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這樣的說法。在網絡上,有一種營銷號的人設是專門做這種「女兒奴」,或者小情人的標籤,往往會讓父親與女兒十分親近,甚至有一種跨越這個年齡的成熟感。在視頻中,女兒躺著爸爸的腿上對媽媽喊道:「不想幹我們再請一個,你這個外姓人!」
  • 跨國婚姻,不同的育兒觀念,放養和圈養,朋友們,你支持誰
    撒貝寧近幾天除了煩還是煩,愁得他寢食難安。最要命的還是無人理解他,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自己真的錯了嗎?事情的原因出自他漂亮而多才的加拿大妻子李白,在養育他們那一對可愛的龍鳳胎方面完全放任自流,典型的散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