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記者從死者母親胡月琴處獲悉,有好心人同情她的遭遇,給她捐助了20萬元,讓其到殯儀館取出兒子遺體,進行安葬。
胡月琴說,12日,她將到寶山區殯儀館辦手續,然後儘快讓兒子入土為安。「兒子在裡面躺了17年,這17年我每天都會想他,好幾次夢到他小時候的樣子,對著我笑。」
在家中整理資料的胡月琴
胡月琴稱,她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糾紛引發關注後,街道社區平安辦的工作人員曾到她家了解情況,但是醫院始終沒聯繫她。對於之後的打算,她準備等處理完兒子的後事再去考慮。
據此前報導,今年68歲的胡月琴是同濟大學印刷廠的退休職工。2003年4月3日,她陪正在讀大學的年僅20歲的兒子李奇樂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以下簡稱「新華醫院」)看病,兒子當天被確診為急性重症胰腺炎,隨後病情惡化,經過多次手術,在53天後去世。
為了給兒子治病,她花了40多萬元,但還是欠新華醫院12.4萬元醫療費。胡月琴說,因為欠醫療費,醫院一直不開具兒子的「死亡證明」,她曾多次給院長寫信,甚至承諾會儘快把欠費還上,但還是無果。
16年後,胡月琴終於拿到兒子的死亡證明(複印件)
後來對醫院的憤怒變成懷疑,她開始四處寫信舉報「新華醫院醫療殺人」。但是,醫院否認醫療事故,並於2003年9月將胡月琴夫婦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所欠醫療費。一審、二審醫院都勝訴了,就在法院對判決執行時,楊浦區人大常委會發函稱,為了避免矛盾激化,暫緩法院對判決的執行。
此後,胡月琴又進行了長達17年的「拉鋸戰」。
2016年,老伴突發心梗去世,胡月琴有些措手不及。「我年齡也大了,只有儘快料理完兒子後世,才能安心的離開。」胡月琴說,她不得不改變思路,不再執拗地認定「醫院醫療殺人」,而是只想討要「死亡證明」。
後來,經過多次到上海市信訪辦反映情況,2019年1月,上海市衛健委發函,胡月琴才取得兒子的「死亡證明」(複印件)。但是17年的屍體冷凍保管費已經接近20萬元,她還是無力將兒子接出來,安葬。
來源 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