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重」磅!人造物質量首超全球生物量

2020-12-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作者 |辛雨 中國科學報

圖片來源:HUSEYINTUNCER/ ISTOCK

12月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

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新學院大學城市生態學家Timon McPhearson說:「如果你以前不相信人類統治著這個星球,那麼現在你應該相信了。」

未參與該研究的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社會生態學家Fridolin Krausmann補充說:「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比較。」

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有很多衡量標準,化石燃料的使用讓溫室氣體排放量飆升至80萬年來最高水平,農業和住房改變了70%的土地。

在一場即將到來的大滅絕中,人類「消滅」了無數的物種。

研究人員宣稱:「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為主導的新時代——人類世。」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學家Ron Milo及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

研究表明,過去12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

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

從那時起,材料大約每20年翻一番,如建築材料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從磚過渡到混凝土,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開始使用瀝青鋪路,二戰後各種建設也持續增加。

同時,由於森林砍伐等原因,總生物量從1900年開始逐漸下降到1.1萬億噸左右。

今年,人造物質量最終超過了地球上的總生物量。

這種轉變的時機取決於生物量的估算是否含水。

如果把水算在內,生物量在2037年之前仍將大於人造物質量。

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在今天,這種對比也令人警醒:塑料的質量是動物總量的兩倍。

研究人員總結說,這些發現為人類世的概念增加了分量。

「這是一個跡象,轉變確實發生了,這個名字是合適的。」Milo說。

美國博爾德環境研究組織「未來地球」負責人Josh Tewksbury說,這項新研究鞏固了人類對地球影響的證據,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具體問題。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環境人類學家Eduardo Brondizio指出,在發展中國家,城市缺乏足夠的住房、汙水處理廠和其他基礎設施,缺乏人造材料對人類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他認為,「不是基礎設施本身不好,我們的建設方式才是問題所在。」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城市可持續發展的Xuemei Bai說,基礎設施將繼續擴張,且發展中城市的擴張速度最快。

她指出,生產原材料涉及的所有能源都可能危及國際氣候目標的實現,但城市提供了一種規模效益,如城市的人均道路和自來水管道較少。

此外,她還認為,技術和政策的創新可以幫助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國際人類世工作組成員韓永明認為,這項研究確實非常重要,它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但是,人類世本身是一個地層學概念,它的具體年代還需國際地層委員會根據地層標準定義。

國際地層委員會正在從地質學角度出發,如尋找層型剖面,來確定人類世的具體時間。

「地層時代的劃分有一定標準,並非通過某一方面的特徵變化就能確定。」

韓永明對《中國科學報》表示,該研究很好地展現了人類活動對地球變化的影響,但人類世的具體時間定義尚不能簡單確定。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3010-5

相關焦點

  • 人造物的質量首超全球生物質量,這意味著什麼?
    據報導,根據今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估算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情況,發現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後,伴隨著人造物質量的飛升,截止到2020年,人造物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人類世」真的來了!
  • 《自然》: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首次超過全球總生物量
    ·環境·今年人造物體質量首超總生物量圖片來源論文《自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物體質量超過總生物量的轉折點,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自第一次農業革命以來,人類通過農業和採伐等土地使用方式,讓植物生物量從約2兆噸(2萬億噸)減少到目前的約1兆噸。人造物體(人造質量)的不斷產生和累積還讓生物量與人造質量之間的平衡發生了轉變。研究表明,在20世紀初,人造物體的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而今天,人造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如今的全球總生物量在1.1兆噸上下。
  • 《自然》論文:2020年或為人造質量超過活生物量轉折點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科學研究論文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  該論文稱,過去100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體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最新研究結果提醒人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
  • 人類歷史新裡程碑,科學研究發現人造物重量首次超越所有生物質量
    以色列斐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團隊估算,人造物總重量已突破生物質量(Biomass,所有生物的重量)1.1億公噸,其中建築物、道路佔人造物最多,而生物質量由於 森林砍伐和物種滅絕正在下降。研究計畫主持人米洛博士(Prof.
  • 《自然》: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首次超過全球總生物量丨環球科學要聞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生物量(biomass)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包括林地的枯落物嗎?
    ,A錯誤;次級生產量是指在單位時間內由於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貯存的能量,B錯誤;與陸地生態系統相比,海洋生態系統的藻類植物纖維素少,可以整個被浮遊動物吞食,迅速轉化為下一個營養級的生物量,所以次級生產量大,C正確;生產者的生物量就是淨初級生產量在某一調查時刻前的積累量,即生產者的光合量除去生產者自身的呼吸量的積累量,D錯誤。
  • 科學家指出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今天,《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2020 年或標誌著人造質量超過全球活生物量的轉折點。過去 100 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體的質量每 20 年翻一番。平均而言,地球上每個人每周都會產生超過其體重的人造質量。這樣一個結果提醒我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
  • 當代手工藝的「三重階」
    展覽的標題「三重階」語出《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說的是「偉大」漢代的宮闕境界,在那與浮雲一樣曲簷高聳的「阿閣」中,「人」在一重又一重的臺上行走。詩的意思點出:「弦歌」響了,「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訴說的是永恆的人間理解之悲,不是惋惜歌者唱得多麼苦痛,而是傷感知音的稀少。
  • 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今天,《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2020 年或標誌著人造質量超過全球活生物量的轉折點。過去 100 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體的質量每 20 年翻一番。平均而言,地球上每個人每周都會產生超過其體重的人造質量。這樣一個結果提醒我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
  • 宏碁Swift 7發布:僅重1.9磅 厚度不超10mm
    今年CES大展上,宏碁(Acer)正式推出了非常輕薄的超便攜筆記本--Swift 7。這款14英寸的超極本重量僅為1.9磅,厚度不到1釐米,裝備了康寧大猩猩6玻璃,機身採用鎂合金材質。
  • 熱帶雨林地區植被茂密,擁有最多的生物量,為什麼土壤卻很貧瘠?
    生物中的枯枝落葉、糞便屍體等都是有機質的來源,那麼是不是全球生物量最多的熱帶雨林地區,所發育的土壤是最為肥沃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雖然熱帶雨林生物量大,枯枝落葉眾多,但是也同樣是由於生物眾多,那麼就存在著很多利用那些枯枝落葉而生存的生物,比如真菌類等底棲生物,從而使得大量枯枝落葉並不能轉化為有機質進入土壤。
  • 蛋糕計量用「寸」還是「磅」?
    昨日,記者走訪得知,目前合肥市場的生日蛋糕主要有磅和寸兩種單位,購買者很難靠稱量來了解蛋糕的大小。  蛋糕計量五花八門  「如果有固定的長寬高,或者重量,我也能檢驗一下。 」近日,在一家烘焙店訂購生日蛋糕的小邢,發現8寸的蛋糕,看起來比他以前訂的要小一些。小邢告訴記者,他根本不知道「寸」是什麼單位。  記者走訪了市內幾家大型烘焙店。
  • [圖]宏碁Swift 7發布:僅重1.9磅 厚度不超10mm
    今年CES大展上,宏碁(Acer)正式推出了非常輕薄的超便攜筆記本--Swift 7。
  • 郭碧婷生產照曝光 中秋節在臺灣產下7磅重的小公主
    郭碧婷生產照曝光 中秋節在臺灣產下7磅重的小公主時間:2020-10-08 13:32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郭碧婷生產照曝光 中秋節在臺灣產下7磅重的小公主 10月7日,臺灣媒體曝光了郭碧婷生產的照片,郭碧婷在9月27日晚上6點45分左右,乘坐一輛黑色轎車來到醫院門口
  • 全球首臺電子計算器現身:現價值近34萬元
    Merryman是這款全球首款手持式電子計算器的三名聯合創始人之一,他於去年2月份去世,享年86歲。德州儀器的CalTech是歷史上首臺手持式計算器,唯一的其他已知原型在史密森尼國家歷史博物館中展出。這款手持式計算器獲得了「殺手級」的巨大成功,隨後佳能購買了這些權利,並於1971年4月14日推出了Pocketronic計算器。
  • NBA噸位最重的球員,奧尼爾僅能排第二,榜首體重375磅
    NBA的球星如果身材健碩一定能在比賽中贏得更多的優勢,人氣超火的NBA球星奧尼爾就是因為他的體格強悍贏得了許多掌聲和榮耀。但其實奧尼爾的體重並不是NBA中最重的,如果單論體重,奧尼爾360磅的重量,只能在NBA中排行第二。
  •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1:37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Ron Milo團隊發現,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 佛羅裡達一名漁夫撈到40磅重的古柯鹼(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佛羅裡達一名漁夫撈到40磅重的古柯鹼(雙語) 2019-01-04 14:50 來源:紐約郵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