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2020-12-13 科學網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1:37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Ron Milo團隊發現,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相關論文於2020年12月9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對被稱為「人為質量」的人造質量進行了量化,並將其與地球上目前的總生物量(約等於1.1兆噸)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正好位於交叉點; 到2020年(±6年),人為質量(最近每20年增加一倍)將超過全球所有生物量。平均而言,全球每個人每周產生的人為質量等於或超過其體重。對人類事業的這種量化給出了人類世的定量和象徵性表徵。

據悉,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的主要力量。一個新出現的問題是人類活動的整體物質輸出與整體自然生物量相比如何。 

附:英文原文

Title: Global human-made mass exceeds all living biomass

Author: Emily Elhacham, Liad Ben-Uri, Jonathan Grozovski, Yinon M. Bar-On, Ron Milo

Issue&Volume: 2020-12-09

Abstract: Humanity has become a dominant force in shaping the face of Earth1,2,3,4,5,6,7,8,9. An emerging question is how the overall material output of human activities compares to the overall natural biomass. Here we quantify the human-made mass, referred to as 『anthropogenic mass』, and compare it to the overall living biomass on Earth, which currently equals approximately 1.1 teratonnes10,11. We find that Earth is exactly at the crossover point; in the year 2020 (± 6), the anthropogenic mass, which has recently doubled roughly every 20 years, will surpass all global living biomass. On average, for each person on the globe, anthropogenic mass equal to more than his or her bodyweight is produced every week. 

DOI: 10.1038/s41586-020-3010-5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3010-5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指出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按照目前的趨勢,人造質量預計將在 2040 年超過 3 兆噸,幾乎是地球總生物乾重的 3 倍。雖然人類數量僅佔全球生物總量的 0.01%,然而,早在 3000 年前,人類就已經對地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自第一次農業革命以來,人類通過農業和採伐等土地利用變化將植物的數量從大約 2 兆噸減少至一半。
  • 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按照目前的趨勢,人造質量預計將在 2040 年超過 3 兆噸,幾乎是地球總生物乾重的 3 倍。雖然人類數量僅佔全球生物總量的 0.01%,然而,早在 3000 年前,人類就已經對地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自第一次農業革命以來,人類通過農業和採伐等土地利用變化將植物的數量從大約 2 兆噸減少至一半。
  • 【BBC英語教學】研究稱全球人造物重量將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科學家們說,到2020年12月底,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可能會超過生物的總重量。與此同時,所有生物的重量,即生物量,都略有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森林的減少。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s)的研究人員經計算得出,到今年年底,世界將到達一個轉折點,即人造物體的總重量超過生物的總重量。
  • 2020年,人類製造的東西,首次超過了世界所有生物總和
    12月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令人震驚,這標誌著2020年將是人造材料超過地球生物量的總和。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自1900年以來,人造材料(例如混凝土,鋼鐵和瀝青)的總質量迅速增加,當時僅佔植物生物量的3% ,動物和微生物。
  • 人造奶研發取代牛奶? 專家:活性物質複製不了
    據說,目前人造肉在美國正成為潮流,還受到了比爾·蓋茨這樣的億萬富豪的追捧。  和人造肉一樣,人造奶也不是真正的牛奶。在實驗室中,科學家根據消費者需要,依次把化學物質放入試管中調試,並利用生物工程酵母來生產出真正的牛奶蛋白質,最終複製出普通牛奶的口味,但同時可以更富營養價值。比如,可以往人造奶中添加能夠調節腸道菌群的母乳低聚糖,無需任何哺乳動物的參與或後期加工。
  • 《自然》: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首次超過全球總生物量
    ,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物體質量超過總生物量的轉折點,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人造物體(人造質量)的不斷產生和累積還讓生物量與人造質量之間的平衡發生了轉變。研究表明,在20世紀初,人造物體的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而今天,人造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如今的全球總生物量在1.1兆噸上下。100多年來,人造質量快速增加,如今正以每年超過300億噸的速度不斷產生。這意味著對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來說,每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體被生產出來。
  • 2035年中國城市GDP總量超過北美所有城市 四大城市躋身全球經濟...
    全球780個城市已經佔世界經濟活動總量的近6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這些城市的重要性也在增加。在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的全球城市年度報告中,預測未來十幾年至2035年,全球城市之間將出現顯著的增長差異,並預測世界城市秩序的深遠變化,因此城市經濟力量的平衡將進一步向東移動。在2027年,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所有亞洲城市的GDP總量將首次超過所有北美和歐洲城市的GDP總和。
  • 人類歷史新裡程碑,科學研究發現人造物重量首次超越所有生物質量
    人類正在急速改變地球,除了溫室氣體導致氣候暖化,所製造的物品總重量今年也將首度超越所有生物總重量。以色列斐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團隊估算,人造物總重量已突破生物質量(Biomass,所有生物的重量)1.1億公噸,其中建築物、道路佔人造物最多,而生物質量由於 森林砍伐和物種滅絕正在下降。研究計畫主持人米洛博士(Prof.
  • 大豆蛋白製成人造肉美味又健康
    人造肉分為兩種,其中一種人造肉又稱大豆蛋白肉,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因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種健康的食品。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人造肉。大豆蛋白肉實際是一種對肉類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的豆製品。
  • 減緩全球變暖 人人有責
    2020年氣候雄心峰會於北京時間12月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峰會上致辭,呼籲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對於氣候變暖,大家的焦點在於全球變暖的主要責任是否在人類。為此,古特雷斯才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宣布本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到2030年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10年相比減少45%,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令人欣慰的是,已經有約38個國家向著減排的方向前行。不過,還有些國家在觀望,主要原因在於,懷疑人類的行為是否是引發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 素食主義正「入侵」全球股市 這家A股公司開賣人造肉
    素食主義正入侵全球股市 這家A股公司開賣人造肉】由於歐美素食、環保兩大文化逐步合流,並成為一種帶有時尚性質的社會議題,關於人造肉或仿葷食品的消息最近開始持續刷屏,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雙塔食品、以色列科技公司均宣布了自己在人造肉領域的進展。
  • 人造物的質量首超全球生物質量,這意味著什麼?
    據報導,根據今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估算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情況,發現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後,伴隨著人造物質量的飛升,截止到2020年,人造物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人類世」真的來了!
  • 素食主義正「入侵」全球股市 這家A股公司開賣人造肉股價漲停了……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許諾 素食主義正「入侵」全球資本市場……由於歐美素食、環保兩大文化逐步合流,並成為一種帶有時尚性質的社會議題,關於人造肉或仿葷食品的消息最近開始持續刷屏,A股上市公司金字火腿、雙塔食品、以色列科技公司均宣布了自己在人造肉領域的進展
  • 人造奶也登場了是什麼意思?人造奶是什麼人造奶對人體的益處
    人造奶也登場了是什麼意思?人造奶是什麼?人造肉公司剛剛在美國上市大火,人造奶也來了。5月7日,全球經濟研究網站MishTalk的專欄作家Mike Shedlock在一篇文章中介紹了更環保、更健康、更燒錢的人造奶。科學家認為,我們正處於歷史上生產牛奶的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的尖端:不需要奶牛。人造奶是什麼?
  • 《自然》: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首次超過全球總生物量丨環球科學要聞
    · 環境 ·今年人造物體質量首超總生物量《自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物體質量超過總生物量的轉折點,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人造物體(人造質量)的不斷產生和累積還讓生物量與人造質量之間的平衡發生了轉變。研究表明,在20世紀初,人造物體的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而今天,人造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如今的全球總生物量在1.1兆噸上下。100多年來,人造質量快速增加,如今正以每年超過300億噸的速度不斷產生。這意味著對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來說,每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體被生產出來。
  • 中國製造「人造生命」?別被帶節奏,其實是單染色體真核生物
    牽強附會的「人造生命」「人造生命」,多數百科中的解釋是創造自然界沒有的生命。但是嚴格來講, 這個描述並沒有給其一個清晰定義。如果只要與自然界存在的生命有一點點不同就算是人造,那麼生命科學進展到現在,每一株基因重組菌、每一隻轉基因動物,都算得上是人造生命:因為它們誕生於人類的實驗室中,本來並不存在於自然界。而最原始、最嚴格的人造生命的定義,大約應該是「從零開始」,從沒有生命的物質合成出有生命的物質來。
  • 全球豬肉價格上漲的今天 「人造肉」你會體驗一下嗎?
    在能源環境危機重重、全球豬肉價格瘋漲的今天,人造肉的出現,就仿佛來自未來的一道光,但這道光到底能否照亮現實,還要打一個問號。素肉2.0版?打著「國內首家引進人造肉」旗號的青苔行星餐廳,已經在深圳開業一年多。2017年,吳雁姿在香港工作時接觸到Impossible Foods與Beyond Meat。
  • 僅佔生物總量0.01%的人類,卻毀滅85%野生動物!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近日一項有史以來對地球所有生物最全面的研究表明,人類僅佔地球上所有生物量(質量)的大約0.01%。可儘管這一數值與地球上其他生物相比十分渺小,但貫穿歷史,僅佔總生命0.01%的人類卻成為了這個星球的統治者,並造成了地球上更多的非人類生物的毀滅…來自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生物學家Ron Milo耗時三年梳理了關於地球生物量的現有科學文獻,並做出了有關所有生命群體質量最新的和全面的統計概況。
  • 《自然》論文:2020年或為人造質量超過活生物量轉折點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科學研究論文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  該論文稱,過去100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體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最新研究結果提醒人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