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非遺傳承基地 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2020-12-19 小歐談教育

走進非遺傳承基地 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今天學習了非遺文化,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學習傳承好非遺文化,刻苦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會昌縣會昌小學學生劉燁蓓激動地說。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會昌縣組織學生走進國家級非遺項目《贛南客家匾額習俗》的傳播基地參觀學習。基地內懸掛著「翰林」、「進士」、「博士」等17方匾額,令人目不暇接。非遺傳承人肖天長在講解匾額文化同時,還詳細講解每一塊匾額背後的勵志故事。隨後,肖天長還揮毫潑墨,現場展示榜書的書寫,介紹匾額製作流程。學生們個個激情高漲、大開眼界,並表示會好好向博士學習,通過自身不斷努力,爭做社會有用之才。「開展這樣的活動,主要是想讓更多人領略非遺的魅力,參與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從而讓我們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開發和利用。」會昌縣文化館非遺辦主任黃振榮說道。

截至目前,會昌縣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非遺項目6項,市級非遺項目14項,縣級非遺項目63項。初步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有省級傳承人3人,市級傳承人11人,縣級傳承人42人。

相關焦點

  • 感受貝雕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感受貝雕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2020-12-15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州學子三下鄉:走進家鄉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的文化基因,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為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非遺文化,讓新時代的大學生走進傳統文化,感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都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的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2020年7月30日,鄭州財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豫承堅守,探尋非遺」暑期三下鄉實踐團在河南省內開展了為期10天的非遺文化調研活動,記錄非遺故事,感悟非遺魅力。
  • 重慶璧山: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一天,重慶市璧山區秀湖水街非遺小鎮格外熱鬧,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慶主會場活動——重慶非遺購物節和第五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在這裡開幕。
  • 非遺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 通訊員 潘志瑩/文 記者 管強 通訊員 潘志瑩/圖)12月9日,「2020年度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光明區田寮小學開展。本次活動通過抗疫主題非遺展和非遺小課堂兩種不同形式,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讓非遺教育真正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傳承非遺文化。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光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協辦。
  • 貝雕走進課堂!感受藝術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日前,福建貝雕(平潭)非遺傳承人、平潭貝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詹勝走進平潭賽爾雙語學校,為雙語實驗班學生帶來一節生動的貝雕製作課。課堂上,詹老師為孩子們講解了製作工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項,並在講解中完成了一件貝殼工藝品。
  • 遊覽上海「非遺」 感受文化魅力
    遊覽上海「非遺」 感受文化魅力沈琦華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非遺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產生「化合反應」,遊走上海「非遺」線路,可以近距離感受申城的文化魅力。寶山非遺遊線火爆上海非遺文化中心精心提煉上海非遺文化元素,與旅遊線路有機融合,發布了一系列的「非遺之旅」,其中包含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顧村公園和寶山寺的寶山遊線受到滬上遊客青睞。
  • 雲陽舉行「非遺進校園」活動傳承文化魅力
    {"title":"雲陽舉行「非遺進校園」活動傳承文化魅力",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yunyang/yunyangxinwen/2020-12-15/3421623.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
  • 非遺進校園,傳承文化魅力~
    , 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注入新活力 。 活動中,同學們了解非遺,認識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並在「我是非遺小傳人」書卷上鄭重地籤上自己的名字,立志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走進非遺 感受魅力
    市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近日聯合區關工委開展非遺文化研學活動,我區20餘名中小學生通過體驗非遺文化,感受非遺魅力。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學生們觀看了侯家班帶來的舟山布袋木偶戲表演。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形態各異的木偶伴隨著表演者悠揚婉轉的唱腔,在舞臺上仰天大笑、捶胸頓足、翻騰跳躍。表演結束後,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木偶戲操作,進一步感受非遺文化。
  • 展現非遺魅力,傳承中華文化,汝陽劉非遺研學館在行動
    秋高氣爽,碩果飄香,在這收穫的季節裡,項城市教育研學實踐基地迎來了為期5天的初中學生研學遊活動。為加強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生們的傳統文化素養,9月18日上午,項城市教育研學實踐基地來自項城附近學校的初一學生零距離體驗了兩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即汝陽劉毛筆技藝傳承和世界非遺中國書法。
  • 齊魯晚報小記者走進威海市群藝館感受「非遺」魅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12月13日,齊魯晚報小記者走進了位於威海市群藝館內的威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親近非遺,了解非遺,與非遺傳承人近距離接觸,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韻味,認識傳統手工藝的精妙,了解、學習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做非遺文化遺產的保護者
  • 登封濱河路小學師生走進嵩山木雕研究所研學,親身感受非遺的魅力
    2020年8月21日下午,登封市濱河路小學四年級一班部分學生及老師,在申松強老師的帶領下,到嵩山木雕藝朮研究所,近距離觸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嵩山木雕的藝術魅力。使學生對嵩山木雕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基本了解,師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對展示的作品讚不絕口,有學生代表談了自己的參觀感悟,都覺得如此近距離的感受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收穫頗豐,真是不虛此行,最後集體合影留念。
  • 廣東佛山:非遺走進生活 讓青少年成非遺傳承重要力量
    圖片來源:佛山日報 符詩賀/攝  佛山共有9所學校和13個非遺傳承基地成為「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動中青少年體驗、學習非遺的主要陣地。  由於市場供求關係的萎縮,很多傳統手工藝都面臨著生存困境。連續三年,南海金箔鍛造技藝傳承基地承接了三次「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培訓班。通過升級改造,該基地還成為南海區定向非遺旅遊點,開發了10種以上的非遺體驗項目,每年接待大量遊客; 吳氏父子成功轉變了經營理念,除了接工程和加工外,還開展工藝培訓、文創銷售、旅遊參觀等業務。
  • 廈門舉辦閩南非遺文化鬥陣行 市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品味千年文化精華,感受非遺獨特魅力。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迎來了一場文化盛宴——「追夢新時代 幸福在湖裡」悅遊·湖裡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鬥陣行,在仙嶽山公園舉行。  氣溫節節高,更映襯非遺項目的火熱。
  • 黃果樹旅遊區舉行非遺文化傳承主題系列活動
    非遺傳承人楊正洪教小朋友雕刻  近日,黃果樹旅遊區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契機,在該區面具雕刻傳承示範基地、布依蠟染傳承示範基地舉行以「傳承匠心 傳習文明  在面具雕刻傳承示範基地,非遺傳承人楊正洪從古代祭祀圖騰的概念出發,深入淺出地闡述安順地戲臉子與安順屯堡文化的發展歷程,通過現場講解不同面具種類雕塑技法、裝飾花紋、色彩調配,讓孩子們了解、熱愛安順屯堡文化。
  • 2020「走進非遺」非遺夏令營活動成功舉辦
    7月14日,連雲港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江蘇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舉辦的七彩夏日——「走進非遺」非遺夏令營正式開營。江蘇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社會實踐團隊共50餘名師生一同感受非遺的魅力。此次活動邀請到的是麵塑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曉明,以麵塑創作、文創產品知識講座與麵塑製作技藝教授活動相結合的模式,讓同學們對麵塑有了更形象的了解。
  • 非遺文化進社區 宿遷40多名少兒感受泥塑製作魅力
    「今天參加這樣的活動,讓我在玩中學,學中玩,既學到了什麼是非遺文化,又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做出了自己喜愛的泥塑作品。」11月15日下午,在宿遷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張凡小朋友拿著自己做的泥塑作品很開心。
  • 名師名家引領非遺文化傳承 廣州金蘭苑小學7個非遺項目課程全面鋪開
    名師名家引領非遺文化傳承 廣州金蘭苑小學7個非遺項目課程全面鋪開金羊網  作者:  2020-01-19 金蘭苑小學接過荔灣區文化局授牌
  • 「非遺第一課」開課,東莞推動「非遺在校園」常態化
    9月17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暨「非遺第一課」啟動儀式在東莞松山湖清瀾山學校舉行,全市多所學校新學期的「非遺第一課」也同步開課。據悉,今年非遺進校園活動的公益場次將安排33場,首場走進松山湖清瀾山學校,是東莞非遺進校園新的嘗試,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踐行國際化辦學理念的深度融合,開闢了「東莞非遺進校園」新的途徑。
  • 學做進賢燈籠 傳承非遺文化
    >品嘗哦~各位殘友們快來領略一下進賢非遺的魅力吧!非遺是什麼?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示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