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在我國有著很高的地位,這和慧能大師有很重要的關係。因為慧能大師就是通過這部經的一句話開悟的,而且慧能大師也大力推薦這部經。所以到今天不管是信佛的還是研究佛學的,甚至很多有文化的都讀過這部經。
《金剛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有很深的道理。但是從歷史上到現在,可以說通過這部經開悟的人並不是很多。因為這部經不是對一般根器的人講得,也就是說是對上根利根之人說的。但是不妨礙我們從這部經得到福報和功德,當時世尊是和須菩提一問一答展開的這部經。
須菩提是何許人也,他是證了阿羅漢果位的聖人。是斷了煩惱不再輪迴的聖人,而且須菩提是「解空第一」。對空有著獨特的體悟和透徹的理解,一次有人問他是誰,尊者回答說:"我是世間人假立名稱為'須菩提'的那個人」。
《金剛經》是講了「空」,但是這裡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我們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這裡的空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因為萬事萬物都有懷空的過程。就像我們人類有生就有死一樣,世界宇宙也是如此,都經歷著「成住壞空」的循環,這裡的空理解為「真空妙有」比較合理。
「真空」是本性,「妙有」是顯現。就是說性有由相顯,性相是一體的兩面。就像一個硬幣,有正反兩面。諸法性空,不是說法性什麼也沒有,如果什麼也沒有,豈不是成了虛空。法性儘管是空,不過能顯相。能顯出萬事萬物,就是所謂的「真空妙有」。
同時妙有也一樣,一切法雖能現諸相,起種種作用,但諸法無自體性。會隨緣變化,不是永恆一成不變的,這就是無常的生滅法。幻起幻滅,就是《心經》上講的無所得。所以道理很容講,但是要是證悟「真空妙有」的境界是很難的。
另外素有成佛的《法華經》又講到了「諸法實相」,到這裡是不是簡直有點蒙圈。所謂實相是指所有諸法的真實體相,也稱為諸法實相。凡所有相都是虛妄的,只有這一種是實在的。既不變化,也不會損壞,所以稱為實相。也就是我們的佛性,和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不生不滅,它儲存了我們生生世世的一切。
所以六道輪迴是它,成佛也是它,因為阿賴耶識也稱為如來藏,也稱為金剛種子。《法華經》中《方便品》中說:「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以諸法實相,我們只能大體體會什麼意思,它究竟的意思和境界,只有成佛了才能徹底明白。
其實《金剛經》的名句很多,可以說對我們都很有幫助。但是有一句和我們息息相關,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在這裡世尊告訴我們「過去的心你得不到,現在的心你也得不到,未來的心你更是得不到啊」,就是三心不可得。
這句話說明比較重要問題,就是時間和空間。過去和現在及未來,都包括時間和空間。我們過去的經歷,比如自己住的地方拆遷了,住進了樓房。再也回不到農村平房的時候,這就是時間和空間變化了。再比如很多人都有初戀,初戀是美好的,很多人可能在多年後還在回憶自己的初戀。但是已經無法回到初戀的時候,就算有和初戀相遇在一起了。但都不是當年的那個他和她了,起碼經歷了很多事,年齡也增加了,這就是過去的永遠找不回來。
而現在的所經歷的一切,很快變為過去。比如你早晨剛吃了飯,到了中午,就再也回不到早晨的時間。我們現在工作也好,和別人說話也好,很快就會變為過去。我們剛起來一個念頭,隨後就成為過去。但是有些人總是希望美好的現在能停留,所以現在不管是時間和空間,是停留不住的。所以現在也是不可得,因為它會馬上變為過去。
而未來更是個不可知的,人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就是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說最近的也就是明天。有些人會擔心現在所擁有的的一切,比如健康、家庭、工作、財富等,不一定那一天就會失去。因為不知道幸運和意外,哪一個會到來。這就是對未來或者明天的擔心,其實未來或者明天還沒有來到。而且是個未知數,完全沒必要考慮。所以過去現在未來這三種心,這三個時間和空間,我們是抓不住的。
所以通過對《金剛經》這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然不可得,我們只能順其自然。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當下,其實當下和現在一樣也會馬上變為過去。但是只有當下能感受到,我們正在做一件事就是當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逝去變為過去。所以在這麼快速的變化中,我們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的,我們只能不停的做好當下,才不會後悔。
《金剛經》有名一句話,說明比較重要問題,看了會對人生看開很多。所以明白了三心不可得,對人生就會看開很多。如果真的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只有至心信願念佛。最好是能念到阿彌陀佛來告訴你什麼時候來接你到西方淨土,成佛就有把握了。因為念佛不分富貴貧賤,普被上中下三根,所以眾生念佛是真正的平等成佛。自性佛性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只有成佛了,才不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得大自在,因為佛有圓滿的六神通嘛。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