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母親,人生最大願望都是擁有一個自律的學霸娃:
放假了也能自動起床,早早晨讀,寫作文、背古詩、做奧數、練聽力、看科普、跳繩跑步、練琴打鼓、上興趣班,晚上乖乖上床睡覺。平時還勤做家務,燒得幾個好菜,按得一手好摩,最關鍵的是,暑假作業完美呈現,考試都是滿分。
這以上都是理想。
可透過骨感的現實,我們看到的,很多是屬於這種畫風:
早上賴到10點(因為昨晚打遊戲拖到12點才睡),磨嘰的吃完早餐,翻出作業本,抄幾行字,刷一會手機,找一會文具,上一會廁所,又該吃午飯了。下午看電視,上興趣班,體育鍛鍊嘛,太熱了。晚上隨便翻一下課外書,就又想打遊戲了。
所以,你讓要上班的家長不著急、不焦灼是不可能的,眼看還有一周就要喜迎開學了,孩子們必須得馬上收收心了,切換到學習模式。
匯總了8條關於暑假收心的建議,分別給家長和孩子,讓我們一起,順順利利的渡過假期的最後一周,心裡踏實的迎接開學。
給孩子們的建議:
第一,最重要的是,全面檢查暑假作業完成情況。
最關鍵的問題:作業都寫完了嗎?
是不是還有5篇小作文?5篇讀後感呢?5張數學卷子?5篇英文抄寫呢?
現在小學階段的暑假作業,可不僅僅限於以上直接的學科作業,還有不少創意型的作業,遊記內容的PPT,課外閱讀的視頻分享,科普觀察的實驗記錄,做飯捶腿的德育作業,每一項都要做,都要留記錄,都要回校提交的。
所以,當孩子說做完了,家長們一定要協助全面檢查,是不是真的完成了,別拖到最後一天,還不得不熬夜做手工。
第二,恢復並增強體育鍛鍊,為開學生活儲存體能。
每天保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
全做到了的,請舉手。
這項要求,看似容易,做起來難。
早上起不來,天太熱,下大雨了,上興趣班,作業沒做完,上外婆家了,電視太好看,太累等等,都可以是藉口和理由。
如果孩子在假期動得不多,那麼在最後一周,先把跳繩和跑步(考試會考)恢復起來,一來讓身體狀態重新加速運轉,二來為校園生活儲備十足的電能。
第三,調整生活作息,為開學生活做好心理建設。
調整好生活作息,不光是解決開學後持續幾周的「起床氣」大事,還是通過喚醒生物鐘,給孩子的新學期作息來個最敏感最同步的心理建設。
早睡一小時,早起一小時,準時吃一日三餐,堅持運動,睡前閱讀半小時,讓所有的好習慣都回來吧,開學了個個都是好孩子。
第四,重新分配每日時間,降低娛樂權重,把學術活動貫穿到3大時間段。
每天的時間安排進行重新分配,學習為重,娛樂為輔。把上午、下午、晚上這3大時間段,整塊的時間,都貫穿一些學習活動,只把娛樂項目當作休息的手段,不再進行大量集中的娛樂活動。
讓學習的神經嗨起來,讓娛樂因子平靜下去。聰明又敏感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變化。
第五,儘量把各大科目的第一單元預習一下。
建議有點時間的娃都要做這一步(要知道學霸們都是整本書都預習完了),尤其是處在二升三,四升五這兩個學術難度會爬坡的孩子。
不少玩嗨的孩子,開學後前幾周是蒙圈的,好久都進入不了狀態,一步慢,步步慢,日常又不抓緊的話,很容易拖後進度。
臨陣磨刀,不快也光。就算沒能把新課預習得透一點,但至少眼熟,也給新課的學習營造了不陌生的心理,不犯怵,也算是個良好的起步吧。
給家長們的建議:
第一,不僅要幫孩子「收心」,還要幫孩子「收胃」。
儘快將家庭的飲食習慣恢復到常態,讓孩子的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再任性吃垃圾食品,保證能以良好的身體狀態對接新學期(很多孩子上學後會在學校飯堂或託管吃飯)。
第二,如果外出活動,多安排去書店。
最後一兩周,多帶孩子去書店,採購一些新學期的文具和教輔書、課外書,讓孩子多感受一下書店沉浸愉悅的閱讀氛圍,多看一看那些愛讀書的同齡人,孩子會潛移默化的感受到書本的魔力。
第三,科學防疫,安全第一。
不要嫌麻煩,多給孩子重申一下防疫要點,安全佩戴口罩,配合學校測體溫、在食堂文明用餐、飯前和如廁後科學洗手等,以及告訴孩子正確應對身體不舒服等特殊情況。
最後,不管有哪些意外狀況,家長儘量不發火,心平氣和的帶孩子做好開學準備。一個情緒平和的母親,一個善於管理自我情緒的母親,是全家的福氣。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