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4月3日訊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到醫院體檢的市民越來越多,但是許多市民給本報健康版熱線打來電話,反映他們在體檢過後,雖然對結果非常關心,面對體檢報告上的許多專業術語、醫學符號,要真正看懂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看懂體檢報告,記者昨日專門諮詢了在體檢中心工作多年的資深專家張清華主任。
張主任介紹,一般內科、五官科、外科、心電圖、B超、婦科等體檢項目,其結果一看就明白,大家主要是對化驗報告單的結果,不知道具體的意義。為此,他把一些主要的體檢項目做了解讀,供大家參考。
一、血壓:
成人的理想血壓應該是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當在安靜狀態下,不同時間,連續兩次測量血壓值大於或等於140/90mmHg時,就可以稱為高血壓。
有糖尿病和腎病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的目標更低一些,應以130/80mmHg為宜。
二、血糖:
中老年應該把血糖作為常規的體檢項目。正常時空腹血糖<5.6mmol/L,當空腹血糖在5.6-6.1mmol/L時,屬於糖耐量異常,當空腹血糖≥6.1mmol/l時,應引起高度重視。
糖尿病患者應首先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鍊,2-3個月血糖控制仍不滿意者,應選擇口服降糖藥或使用胰島素治療。
三、血常規:
白細胞:正常人白細胞計數在每立方毫米血液裡為4000-10000個。如果數值偏低,則說明身體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皮膚表面容易感染病。如果身體有炎症時,如扁桃體炎、肺炎、闌尾炎等等,體內白細胞的數值就開始劇增,用來吞噬細菌。
紅細胞: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有賴於紅細胞運載血紅蛋白為組織攜帶氧氣。正常人紅細胞(RBC)計數:男性為4.0-5.5×1012/L,女性為3.5-5.0×1012/L,新生兒為6.0-7.0×1012/L。紅細胞太低,可能會貧血,典型的表現為上樓氣喘籲籲,臉色蠟黃。紅細胞多了也不好,會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暢。
血紅蛋白:主要作用是攜帶氧氣,每100升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約120~160克,女性約110~150克。優秀的運動員則可以達到170-180克,由於攜帶氧氣的能力強,所以體力好。
血小板:當我們受傷出血時,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進血液凝固而起到止血作用。正常情況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萬個。當血小板過少時,止血困難,一有傷口就麻煩了。當然血小板過多,也易形成血栓。
四、血脂:
一般人的血脂水平按如下標準要求,這種要求也常被各醫院檢驗科做為化驗單的正常參考值印在化驗結果上:
總膽固醇低於5.72mmol/L(220mg/dl)正常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低於4.16mmol/L(160mg/dl)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