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圖:湖南隆回縣羅洪鎮大夫第(梁家院子)/晏衛華
文/羅中平
01
二零一八年的這個國慶節在傳統節日中秋和重陽之間,上班族一般都有七日假期,假期裡私家小車又免高速公路的過路費,因此返鄉者甚眾。
家鄉勤勞的父老鄉親卻大多沒有這種七日長假的感覺,他們依舊日常勞作,有打禾收割的,有曬穀釀酒的,有集市交易的,有種麥種菜的,有積肥挑柴的,當然也有享受天倫、戶外郊遊的,親子教育、探親訪友的,敬老尊師、婚嫁賀壽的。
而這幾天羅洪坊間言及最多的話題恐怕要算"梁家院子大夫第"了。
2017年年底開展修《羅洪鎮志》及最近連續幾篇關於大夫第探究的文章由羅洪人網及邵陽流域公眾號發出來後,引起了這個湘中小鎮及周邊各界的熱議。
乃至於不久前熱心人士建立了"羅洪大夫第探究微信群",後改名為"羅洪大夫第及地方人文探究群",群裡成員都是傳統文化的愛好者,筆者受邀榮幸的成為其中一員,雖業餘時間不多,也能充分接收相關信息,感受到家鄉厚重的歷史文化。
從微信群數日來的交流,了解到前羅洪梁家後裔一行四人將於十月三日再次來到羅洪,大家萌發了相聚研討交流的想法,這樣將比一般的相會偶遇多一些意義,於是乎在大家的呼聲中,一個設想在我腦海中形成,並旋即開始相關準備。
我們要隆重歡迎梁家一行,以體現家鄉人民一直以來的熱情待客,並聚賢開展相關探討,由大夫第推及譚家衝古院落群,研討家鄉的民俗特色旅遊線路開發的可行性,進而對家鄉的發展獻計獻策。
02
十月三日下午二點,受邀者陸續趕到羅洪鎮政府大院,「羅洪『大夫第』保護研討暨梁氏後裔返鄉歡迎會」的大紅橫幅早已掛好。
鎮政府二樓的會議室也已經有十幾位各界人士在研討中等候,羅洪鎮政府常務副鎮長曾贊平先生、隆回縣人大代表王劍芳女士、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師晏望賢先生、鎮財政所幹部鄒平安先生、知名企業家鄒野先生等都在等候梁家一行的到來。
下午4點多,四川合江縣廣播電視臺副臺長、中國散文學會、四川作家協會、四川民俗學會會員、知名作家梁明春先生為首的前羅洪梁家後裔一行四人風塵僕僕的出現在羅洪鎮政府大院,看到大紅的歡迎橫幅,看到包括常務副鎮長在內的十多位地方賢達代表都在等候,心情非常激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見面稍打招呼,旋即抓緊時間相約一起去中羅洪社區譚家衝的梁家院子,探訪「大夫第」。
現在的梁家院子,與五年前又有了很大的變化。
十年前發生了一次火災,燒毀了大片房屋,2015年冬再次失火,現在仍有地方保持災後的樣子。院子中間有新修的房子,簡易公路也修進了院子,只有「大夫第」的牌頭還在,牌頭兩側的兩面牆仍在,樣子沒有什麼變化,像是孤寂的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羅洪大夫第(梁家院子)火災留下的痕跡
由於長期裸露日曬雨淋,沒有採取任何的保護措施,大家對這個古蹟到底還能保存多久,普遍表示了擔憂。
在了解了梁家院子的現狀後,幾位梁家人專門找了這裡的曾經住戶,如中羅洪村原村主任鄒石琴先生、原村支部書記王光明先生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包括院子附屬設施如水塘水井、圍牆四至、歷史故事、上輩老人傳說等。
03
晚飯後,一眾人等一起來到政府大院二樓會議室參加研討。受各方委託筆者主持了研討會議,參與研討交流的有:梁明春、梁明雄、梁明景、梁明傑、梁綸貴、曾贊平、王劍芳、晏望賢、鄒平安、鄒石琴、鄒野、鄒小平、鄒定方、羅中平、鄒宏偉、鄒月成、鄒榮、彭國新、晏衛華、鄒季亮等20人。
梁明春先生對尋根問祖過程和其先人梁友浩公及梁家院子大夫第的研究做了簡要介紹,梁明雄拿出族譜的原始記錄做了補充說明,據梁家考證,梁友浩(曾任南京府正印府官)於1556年遷入新化縣的中羅洪譚家衝(今屬隆回羅洪鎮)居住,這座大夫第是其遷入羅洪安家後所建造。
晏望賢先生、鄒平安先生和鄒石琴先生分別做了發言,談了見解,鄒定方先生和鄒野先生也談了資金籌集方面的看法和保護及開發的建議。
研討會上,羅洪常務副鎮長曾贊平就大夫第古蹟保護和文物保護單位的申請事項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議,發言指出:第一要進行搶救性保護,為今後的保護修繕贏得時間,第二要利用各種渠道宣傳造勢,充分挖掘梁友浩這位歷史人物的精神價值,引起各方關注,第三是要積極準備和收集各種要素材料,申請文物保護,第四是希望梁家代表與羅洪各界人士繼續保持友好交流,常回來看看,希望羅洪社會各界繼續關注大夫第的探究研討並適時獻計獻策。
曾鎮長在發言中充分讚揚了梁氏後裔尋根問祖的精神、關心其先代故鄉的情懷、保護古蹟文物的眼光,並對參與本次活動的羅洪民間各界人士在與梁家一行的友好交流和對家鄉文物古蹟的高度關注、對梁家院子大夫第的研討探究、對羅洪民俗旅遊發展的呼籲建議以及對於羅洪文化教育事業、交通發展產業振興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建言獻策表示感謝!
十月三日晚上的研討到晚上十一點才結束。十月四日,根據筆者的建議,梁家一行四人在鄒石琴主任和晏望賢老師的陪同下,分別參觀了中羅洪古院落群、鄒漢勳故居、羅洪鄒門歐陽氏貞節牌坊等名勝古蹟,更加深了對這片故土的了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而羅洪的這群關心家鄉發展的人士,則結伴深入到交通和旅遊發展的調研一線,走到了羅洪與新化的交界地,考察打通交通線和思考發展民俗旅遊的可行性。
羅洪梁家院子大夫第,是已發現的湖南四處「大夫第」之一。其他的三處分別是瀏陽譚嗣同的父親、湖廣總督譚繼洵的「大夫第」,永興的廣西巡撫史朝儀的「大夫第」,雙峰曾國荃的「荷葉大夫第」,這三處都已經得到重點保護,我們相信羅洪的「紫誥榮封大夫第」,一定會有一個別樣的未來!
作者簡介:羅中平 ,隆回羅洪鎮中羅洪人,中共黨員,保險學本科學歷,畢業於(中國)保險職業學院,業餘詩人,湖南詩詞協會會員,新化萸江詩社社員,隆回詩聯學會會員,高平文昌會會員、理事,東莞市隆回同鄉會(籌)秘書長。
來源:羅洪人網 編輯 | 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