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智慧殿堂,感受數學魅力

2021-02-08 雲集中心小學

走進智慧殿堂,感受數學魅力

——記沁園校區數學學科知識競賽活動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是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也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克萊因說:「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促進鼓舞並驅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有關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求和確立已經獲得知識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內涵。」

    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鑽研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的思維和良好品質,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我校決定在2020年12月初舉行小學數學學科知識競賽活動。

    本次比賽本著公正、權威,專業的宗旨,合理安排,認真落實,嚴格按照方案細則組織活動。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增加愛數學的熱情,學會學數學、用數學。

    此次競賽試卷內容豐富、題型靈活多樣、難易相結合,完全體現趣味性和知識性的融合,通過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檢驗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的遷移和應用能力。

    按照活動要求,各班挑選8-10名同學參與比賽。活動中,孩子們盡情的展現自己的數學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從激烈的角逐中找到了快樂的源泉。

    一年級的小將們「整裝待發」,信心滿滿地準備一展身手。

    小小年紀也能夠爭分奪秒,計算場上「穩」算、「準」答、「狠」提速。

    「神算手」代表——動作流暢、神情專注、結果完美。

    二三四年級的小將們奮筆疾書,計算是基礎,縝密的思維與隨機應變的技巧才是各自攻克數學問題的武器。

    五六年級的選手們沉著冷靜,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裡,竭儘自己所學,從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到創新意識,無不被調動發揮作用。每一個人都是將軍,也是戰士,直面奧數。

    整個活動過程組織嚴密有序,有條不紊,每個孩子都認真答題、書寫規範,上交的答卷令人倍感欣慰。「群賢薈萃」更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經過激烈角逐,以下同學顯露頭角。

    競技場雖小,一往無前;榮譽雖小,光輝和喜悅不減。

    舉辦數學競賽是為了促進孩子們發展自己的數學才能,展現他們的能力,激發學生逐步學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概括、抽象、類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促成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的養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數學世界的奧秘還需要雲小的孩子們從日常的學習中一點點去探索,努力構建屬於自己的數學精神。




圖片:全體老師

文案:顏    敏

編輯:張芸菁

初審:賀海鷹    譚紅梅

終審:王    芳


相關焦點

  • 走進數學殿堂 感受數學魅力
    作為2018年數學與人工智慧文化傳播學術交流會的主要議程之一,湯濤作得《如何成為一名科學家》專題講座吸引了湟川中學的500餘名師生。「成為科學家的路途是漫長且充滿艱辛的,首先要立志並堅持,人無志不立,事無恆不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其次要動腦,要把學與思結合起來,學而不思則罔。再次,要耐得住寂寞。最後,要厚積薄發。」
  • 走進科技殿堂 感受科技魅力
    為擴展農村中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鳳翔縣科協聯合虢王鎮中學組織50多名農村中學生走進寶雞科技館,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走進科技館,同學們立刻被奇妙的展品所吸引,紛紛討論其中的科學奧秘。一樓是兒童科學樂園展區,神奇的展示牆壁、傾斜小屋等立刻吸引同學積極體驗其中的神奇。在二樓的科學探索和生命與健康展廳,同學們了解生命科學,探索人類身體的神奇之處,積極回答講解員提出的問題,並用相關物理模型進行驗證。
  • 感受世界級啤酒文化殿堂的魅力-青島啤酒博物館
    伴隨著近日的熱門話題,記者來到位於登州路56號的青島啤酒博物館感受這座世界級啤酒文化殿堂的魅力。  伴隨著近日的熱門話題,記者來到位於登州路56號的青島啤酒博物館感受這座世界級啤酒文化殿堂的魅力。
  • 挑戰數學高峰,彰顯非凡智慧—建安區實驗中學成功舉行數學競賽活動
    "追尋數學腳步,放飛夢想翅膀,走進智慧殿堂"。
  • 走進博物館 感受歷史魅力(組圖)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人們紛紛走進博物館,感受自然與歷史的魅力。新華社發(蘇陽 攝)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人們紛紛走進博物館,感受自然與歷史的魅力。新華社發(牛書培 攝)
  • 名校聯小玩轉「24點」 學生在遊戲中感受數學魅力
    (原標題:名校聯小玩轉「24點」 學生在遊戲中感受數學魅力)
  • 科學殿堂智慧驛站——走進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站在館西側仰望,眼前是排列整齊、高高豎起的大理石柱、樓頂上向外擴展翻飛的不鏽鋼簷面以及步步延升的寬敞臺階,記者感嘆:真是一座無比宏偉的科學殿堂!不愧是費時兩載(1999年9月-2001年9月),耗資2.4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國家級科學圖書館。    沿西門外石階拾級而上,階側修竹婆娑,不覺已近二樓。
  • 感受數學的魅力,從此愛上數學
    當然,我們很多家長並不能如同笑笑爸爸一般,精通數學,能給孩子講出數學上的規律和奧秘。但是,這並不能妨礙我們培養孩子愛上數學的能力。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夠,那麼就可以用書籍來幫忙。這本《給小學生的數字圖鑑》內容涵蓋小學階段的38個主要數學知識點,分為四大章節:有趣的立體圖形;奇妙的平面圖形,長度、量和測量;美麗的數和比例。
  • 走進海信「品質之家」,感受一下海信家電的魅力
    以前大家買家電都是去大型商超,但鑑於品牌太多自己無從下手,買回家之後也發現和自己家居裝修風格並不匹配,走進海信的品質之家之後,這一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作為海信的首家線下超級體驗館,家電種類一應俱全,並且設計風格很統一。
  •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黃龍縣石堡幼兒園幼兒期是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對自然、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有全面系統的了解,但同時又對他們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親自去觀察去體驗,從而去了解、去熱愛。12月3日,黃龍縣石堡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延安市黃龍山褐馬雞國家自然保護區宣教館,開啟了一次近距離觀察各種動物、植物,奇妙體驗之旅。首先映入孩子們眼帘的是植物標本館,孩子們好奇地觀看各個標本,認真聆聽教師介紹植物的進化歷程、植物的藥用價值等內容,孩子們頓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鏡頭|感受博物館的魅力
    博物館是儲藏歷史記憶的文化基因寶庫,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讓我們跟著鏡頭走進各地博物館,感受博物館的魅力。遵義市匯川區婁山關詩詞館為典型的黔北民居風格,分為1個序廳和5個展廳,展示了毛澤東不同歷史時期的詩詞成就。
  • 阜南苗集鎮張古小學開展家長開放活動——走進課堂 感受教學魅力
    (圖文:邵玲 供稿:冷賀龍 張旭)本次活動向家長們展示了語文和數學兩節優秀課堂。課上師生精神飽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劉丹丹和姜柳柳兩位年輕老師採用了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新知。家長們認真聆聽,充分感受任課老師課堂教學魅力的同時,也欣賞著自己的孩子們出色的表現。
  • 鄉村遊最有意思的地方,走進時空隧道,感受農耕文化魅力
    在農耕文明源遠流長的中原地區位於信陽的明港鎮新集村,有這麼一座博物館,能帶你走進時空隧道,讓你感受農耕文化魅力,記住通往故鄉之路,留住悠悠鄉愁。農耕文化體驗園,探訪農耕文化,展示鄉村面貌,感受最真實的年代情懷,這些傳統的手工業生產場所已經被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所替代,但是我們依然驚嘆於各族人民的智慧。
  • 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 感受"非遺"扎染魅力
        青島洮南路小學的師生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親手體驗千變萬化、魅力無窮的扎染工藝,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中,扎染藝術作為一種古老的工藝被人們喜聞樂見。
  • 鄭州學子三下鄉:走進家鄉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的文化基因,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為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非遺文化,讓新時代的大學生走進傳統文化,感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都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的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2020年7月30日,鄭州財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豫承堅守,探尋非遺」暑期三下鄉實踐團在河南省內開展了為期10天的非遺文化調研活動,記錄非遺故事,感悟非遺魅力。
  • 走進非遺 感受魅力
    市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近日聯合區關工委開展非遺文化研學活動,我區20餘名中小學生通過體驗非遺文化,感受非遺魅力。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學生們觀看了侯家班帶來的舟山布袋木偶戲表演。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形態各異的木偶伴隨著表演者悠揚婉轉的唱腔,在舞臺上仰天大笑、捶胸頓足、翻騰跳躍。表演結束後,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木偶戲操作,進一步感受非遺文化。
  • 北京遊學團走進大同,感受古都魅力
    8月19日,北京HAPPYMOMA兒童美術遊學團走進我市達飛工作室進行絲網版畫的學習交流,將據了解,該遊學團的老師與學生們在遊學過程中走進雲岡石窟,找尋民族融合的痕跡;遊覽華嚴寺、善化寺,參觀古代建築藝術的典範;駐足大同博物館,感受北魏都城的傳奇魅力。來源:大同晚報記者:田雁 張彩峰編輯:趙小霞
  • 走進非遺傳承基地 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走進非遺傳承基地 感受非遺文化魅力「今天學習了非遺文化,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學習傳承好非遺文化,刻苦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會昌縣會昌小學學生劉燁蓓激動地說。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會昌縣組織學生走進國家級非遺項目《贛南客家匾額習俗》的傳播基地參觀學習。基地內懸掛著「翰林」、「進士」、「博士」等17方匾額,令人目不暇接。非遺傳承人肖天長在講解匾額文化同時,還詳細講解每一塊匾額背後的勵志故事。隨後,肖天長還揮毫潑墨,現場展示榜書的書寫,介紹匾額製作流程。
  • 山師附小學生走進親子劇場感受經典魅力
    中國山東網訊 4月7日上午,山東師大附小一年級一班雛鷹小隊的同學們走進山東省話劇院「親子劇場」的演出場地,現場感受經典兒童劇《木偶奇遇記》的魅力。   開演前,由「棒棒糖」阿姨主持的互動節目為演出「預熱」。雛鷹小隊的成員們自告奮勇走上舞臺一展才藝。
  • 走進數學王國體驗數學魅力——記荔園教育集團百花校區2019年快樂...
    穆洋說,本次數學周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多元教育的實施,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傳播優秀數學文化,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自然融合,體驗數學的魅力,感悟數學之美。為期兩周的數學活動在全校掀起了「玩數學、用數學、愛數學」的熱潮,形成了濃鬱的數學文化氛圍,讓學生真正走進數學、感受數學、喜歡數學,在數學活動中得到快樂,從而提升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