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女兒,這些事媽媽別管,讓爸爸來

2020-09-26 嘉護康

心理學家斯賓塞曾指出: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一個女孩想要有一個美好、幸福的未來,父親的力量不容小覷。家有女孩,爸爸一定要給女兒只有爸爸才能給的力量和勇氣。有些事情,必須爸爸親自來做。

01陪女兒運動


在很多父母的刻板印象裡,似乎男孩天生就比女孩愛好運動。但事實卻不盡然。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柳葉刀》裡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人運動不足的人群中,男性人數遠遠高於女性。其實,女孩只是和男孩喜歡的運動項目不同。大多男孩嚮往刺激、激情的力量型運動,而女孩們更喜歡一些輕快、靈活的體育運動,比如跳舞、體操、打羽毛球等等。

讓爸爸陪著女兒運動,能起到補充的效果。爸爸的力量感會給女兒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讓女兒在運動中更勇敢,更懂得堅持。

很多人知道,田亮就經常帶著女兒森碟運動。

女兒森碟在場上不斷地運球練體能,田亮在一旁監督、鼓勵,戲稱:「要當女兒的第一個球迷。」


穿上親子球服,和女兒一起運動踢球,健身逗娃兩不誤,看看父女兩人誰的球技了得。

在家裡也能運動。女兒坐在瑜伽球上,和田亮互相傳球,快樂的時光一下子溜走了。

不止是田亮,國民男神吳彥祖也喜歡陪著女兒一起跑步。

爸爸跑得汗如雨下,女兒在一旁握著跑步機,努力跟著老爸的步伐。

看場面,可愛極了。

心理學上說,爸爸經常陪伴女兒做運動,父女關係更和諧,而且在體育互動中,女兒的性格也會變得更陽光,更樂觀。

所以,爸爸們,平時有空就多陪陪女兒運動吧!

有爸爸陪著一起運動的女兒,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


02輸給女兒幾次比賽

在抖音上,常常能看到父親與女兒各種各樣滑稽的比賽。結果卻出奇地一致,都是女兒贏,爸爸輸了。

在蹦床比賽,女兒拼盡全力蹦著,爸爸卻在快贏的時候,故意跌了一跤。

在劈叉比賽,女兒身體基礎好一下子就伸展開了雙腿,可爸爸老了,怎麼也掰不開,彎著腿就坐下了。

有跑步比賽,女兒身輕如燕,快速地往前奔,爸爸卻踩著小碎步,跑得極慢。

一看就是故意的。

而搞笑的背後,是父親們滿滿的小心機。

在女兒的心目中,父親往往都承擔過「英雄」的角色,象徵著力量、權威。

在童年時期,讓女兒贏爸爸幾次,對女孩兒的自信心會有極大的鼓舞。

美國密西根大學曾用50年的時間,調查父親教育對女兒的影響,有43%-69%的女孩都認為:自信心也多來源於父親的讚賞和鼓勵。

想想看,女兒贏了自己一直崇拜的爸爸,內心雀躍的時候,爸爸再豎起大拇指誇她:

「我們家女兒,真棒。」


「哇,你贏了爸爸,真厲害。」

孩子的成就感該得到多大的滿足!

所以,爸爸們!和女兒來幾場有趣的比賽吧,讓女兒嘗嘗勝利的滋味!

在陪伴中,既能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又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何樂而不為?

輸的是幾次微不足道的比賽,贏得的卻可能是孩子快樂的性格底色!


03和女兒說說「廢話」


武志紅說,中國家長最缺的,是和孩子說「廢話」的能力。

相比負責孩子細碎日常生活的媽媽,大多爸爸整日忙於工作養家,陪伴的時間較少,所以這一點上更為欠缺。

心理學家賀嶺峰曾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

女兒在外留學,偶爾晚上打來電話,一般父女能聊半小時就不錯了,但是他和女兒卻能像好朋友一樣,能閒聊三四個小時。

而且,聊的基本上都是廢話。

比如,他會開著玩笑問問女兒最近有幾個男生在追她,讓女兒介紹下情況,然後賀嶺峰也毫不介懷地談起自己當年談戀愛是什麼感受。

有的父母可能會問:「沒事和女兒聊什麼廢話?」

賀嶺峰這樣解釋:

「因為家長和孩子聊廢話的時候,孩子內心是放鬆的,他們能把自己內心的感受都說出來,這樣家長就會知道孩子目前在群體當中的困擾是什麼,然後家長通過聊天,間接影響到他。」


而且,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90%的兒童出現問題都與缺失父親教育有關。

這種毫無隔閡的閒聊,能快速增長父女之間的感情,讓孩子在無形之中得到來自父親的點撥。

所以,爸爸們!多和孩子聊聊廢話吧!

在教育中,看似「無用」的話,其實有時候最管用!

父親,不是因為生下孩子,而是因為教育孩子,才被稱為父親。」

一個女孩的健康成長,既離不開媽媽的精心呵護,更離不開父親的陪伴和關愛。

如果你是一位女兒的父親,請一定努力做好榜樣。

如果寶媽看到這篇文章,請轉發給寶爸哦~

閱讀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武漢嘉護康職校」

相關焦點

  • 這4件事媽媽別管,讓爸爸來4件事
    這4件事媽媽別管,讓爸爸來4件事,媽媽別管,如下:1.讓爸爸來b讓爸爸帶洗澡,男寶寶脾氣好2.爸爸帶娃去遊樂園,寶寶社交能力強3.讓爸爸講故事,寶寶學的更多4.爸爸陪孩子吃飯,寶寶協調能力強
  • 這5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
    導讀:這5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5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要想教育好孩子,這四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做
    最近總會聽到一些抱怨,身為媽媽,好像在家庭層面承擔的東西要比爸爸多很多,生活起居、贍養老人、教育子女、陪伴孩子……在中國式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似乎總被弱化了。我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成長過程中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或多或少性格上會略微敏感些。股神巴菲特說:「父親是我人生最好的禮物。」
  • 養女兒,為什么爸爸的角色更重要?
    養女兒,是一件費時費力費心血的事情。:沒事兒就是好爸爸,有事就「問媽媽」、「找媽媽」,那爸爸是幹什麼用的?從小到大,女兒餓了、拉了、哭了、鬧了,爸爸想到的首先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轉給媽媽。在養育女兒的路上,我們也都是新手媽媽,面對這個新生命也有自己的迷茫和苦惱。爸爸的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一個家庭,只有爸爸媽媽統一教養方式並都以身示範,才能真正培養優秀的孩子。
  • 女兒對爸爸好起來,就沒媽媽什麼事了
    雖說女兒鼓搗美食也可能是出於新鮮感,但對爸爸的愛,那可是藏不住的,平時也能算上一枚「護爸狂魔」了。1、不準媽媽訓爸爸老夫老妻之間,偶有鬥嘴,通常是媽媽嘮嘮叨叨說個不停,爸爸悶不作聲,女兒看見後通常都會對媽媽說:哎呀,你別說爸爸了!
  • 爸爸媽媽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親愛的女兒:你好!這是你長這麼大以來,爸爸媽媽第一次給你寫信,希望這封信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我想告訴你:你一直是爸爸媽媽的驕傲,你在這個家裡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爸爸每天忙於自己的工作,天天還抽出時間來輔導你學習,媽媽料理著家裡的家務事,還要管好這個調皮的弟弟,我們很少像別的家長那樣帶你去公園、遊樂園,媽媽也很少像別的家長那樣陪你一起遊戲,使你的童年缺少了應有的歡聲與快樂。爸爸媽媽對你的要求也許有點嚴格,你不能長時間看電視,等你長大後,你就會明白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了。
  • 媽媽請走開,這幾件事必須由爸爸來做,媽媽還真的替代不了
    但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更多是精神上的,例如:父親是孩子獨立宣言、勇敢的教科書、孩子的成長引路人。尤其下面這幾件事,必須要爸爸來做,媽媽真的替代不了。家中最需要精神和情緒上富養的人是媽媽。對媽媽多些包容和愛,媽媽心情好,情緒穩定對孩子來說也是有力而無害。爸爸對媽媽的好,孩子都看在眼裡,裡面潛藏著兒子未來對妻子的態度,女兒對未來丈夫的最低標準。爸媽的關係是孩子對什麼是婚姻初步認知。父母越恩愛的家庭,越有助孩子內心健康成長。
  • 只有爸爸能參加家長會:教育孩子,這3件事媽媽別管
    組織這次「爸爸去哪兒」家長會的賀老師解釋道:孩子長大了,有了更多的想法,除了媽媽的陪伴,也需要爸爸的更多的支持和教育。但其實,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爸爸媽媽扮演是不同的角色。好媽媽永遠代替不了好爸爸,養育孩子的這 3 件事,必須爸爸來做。
  • 又一位爸爸火了!陪女兒晨跑5年的爸爸:有些事,媽媽永遠也替代不了爸爸|親子教育
    01爸爸用心是孩子幸福的源泉英國文學家哈伯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來評價父親的重要作用:「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繁忙的工作佔據了他生活的大部分很難抽出時間來陪陪家人,有一次,他帶妻子和孩子們去迪士尼玩。花車上,公主們笑容甜美向遊客們招手女兒突然抬頭問爸爸說:我也能像她們一樣成為公主嗎?這時,也許一般的老爸就會選擇立馬帶孩子去商場買件公主裙或者直接給錢吧,讓女兒選自己喜歡的。
  • 養女兒,這幾件事爸爸一定要親自做
    (貝克漢姆在為女兒小七做洋娃娃)而提到女兒未來的婚禮,這些女兒奴父親們更是傷心欲絕:賈乃亮怕在女兒甜馨婚禮上哭暈過去;張亮說不想聽這個問題,扎心;鄧超希望女兒永遠不要結婚。女兒永遠是父親心底最柔軟的所在。不過,在養育和教養女兒這件事上,也有很多父親存在焦慮。
  • 爸爸媽媽,女兒並不欠你們的
    女人不易啊~我覺得是實話,爹媽一輩子最倒黴的事就是生了個閨女!以上言論最近在朋友圈瘋轉。就這一話題,我親自採訪了既當女兒又有女兒的人,這個人就是我的親媽。有點奇怪,我媽她大概精神分裂吧!作為女兒,她說她不欠她的父母,反而是她父母欠她的。
  • 媽媽做了紅燒魚,吃一半發現原來是自己養的,女兒崩潰大哭
    正如媽媽所料,女兒很快就對這些不能陪自己玩的小魚失去了興趣。媽媽也像自己計劃的那樣,將這些小魚做成美食送上了女兒的餐桌。只是,令媽媽沒想到的是,女兒前半部分吃得很好,但吃著吃著,卻突然發現了不對,這條魚貌似和她養的那一條有一點相似。女兒立馬放下筷子,問媽媽自己養的那條魚在哪。
  • 家有女兒,有4件事需要爸爸做,媽媽別插手
    導讀:朋友是做培訓輔導的,閒聊起來,她說電話跟家長溝通孩子的學業時,爸爸接電話後,70%的人會遞給媽媽,10%的人都不知道孩子都報了什麼課,只有20%的爸爸會跟老師詳細聊聊。我們的社會風氣似乎認定養娃是媽媽的事兒,很多爸爸以養家餬口、工作忙為藉口,參與孩子的教育很少。
  • 養女兒,為什么爸爸要更努力?忍不住轉給老公看
    沒事就是好爸爸,有事就「問媽媽」、「找媽媽」、「找你媽」,你這個爸爸是幹什麼用的!、屙了、尿了、哭了、鬧了,爸爸想到的首先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轉給媽媽。天涼了,該穿襪子了,這事只有找你媽!......
  • 爸爸喜歡女兒,媽媽生女兒時順便生了倆兒子,爸爸偏心讓媽媽憂心
    導語:大家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在爸爸對於女兒的喜愛程度是要高於兒子的。看來重男輕女這樣的事情要逐漸出現翻轉了,最近就有一位「重女輕男爸爸」火了,領著三胞胎兒女散步,牽著女兒的小手優哉遊哉,身後兩個兒子卻處在散養模式。媽媽看到爸爸帶娃的方式就有點憂心。
  • 同樣是養女兒,森碟素麵朝天,多多淡妝濃抹,爸爸教育的差距很大
    兩個女孩都憑藉著《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獲得了非常多的關注,隨著關注度的提高,人們就發現了隨著森碟和多多的長大,她們身上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從分享出來的一些照片中我們能看到,黃磊對女兒的富養很多都是物質上的「富養」。多多從小就跟隨著爸爸見識了許多的大場面,同時多多的物質需求基本都會得到滿足,十多歲的多多就身穿名牌,染髮、打耳洞、淡妝濃抹,非常的瀟灑、成熟。
  • 女兒把媽媽誇成仙,說爸爸沒有愛,爸爸:「必須強行寫出愛來!」
    我們常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是爸爸的小&34;,經常看見爸爸和女兒膩歪在一起,媽媽在一旁一臉醋意。可當畫風一變,平時一臉&34;的爸爸成了&34;,&34;味也是足足的。一位爸爸看見女兒寫的作文全都是&34;媽媽的,心理一下子有了落差:&34;不服氣的爸爸激動地向女兒
  • 養女兒,爸爸做好下列事情,寶貝往往幸福滿滿,不缺愛更有安全感
    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如今社會,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媽媽總是投入最多的,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父親缺席」孩子教育的局面比比皆是。這套《趣味找不同繪本》可以很好的幫助爸爸陪伴自己的女兒
  • 家有女兒,這4件事媽媽放手,交給爸爸做更好
    爸爸在女兒成長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父親的關愛,女兒長大後的抗挫力和自愈力更強了,活得也非常自信,灑脫。家有女兒,這幾件事爸爸親手做對她們的發展更好。爸爸愛媽媽,可以讓女兒懂得,自己也可以有這樣幸福的生活。在爸爸甜蜜蜜的懷抱中長大的女兒,才不會因為異性的「一顆糖」輕易騙走。爸爸可以把這些話告訴女兒,對女兒的成長,非常有益處。1、閨女,沒有任何愛,值得你委曲求全。
  • 家有女兒,這4件事最好交由爸爸來做,媽媽躲得越遠孩子越優秀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與養,但是在當今時代,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投入精力更多的一方是媽媽,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父親缺席」的問題比比皆是。著名心理學家斯賓塞曾經說過:「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這足以見得父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