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悠悠潭陽地 朱子故園情

2020-12-17 建陽發布

浮橋 邵航/攝

東南網訊 時至盛夏,酷暑難熬。7月16日傍晚時分,暫得一刻閒暇光陰,筆者步入建陽區潭城街道考亭村,造訪青山綠水悠然之境,領略朱子故裡鄉土風情。

漁舟悠悠碧江暖,麻陽溪畔古樟繁。漫步於考亭旅遊文化園,難免與一棵蒼天大樹邂逅於落日江畔。依山傍水,鳥語花香,古樟矗立於江畔千年之久,默默地守護著這片祥和之地。靜心倚靠樹旁,樹上枝繁葉茂,蝶鳥成雙;樹下青燈古佛,香火遠揚。

古街內景 邵航/攝

清風徐來,樹葉沙沙作響,使人由此回憶起柳宗元的名句「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千年古樟「樹抱佛」樹高約36米,樹圍10.5米,樹冠覆蓋900平方米,樹齡已達到了1000多年。最讓人稱奇的是離地面1米高處的樹幹上有個僅巴掌大的小洞,洞內藏有一尊60多釐米高的佛像。相傳朱熹逝世後,人們在古樟樹主幹的裂縫中塑一神像,以表紀念。歲月流逝,如今古樟樹的裂縫慢慢癒合,逐漸形成現在的奇觀。

經年浮橋相別去,落霞飛鳥伴與還。沿溪而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橫跨於溪水之上的浮橋。行走在浮橋上,聆聽著橋下潺潺流水之聲,俯視著溪中波光粼粼之景,猶如置身於山水畫的意境當中。憑欄而望,鐵質橋面已然顯出斑駁鏽跡,在歲月的洗禮下散發著爝火微光。自建成以來,浮橋便利了兩岸村民的日常出行,也為遊人提供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極佳處所。

1 23

考亭古街 邵航/攝

考亭拜罷賦歸與,昨夜青山夢舊閭。步入考亭書院,古色古香的牌坊赫然而立。牌坊後方,是鐫刻著滄州精舍的精美院門。而層層階梯之上,則是鴻儒往來、琴聲遠揚的書香門第。造訪之時,恰逢古裝劇組在書院門前取景拍攝。落日餘暉,書院牌坊光影之下,是歷史與現代的結合,亦是今人對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考亭書院是朱熹一生中創辦的最後一座書院,他在此地授徒講學八年,著述甚豐,完成了理學思想的最後體系。南宋時期,四方學子不遠千裡負笈到考亭求學問道,群賢畢至,形成學術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考亭學派」。若以其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影響而論,考亭書院足以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座書院相提並論。如今考亭書院秉承國學經典教育、傳統文化交流以及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推出國學大講堂系列經典講習活動,為國學的傳播與經典的弘揚提供了豐富的途徑。

巷街何紛紛,回首望潭陽。行走在古街的石路上,穿梭於各色各樣的商鋪之間,宋朝民間風情洋溢於整條街巷之中。青磚黑瓦木窗,小巷美酒飄香。在古街之中,不僅能夠欣賞精美絕倫的建築藝術,還能夠體驗傳統民間工藝的精妙之處。步入一處街巷當中,上方懸掛的油紙傘色彩明豔,有如戴望舒《雨巷》中找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一般,別具風情。走進屋內觀賞,廳堂內雕梁畫棟散發著淡淡清幽的香氣,將古時人民的生活居所展現得淋漓盡致。

考亭書院 邵航/攝

考亭古街佔地約74畝、遷移古建築42棟,以展現地方風物、補充建陽特色商業氛圍為策劃背景,以文化、物產、美食、民俗、娛樂、非遺為基本內容,通過宋主題進行文化包裝,結合節點演藝、景觀氛圍全場串聯,打造「展現地域文化、具備濃厚地方特色、娛樂與商業相結合」的宋主題文化體驗商業街區。古街以再現大宋繁華市景,讓遊客體會到「一小時穿越宋朝」的新奇歷程。

千年古樟「樹抱佛」 邵航/攝

悠悠潭陽地,朱子故園情。何許與君遊,相期入考亭。(邵航 文/圖)

相關焦點

  • 閩臺隔海相望 清清大溪水悠悠故園情
    這一塊塊的大溪豆腐,也把隔海相望的兩個大溪鎮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大溪鎮江氏始祖江肇元的裔孫江士印、江士香、江士根三兄弟遷徙到臺灣桃園縣大漢溪畔,聚族而居,並將「大溪三寶」製作工藝帶到了遷徙地,依靠這「大溪三寶」,江氏族人得以在臺灣發家致富、開枝散葉。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銘記「根之所在」,江氏族人就把在臺灣的聚集地定名為大溪鎮。
  • ...尊師尚學 ——記建陽外國語2018南平朱子故裡·朱子敬師禮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2018年9月10日上午8時,以「明禮崇德 尊師尚學」為主題的「朱子故裡·理學搖籃」南平市2018朱子敬師禮活動在建陽外國語田徑場舉行。行「朱子敬師禮」,傳承朱子文化,弘揚明禮崇德尊師尚學的精神,展示了當代中學生的時代風貌。
  • 獨行不愧影 獨寢不愧衾:建陽四大名人之蔡元定
    ,南宋,建陽文化達到鼎盛時期,這與整個時代有很大關係,因為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定都臨安(浙江杭州),因此整個文化、經濟、政治都開始向南轉移,因此建陽輝煌歷史出現在南宋時期,出現了「圖書之府」、「南閩闕裡」、「東南洙泗」、「七賢過化」、「嘉禾之鄉」等稱號,出現了如建本、建盞、建蓮、建錦、建茶等物產,出現了潭陽七賢、蔡氏九儒等大儒。
  • 思戀故園風景,詩人聞早蟬而驚嘆:一聲來枕上,夢裡故園秋
    一聲來枕上,夢裡故園秋。陸暢,字達夫,吳郡(今蘇州)人,生卒年不詳。唐憲宗元和(公元806年)登進士第。名臣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總鎮川蜀時,陸暢獻《蜀道易》詩頌之,得其讚賞。陸暢才思敏捷,滑稽善辯,有人喜之,有人惡之,眾口難調,毫不在意。《全唐詩》錄詩一卷。
  • 建陽三中隆重舉行朱子敬師禮活動
    來源:南平市建陽第三中學 點擊上方藍色小字,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建陽三中隆重舉行朱子敬師禮活動為弘揚尊師重教美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9月9日上午,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由南平市人民政府、建陽區人民政府主辦,南平市建陽第三中學承辦的
  • 上饒師範學院開展第五屆「朱子文化尋蹤之旅」研習營遊學活動
    活動由上饒師範學院朱子學研究所、學生工作處,江西省2011朱子文化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來自全校各專業的21名同學代表參加活動。 以開展「朱子文化尋蹤之旅」研習營遊學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上饒師範學院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項實踐活動。
  • 李白最著名的思鄉詩:「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或為求官,或為求財,或為名利雙收,都需要到更富庶之地。而在古代極不發達的交通與通信條件下,很多人一走就是幾十年,很多人自離鄉之後,都再也沒有回來。除此之外,李白還有一首七絕思鄉詩,同樣精彩絕倫,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寫出了讓遊子們共鳴的思鄉之情。且看: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朱子銅像揭幕!
    朱虹在致辭中指出,朱子的教育思想及「朱子讀書法」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對從事高校教育工作的教師以及廣大高校學生來說,仍需好好研讀與傳承。他強調,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能一味照搬照套、囫圇吞棗,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鑑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積極總結出符合當今時代需要的新內涵、新價值。
  • 《朱子家訓》短短300餘字!千古頌揚!
    朱熹不僅是一代大儒、理學宗師,治家同樣嚴謹有方,他把儒學精華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規家訓之中,對朱子後裔影響深遠。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號晦庵,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縣)人,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後長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縣五夫村,是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理學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因諡文,又世稱朱文公。
  • 何人不起故園情,古人筆下的詩詞是如何表達思鄉的?
    全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抒發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前兩句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
  • 《朱子》
    本文為語錄體,仿照《論語》章式,記錄朱子跟同學們講過的一些警句。本文全文半文言半白話(其實是筆者水平不夠,,,誰來教教我怎麼翻譯數學術語),肯定會有錯漏的地方,也可能會出現事件記不清楚的情況,歡迎幫助指正。 朱子平生朱子,名朱斌,又曰朱大斌、肥仔。生於公元一九八四年六月一日。
  • 赤膽忠心故園情
    引言 難捨故園情,曾是一名軍人的他,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莊嚴承諾,要向黨組織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他叫戚彥傑,中共黨員,中專文化,曾經在部隊工作12年,現為四川省南充市閬中涼水鎮崇山觀村黨支部書記。
  • 尋鎮南平武夷,五夫古鎮,朱子故裡儒風理學守望千年
    朱子雕像是朱子文化園的主體,背靠文公山,周邊地勢平坦開闊,雕像尺度以周邊自然環境為參照,「遠目可及,近觀能賞」;雕像的創作指導者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創作擔綱人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雕像高71尺,寓意朱子在世71歲;基座1.4米,寓意朱子14歲到五夫;左手持卷,右手捧心,意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學;「書山」上的古籍和朱熹著作,展現朱熹廣博的閱讀量及其自身的學說理論,是謂上承孔孟之道,下啟千年文明傳承;如此恢宏的體量和尺度具有很強的紀念性、莊重性、儀式感。
  •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本報6月26日訊(記者臧會彬)又是一年艾葉飄香。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海口,端午期間,不少市民保留著插艾草、掛香囊、綁手繩等傳統民俗,以此傳達濃濃端午情。
  •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三、以讀悟詩1、字正腔圓地讀。讀準字音。2、有板有眼地讀讀準節奏。3、有情有味地讀朗讀古詩要做到有情有味,就是要處理好語速、語氣、語調。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理解詩歌內容。一首《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僅僅20個字的絕句,同樣是重陽登高,因為故園戰亂未平,因為寫在行軍路上,寫出了與其他重陽節詩作不一樣的盪氣迴腸。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的古文學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中國詩歌就像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一直盛開在世界文苑之中。
  • 陳來:朱子的教育思想
    陳來對朱熹思想深有研究,提出「格物致知」與「通識教育」相同,讓我們聆聽陳先生解讀朱子,了解朱子在教化育人方面的思想。朱子學最為強調的是格物窮理,大學的「格物」朱子解釋為即物窮理,格物窮理之方法是多種的,朱子特別突出的是讀書講學,其中特別突出學習的精神。
  • 粵韻風華 情濃迎賓!讓孩子們體驗「悠悠中秋風,濃濃中國情」
    粵韻風華 情濃迎賓!讓孩子們體驗「悠悠中秋風,濃濃中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詩句道出了濃濃的鄉情,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又是一年最具團圓、吉祥的中秋佳節之際,為了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習俗,體驗節日的愉快,IEC迎賓幼兒園開展「粵韻風華、情濃迎賓」的主題中秋教育活動,讓孩子們體驗「悠悠中秋風,濃濃中國情」為主題的愛國教育活動。
  • 經典小提琴曲《蝴蝶之戀》歲月悠悠,一切盡在弦情中
    經典小提琴曲《蝴蝶之戀》歲月悠悠,一切盡在弦情中 2020-12-13 00:00
  • 你是否還記得陳汝佳與《故園之戀》?
    於是,陳汝佳經人推薦,找到了海政文工團著名的作曲家付林(代表作《小螺號》、《童年的小搖車》、《故鄉情》、《媽媽的吻》等)。趕巧付林剛好寫了首《故園之戀》(詞作者為李川、亦塵),這首歌就這樣誤打誤撞到了陳汝佳手中。
  • 莘莘學子夢,悠悠師生情
    記利辛縣第四中學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為祝福利辛縣第四中學九年級學生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感受美好珍貴的校園回憶,7月3日下午,我校在操場隆重舉行了以「莘莘學子夢,悠悠師生情一、感恩同學,攜手共進  畢業典禮上,首先由九年級8班韓燁同學,代表全體九年級學生致詞,向同學們表達了濃濃同窗情,依依離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