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斯賓塞曾指出: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一個女孩想要有一個美好、幸福的未來,父親的力量不容小覷。家有女孩,爸爸一定要給女兒只有爸爸才能給的力量和勇氣。有些事情,必須爸爸親自來做。
在很多父母的刻板印象裡,似乎男孩天生就比女孩愛好運動。但事實卻不盡然。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柳葉刀》裡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人運動不足的人群中,男性人數遠遠高於女性。其實,女孩只是和男孩喜歡的運動項目不同。大多男孩嚮往刺激、激情的力量型運動,而女孩們更喜歡一些輕快、靈活的體育運動,比如跳舞、體操、打羽毛球等等。
讓爸爸陪著女兒運動,能起到補充的效果。爸爸的力量感會給女兒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讓女兒在運動中更勇敢,更懂得堅持。
很多人知道,田亮就經常帶著女兒森碟運動。
女兒森碟在場上不斷地運球練體能,田亮在一旁監督、鼓勵,戲稱:「要當女兒的第一個球迷。」
穿上親子球服,和女兒一起運動踢球,健身逗娃兩不誤,看看父女兩人誰的球技了得。
在家裡也能運動。女兒坐在瑜伽球上,和田亮互相傳球,快樂的時光一下子溜走了。
不止是田亮,國民男神吳彥祖也喜歡陪著女兒一起跑步。
爸爸跑得汗如雨下,女兒在一旁握著跑步機,努力跟著老爸的步伐。
看場面,可愛極了。
心理學上說,爸爸經常陪伴女兒做運動,父女關係更和諧,而且在體育互動中,女兒的性格也會變得更陽光,更樂觀。
所以,爸爸們,平時有空就多陪陪女兒運動吧!
有爸爸陪著一起運動的女兒,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
在抖音上,常常能看到父親與女兒各種各樣滑稽的比賽。結果卻出奇地一致,都是女兒贏,爸爸輸了。
在蹦床比賽,女兒拼盡全力蹦著,爸爸卻在快贏的時候,故意跌了一跤。
在劈叉比賽,女兒身體基礎好一下子就伸展開了雙腿,可爸爸老了,怎麼也掰不開,彎著腿就坐下了。
有跑步比賽,女兒身輕如燕,快速地往前奔,爸爸卻踩著小碎步,跑得極慢。
一看就是故意的。
而搞笑的背後,是父親們滿滿的小心機。
在女兒的心目中,父親往往都承擔過「英雄」的角色,象徵著力量、權威。
在童年時期,讓女兒贏爸爸幾次,對女孩兒的自信心會有極大的鼓舞。
美國密西根大學曾用50年的時間,調查父親教育對女兒的影響,有43%-69%的女孩都認為:自信心也多來源於父親的讚賞和鼓勵。
想想看,女兒贏了自己一直崇拜的爸爸,內心雀躍的時候,爸爸再豎起大拇指誇她:
「我們家女兒,真棒。」
「哇,你贏了爸爸,真厲害。」
孩子的成就感該得到多大的滿足!
所以,爸爸們!和女兒來幾場有趣的比賽吧,讓女兒嘗嘗勝利的滋味!
在陪伴中,既能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又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何樂而不為?
輸的是幾次微不足道的比賽,贏得的卻可能是孩子快樂的性格底色!
武志紅說,中國家長最缺的,是和孩子說「廢話」的能力。
相比負責孩子細碎日常生活的媽媽,大多爸爸整日忙於工作養家,陪伴的時間較少,所以這一點上更為欠缺。
心理學家賀嶺峰曾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
女兒在外留學,偶爾晚上打來電話,一般父女能聊半小時就不錯了,但是他和女兒卻能像好朋友一樣,能閒聊三四個小時。
而且,聊的基本上都是廢話。
比如,他會開著玩笑問問女兒最近有幾個男生在追她,讓女兒介紹下情況,然後賀嶺峰也毫不介懷地談起自己當年談戀愛是什麼感受。
有的父母可能會問:「沒事和女兒聊什麼廢話?」
賀嶺峰這樣解釋:
「因為家長和孩子聊廢話的時候,孩子內心是放鬆的,他們能把自己內心的感受都說出來,這樣家長就會知道孩子目前在群體當中的困擾是什麼,然後家長通過聊天,間接影響到他。」
而且,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90%的兒童出現問題都與缺失父親教育有關。
這種毫無隔閡的閒聊,能快速增長父女之間的感情,讓孩子在無形之中得到來自父親的點撥。
所以,爸爸們!多和孩子聊聊廢話吧!
在教育中,看似「無用」的話,其實有時候最管用!
父親,不是因為生下孩子,而是因為教育孩子,才被稱為父親。」
一個女孩的健康成長,既離不開媽媽的精心呵護,更離不開父親的陪伴和關愛。
如果你是一位女兒的父親,請一定努力做好榜樣。
如果寶媽看到這篇文章,請轉發給寶爸哦~
閱讀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武漢嘉護康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