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媽媽說:
最近針對寶媽們關心的育兒問題,我總結了一下,發現寶媽們諮詢寶寶腸脹氣的問題是最多的!
寶媽們反映:寶寶沒病沒痛,沒拉沒尿,排除了這些但寶寶總是哭鬧,還不容易安撫,而且寶寶小肚子鼓鼓的,漲漲的,感覺寶寶特別的不舒服,對於寶媽們來說,遇到這種情況簡直沒招了,畢竟第一次當媽媽,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安撫寶寶?
針對這些問題,新手媽媽們先不要著急哈,接下來我們先來普及一下腸脹氣的知識,順便再給媽媽們支幾招!哈哈
一、引起寶寶脹氣的原因有哪些?
小寶寶脹氣比較常見,原因也比較多,也很複雜,主要由於小寶寶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特別容易發生脹氣、反流、腸絞痛等現象,從而影響寶寶喝奶的情緒及睡眠的質量, 寶媽們能看到寶寶小臉憋的通紅,排氣較多並且排氣或排便後有所好轉;
甚至寶寶還會表現劇烈的哭鬧,以至於無法安撫;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簡直太難了!
腸脹氣寶寶大概從出生後2周就開始了,那麼除了排除醫生需要治療的腸脹氣外,而不需要治療的腸脹氣大概會有以下幾種原因:
1.餵養不當
奶瓶不合適;
餵養姿勢不合適;
過量餵養;
飲食過快;
母乳餵養媽媽食用高蛋白食物、刺激性食物、海鮮類食物、容易脹氣的食物;
2.其他原因
乳糖不耐受;
蛋白質過敏;
敏感型嬰兒;
二、如何預防腸脹氣?
敲黑板!媽媽關注的點來了,既然原因找到了,媽媽們就要根據具體情況實施措施了!
1. 預防餵養不當
① 奶瓶餵養的寶寶,要給寶寶選擇相應月齡的奶嘴,不要過大過小,避免寶寶吃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奶瓶餵養時,奶瓶傾斜30~45度,要注意奶液要完全封住奶瓶的頸部,避免寶寶喝下空氣。
② 母乳餵養時,要讓寶寶完全含住媽媽的乳暈吸奶,避免寶寶吸進空氣,引起脹氣。
③ 衝調奶粉時,不要劇烈搖晃奶瓶,從而產生大量空氣,可以靜置一會兒再給寶寶喝。
④ 餵養姿勢要正確,不要讓寶寶躺在床上餵奶,要讓寶寶吸奶的姿勢保持舒服的狀態,媽媽應把寶寶抱到懷裡餵奶,餵奶時使寶寶的頭部稍微高於胸部,母乳餵養時,要儘量兩邊換著給寶寶餵奶,防止寶寶一直保持一種姿勢煩躁而吸入空氣。
⑤ 給寶寶單次不要吃的過飽,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少量多次餵養,而奶粉餵養的寶寶,要循序漸進給寶寶添加奶量,過量餵養會增加寶寶胃過度擴張,增加胃腸道負擔,也會引起寶寶不適。
⑥ 不要等寶寶很飢餓時再給寶寶餵奶,這樣寶寶會吸奶過快,從而吸進大量空氣,引起脹氣。
⑦ 哺乳的媽媽們如果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刺激性食物、容易脹氣食物等也會增加寶寶的脹氣風險,如雞蛋、牛奶、海鮮類、咖啡因、洋蔥、韭菜、生薑、青椒、菜花、薯類、豆類及碳酸飲料等。
⑧ 每次在餵奶期間在不引起寶寶哭鬧的情況下(奶粉餵養60ml-90ml時或母乳餵養換邊時),可以給寶寶拍一次嗝,餵完奶再繼續拍嗝,拍出寶寶喝奶時進入胃裡的空氣,減少脹氣。
⑨ 敏感型寶寶性子比較急,容易哭鬧,在哭鬧時候會吞進大量空氣,要及時回應寶寶哭鬧。寶寶在哭鬧時間不要餵奶,等寶寶小情緒發完,再餵奶。
三、寶寶腸脹氣如何改善?
再次敲黑板了,開始支招了,寶寶已經發生了腸脹氣,新手媽媽們在自己不能確定寶寶具體情況時,還是要看兒科醫生,如果確定不需要正規治療的疾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改善寶寶的腸脹氣。
1. 排氣操:在寶寶吃奶半個小時後可以進行,幫助寶寶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排氣。
2. 飛機抱:讓寶寶的身體趴在一隻手的前臂上,腹部受到壓力,有助於排氣。
3. 趴著:讓寶寶趴著,也是通過腹部受到壓力可以使寶寶舒服一些,從而助於排氣。
4. 騎車:讓寶寶平躺,握住寶寶的兩腿,交替壓向寶寶的小腹,像騎車一樣幫助寶寶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排氣。
5. 包裹:用浴巾、小毯子、小被子等能包裹住寶寶,還原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被包裹的感覺, 增加安全感,緩解寶寶哭鬧。
6. 吮吸:可以給寶寶安撫奶嘴,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給予安慰。
7. 溫敷:可以給寶寶的小肚子上放一個溫毛巾或一個溫熱水袋,幫助緩解寶寶脹氣。
8. 禁食:母乳餵養的媽媽對可能導致寶寶脹氣或不適的可疑食物要避免進食,避免寶寶脹氣反覆發生或加重。
9. 無乳糖配方奶: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脹氣,可以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先食用無乳糖配方奶給寶寶,等寶寶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好轉,寶寶脹氣的情況也有所緩解。
10. 水解配方奶粉:蛋白質過敏導致的腹脹,建議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水解配方奶粉來緩解腹脹。
11. 益生菌:羅伊氏乳桿菌DSM17938
四、腸脹氣與腸絞痛(腸痙攣)關係?
腸痙攣:大約1/5的嬰兒會出現腸痙攣,最常見在2-4周時,一般在6周達到高峰,每天哭鬧時間可達到3小時,尤其在晚上6點到午夜之間,寶寶開始煩躁,不停的哭鬧,不管什麼方法都不能停止哭鬧,會尖叫,兩腿亂蹬亂踢,還會放屁,他們的腹部可能因為脹氣而變大或鼓起。
不管在有腸痙攣或沒有腸痙攣的寶寶體內經過x光檢查都存在很多氣體的,但腸痙攣的寶寶反而在哭鬧時沒有氣體,哭鬧結束後氣體開始堆積。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寶寶哭鬧時吞進的大量空氣,因此腸脹氣是腸痙攣導致的結果,而非成因。而空氣堆積在腸道內,可能會延長腸痙攣發作的時間。
看到這裡,媽媽們應該知道這兩者的關係了吧,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呀,這兩者都是導致寶寶腸道不舒服的原因。
針對腸痙攣(腸絞痛)嚴重的寶寶可以用西甲矽油或益生菌緩解,但我畢竟不是醫生,只知道醫生建議給寶寶使用西甲矽油不能超過2周,估計是西甲矽油是藥物,是藥三分毒的原因吧;
而拜奧羅伊氏乳桿菌DSM17938益生菌,來自母乳,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針對腸絞痛有緩解作用的益生菌,經臨床研究對95%的寶寶都有作用。
好了,了解了這麼多,雖然寶寶腸脹氣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生理過程,但養孩子是個修行的過程,正如我們博士媽媽CLUB所期望的:成為媽媽,就註定開始了一個一輩子鑽研的課題!但對於新手媽媽多學幾招,總是對寶寶是好的,畢竟我們都非常愛我們的寶寶!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