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我的教育,就是無為而治

2020-08-11 親子大家說

可以說,我是一個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們可謂操碎了心。孩子每一次分數的浮動,都牽動父母緊張的神經。但有的時候卻適得其反——無論你多麼嘔心瀝血,多麼全力以赴,孩子卻依然我行我素,絲毫不配合父母的「宏偉計劃」。像犯犟的水牛,任你鞭子狠勁兒抽,就是原地不動,就是不願讀書,讓父母無能為力。


在我女兒出生那年,我剛考上研究生,在異地求學。後來女兒開始識字、我就給她寫信,起初非常簡單:貝貝,爸爸想你。女兒把我寫給她的信當寶貝,不停地看,不停地念。


然後隨著我寫給她的信越來越長,她認的字也就越來越多了,很自然的,在這個讀信的過程中,女兒培養起了閱讀的習慣和學習的興趣,孩子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家長就不用那麼操心了,所以到後來,我們夫妻兩個不用天天盯著孩子的學習,反倒要監督她多休息、多鍛鍊身體。



從監督孩子學習到監督孩子休息,這是一個本質上的區別。那時候,很多學校請我去介紹教育孩子的經驗,我說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


我這麼說並不是想故弄玄虛,我所講的「不教育」,其實是一種無為而治的思想。在教育子女方面要真正做到無為而治,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一定要在家裡營造一個民主的環境,比如說可以什麼事都跟孩子商量著來;二是營造好的學習環境。有了這兩樣,便可以省去許多操勞,真正享受無為而治的快樂了。



包括女兒的婚姻也是這樣,我還真沒有催過婚,那我們家女兒主意大得很。女兒大一的時候寄來一張照片,我跟她媽一看,怎麼兩個人?那小子公然還把手擱她腰上面!後來弄清楚了,是她男朋友,我就向女兒表示祝賀。大學畢業以後,他們分手了,我又向女兒表示祝賀。最後,女兒是自己買房把自己嫁了。


我只教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早便開始往孩子稚嫩的生命裡填灌各種知識,什麼興趣班、培優班悉數報上,大有「頭可斷,孩子不能不趁早教育」的架勢。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們這樣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此類做法卻值得商榷。現在我們的教育評價目標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成王敗寇」,教育的根本目的已然忘掉了。父母一味地望子成龍、望子成材、望子成器,教育本該以人為本,那麼首先我們得望子成人才對,能把孩子教育成人才是我們最大的目標。


成人的四大標準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真實、善良、健康、快樂。我的真實標準就是不說假話;善良的底線就是惻隱之心;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而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加重要;成功不成功,是否出人頭地,是否光宗耀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快樂。



我不讚賞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很難懂的東西教給他,比如背唐詩、背元素周期表什麼的。我覺得這樣做簡直是對孩子天性的無情摧殘。我就從來沒讓女兒背誦過唐詩,我教她的東西一定都是她感興趣的。這樣學起來,女兒感覺既輕鬆又有趣。畢竟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真正做到卻沒那麼容易。



在我看來,考核你是不是好家長,就是你的孩子快樂嗎?剝奪了孩子的童年,你永遠賠不起。家長們可以好好思考和體會一下。


孩子一路成長,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再到大學,在這個過程中,高考無疑是很關鍵的一步,讀什麼樣的大學,讀什麼樣的大學什麼樣的專業、如何去學……相信每位家長對此都不敢等閒視之。我同樣遇到過此類問題,但我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為孩子制定「四項原則」,然後放手讓孩子去翱翔。


「四項原則」指的是:第一項,你選的專業應該是你感興趣的、你喜歡的。第二項,你選的專業應該是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第三項,你選的專業應該是畢業後從事的工作有創造性的。第四項,最好還是能夠賺錢的。


另外,我還設計了一個三維坐標系,X軸、Y軸、Z軸分別代表城市、學校和專業。至於城市,我首先排除了廈門。為什麼呢?我認為孩子到了18歲,一定要把她趕出去,別留在身邊,不要老在你的翅膀底下,你要是老捂著她,孩子肯定長不大。關於學校和專業,我並沒為女兒規定什麼。



最後,在「四項原則」的引導下,我的女兒選擇了上海同濟大學,學業成績優秀,發展的很好。年年獲得一等獎學金。畢業後和丈夫落戶上海,如今已是一位事業成功的女性了。


很多家長都喜歡給自己的孩子下達指令,而我提出的是僅僅供女兒參考的指導性意見。一個「指令」,一個「指導」,一字之差,但折射出來的教育思想卻是天壤之別,在倡導民主、尊重孩子天性的今天,其意義不言而喻。

相關焦點

  • 易中天:我從不盯女兒學習,女兒考上985,還要督促女兒多休息
    很多孩子在孩子出生時都下定決心說:我的孩子只要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好,別的我都不在乎。然而當孩子進入學校開始就開始在心裡暗暗的和別人競爭,生怕孩子成績不好,比別人落下,每天都緊緊的盯著孩子的一切事情。在這些父母的眼裡,這些「霸道」的要求都是出於對孩子深厚的愛。
  • 易中天稱自己為「一等爸爸」,為何卻從不教育女兒?看後受益匪淺
    說起易中天教授,他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很多人認識易中天教授想必都是從《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中吧,他以幽默的白話形式講解歷史故事,通過他的講解,原本複雜難懂的歷史故事變得有趣易懂。也因為他的講解,讓很多人了解了歷史,甚至愛上歷史。但在易中天教授的眼裡,他卻是一個「三等的教授」。為什麼這麼說呢?
  • 易中天談教育:女兒上同濟大學,上海獨立買房,我從來不管她
    01易中天談對女兒的教育:無為而治就是最好的教育易中天教授一直是大家喜愛的學者,早年間以幽默睿智的講課風格,通過《百家講壇》易中天在演講中提過,他的教育主張,就是「無為而治」,越是寬鬆自由的環境,孩子越能發掘出自身的潛力。
  • 易中天的做愛論和中國教育現狀
    7月22日下午14時,通過央視《百家講壇》走紅的大學教授易中天,應中國移動蘭州分公司邀請,在蘭州金城大劇院開講中國文化智慧精髓——漫談中國智慧。我非移動公司的「魏阿姨屁」,是一個移動公司「魏阿姨屁」的朋友用積分兌換了兩張票,其中一張給了我,大概是他知道我也喜歡學習的緣故吧!
  • 易中天指導女兒選專業
    父女與劉國瑞 易中天自稱「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他談其家教經說:「我的家教就是不教育、不管。」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不教育 易中天說,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不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讓人更像人,而不是像工具,或者是機器上的一個部件。」易中天說,在子女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是營造一個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讓下一代自由成長,「因為每個人只有一個人生,人生道路只有自己選擇,別人替代不了」。
  • 「死也不原諒易中天」
    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上下)[美] 麥迪遜 / 2003 / 遼寧教育出版社其中一位關注者就是易中天。易中天什麼時候看到這本書不得而知,但他2004年5月就根據這本書寫完了《艱難的一躍——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並於當年8月出版。
  • 什麼是「無為而治」?
    老子「無為而治」思想作為一種治國之術,對後世治國安邦影響很大。如唐初推行垂拱而治,出現「貞觀之治」;明初力推「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仁宣之治」......中國歷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是直接或間接在「無為而治」的理論指導下取得的。
  • 易中天品國足:北大飯桶也多了去了,教育不變比中國足球還沒希望
    不過縱觀整個學術界,敢於拿中國足球說事的業外專家學者,並不都像美團 CEO 王興和學者王小東那樣,把國足貶得一無是處,比如已經從廈門大學退休的學者易中天,就曾把中國足球放到了比中國教育更有希望的高度。:「我高考為什麼要考重點大學、名牌大學呢?
  • 【成語學習】「無為而治」是什麼意思?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幹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 《道德經》享譽世界,被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業領袖所崇拜,被奉為曠世奇書,萬經之王。
  • 趙泓:老子的無為而治——我讀《道德經》
    另外,賞罰之權怎麼不可以示人呢,賞罰本來就是要讓臣下民眾知道,產生敬畏之心的。所以,這裡的「國之利器」,應當是指「道」,無為而治的道。「道」隱而不顯,故不可以示人。示人,告示於人。那麼道又為何不可以示人呢?因為《道德經》第1章講到「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可以言說,那它就不是恆常不變的「道」了。第四十一章又講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易中天:我的女兒是這樣考上985的
    易中天老師是個十足的學霸,學識淵博,很喜歡與書為伴,很多人在想,易中天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是怎麼樣的呢?不出所料,易中天的女兒在父親的薰陶下,耳濡目染也變成了一個知書達理的超級學霸在他女兒剛出生那年,易中天剛剛考上了研究所,那時候和妻女分隔兩地。這期間都是妻子在照顧女兒,等到女兒慢慢開始認字的時候,他就用書信的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鑑於孩子識字能力還不夠,他剛開始寫的書信非常的簡短,有時候只有短短的一行字。而隨著孩子的成長,識字量越來越大,他給孩子的書信字數越來越多,篇幅越來越長。
  • 易中天:別去數落你的孩子,做好你的樣子就行了
    這是很多父母很喜歡跟孩子說的三句話,不管是從出發點,還是從愛惜孩子上來講,這三句話都沒有錯,但是父母一旦跟孩子這樣說,就是錯的。易中天表示,這樣跟孩子說,孩子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甚至還會有些反感。易中天說他爸爸根本不了解他,也看不懂他,所以到了他這一代,他從不給孩子說這三句話,也不願意站在導師的角度,站在長者的角度來教育孩子,如果教育做不到平等,孩子就無法站直腰杆。
  • 知乎:為什麼歷史學家對易中天評價那麼差?
    01同老梁、高曉松比,易中天似乎有點不屑,但《老梁故事匯》和《曉松奇談》兩檔節目直言不諱自己就是講故事,就是服務於普羅大眾,就是茶餘飯後的一個消遣。02同單田芳、袁闊成比,易中天似乎仍是不及格,就易中天那種陰陽怪氣的語言風格,真比不上單田芳、袁闊成這類專業的說書人。拿他跟說書人相比,似乎又高抬了。
  • 易中天:春秋戰國,就是我們輝煌的時代
    易中天教授所著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講述了這一時期輝煌燦爛的歷史。在他看來,諸子百家思想之間並非沒有任何交集,也不是永遠處於敵對狀態,而是相輔相成和相互包容的,都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體系的一部分,並且影響了當時以及後世千百年的發展,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代。
  • 「無為而治」,到底對不對?
    「無為而治」,到底對不對?這就是無為而治的境界。國內一位「著名企業的不著名老闆」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習慣:不論身處國內外任何地方,他每天只有下午三點半到五點之間的一個半小時會開通自己的手機,一天之中的其它時間都是完全不接聽手機的。面對很多人的質疑,此人的解釋是:第一,一家企業有多少起火冒煙的突發性事件?機率很低,當然不值得為如此之低的機率而令老闆做信息的奴隸。
  • 馬未都:易中天問我最害怕什麼,我說了2個字,他陷入沉思!
    馬未都:易中天問我最害怕什麼,我說了2個字,他陷入沉思!馬未都常說一句話,叫做「關係一定是吃出來的」,這句話的涵義很簡單,如果你跟一個人從沒有一塊吃過飯,那你們的關係就算不上好,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這句話可以說是非常恰當,比如馬未都跟易中天兩人,就是「吃」出來的關係。
  • 易中天 喜歡權謀是一種悲哀
    是不是帝國制度本身,就是扼殺「士」的貴族精神的罪魁禍首?其次,在今天的時代,也就是在大一統的時代,這種「士」的貴族精神有沒有可能恢復?  易中天:首先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帝國是不是扼殺士的貴族精神的罪魁禍首?我同意。是的。首先就是因為在帝國時代,世襲制改為任命制,貴族沒有鐵飯碗了。要知道在春秋的時候,「士」沒有世襲的領地,但有世襲的職務,叫「世職」。
  • 如何看待鄭強,易中天,王德峰?各取其長,善莫大焉
    我個人覺得這種評價有失偏頗。其一,沒有任何法律條文規定科研工作者不能做人文演講;其二,鄭強廣受邀請,恰恰說明他講得好,所以才有那麼多單位邀請他,要是講得不好,你想去人家還不樂意讓你來。其三,搞科研是做貢獻,可是做演講也是為我國教育事業做貢獻啊!所以,鄭強教授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獲得暢所欲言的平臺,這無可厚非。
  • 男人處理婆媳關係,要學會「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並非無所作為,而是有所「無為」,即「無為」也是一種作為,只不過這種作為是「玄之又玄」的作為。所以要掌握、運用「無為而治」,關鍵是了解什麼是「無為」。下面我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用一句話,來透視「無為」的內在本質。
  • 易中天: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
    易中天以敢於說真話紅遍全國。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篇易中天談教育的訪談+視頻:這段訪談中,最震撼的一句話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非常惡毒的話!他說:我堅決反對望子成龍。那要怎樣?但是不行,必須唱高調,動不動就是宏偉目標和遠大理想。久而久之,就不會說人話了。人話都不會說,還能寫出好作文?那才是怪事。【視頻】易中天:什麼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