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3日消息《高招時間》是央廣網通過「零距離接觸高校招辦領導」,為考生提供最新招辦資訊的一檔專訪欄目。節目邀請各高校招辦負責人詳解招生政策、錄取規則等,指導考生填報志願、選擇專業以及未來職業選擇,幫助家長與學生全面了解最新高校招生政策。
近日,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堯宇做客央廣網,為廣大考生學子介紹西北大學2020年招生信息。
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堯宇
學校現有太白校區、桃園校區、長安校區三個校區
央廣網教育:各位央廣網友大家好,這裡是2020央廣網《高招時間》特別節目,一年一度高招訪談又和大家見面了,我們有幸邀請西北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堯宇,王校長您好,節目的開始首先請您介紹下西北大學的基本情況?
王堯宇: 西北大學肇始於1902年的陝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陝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後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陝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陝西省共建高校。
學校現有太白校區、桃園校區、長安校區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2360餘畝。現有24個院(系)和研究生院,88個本科專業。學校現有2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現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5個二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教職工2900餘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雙聘院士10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1人,以及傑青、優青等國字號人才百餘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餘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0餘人,研究生9000餘人,留學生1000餘人。
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西北大學形成了「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匯聚了眾多名師大家,產生了一批高水平學術成果,培養了大批才任天下的傑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經濟學家的搖籃」「作家搖籃」等稱號。
高度重視專業建設 凝練專業特色 優化專業布局
央廣網教育:西北大學位於古都西安,是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請問王校長西北大學有哪些優勢學科和專業?
王堯宇:西北大學是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與科研並重的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考古學專業與北大並列全國第1、地質學全國第3、理論經濟學全國第5、科學技術史全國第5、世界史全國第6、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全國第8。全校共有16個學科進入全國前30%。地質學學科以國家認定的方式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同時學校也是高度重視專業建設,不斷凝練專業特色,優化專業布局。2019年12月,我校24個專業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全國所有地方高校和在陝高校中均位列第一。包含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歷史學、考古學、經濟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學、新聞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化學、材料化學、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生物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軟體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等專業。首次獲批即達到全校所有招生專業的近三分之一。
設立創新學分制度 打破學年制和專業局限
央廣網教育:感謝王校長的精彩分享,西北大學歷史悠久,學科優良,我們想了解一下學校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特點?
王堯宇:西北大學長期堅持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社會責任、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堅持以學生學習與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經過多年來的教育改革和實踐,學校已經形成了「素質教育基礎之上實施專業教育」的寬口徑人才培養模式和「基地班」與「實驗班」的精英教育模式。對基礎學科專業,本著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基礎型科學研究人才的目的,按照「加強基礎理論教育,重視科研能力鍛練,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思路,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搭建平臺。對交叉型新興學科專業,採取重組課程體系、注重學科交叉,加強實踐教學等措施,為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積累和專業技能的培養營造良好氛圍。
學校結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綜合性大學的專業特點,推進完全學分制改革,按大類招生,以調整課程結構為切入點,通過優化課程設置,推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形成「專業準入、準出標準」和「人才培養分流機制」。在大類招生基礎上,按大類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深化教師與學生、教學與科研、多學科交叉、課堂與課外、校內與校外五個互動,實行第1學年按照大類開展教學,第2-3學年按學科專業分類教學,第4學年根據畢業生就業、升學、出國和創業四個去向分流教學三個階段;設立創新學分制度,打破學年制和專業局限,允許學生轉專業學習,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修讀課程或輔修第二專業。
近些年,我校在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挖掘學校全部教學資源,儘可能給學生在學業選擇上最大的自由度」。學生入學後,將會有2-3次的轉專業機會,使學生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專業興趣和職業規劃,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心儀的專業學習。
學校依託優勢學科 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
央廣網教育:謝謝王校長的介紹,眾所周知,西安又是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西北大學又是紮根西安的百年名校。隨著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學校在相關方面有哪些舉措和計劃?
王堯宇:學校緊抓「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助力陝西絲綢之路新起點建設,圍繞絲綢之路,西北大學開展了多學科、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在國內率先成立了絲綢之路研究院和中亞學院,並在中亞成立西北大學中亞學院吉爾吉斯中大石油分院,針對「一帶一路」沿線特別是中亞國家的留學生教育發展作出了重點部署。
打造地質、考古等傳統優勢學科專業。2017年9月,我校地質學學科以國家認定的方式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也是陝西省屬高校中唯一一個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我校考古學學科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西北大學的驕傲,也是世界一流學科的重點培育學科之一,而且在絲綢之路考古方面,形成了特色。學校依託這兩個優勢學科重點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需求,不斷深入打造油氣勘探、考古專業,致力於培養一批「一帶一路」油氣勘探和絲綢之路考古留學生團隊,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在強化組織機構、推進協同創新基礎上,建設國際化協作和學企跨界合作平臺,重點開展中亞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向西開發戰略的研究,結合國家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形成與中亞國家在基礎設施、旅遊和農業經濟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尤其是圍繞著亞太自貿區建設、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建設開展研究的同時,結合陝西和西安的實際進行決策諮詢研究,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產業投資資料庫,開展專項報告研究。通過資料庫的建立,為國內企業進入沿線國家提供理論和信息支持,同時加大絲綢之路沿線民族歷史文化、文化遺產保護、宗教問題等研究,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研究成果,促進形成西北大學絲綢之路學術研究集群和學術思想聚集效應,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我校採用多單位、多機制校校協同、校企協同組織校內外專家搭建絲綢之路研究學術平臺,合作編寫和出版絲綢之路叢書,承擔各類絲綢之路專項課題30多項,2014年至今,西北大學承擔了以絲綢之路研究為重點的國家社科基金、中國科學院研究基金、科技部專項、中國博士後基金、陝西省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省、市社科基金等30多項。
鼓勵學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學交流學習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央廣網教育:加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已成為新時期高校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請您介紹下,咱們學校開展的國際交流形式有哪些?
王堯宇:西北大學歷來重視對外交流合作,目前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餘所高校籤署了合作協議,開展教學與科研合作。近五年,學校實施國際性和區域性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40餘項;成立國際聯合實驗室5個,舉辦40餘場高水平國際會議;依託國家公派和校際交流項目,派出學生1626人次;招收來校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2281人次;聘請全職外教257人次來校工作,舉辦11次「諾獎論壇」;成立了絲綢之路研究院、中亞學院、美國西北拿撒勒大學孔子學院、國際漢唐學院等一批國際教育合作機構。
2019年會同院系接待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團組96批1428人次,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21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籤署24項合作協議,其中16項為新增協議,開拓美國德拉瓦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等24個項目渠道;完成8個國際會議報批手續,匯總上報36個2020年會議計劃。2019年,學校通過「非學位交流訪學」「雙學位聯合培養」「中外合作辦學」「寒暑假短期訪學」等各類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共選派567名學生赴境外交流學習,其中長期項目226人,短期項目341人。為鼓勵更多學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學交流學習,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學校2017年出臺了《西北大學學生赴境外交流學習資助辦法》,為符合條件的學生提供經濟補助。
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我校與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合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20年在七個省市共計劃招收120名學生。該項目前三年50%以上專業核心課程引進埃塞克斯大學優質的教學資源,由英國教師來華授課,並採用全英文教材加以中英文混合的授課形式完成。同時,為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所有的外教課程配置中方助教開設相等課時的輔導課。第四年學生的雅思成績達到6.0且各單項不低於5.5、專業課成績滿足學籍管理條件,即可赴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完成第四年課程的學習及畢業論文。學生完成規定的課程、獲得規定的學分後,可同時獲得由西北大學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以及由英國埃塞克斯大學頒發的理學學士學位證書。
《大英百科全書》曾將西北大學列為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央廣網教育:近年來西北大學的就業情況怎麼樣?
王堯宇:隨著學校學科加速和改革升級的不斷推進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西大學子的社會美譽度和社會評價持續提高,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持續增強,西北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共3412人,畢業去向以就業和升學為主,其中籤就業協議等形式就業1681人,佔比49.27%;升學、出國1279人,佔比37.49%;自主創業4人。從畢業生籤約單位性質看,各類企業仍是我校畢業生籤約單位性質的主體。涉及黨政機關、高等教育單位、中初教育單位、科研設計單位、醫療衛生單位、其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等。
從籤約單位地域看,在陝西就業畢業生人數最高達到1457人,佔籤約就業形式等就業畢業生總數的49.22%。其次是廣東省、北京市。
總體上看,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滿意度較高,主要表現在思想道德素質與敬業精神好、文化素養與專業基礎紮實、工作能力強、團隊精神佳、現職崗位穩定程度高、創新思維和改革精神活六個方面。西北大學的學生以綜合素質見長,反映在就業上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
央廣網教育:很多考生會關注西北大學校園生活情況,請王校長分享一下?
王堯宇:對於校園生活情況各位考生和家長可以觀看一下我們的一個簡版的宣傳片
央廣網教育:疫情期間,學生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了解到西北大學的最新招考政策,也請您告訴大家?
王堯宇:疫情期間,為讓廣大考生和家長不出門就能了解到西北大學,我校利用網絡平臺做好相關工作。通過專題製作,全面系統地介紹我校國家級「一流專業」及各院系詳情,同時,發布我校所有專業的視頻介紹,形象、直觀地展示給考生和家長;開通智能諮詢答疑系統;開啟分省QQ群諮詢通道,一省一群,有針對性地開展線上諮詢答疑活動。各位考生及家長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西北大學、實時了解相關信息:
①登陸西北大學本科招生信息網;
②關注西北大學招生辦公室微信公眾號;
③加入西北大學各省招生諮詢QQ群,隨時與招生組老師線上交流;
④也可以撥打我校本科招生諮詢電話029-88302211,詳細了解學校各類招生的相關情況。
最後,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如願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同時,也歡迎廣大考生報考西北大學,西北大學將為你提供一個優越的學習與成長環境。
央廣網教育:非常感謝王校長做客央廣網,希望考生對西北大學做更多的詳細了解。今天的節目就到這了,感謝您的收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