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小學教育中一門基礎性課程,對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具有很大的影響。怎樣搞好語文教學,筆者進行了一些實驗,取得了一些效果。
這些實驗方法總結起來一句話: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這個方法筆者是基於語文的課程特點發明出來的。因為語文相比於數學、英語等課程來說是與生活聯繫得更緊密。
那麼怎樣做到「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
隨著網絡和手機在農村的普及,現在的學生接觸到的電影電視劇等視頻非常多。這些視頻中大多有字幕,學生可以通過字幕來學習漢字。還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逛超市逐漸流行。學生也可以在超市中見到許多商品的介紹語或廣告語。
這些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的漢字對於語文課程中的識字與寫字教學非常有利。老師在識字與寫字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元知識,讓他們大膽發言。說一說以前看到過這個字沒有,這個字怎麼組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近義詞和反義詞。
因為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喚起了他們的記憶,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學習效果能夠事半功倍。這就是「學習生活化」!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因為思維水平和積累的不足,會有許多錯誤。但是只要每節課堅持下去,促使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學習漢字的習慣,他們能越說越好。這就是「生活學習化」
筆者在識字與寫字教學中注意採用這個方法,還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生活識字本,鼓勵他們收集電視劇電影等中的生字生詞,效果不錯。
閱讀教學中,有的課文離學生生活遠一點,有的離他們生活近一些。其實每篇課文都能與他們的生活聯繫起來。老師只要注意在閱讀教學中貼近學生生活,就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例如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四單元的課文以「動物」為主題。第一課是《白鵝》,學生雖然沒有見過白鵝,但是他們大多見過鴨子。我就結合鴨子來講白鵝,學生明顯興趣被調動起來,效果不錯。下課了,看到學生仍然很興奮。筆者就建議那些看到過鴨子的同學在日記中仿照這篇課文寫一寫鴨子。結果也不錯。這就是「學習生活化」!
與識字寫字教學和閱讀教學相比,作文教學與生活聯繫更緊密。筆者除了要求他們一周至少寫一篇日記,記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每單元的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先說一說他們要寫什麼內容,並提供給他們一些意見。激發他們對生活的回憶,使發言的學生作文更加言之有物、描寫細膩等等。那些沒有發言的學生也能從中受到啟發。
這就是「學習生活化」!只要老師堅持這些做法,自然能夠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充滿觀察和記敘的欲望,做到生活學習化。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筆者在數年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驗之談。正是運用了「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的方法,筆者明顯感受到學生在語文興趣和語文成績上的提高!