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上的重磅之聲:人類的啟示與方向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聯大上的重磅之聲:人類的啟示與方向

2020-10-06 12:59:1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2020年10月06日 12:5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參與互動

  時政微視頻丨聯大上的重磅之聲:人類的啟示與方向

  讓我們團結起來,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重要講話

  今天,人類正在同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鬥爭。病毒肆虐全球,疫情不斷反覆。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展現出人類在重大災難面前的勇氣、決心、關愛,照亮了至暗時刻。

  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也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唯有銘記每一場危機帶來的啟示,人類才將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在這特殊歷史節點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這場疫情帶給世界四點重要啟示。從「人類命運與共」到「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從「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到「全球治理體系亟待改革和完善」,每一點啟示都振聾發聵,令人深思。

  在這次特殊聯大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第75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生物多樣性峰會和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等重要會議上發表一系列視頻講話,從維護人類共同和長遠利益的高度,全面系統回答了後疫情時代人類將面對什麼樣的世界、中國將為世界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際秩序等重大問題。

  5年前,習近平主席在70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五位一體」的總體路徑;3年前,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中進一步提出建設「五個世界」的總體布局;今年聯大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又結合國際社會對疫情的反思,提出了重要的「四點啟示」。如今,由中國首倡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在逐漸完善,並贏得了世界的認同。

  總監製丨駱紅秉 王姍姍

  監製丨耿志民

  製片人丨韓任偉

  編導丨趙葉子

  剪輯丨金釗 鄭華

  包裝丨高凌瀟 陶小強

  音編丨王安然

  素材支持丨楊山 杜曉東 姚禕婷 彭鈺淇

  統籌丨楊波 寇琳陽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習主席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強調的四點啟示
    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國要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強團結、同舟共濟。 如何理解習近平主席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強調的四點啟示?
  • 梅貽琦:西南聯大獨立之精神
    毛子水亦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我們若著眼於文化的更可貴的一方面,則八年多的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長成。這非特是我們教育史上的佳話,亦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至少,依我個人的意見講,這件事情比培植出楊振寧、李政道、王浩等那件事情要有價值得多;因為這是人類精神修養的一種最高貴的表現。」
  • 上新了!西南聯大學生曾人手一本的英文課本,影響無數人丨種草機
    不同於現在外語教育的工具性甚至功利性,當時的英文課本,更加重視對學生品性的塑造、通識教育的普及,培養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家國情懷。學生讀到的,都是毛姆、賽珍珠、林語堂、胡適、蘭姆、梭羅、愛倫·坡等中外名家的文章。涵蓋小說、散文、論說文、傳記等各種文體,不僅是人文社科經典,更是忠實記錄了當時的世界。
  • 探尋「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文化記憶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南聯大舊址時深有感觸地說,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繫起來。集市上的日常叫賣聲、師生在茶館對坐飲茶的場景、茶館櫃檯、舊時木門……被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進入這個場景,就仿佛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敘事。李紅英說:「茶館不僅代表著聯大師生當時與雲南當地的關係十分密切,學習風氣深入社會,當地的人們也樂於接受這樣的情況,還代表著由於當時聯大辦學的困難,師生們時常需要去茶館展開公共討論。」為了重現這樣「苦中作樂」的生活場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甚至專門去錄製了街市上的喧鬧聲。
  • 360教育集團榮獲新華教育論壇「大國教育之聲」年度四項重磅大獎!
    新華網教育頻道自2010年推出首屆「大國教育之聲」活動以來,已成功舉辦五屆。
  • 習近平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世界高度評價
    當晚第四個出場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講話中強調,這場疫情啟示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要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維。「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同一場合,迥異表態。兩國領導人所展現的立場也獲得了世界截然不同的評價。
  • 西南聯大三部曲:先生之風
    短短八年時間,聯大走出的畢業生,都是國家棟梁。……林語堂評價西南聯大,物質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楊振寧說,西南聯大奠定我一切成就的基礎。美國弗尼吉亞大學約翰·伊瑟雷爾教授甚至認為:這所大學的遺產是屬於全人類的。
  • 西南聯大辦學
    據說我國衛星回收安全率在世界上是十分先進的。凡此種種,說明聯大學生中確有不少傑出人才。總而言之,聯大教師、學生的素質很高。這是聯大8年多教學中成績卓著、人才輩出的基本條件。 國立西南聯大舊址 綜觀聯大師生的素質特徵,可以歸納出幾個基本共性,即:愛國、正義、刻苦好學。
  • 【往事】梅貽琦校長:西南聯大之魂
    西南聯大從在長沙初創之始(學校始名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抵昆前夕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實行的就是「常委制」。組成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的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擔任聯大常委,其間雖偶由其他教授臨時代理,蔣、梅、張三常委在聯大的歷史地位卻從未撼動過。
  • 吳海濤:本屆聯大應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應對全球性挑戰
    中方建議,本屆聯大應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出發,採取協調一致行動,共同妥善應對全球性挑戰。 吳海濤說,過去一年,面對複雜國際形勢和全球性挑戰,聯合國倡導多邊主義,推進多邊合作,在和平與安全、發展、婦女賦權、氣候變化、難移民、公共衛生和反恐等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聯合國過去一年工作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廣大會員國共同利益,進一步強化了聯合國在多邊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 瀘州歷史上的高等教育之三,上海東亞體專與西南聯大敘永分校
    二,西南聯大敘永分校「敘永是個邊城。永寧河曲折從城中流過,蜿蜒多姿態。河上有上下兩橋。站在橋上看,似乎頗曠遠;而山高水深,更有一種幽味。東城長街十多裡,都用石板鋪就,很寬闊,有氣象,西城是馬路,卻石子像刀尖似的,一下雨, 到處泥漿,兩城都不好走。」
  • 重磅丨又一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新學校落戶陽宗海
    2月7日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籤訂合作辦學協議,將開辦——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陽宗海分校此舉填補了陽宗海轄區無一所公辦高中的空白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依託七甸小學、七甸中學和陽宗海第一中學開展辦學,在保留原校名的基礎上
  • 王毅同聯大主席博茲克爾通電話
    王毅祝賀博茲克爾就任第75屆聯大主席,表示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本屆聯大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習近平主席日前以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倡導多邊主義理念,維護聯合國核心地位,呼籲加強完善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應對當前面臨的各種傳統和非傳統挑戰提出了中國方案。
  • 傾聽西南聯大傳奇往事
    西南聯大,全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誕生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這座「茅草屋」便是當年由建築大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設計建造的聯大校舍,如今這個掛著「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原教室」白色牌子的校舍內依舊可見當年模樣。朱紅色的火腿椅分四列十餘排擺開,黑板兩側懸掛著西南聯大校歌和聯大師院院歌,仰頭還可見聯大校徽。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比較研究
    (13)也就是說,組建西南聯大是抗戰危急形勢下的應急之舉,「河山既復,日月重光,聯合大學之戰時使命既成。」(14)而組建西北聯大是國民政府早已謀劃與設想實施的國家戰略。正因為此,西北聯大組建後,1938年7月,聯大農學院、工學院獨立設置,教育學院改稱為師範學院。1939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對西北聯大再次改組,組建成立國立西北大學,同時師範學院、醫學院亦獨立設置。
  • 紀錄片《西南聯大》之《剛毅堅卓》,戰亂中的象牙之塔師生何以成就...
    這一天清晨,他們聽到城外盧溝橋方向傳來的槍聲。戰爭,就這樣突然地到來了。象牙之塔的寧靜,戛然而止。1937年7月底,平津淪陷。吳宓,陳寅恪,聞一多,吳大猷等北大、清華、南開的老師們開始各自的流亡。這一年年底,南京淪陷,武漢震動,於是,臨時大學決定再遷昆明。
  • 西南聯大學生曾人手一本的英文課本,出了禮盒版!丨種草機
    西南聯大外文系畢業生、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曾說:「聯大八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成千上萬的人才,沒有一個人不讀《大一英文》,沒有一個人完全不受英文讀本影響,不受潛移默化作用的。」不同於現在外語教育的工具性甚至功利性,當時的英文課本,更加重視對學生品性的塑造、通識教育的普及,培養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家國情懷。
  • 「西南聯大之魂」梅貽琦主張「教授治校」
    梅貽琦:西南聯大之魂    餘斌  今年適逢西南聯大成立75周年暨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謹以此文表示敬意和紀念  一提清華一提西南聯大,人們會首先想到梅貽琦(1889─1962),這是很自然的。他是真正的教育大師,是清華、是聯大的靈魂。  梅貽琦(字月涵),天津人。
  • 《音樂之聲》經典回歸 新版中文詞歌朗朗上口
    網易娛樂3月31日報導 擁有最多「經典」元素的音樂劇《音樂之聲
  • 用光影追尋群星閃耀的國家記憶——雲南省聚力打造西南聯大IP文旅...
    之後,隨著紀錄片《西南聯大》連續播出,收視與口碑雙豐收,在騰訊視頻上線後獲得9.5的高分,觀眾們評價紀錄片「看到了民族之光、希望之光,有著厚重的人生力量,這樣的國家記憶值得永遠傳承下去!」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