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巨豐投顧、騰訊新聞聯合出品。
一、全球股市怎麼了
全球市場在1月份有一個短暫衝高之後,開始分化。美股在2月中旬創出新高之後回落。如果統一以元旦作為一個起點,到3月12日收盤,歐美股市跌幅普遍超過20%,進入技術分析意義上的技術性熊市。
而如果從年內高點統計,俄羅斯股市則勇奪跌幅榜第一名,階段性跌幅達到41.31%!
3月12日,全球有8國股市觸發熔斷機制。所謂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其設置的意義是當市場出現非理性恐慌性拋售時,能夠給投資者一段時間的冷靜期(一般是15分鐘),但是這套交易制度也存在缺陷,那就是觸發熔斷機制後,會造成短時間的流動性危機,從而加劇拋壓。這在A股曾經出現過,相對而言T+0的交易制度性下會有一定的保護。
這次全球股市大跌,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擴散,當中國以舉國之力全民動員抗疫之際,國外並沒有珍惜中國爭取的時間。目前中國得到了控制,而全球則陷入恐慌。
其二、因為需求不足,而導致原油價格出現急跌之後,歐佩克減產協議未能達成,沙特增產降價,開打石油價格戰。石油是資產價格的一個重要標杆,石油價格短線腰斬之後,全球的風險資產都被打折。
其三、則是美國在疫情暴發之前,四季度GDP增速已經明顯放緩,而美股已經處於高位。這就使得美股長期牛市的條件不再具備。隨後隨著疫情、大選、石油暴跌等多重因素髮酵,最終短線暴跌,觸及23年來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熔斷。
中國因為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復工復產積極推進,各地重啟一大批基礎建設投資,正呈現出勃勃生機,但全球資本市場是一局大棋,誰也不能獨善其身。相對而言,少跌一點,就已經足夠體現出避險能力,體現出經濟的韌性,體現出罕見的投資價值。
二、其他資產怎麼樣 石油、黃金、比特幣、美債通殺
近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主要原因在於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和爆發,且局面失控引發國際投資者擔憂,市場恐慌情緒下,全球股、期、債市全線暴跌。
1、國際原油持續暴跌,短期累計跌幅超50%,導致國際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拒絕沙特限產協議,沙特開打石油戰爭,引發國際油價近期持續暴跌。
國際油價(布倫特)從3月5日的50.18美元到到31.02美元,6個交易日跌幅超40%,美國WTI原油期貨跌幅超50%,為歷史罕見。截止昨夜收盤,WTI原油期貨跌1.48美元/桶,跌幅4.49%,報31.5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2.57美元,跌幅7.18%,報33.22美元/桶。
2、美股二次熔斷以及萬億流動性政策引發金融市場恐慌,美股重挫引發連鎖反應,國際黃金價格也是大幅殺跌,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4月黃金期價下跌52美元,收於每盎司1590.30美元,跌幅為3.17%。
3、據交易平臺Bitstamp報價顯示,比特幣跌破4000美元/枚,刷新2019年3月以來新低,24小時跌幅超40%。
4、美國國債收益率大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15.5個基點至0.666%;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5.8個基點至1.257%。
三、金融危機來了嗎
1、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是指利率、匯率、資產價格、企業償債能力、金融機構倒閉指數等金融指標,全部或大部分出現惡化,致使正常的投融資活動無法繼續的情況。
2、金融危機歷史梳理
自17世紀以來,全球範圍內發生了九次涉及範圍巨大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這些危機發生時都對社會運行造成巨大混亂,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次是1637年荷蘭鬱金香危機。當時,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一朵鬱金香花根售價相當於今天的76000美元。後來,當大量的鬱金香抵達荷蘭,一瞬間鬱金香的價格下滑,6個星期下跌90%。
第二次是1720年的英國南海泡沫事件。
第三次是1837年美國金融恐慌。
第四次是1907年的美國銀行業危機。
第五次是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
第六次是1987年席捲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第七次是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第八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第九次也是最近一次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2008年由美國引發的次貸危機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3、當前形勢評估
本次來看, 全球股市在疫情擴散和油價大跌的影響下出現暴跌,多次觸發熔斷,而且已經引發跨資產的大幅波動。從表象上來看,已經是比較嚴重的危機了,但相對於2008年金融危機,還稍遜一籌。至於對後市影響,在於導致股市暴跌的兩大主因是否能夠得到好轉。否則,資產價格持續衝擊之下,不排除會引起債市、匯市、利率、經濟的巨大動蕩。
4、全球政策應對工具與空間
全球央行目前都採取寬鬆政策應對,降息和釋放流動性。但對於眾多歐美國家來說,由於較低的市場利率,其實降息並沒有多大的操作空間。
四、最優投資策略是什麼
1、不能投什麼品種
目前全球資本市場中,股市出現了大幅下跌,已經產生了系統性風險,而且短期之內海外股市難以回到之前的正常水平,接下了很有可能產生由股市暴跌引發的債務鏈的危機。因此,外圍市場的權益類投資品以及與股市、債市相關的金融衍生品最好遠離。
2、應該投什麼品種
首先考慮具有避險功能的投資品種,黃金及黃金相關的投資品種需要重點關注,疫情引發的經濟亂局已經開始在資本市場得到了體現,預計這種困局還有維持一段時間,投資方面要有避險意識;此外,高等級債券或者利率債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手持現金流也是可以考慮的,
3、不能投什麼地區
什麼地區不能投,首先,避開美國資產,美國的暴跌是歷史級別的,世界上最大的資產泡沫開始崩塌,不單股市,債市也將受牽連,從疫情的發展程度看,美國的真正危機還未來到;另外,產業結構單一的國家以及地區要迴避,這些國家受到危機波及的程度更大,如俄羅斯、中東地區。
4、應該投什麼地區
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資產將是本次危機中最安全的避風港,首先,疫情在中國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最大的風險點被剔除了;另外,中國市場基本全面復工,跟外圍比,經濟正常運轉。在外圍經濟遭重創之際,中國資產,尤其是核心資產顯得更安全。
5、最安全避風港在哪裡
數據顯示,面對市場的大幅調整,避險類資產往往會有較好的收益。所以,從相對收益角度,當前債券類是比較好的避險資產。而對於權益類資產,可以考慮風險偏好比較低的銀行等。
執筆投顧
丁臻宇 執業證書:A0680613040001
朱華雷 執業證書:A0680613030001
趙 玲 執業證書:A0680615040001
胡 崗 執業證書:A06806180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