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生活@美食美刻|當分子料理和中式傳統美學碰撞,有啥反應?

2021-01-11 東莞時間網

分子料理是國際化的一種潮流料理手法,中式傳統美學是近年來越來越受大眾關注的焦點,當它們碰撞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物理、化學反應呢?可以帶著期待的心情,一起來品嘗一下。

日常食材 求質不求量

分子料理對於大眾來說也不陌生,它是一種通過物理烹飪方式改變食材形態,保留食材原本味道和營養的烹飪方式,但是通常運用於西餐和比較國際化的料理,與中式傳統文化結合運用較少呈現。

觀想堂·君熹何林燊堂主向記者介紹,因為他對中式傳統文化有著較深厚的熱愛,就希望能發掘一種結合時代發展和特點,又能讓傳統文化接地氣,讓大眾更能普遍接受的方式來了解它們,「美食就是一種很直觀的體驗。吃是一件很日常,充滿煙火氣的事情,這也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理想的方式,讓大眾能了解和關注到傳統文化的美,原來也是非常直接,並不遙遠,還能品得到的!」

通過將瑤柱、雞和各種蔬菜,這些日常就能買到的食材,加上分子料理的製作,形成結合中式審美的擺盤,給人帶來味覺、視覺全方位審美的享受。

在食材選用方面,何堂主表示,不追求新奇特,更專注於日常食材,但是卻要從中挑選優質的部分,例如,菜心選用最嫩的那部分,雞肉選用自然放養的走地雞……這也和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特點,能更接地氣,讓大眾更容易接受的初衷一致。

改變形態 保留原味

在菜式的創製方面,何堂主表示,既要讓食客吃到食材的原味,但又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製作,於是就通過分子料理的方式,改變食材的特性,例如鵝肝可以轉換為如同吃中式燉蛋的膏狀,傳統的川菜用料藤椒則變為西式甜點中常見的慕斯狀,牛奶也可以轉變為牛奶慕斯。

在粵菜料理中最常見的鮑魚,這回不用耗時幾十個小時文火燉製,而是採用低溫烹飪機,65℃低溫慢煮2小時即可。

食材還是那些食材,但是又不完全是它們原本的樣子,結合分子料理製作後的美食再搭配中式裝盤和點綴,能給大眾帶來更多驚喜。

於是,總有食客會問,這個燉蛋怎麼會吃出鵝肝味?那個看上去像慕斯蛋糕,可吃起來卻是勁爆、麻辣的藤椒味道?

在帶著各種好奇和疑問品嘗的每一道美食裡,都包含著何堂主的良苦用心,這些好奇和疑問,正代表著更多人開始關注它們,這也正是大家開始接觸他希望表達的中式傳統審美的開始!

/分子料理推介/

雪中送炭

這是一道手工菜和分子料理相結合的製作。用煮熟的鵪鶉蛋,手工去殼,取出蛋黃,再加入分子料理製作的酸奶、牛奶慕斯,手工點上巧克力醬製作的眼睛,加上胡蘿蔔須製作的嘴巴,一群呆萌可愛的小企鵝就在這個冬天及時給大家送上溫暖和開心。

碧波萬裡

這道湯包含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和田園的味道。用魚、雞、瑤柱來燉湯底,用三種綠色蔬菜打成綠色蔬菜碎並運用分子料理的製作,讓整個湯呈現輕微慕斯質地,最後加入來自山裡的竹笙,讓一道湯能喝到多重來自大自然的味道。

含苞待放

運用分子料理低溫慢煮手法,以65攝氏度的低溫恆溫慢煮鮑魚,兩小時後煮好,吃的時候粘上傳統川菜用料藤椒以分子料理手法製作的慕斯醬,整道菜包含了傳統用料和國際化相結合運用的製作。

紅妝素裹

這是一款獲得全國米其林三星比賽金獎榮譽的菜式。裡面看上去像豆腐和燉蛋的是分子料理處理後的鵝肝,外面則搭配用彩椒烘乾7小時而成的彩椒馬卡龍,內裡香醇,加上彩椒馬卡龍的甜和微辣口感回味,給人留下特別味覺記憶。

玉露甜心

這道甜品運用了分子料理的球化技術,將日常甜品製作所用的食材牛奶、水果等材料包裹在鮮嫩的奶球裡,輕輕吸吮就能吃到其外表鮮嫩內裡酸甜的口感。

文字:馮靜

攝影:曹雪琴 視頻:馮靜

編輯:符德明

相關焦點

  • 賓西路5號:家居美學&分子料理 私享沙龍圓滿落幕
    年12月20日,賓西路5號NO.5 CLUB與「有去生活平臺」聯合打造的「居室藝術,食覺盛宴」主題沙龍,一場關於家居美學沙龍與分子料理體驗的私享互動,於天津賓西路5號圓滿落幕。他說「一個大宅,理想的追求是『全案不漏』,考驗的是營造大師的經驗維度、意識高度和情景再現的精微復盤功力」。通過探尋中國人的居、室觀,與大家交流生命、生活、空間之道的三五事,即——把日子過成系統,而不是因果。  期間,李傑先生多次以生活藝術家的眼光審視並解讀賓西路5號,在場業主紛紛交口稱讚,對自己的房子和未來的生活又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美好憧憬和精心規劃。
  • 科學家跨界成為廚師,核磁共振儀驚現廚房,分子料理到底是什麼
    這兩位科學家,也是忘年之交,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便走到了一起,並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理解和製作美食。而其中一位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發表過關於物理與美食的演講,後來,經過人們的不斷傳承,分子料理漸漸的走進大眾的視野。在傳統的美食烹飪上,通常都需要一些經驗老道的廚師去掌握火候,掌握刀功,這樣的美食才算完美。
  • 分子料理與傳統食材的碰撞 「大地私宴」熱播獲好評
    是什麼樣的美食和紀錄片,讓人們感慨「人有靈魂,食物亦有靈魂」,「料理中隱藏著生命的智慧」「食物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由浦發銀行信用卡特約播出,飛豬旅行行業贊助播出的美食題材自然人文紀錄片《大地私宴》,在10月16日優酷播出後廣獲好評。
  • 分子料理與傳統烹飪,你會如何選擇?
    以前常聽老人說廚藝也講究天賦,沒有天賦就算跟著名師學習,到頭來也只是徒有其形,而不具其中精髓。但這一理念卻在近年來受到分子料理的衝擊。可能大家有疑問,何為分子料理。以定義來說,是指把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
  • 讓美食家都驚為天人的創意美食——神奇的分子料理
    其實這就是分子料理最常見的登場方式。在網際網路時代,美食除了比拼「色、香、味」,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創意」,而分子料理則為美食創意進行了完美的詮釋。什麼是分子料理?而這些令人咂舌的美味,正是各大米其林餐廳如今的最愛,目的就是不斷挑戰人們視覺和味蕾的極限。分子料理有哪些常用的烹飪技法?
  • 看似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其實就是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
    每日都需要自省吾身,靈魂四問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夜宵吃啥?在吃膩了中華日本法國美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料理(以下省略)……後似乎再難有什麼美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什麼是分子美食學?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的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提出分子美食一詞的並不是某位大廚,而是匈牙利物理學家尼古拉斯·庫提(Nicholas Kurti)和法籍化學家艾維·提斯(Herve This)於1988年提出的。
  • 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像做化學實驗!
    生活中你聽最高大上的料理方式是啥?對於大多數廚師來說「分子料理」應該是最難學習的一種做菜方式,別的食物都是按照正常烹飪方法做,但是這個分子料理卻不同。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像做化學實驗!
  • 對話素食:素食與分子料理的新世界
    為此智素傳媒在線(以下簡稱:智素在線)特邀中國先鋒美食和分子料理領軍人物、鄭州新思維美食學院創始人郭紅曉先生(以下簡稱:郭紅曉),就分子料理烹飪技藝與傳統素食美食結合以及如何打造國際流行菜品進行在線交流並與素食界朋友分享:
  • 什麼是:分子料理 【上】
    (註:Note 應該取了「音符」之意,也是在分子美食學基礎上搞出來的一個烹飪主張的分支,比傳統意義的「分子料理」更接地氣、更有人文關懷,篇幅有限在此不贅述。)2. 分子料理和分子美食學是一個東西嗎?翻譯裡經常混用,但嚴格來說不是一個概念。
  • 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共同打造分子料理靈感手作
    這是科技與知識的融合,是食品研發的新境界——分子料理。白色情緣-雙味草莓雪泥,玫瑰使者-草莓爆漿冰餅,2款風味驚奇作品,運用當代最前衛藝術料理,先鋒呈現與科學技術的完美結合,突破傳統,打破傳統甜點的風味組合,製造出驚喜、驚奇、嘆為觀止的酸奶手作,國內唯一原創,攜手莫斯利安星廚系列,打造出匠心風味與陽光氣質,讓你感受莫斯利安帶來的無限創意。
  • 70KG廚藝美食烹飪 | 中西融合分子料理 7月(高級)課堂!
    加之其料理的有趣性一定的溫度升降或者烹調時間長短都會影響食物變化再加入不同物質然後看食物產生各種神奇的物理與化學變化解構和重組最終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高級料理科技和時代的進步,導致了人們對五星級酒店餐飲企業的美食,或者,還是那中國幾千文化所謂的傳統美食,已經不在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吃字可以形容了眼界已經被如今的新時代大大改變,對於美食首先要:欣賞.品鑑.美感.健康.意境.先進烹飪.匠心
  • 他用分子料理,讓美食變得詩情畫意
    鮮味達人——周會濤 高級廚師,喜歡看書、聽音樂, 作為分子料理的「高級玩家」, 他擅長在視覺和味覺上花式造「鮮」!
  • 嶗山文化街 古早文化城中式美學生活體驗月
    三十多次獲得國家級金獎,培養了大量的木雕專業技術人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為中國工藝美術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7月18日-25日古早文化城中式美學生活體驗月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春輝沉香木雕主題周特邀中國木雕藝術大師鄭春輝蒞臨古早文化城講授沉香木雕高端藝術品的知識及鑑賞。
  • 美食、華服、茶道……這個隱於山林的東方美學綜合體憑啥「不二」
    剛下車,正好有三兩人群經過,一位戴眼鏡的大哥不住嘖嘖稱讚:「不二山房的位置,選得真是妙!」在周圍青瓦白牆的房屋映襯下,將中式元素和現代材質巧妙兼容後,新中式風格的「不二山房」得以自然融入當地。但光憑初印象,不足以形容它的特別——推開那扇不算寬大的木門,走進才發現,裡面確實別有洞天。「不二山房」在108國道成都天府新區「簡雙路」段的白沙街道茅鄉村,地處稍高位置,視野開闊。
  • 美刻創意生活:(創意+設計)x生活=美刻
    美刻創意生活(創意+設計)x生活=美刻新中產創意生活精選推薦平臺美刻致力於推薦獨立設計師與設計公司關於創意生活營造的事件,場景以及相關產品。緊跟最前沿、最時尚的文化產業前端,為你提供緊貼生活和營造文創生活範式的服務平,旨在傳遞生活美學,用文化做基底,創意點亮思想,設計溫暖生活。
  • 七夕話科學:你給TA準備的分子料理還有這樣的科學原理
    分子料理——食物科學與烹飪藝術的完美結合「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一門科學研究,注重探索食物在烹飪過程中化學及物理上的變化。它屬於食品科學的一個分支,由匈牙利物理學家Nicholas Kurti 和法國物理化學家Hervé This 於 1988 年共同提出。而應用這些研究理論做出來的料理則被叫做「分子料理」 (Molecular Cuisine),俗稱科研創新菜。它誕生於以美食著稱的西班牙,因其獨特的烹調方式和特殊的口感而引得眾多食客熱捧。
  • 分子料理冷知識
    ,而是真正可以溶入到傳統烹飪和餐飲業的新鮮血液,而我們學習的路還有很長很 長。美食流派名為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世界最先鋒的料理方式。所 謂的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的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學變化和原理,然後運 用所得的經驗和數據,把食物進行再創造。
  • WIKI 分子料理的十八般武藝
    分子料理」沾點關係的,逼格和價格都蹭蹭往上漲,人們也心甘情願前僕後繼的往裡面砸錢。言簡意賅的說,打開冰箱,裡面的豆腐,皮蛋都屬於「分子料理」。哈哈,沒錯,還有小時候熱愛的棉花糖,和傳統的薑汁撞奶都可以叫「分子料理」呢。
  • 什麼是「分子料理」,你知道嗎?
    分子料理和分子美食學是一樣的嗎?        翻譯裡經常混用,但嚴格來說不是一個概念。(分子料理)既用於指分子烹飪法,也用於指應用分子烹飪法做出來的菜式,總之,它偏重於 「know-how」;而(分子美食學)更多強調 「know-why」。換句話說,分子美食學是一門科學研究,而應用這些研究理論做出來的料理則是(分子料理)。
  • 靜生活美食美刻∣用充滿藝術氣息的早午餐,開啟美好一天
    潮流早午餐重營養和儀式更迎合年輕人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早餐已逐漸發展出新的形式和概念,例如,中式的喝早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早茶時間,而是根據現代人的需求逐漸將早茶時間延伸至中午,形成實際意義上的早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