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議723動車事故

2020-12-19 第一財經

作業本:什麼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的親人坐動車掉橋下去了,生死未卜,你想去找,不讓你找。你要想找,對不起,你只能去微博上,通過萬裡之外素不相識的網友們幫你去找。什麼是咫尺天涯?這就是。什麼是人鬼殊途?這就是。什麼是生死一瞬?這就是。什麼是人獸之別?這就是。什麼是人狗一國?這就是。

奚成德:鐵道部這個政府部門來運作鐵路運輸這樁「生意」,這事兒本身就是驢唇不對馬嘴。政府的內部機制如何能應對現在高速發展變化的市場經濟?集管理、監督、運營於一體,制衡機制失效,還不是想幹啥幹啥?!市場上沒有競爭,服務一塌糊塗;投入是政府撥款,又不考核利潤,那當然是大幹快上,不用白不用 。

傅國湧:面對這樣的災難,我深感生命的脆弱,活在這塊土地上的無力,無力不等於什麼也不能做。@公民楊恆02 提議,從今天起大家拒坐高鐵動車一個月,「發自良知的力量,只要堅持30天,就可以改變一切。這就是公民的力量。」

童大煥:中國,請停下你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讓列車脫軌,不要讓橋梁坍塌,不要讓道 路成陷阱,不要讓房屋成危樓。慢點走,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由和尊嚴,每一個人都不被「時代」拋下,每一個人都順利平安地抵達終點。——為高鐵溫州墜落事故哀。

洪晃:用民族驕傲的念物去換一個悲傷的念物,充份體現了社會、媒體、個人對中國現狀的感受。而這僅僅是奧運後的第三年。要我們愛國,國必須也愛我們。

薛蠻子:拿賠款與火化掛鈎,真是匪夷所思無恥透頂!肇事者出了事故想馬上息事寧人,於是埋車頭,火化屍體,重新通車,你以為這樣這算完了嗎?你真是小噓了天下人!

芮成鋼:中國經濟就是一列高鐵。高鐵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最好的象徵和比喻,各種「速度」如果降不下來,會問題不斷,事故頻發。

胡錫進:中國高鐵出口面臨毀滅性壓力。美國彭博社引述日本一總裁的話說:「他們賣高鐵的機會變為零,我覺得他們恢復不了信心。」外電報導日德法等國正欲將中國從泰國、俄羅斯等國的高鐵市場競爭中趕走。韓國《東亞日報》甚至寫道:「一道閃電就讓中國崛起墜落。」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些是什麼心情,我是很苦澀的。

張泉靈:三問鐵道部:信號設計缺陷導致了7.23重大事故。1、設計院是否有同類產品?用在哪裡?有類似缺陷嗎?是否需要專業機構檢查?2、這個缺陷是恢復通車前還是後知道的?通車前改造完了嗎?是否有專業第三方機構確認缺陷被彌補?3、如果缺陷是通車前知道的,為什麼不公布?若是通車後,為什麼可以通車?

潘石屹:現在國家權高位重者一般是五十多歲、六十歲的人。用微博的人大部分是八零後、九零後。他們之間關係像爺爺和孫子一樣,差異太大,他們認為習以為常的事,年輕人堅決不能接受。紅十字會、鐵道部與微博的衝突就是這兩代人衝突的體現。唯有在正義原則和前提下,通過平等對話才能逐漸溝通。

珠海政協委員陳利浩:我和小伊伊叔叔通了電話。他表示捐款金額太大,難以接受。我建議把部分捐款用於小伊伊,另一部分用於其他受害的孩子,他不拒絕,但還是不接受一次性的現金。這體現了他對小伊伊未來的負責和對網民的尊重,我非常敬佩他。我會和南都商量設立一個基金,按月給小伊伊和其他受害的孩子支付生活費、學費等。

mary靈珊:其實我所有的憤怒都源於制度的缺失,我越來越相信,只有制度能最終制衡人性。這個國家是這樣,這件事也是這樣。國家的崩壞已經從各個層面滲透進我生活,即使想關起門來過日子,也難逃魔爪。

姚晨:我們並不缺少發展所需要的科學與技術,但我們內心深處依然缺少些什麼,一種真正的心裡溫暖的感覺。——翁山蘇姬

包吳偉:誰能幫忙在明天下午6點時牽一頭活山羊到溫州的水心飯店,已經連續開了3次只發紙的「新聞發布(紙)會」,沒見到一個正式的新聞發布者。對付這種行為藝術,無奈只有使用行為藝術的方式對付:山羊是吃紙的,貴部的紙還是發給山羊吧,爺們是來找人的。今天一個遇難者家屬對我說,哪怕再不堪,我們圖財,要求每個死者賠償200萬,200萬乘以39,還不到8000萬,也遠遠比某部劉某軍部長貪汙的少啊。

鄧飛:今天網易要值得表揚。大標題是:鐵道部官員回京匯報(滾)。有司來問,答曰,抱歉,是滾動少了個動字。

徐浩然:賴昌星走的時候股市2700點,回來的時候還是2700;2000年,盛光祖出任海關總署署長,砸了賴昌星飯碗;2011年,盛光祖出任鐵道部部長,7月23日,賴昌星回國,當晚就砸了盛光祖的飯碗。事實證明欠下的,遲早是要還的。賴昌星說:走的時候電視機裡放的是還珠格格,回來的時候電視裡放的還是還珠格格。

上海潮流情報:親,活著買不起房,死了買不起墓,還是買張動車票吧,親,包埋哦!!親!最高返利高達50萬元喔,早籤協議合同還會獲得數萬元獎勵喔,親!承諾補償差價喔,親!團購還有更多驚喜喔,親!你還在猶豫什麼?趕快來體驗吧!親,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任衛新:中國人的血流得太多了……作為公民,我唯一的希望,別把災難死人搞成政績,別把災難死人搞成奇蹟。

姚晨:這幫老火車司機,一輩子都獻給鐵路。沒人比他們更珍惜生命,小時候我老聽爸給副司機說:好好開別走神,咱們後面拖著可是上千條人命啊。過去十幾年鐵路職工生活苦不堪言,待遇差工時長。買不起房娶不上媳婦大有人在。但誰也沒因此怠慢開火車這事,一個閃失都是重大事故啊 。

我不是媒體人,沒法時時理性,我所表達的,也只是一個老火車司機的女兒最樸素的情感。

疲勞駕駛追尾?這種猜測是誤把火車當汽車。稍有鐵路常識的人都了解兩點:一,即便真是司機睡著了,火車的運行監控裝置發出警報後,便會採取自動停車。二,潘師傅是發現情況第一人,如想逃,只要往後車廂跑,或可揀回一命。正是他在那一刻,堅守崗位並拉下緊急制動,才為後面的乘客換回了一線生機。

黃健翔:我國高鐵和動車,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將真相運送到世界面前。可是,有的人還在掩耳盜鈴。

韓喬生:六月以來,各種惡性事故不斷,其實就是缺乏敬業精神,沒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肅認真而又尊重科學的態度。整個社會都非常的浮躁,各行各業都存在著安全隱患,長期下去不同行業還會輪流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惡性事故,最後輪流買單。

高軍:【中國近況】乘地鐵吧,電梯垮了。坐動車吧,追尾了。坐客車吧,起火燒了。喝口水吧,農夫山泉長蛆了。吃點肉吧,八戒比唐僧貴了。看籃球吧, 姚明退了。看足球吧,寮國都進咱兩個。擺個攤吧,黑社會當城管了。捐個款吧,錢都買瑪莎拉蒂了。出個國吧,賴昌星都遣返了。上個微博吧,新浪給刪了。容易 嗎?

拖尼熊:多麼悲傷的事,實名制的動車車票第一次起到作用居然是在事故中確認死難者身份。

城市微生活:必須公布4節車廂總人數。必須公布受傷人數。必須公布死亡人數。必須公布完好人數。必須公布4節車廂所有人的真實姓名。必須一一核對還有沒有失蹤的。這些就是必須的。死亡人數決不能任你做遊戲。沒有任何商量餘地。全國人民轉發請籤上「必須公布+你所在的城市」

任志強:萬能的微博可以提供故事,但無法提供背後的原因。

樂嘉:將面子看得比裡子重的民族,當我們每次都為吾國每項世界第一帶來的虛榮歡呼時,註定會有更多隱患、悲劇和代價。經濟增長最快,開幕式最盛大,建造速度最神奇,大樓最高,軌道最長,奢侈品銷售最大,移民工程最偉岸,大壩最壯觀......別國都當吾國傻逼,吾國卻自淫。哪一天,不爭神馬最,做做老二多好。

郝海東:我和愛人商量,愛人非常贊同我們收養她,我們是真心希望能幫助她。你們把你們的聯繫方式告訴我,我在全國球迷面前給你們保證,我是誠心實意的!

王巍:現在是時候了:第一,要求動車全面停駛整頓無人磨合; 第二,啟動法律程序起訴鐵道部查清失職瀆職的民事責任,要求國家賠償; 第三,公開高鐵動車建設的設計施工管理檢修責任機構與直接負責人資料,面向公眾查詢;第四,國家審計與社會專業審計機構聯合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團隊審查財務,發現隱患路段。

李承鵬:溫州網披露動車追尾賠償方案:賠償標準執行以17.2萬元為基數再加上20萬元保險理賠總共37.2萬;加上遇難者家屬交通費埋葬費家屬贍養費等共計不過45萬;短時間籤協議可酌情予以數萬獎勵。獎勵費由當地政府提供,其餘由鐵道部支付——以我寫抗拆記經驗,該賠償款構成,很像拆遷獎,特別「短時間籤協議獎」

老榕:我同學就在今晚出事的火車上,他說錘子只是擺設,根本砸不開窗戶,幸好有扇門他們才出來 。 -- 望鐵道部等有關部門立即徹查錘子(四川人看到這裡,不要不嚴肅!)

謝娜:我們了解到真相之前,我們發動粉絲轉發救援,轉發尋找,分享感動,轉發質疑,號召等待真相,號召她們看到善良,做善良的事,做好自己,這樣是我的方式。謝謝你們,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請關注事件本質,不要指責別人關注的方式了,理解萬歲,善良萬歲!

黃健翔:我建議,下一輪中超所有比賽賽前全場為7?23死難者默哀,明天,正在上海舉行的世界遊泳錦標賽全場默哀。同意的幫轉發。這事不需要誰批准!應該的!看到剛才賽前為挪威的默哀了嗎?人家為別國的人遇難都可以這樣,我們為自己同胞,有什麼理由不做呢?

五嶽散人:堅決不能給正在溫州給動車事故遇難者募捐的紅十字會捐款,要支持遇難者家屬告鐵道部,拿到高額賠償才是正理。一個是因為紅十字會不值得信任,另一個是這種責任事故之後的經濟補償與賠款,不該再找公眾掏錢。誰捐誰傻。

伊能靜:法國飛機失事,殘骸數年沒有清理。即使一小片殘骸也會查清楚如何斷裂、切割面怎麼形成,瞬間的撞擊力、撞擊距離等等細節,並用計算機仿真還原失事現場,以防止下一次悲劇發生。如果是雷擊,雷雨中運行的動車如此頻繁,怎麼避免下次雷擊?前班車停行時,如何通知車輛全體停行,這一堆問號,誰能負責回答!

錢文忠:我不能說,高鐵乘務員的服務水平和態度都不好,但是也不能用套話說,她們絕大多數是合格的。因為我的見聞不是如此。希望她們是培訓不夠,而不是沾染鐵老大的習氣。就前者論,可以改進甚至換工作。就後者論,可能毀了整個人生!

相關焦點

  •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9日公映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  羊城晚報訊 (記者 何裕華)以不存在的「如果」,紀念「7·23」動車追尾事件。6日下午5時30分,由一群自稱「草帽」的年輕人自編自導自演的公益微電影《如果723》,在廣州雕塑公園雕塑館舉行首映儀式。據悉,該片將於9月9日在澳亞衛視以及全國各大視頻門戶網站公映。  在首映現場,記者了解到,《如果723》主要以四個故事展開述說,分別展現了事故中的親情、愛情、友情、家庭等情感,包括小伊伊、朱平等的真人真事以及兩個新編故事。
  • 科技部高官:"723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原因跟速度無關
    針對去年「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後,很多人對高鐵的技術和安全性產生了質疑。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在會上表示,溫州動車事故撞車的時點速度約為99千米/小時,列車不屬於高速行駛狀態,事故發生的原因跟速度沒有直接關係。他說,中國的高鐵技術依然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工程技術領域少有的、系統性的能夠在全球獲得領先地位的技術,是一項非常不容易的創新成果。
  • 723動車事故最後的生還者:語文軒站長之女
    站長之家(chinaz.com)7月25日報導:據了解,溫州動車追尾事故拆解車體搜救出的2歲半小女孩項煒伊,是語文教育網站語文軒(www.yuwen888.com)站長項餘岸之女。而"閒坐不談語文"就是小女孩伊伊的爸爸項餘岸的新浪微博帳號。
  • 723動車事故 樂清救援大隊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
    40條生命的幻滅,上百人被埋於鋼筋鐵骨之中,就在723動車事故發生之後,趕去救援的除了有政府的救援隊之外,還有一股來自民間的NGO組織的救援力量,也在整個救援過程中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鳳凰衛視9月21日《與夢想同行》,以下為文字實錄:許戈輝:2011年7月23號這一天,是全國人民都不願意再回首,卻又無法釋懷的一段記憶。
  • 人民日報:「723」鐵路交通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這一在汽車行駛中較為常見的事故,竟然發生在技術先進的兩列動車上。那麼,「723」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人們衷心希望,事故原因能早日查明,引以為戒。運行控制系統為何失效列控系統可有效測定列車運行速度、運行間距和位置,以自動防止列車追尾、相撞。這一系統在這次事故中為什麼沒有發揮作用?
  • 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鐵道系統內部核心人士介紹,「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初步查明,只待有關方面權威發布。  信號系統地面設備本身的設計問題使雷擊造成的故障升級,紅碼發成綠碼,錯誤發出綠燈信號,引導D301前行追尾。
  • 劉志軍張曙光對723溫州動車事故負主要責任
    劉志軍張曙光對723溫州動車事故負主要責任來源:中國政府網發布時間:2011-12-28 18:21:32字體:大 中 小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會議指出,「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國務院組織開展了高速鐵路及其在建項目安全大檢查。由相關部委、高校、科研院所、諮詢機構的業務骨幹和技術專家組成的12個檢查組,檢查了10個鐵路局內已開通運營的全部高鐵線路和29個在建高鐵項目以及相關設備生產廠家。與此同時,鐵道部組織開展了全路安全大檢查。
  • 723動車事故倖存者小伊伊回家
    「7·23」動車事故後續小伊伊回家了今後,她將和叔叔一家生活昨天,「7·23」動車事故倖存者小伊伊被叔叔項餘遇接回了溫州。2011年事故發生後不久,小伊伊就被送往上海接受治療,爺爺奶奶在當地租了房子陪她,去年,小伊伊還在上海進了幼兒園。如今,她終於回家了。從此以後,小伊伊將和叔叔一家,一起過上正常孩子的平凡生活。早前經過鑑定,小伊伊左小腿是九級傷殘,腿部皮膚是十級傷殘。
  • 王夢恕為什麼只給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報告打60分
    打造高鐵名片並非一帆風順中國高鐵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其中最重大的挫折之一就是2011年的「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彼時,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對於中國高鐵的評論從一片叫好到跌入谷底。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也因此黯然離去,時年74歲的王夢恕幾乎成了高鐵代言人。
  • "723動車事故"新聞發言人:用「我反正信了」做授課反面教材
    王勇平,這位前鐵道部新聞發言人,曾因「723動車事故」發布會上那句「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而從一個發言人變成新聞當事人,深陷輿論漩渦良久。如今,七年過去,退休的王勇平現已是新聞發言人的培訓師。而在2011年8月,「723動車事故」發生後一個月,王勇平的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宣傳部長的職務被宣布免去。隨後,他被任命為鐵道合作組織中方代表,並出任副主席,遠赴波蘭華沙任職,在歐洲工作、生活了三年。退休後,他每天潑墨揮毫、寫詩作文,甚至跑到公園與大家一道引吭高歌。
  • 盤點「7-23」動車事故謠言
    這卻令某些在高鐵方面與中國存在競爭的國家「醋意」十足,時至今日,仍揪著溫州「7·23」動車事故不放,尤其是在中國高鐵每一次進軍海外時,總是「不忘」將其拿出來說事兒。  在此背景下,中國從媒體到坊間開始積極反思溫州「7·23」動車事故及其應急處置和輿論應對,特別是一些影響廣泛、造成損失巨大的謠言的產生。
  • 回看723動車事故 媒體稱當時輿論幼稚而偏激
    今天是甬溫線「7·23」動車事故三周年。那場奪取40人生命、致200餘人受傷的重大鐵路悲劇,以及由此引發的輿論對高鐵的激烈聲討都歷歷在目。   「7·23」事故是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典型重大責任事故,它帶給鐵路部門的教訓十分深刻,它也是全國安全生產突出的反面教材。
  • 723動車事故:3公司分羹中國通號 鐵道部分拆猜想
    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  7月29日上午從溫州市殯儀館傳出消息,「7•23」溫州動車事故中一福建籍乘客陳偉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於7月28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被宣布死亡,並於29日凌晨2時左右被送到溫州市殯儀館。至此,「7•23」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已經升至40人。
  • 群星關注動車事故 要求查明事故真正原因
    羊城晚報訊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受到了各界人士高度關注。演員姚晨為在事故中犧牲的動車司機潘一恆說話,稱自己的父親和潘一恆曾在一個車組工作,贊其工作盡職,駁斥外界說他是「疲勞駕駛」的說法。
  • 交通行業媒體反思溫州動車事故:惡意炒作讓中國高鐵付出代價
    在詳細梳理了以上內容後,中國交通新聞網的這篇文章還列出了輿情應對的經驗:第一,科學處理事故信息。第二,用好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平臺。第三,有針對性地減少國際輿論影響。9月23日,中國交通報官方微博@中國交通報 轉發這篇文章,標題為《惡意炒作「7·23」動車事故 中國高鐵發展付出沉重代價》,並做了置頂推薦。這篇文章原文內容如下。
  • 從信不信由你到微博致歉 盤點溫州動車和上海地鐵追尾事故處理
    365地產家居網評論:2011年9月27日14:51,上海地鐵10號線因信號設備故障,在豫園至老西門下行區間發生列車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就醫,其中61傷者住院。這次上海地鐵列車追尾事故距離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僅僅過去了兩個月零四天。
  • 溫州動車事故:出事前鐵路已屢次出現過事故
    事故造成40人死亡,約200人受傷。歸途7月23日。杭州,午後,城區有陣雨或雷雨。 16點36分,停靠在杭州站的D 3115動車車身顫動,準備開出,窗外電閃雷鳴。 這是D 3115的始發站,經停11個站點後,21點45分到達福州南,行程740公裡,運行時間5小時09分。
  • 當年降速是因為「溫州動車事故」嗎?
    從350降到300,再從300提到350,有人首先會聯想到發生在2011年7月23日的「溫州動車事故」,進而對高鐵提速及其安全性產生質疑。也有人發問:中國高鐵短短幾年就已經躍居世界最高水平了,如今又更上一層,是不是發展太超前了?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可能為遭雷擊後失去動力
    網友 yaoyaosz 圖昨晚20時50分,在杭州-深圳沿海鐵路溫州雙嶼段,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動車與杭州至福州的D3115次動車追尾,D301次第1-4節車廂脫軌、D3115次第15-16節車廂脫軌,其中4節車廂墜落20多米高的高架橋(上圖)。截至今日凌晨1時30分許,已確認該事故造成18人遇難、100多人受傷,消防等有關部門和附近居民正連夜在現場搶救(下圖)。
  • 院士:惡意炒作溫州7·23動車事故阻礙中國高鐵發展
    院士錢清泉稱惡意炒作溫州7·23動車事故阻礙中國高鐵發展,外媒稱在中國,每年即使有1萬名乘客遇難,也不會有人大驚小怪。  2011年7月23日晚,溫州發生動車事故。據新華網消息,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9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