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汪險峰報導2019年11月「臥龍蒲草編織」、「二牛柳條編織」被正式納入康平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康平縣二牛所口鎮岔海撓村建檔立卡戶村民的脫貧信心。促成這一切的就是瀋陽市社保中心鐵西分中心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科主任科員任笑言,他在來到岔海撓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之初就向村民鄭重承諾:「發展柳編產業,掙錢了是大家的,賠錢了算自己的!」在他的帶領下,截至19年末,岔海村兩年來草、柳編織生產總值達到26萬元,共計帶動35戶百姓,人均創收0.4至1.2萬元,其中建檔立卡戶3戶7人。
2018年3月19日任笑言剛剛領證結婚,接到組織任命後,新婚燕爾的他3月29日就來到了岔海撓村報導上任。上任第一天,任笑言的目光就關注到了該村村民劉樹軍,通過了解得知劉樹軍是輕度殘疾,因無法評為二級殘疾導致不能享受低保待遇,其母在2015年10月因病去世後劉樹軍生活一直無人照料。為了幫助劉樹軍重拾生活信心、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任笑言積極協調瀋陽市渾南區某民政企業,在得到該企業答應按月為劉樹軍交納五險並發放500元生活補助的消息後,為確保劉樹軍在2018年4月15日之前領到盼望已久的生活補助,任笑言馬上帶上劉樹軍的相關證件三天內兩次往返瀋陽、康平,為其辦理了就業、招工等相關手續。類似的情況任笑言不只辦理了一次,截止2020年4月,他已經累計為全鎮11名殘疾人辦理了民政企業招工,從長遠性解決了殘疾人未來的生活保障。
岔海村作為臥龍湖環湖村落,生態宜居、環境優美,但環湖村落的百姓同樣有著幸福的煩惱,南家組75戶百姓每年四至九月幾乎吃不到自來水,原因是所建井房處在臥龍湖生態紅線內。任笑言了解情況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主動與縣領導溝通,兩年來經康平縣王志剛縣長的多次協調,終於在2019年末盼來了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的專家組,實地考察了井房建設、環保指標等情況,並最終在2020年春季完成了南家組自來水管道的鋪設工作,老百姓八年來吃水難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2018年3月任笑言初到岔海村時,全村只有一個文化廣場,兩年來任笑言積極協調縣文體局,為南家屯、安家屯爭取了文化廣場;同時協調50家瀋北民政企業眾籌一萬元,為岔海屯擴建了健身場地,為村部建設了桌球活動室。2019年5月又通過瀋陽市體育局為岔海村爭取了籃球設施,使得岔海村在全康平率先了完成屯屯有廣場。
在豐富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時,任笑言書記更著眼於未來岔海村的發展。在村裡多戶走訪後他發現學生們英語考試平均成績只在30分左右,究其原因是教育資源差、家長無法有效輔導。任笑言的愛人是鐵西區衛工一校英語教師,在任笑言的帶動下,2018年寒假她跟隨著丈夫的腳步也來到了艱苦的農村,開始利用寒、暑假給村裡三、四、五、六年級的孩子義務補習英語。任笑言和他愛人決定,在未來的十年裡一定會堅持把岔海村的公益補習繼續做下去。任笑言說:「只有知識能改變命運,唯有一代代岔海有為青年才能更好的實現鄉村振興。」
康平縣二牛所口鎮岔海撓村位於遼寧第一大淡水湖臥龍湖西岸,蒲草蘆葦資源豐富。上世紀80年代初,二牛所口鎮沿湖村落編織蒲包、蒲墊、榻榻米獲利頗豐,近十幾年因產品落後已無市場需求,蒲草編織停滯荒廢。
任笑言到任後先後五次自費前往盤錦、臨沂、義烏考察草、柳編產業。為了村集體產業的發展,也為了讓村民心裡落底,任笑言拿出個人積蓄10萬元去搞培訓、租廠房、跑銷路,並鄭重承諾:「發展村集體產業,掙錢了是大家的,賠錢了算我自己的。」2018年9月他帶領村民率先與省級非遺項目開展合作培訓,截止當年年底累計銷售草編拖鞋3.5萬元。2019年4月任笑言又牽頭聯繫與臨沂市柳編工廠開展訂單合作,同年7月引入民間資本15萬元成立瀋陽市二牛雯安柳編工藝品有限公司。為了降低成本,2020年3月任笑言再次積極引入民間資本10萬元,發展了50畝杞柳種植基地,這不僅大大降低了柳編生產成品,同時也展現了二牛草、柳編從手工項目到鄉村振興產業的蛻變過程。
2019年9月22日,康平縣縣長王志剛帶領縣政府黨組成員來到岔海村柳編工廠,在政府黨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現場會說到,「拿出自己的錢給村裡發展產業,掙了錢是大家的,賠了算自己的,任笑言就是咱康平的毛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